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菲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6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220例作为该研究的主要对象,当对所有的患者进行中段尿培养之后,得到分离的220珠大肠埃希氏菌。将得到的大肠埃希氏菌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两...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220例作为该研究的主要对象,当对所有的患者进行中段尿培养之后,得到分离的220珠大肠埃希氏菌。将得到的大肠埃希氏菌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各组110株菌株。观察组进行相应的微生物检查,对对照组则不采取任何的措施。一段时间之后,分析比较两组珠菌的感染控制效果,并且分析总结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重度感染率为7.27%,对照组患者的重度感染率为16.3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中度感染率为24.54%,对照组患者的中度感染率为49.0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对医院的感染控制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在进行病原菌的监测以及病原菌的预测传播途径也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验 感染控制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弯曲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柳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10期103-103,共1页
目的探讨可弯曲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镜检查资料,评价该诊断试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2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胸腔腔检查,13例(50%)患者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9例(34... 目的探讨可弯曲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镜检查资料,评价该诊断试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2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胸腔腔检查,13例(50%)患者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9例(34.6%)为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3.9%);慢性炎症3例(11.5%),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总的确诊率为88.5%。结论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是一种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阳性率高、安全的检查,可作为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常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弯曲内科胸腔镜 胸腔积液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3
作者 施保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6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申请做乙肝两对半的血清样本204例,进行定量TRFIA法和定性的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结果两种检测方法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各项阳性率比较,P...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申请做乙肝两对半的血清样本204例,进行定量TRFIA法和定性的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结果两种检测方法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各项阳性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明显,可以检出低水平复制的标本,避免漏检,可以解决隐源性肝炎HBV标志物的诊断难题;量化的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指标对临床诊治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血气分析仪与生化仪测定动静脉血钾浓度差异的检测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菲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床旁血气分析仪和生化仪测定动静脉血钾浓度的差异。方法重症患者120例,按照患者血液的p H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B组(58例)、C组(33例),使用床旁血气分析仪和生化仪对患者血液中的钾离子浓度进行检测。结果三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床旁血气分析仪和生化仪测定动静脉血钾浓度的差异。方法重症患者120例,按照患者血液的p H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B组(58例)、C组(33例),使用床旁血气分析仪和生化仪对患者血液中的钾离子浓度进行检测。结果三组患者的动脉全血钾值均低于静脉血清钾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动静脉血钾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血气分析仪所测得的动脉全血钾无法代替生化仪测得的静脉血清钾,p H对血钾浓度具有一定的影响,然而p H的变化不会使两种检测方法所得到的钾离子浓度差值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血气分析仪 生化仪 血钾 即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诊断韦格纳肉芽肿及多血管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红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4期92-93,共2页
目的了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诊断韦格纳肉芽肿及多血管炎中的应用。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26例韦格纳肉芽肿患者中检出16例ANCA阳性,阳性率为61.5%,15例为c-ANCA型,1例为p-ANCA型;30例多血管炎患者检出13例ANCA阳性,阳性率为43.... 目的了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诊断韦格纳肉芽肿及多血管炎中的应用。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26例韦格纳肉芽肿患者中检出16例ANCA阳性,阳性率为61.5%,15例为c-ANCA型,1例为p-ANCA型;30例多血管炎患者检出13例ANCA阳性,阳性率为43.3%,全部为p-AN-CA型。结论ANCA的检测,有利于该类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判断和复发估计,对临床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韦格纳肉芽肿 多血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闭经及性发育异常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红霞 胡旭 《中国医学工程》 2006年第5期544-545,共2页
目的分析原发闭经及性发育异常患者的染色体异常并协助其临床诊断。方法常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135例患者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37例,异常检出率27.4%,全部涉及到性染色体异常。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原发闭经及性发育异常的重要... 目的分析原发闭经及性发育异常患者的染色体异常并协助其临床诊断。方法常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135例患者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37例,异常检出率27.4%,全部涉及到性染色体异常。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原发闭经及性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时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闭经 性发育异常 染色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6例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施保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7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1106例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情况分析。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分离出革兰氏阴性杆菌1106株大肠埃希氏菌,进行14种抗生素药敏试验观察耐药情况,并进行耐药率统计。结果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耐药株0株,耐药率0%;... 目的探讨1106例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情况分析。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分离出革兰氏阴性杆菌1106株大肠埃希氏菌,进行14种抗生素药敏试验观察耐药情况,并进行耐药率统计。结果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耐药株0株,耐药率0%;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株213株,耐药率19.25%;吠喃妥因耐药株213株,耐药率19.25%;耐药最严重是氨苄西林耐药1008株,耐药率91.13%。结论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耐药情况观察,能够有效的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亚胺培南等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及联合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作为治疗大肠埃希氏菌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 耐药情况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便易行的乳糜定性试验方法
8
作者 刘红霞 胡旭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7期69-69,共1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乳糜定性试验方法。方法异丙醇抽提法(新建法)。结果12份乳糜性体液标本分别用新老方法做对照试验,二者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利用异丙醇单一抽提三酰甘油而去除磷脂的特性,替代乙醚建立一种新的乳糜定性试验方法。
关键词 异丙醇 抽提 三酰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与评价
9
作者 施保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5期118-119,共2页
目的比较常用的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三种梅毒血清检测方法,对梅毒患者的血清58份和非... 目的比较常用的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三种梅毒血清检测方法,对梅毒患者的血清58份和非梅毒患者的血清2282份进行检测。结果共检测标本2340份,其中经流行病学等方法确诊的梅毒患者58例,占2.47%,非梅毒患者2282例,占97.53%。TP-ELISA、TPPA、TRUST特异性和灵敏性分别为99.8%,98.6%,99.2%和100%,96.55%,84.48%。结论选用3种不同方法平行进行梅毒检测,将减少漏诊、误诊率,在梅毒的确诊、预后及药物疗效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吸咐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细菌培养药敏结果探析
10
作者 李新阳 《北方药学》 2013年第12期67-67,共1页
目的:探讨分析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分布,研究何种药物能有效抑制其生长。方法:采集最近一年内251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液标本,进行合理有效的培养与鉴定,进而对培养菌做药敏试验,统计分析其药物抗性与敏感性。结果:细菌鉴定... 目的:探讨分析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分布,研究何种药物能有效抑制其生长。方法:采集最近一年内251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液标本,进行合理有效的培养与鉴定,进而对培养菌做药敏试验,统计分析其药物抗性与敏感性。结果:细菌鉴定显示,尿液样本中的主要细菌包括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和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进一步显示,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最高,为100%,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两种细菌均有较好抑制效果。结论: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的细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而能同时有效抑制两种细菌生长的抗生素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 微生物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高分子量脂联素多聚体水平检测在慢性肾衰患者诊疗中的意义
11
作者 田育佼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20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分子量脂联素多聚体水平检测在慢性患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该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慢性衰竭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40例,其中A组为非血液透析的患者、B组为血液透析的患者,然后取38例无慢性肾衰的健... 目的探讨血清高分子量脂联素多聚体水平检测在慢性患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该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慢性衰竭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40例,其中A组为非血液透析的患者、B组为血液透析的患者,然后取38例无慢性肾衰的健康人作为C组。比较三组检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检测后,A组和B组的总APN水平、血清HMW-APN水平等均高于C组;B组粥样斑块发生率、IMT厚度等指标均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HMW-APN水平明显低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过程中,血清HMWAPN水平与尿氮素、肌酐成正相关,与甘油三酯呈负相关。另外,总APN水平与肌酐呈正相关。结论血清高分子量脂联素多聚体水平检测在慢性肾衰患者的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同时检测血清HMP-APN与总APN水平能有效成为检测慢性肾衰的关键指标,以及较好的反映抗动脉硬化等并发症的产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量脂联素多聚体 慢性肾衰 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炎性损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亚东 胡音音 史光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8期594-599,共6页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炎性损伤的调节作用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将54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SAP组、hADSC组,采用L-精氨酸溶液(20g/L)腹腔注射法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SAP组...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炎性损伤的调节作用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将54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SAP组、hADSC组,采用L-精氨酸溶液(20g/L)腹腔注射法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SAP组、hADSC组分别通过尾静脉途径注入等量的PBS或hADSC,采用血清淀粉酶检测试剂盒(碘-淀粉比色法)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胰腺病理形态改变;实时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 P65)表达情况。结果:SAP组大鼠血清淀粉酶、TNF-α、IL-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HE染色可见胰腺细胞水肿、坏死,炎性细胞大量浸润;NF-κB P65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hADSC组血清学指标较SAP组显著降低(P<0.05),HE染色可见胰腺组织炎性损伤情况明显改善,Westernbolt及RT-qPCR结果显示NF-κB P65表达较SAP组显著下调(P<0.05)。结论:hADSC能够抑制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炎性反应水平,减轻胰腺炎性损伤,此过程可能与下调NF-κB P65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炎性损伤 免疫调节 细胞核转录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