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Th17细胞及IL-17水平与患者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杜朝阳 杨如玉 +1 位作者 李超 段丽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Th17细胞及IL-17水平与患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比较45例MM患者(MM组)和4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Th17细胞比例、IL-17水平和β2-微球蛋白水平检测结果,进一步将MM组按照ISS分期和治疗情...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Th17细胞及IL-17水平与患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比较45例MM患者(MM组)和4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Th17细胞比例、IL-17水平和β2-微球蛋白水平检测结果,进一步将MM组按照ISS分期和治疗情况的进行分组,观察不同ISS分期和治疗情况患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变化,并分析β2-微球蛋白与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的相关性。结果:MM组患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SSⅢ期患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ISSⅠ、Ⅱ期患者,差异显著(P<0.05);ISSⅠ和Ⅱ期患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初治者、复发难治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有效者(P<0.05);初治者与复复难治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MM患者的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均与β2-微球蛋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22,r=0.416,P<0.05)。结论: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异常升高与MM的发病有密切联系,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可作为评估ISS分期和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TH17细胞 IL-17 Β2-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杜朝阳 杨如玉 +1 位作者 李超 段丽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76-1781,共6页
目的:研究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部确诊为PCNSL的患者42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骨髓检查及病理检查,给予26例进行甲氨蝶呤联合腰... 目的:研究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部确诊为PCNSL的患者42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骨髓检查及病理检查,给予26例进行甲氨蝶呤联合腰穿鞘给药治疗,8例进行甲氨蝶呤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8例确诊为PCNSL后自愿放弃治疗。结果:12例患者头痛,2例复视,6例头晕,10例肢体无力,2例失忆,4例语言不利;4例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38例B细胞淋巴瘤;30例多发性病灶,12例单发性病灶,胼胝体8例,丘脑8例,额叶8例,顶叶、颞叶、丘脑等均出现少数病变,2例脑积水,2例脑出血;所有患者HIV检查均为阴性,8例血沉速度增快,42例患者IgG、IgE及IgM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血常规、肝功能及血凝系统正常;腰椎注射、甲氨蝶呤剂量、放射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生存时间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利妥昔单抗和病灶数对生存时间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对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NSL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表现与其他颅内肿瘤无明显差别,腰穿术是有效鉴别途径,年龄、脑脊液蛋白及病灶数目是影响预后的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预后影响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杜朝阳 杨如玉 +1 位作者 李超 段丽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05-1010,共6页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临床指标与疗效的相关性,以分析其预后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96例在我院诊治的96例ALL患者,记录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年龄、外周血象、治疗方式和免疫分型等,并分析其与患...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临床指标与疗效的相关性,以分析其预后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96例在我院诊治的96例ALL患者,记录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年龄、外周血象、治疗方式和免疫分型等,并分析其与患者疗效的相关性。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OS)和无疾病生存时间(DFS)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的96例ALL患者,第1个疗程治疗后65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患者的年龄、免疫分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CD34表达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患者完全缓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水平、免疫分型、巩固治疗是影响ALL患者的预后因素(P<0.05)。影响ALL患者2年OS率的独立因素为年龄大小、WBC计数、CD34表达及是否进行巩固治疗(P<0.05);ALL患者2年DFS率的独立因素是年龄大小、CD34表达和是否进行巩固治疗(P<0.05)。结论:年龄、WBC计数、CD34表达和缓解后是否进行巩固治疗是影响ALL患者的预后因素,对ALL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因素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4通过靶向调控E2F3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3
4
作者 杜朝阳 杨如玉 +1 位作者 李超 段丽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miR-214通过靶向调控E2F转录因子3(E2F3)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方法 RT-PCR法检测细胞株SMMC-7721、Hep G2、SK-Hep-1和Huh 7中miR-214的表达量,并利用脂质体转染miR-214 NC及miR-214 mimics。采用MTT法检测miR-214对肝癌细胞活... 目的探讨miR-214通过靶向调控E2F转录因子3(E2F3)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方法 RT-PCR法检测细胞株SMMC-7721、Hep G2、SK-Hep-1和Huh 7中miR-214的表达量,并利用脂质体转染miR-214 NC及miR-214 mimics。采用MTT法检测miR-214对肝癌细胞活力的影响;Hoechst染色试剂盒检测miR-214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iR-214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miR-214对肝癌细胞中E2F3蛋白及mRNA表达量的影响,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进行验证。结果 SMMC-7721、SK-Hep-1、Huh 7及Hep G2中miR-214的表达量分别为(0.83±0.08)、(0.32±0.03)、(0.33±0.03)、(0.08±0.01),其中Hep G2中miR-214表达量最低,因此选用Hep G2作为后续实验细胞株。Hep G2细胞转染miR-214 NC及miR-214 mimics、miR-214mimics组中miR-214表达量(0.65±0.06)明显高于miR-214 NC组(0.14±0.01),miR-214 mimics组细胞活力(0.35±0.03)明显低于miR-214 NC组(0.69±0.06),miR-214 mimics组细胞凋亡率(36.37±3.43)%明显高于miR-214 NC组(3.74±0.34)%,miR-214 mimics组G1期明(57.79±5.78)显长于miR-214 NC组(45.319±4.53),miR-214 mimics组中E2F3蛋白[(0.23±0.02)、(0.24±0.02)]及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miR-214 NC组[(0.98±0.09)、(0.99±0.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214过表达能通过下调E2F3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4 肝癌细胞 E2F3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CEG方案与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CAG方案治疗老年高危MDS和MDS转化的AML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敏 马洁娴 +7 位作者 谢彦晖 叶琇锦 何合胜 花京剩 杨如玉 王小华 王小钦 李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91-1997,共7页
目的:评估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CEG方案(DCEG)与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CAG方案(DCAG)治疗老年MDS和MDS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方法:在7个医疗中心开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年龄≥60岁的MDS和MDS转化的AML患者... 目的:评估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CEG方案(DCEG)与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CAG方案(DCAG)治疗老年MDS和MDS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方法:在7个医疗中心开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年龄≥60岁的MDS和MDS转化的AML患者共45例,中位年龄68.5岁。按照IPSS-R评分,患者危险度分层均为高危或者极高危。将地西他滨联合CEG方案与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DCEG与DCAG组比较结果显示,总有效率(ORR,86.4%vs 47.8%)、总生存时间(OS,10 vs 6个月)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9 vs 3个月),DCEG均显示有优势(P<0.05)。在MDS患者中,DCEG组患者50%取得了PR或PR以上的疗效,中位OS时间长达31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经诱导治疗达PR或以上以及应用DCEG方案患者具有更长的生存时间。2组的骨髓抑制和感染的发生率、治疗相关死亡率相似。结论:与DCAG方案相比,DCEG方案可以改善高危MDS和MDS转AML患者的生存。这一结论需要更大规模的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依托泊苷 总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