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奇形凤仙花(Impatiens paradoxa C.S.Chu et H.W.Yang)的叶表皮和花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该物种叶上表皮无气孔器,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多边形,垂周壁波状,表皮外为相邻细胞的壁突起形成的小格子,格子...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奇形凤仙花(Impatiens paradoxa C.S.Chu et H.W.Yang)的叶表皮和花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该物种叶上表皮无气孔器,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多边形,垂周壁波状,表皮外为相邻细胞的壁突起形成的小格子,格子内具圆形突起结构,其外壁上具有条纹状纹饰;叶下表皮具有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椭圆形气孔器,下表皮细胞也为不规则多边形,垂周壁深波状,表皮外常具有梭形结构,相邻细胞的垂周壁也突起形成小格子,格子内具有圆形突起结构及条状纹饰;花粉为单粒花粉,极面观矩圆形,长、短赤道面观分别为长、短椭圆形,花粉4沟型,沟分布于4个角的位置,沟细、短且浅,花粉外壁为网状纹饰,网眼明显,网眼内具有突起的不均匀颗粒物。对该特有种的外部形态、叶表皮形态和花粉形态的系统学意义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种是一个高度特化的类群。该种花较大呈黄色可以作为优良的观赏植物,该种的自然分布也表明伏牛山和秦岭大巴山脉植物区系的相似性。展开更多
甲酸脱氢酶(formate dehydrogenase,FDH)属于D-2-羟基酸脱氢酶类,能催化甲酸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同时能将氧化型辅酶I(Oxdized form of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还原成还原型辅酶I(Redued form of nicotinamide adenine d...甲酸脱氢酶(formate dehydrogenase,FDH)属于D-2-羟基酸脱氢酶类,能催化甲酸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同时能将氧化型辅酶I(Oxdized form of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还原成还原型辅酶I(Redued form of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在NADH的再生中起重要作用。为了获得高活性的甲酸脱氢酶突变体,本研究以博伊丁假丝酵母甲酸脱氢酶(Candida boidinii formate dehydrogenases,CbFDH)突变体(CbFDHC23S)为亲本,进行了2轮定向进化,获得了一个比酶活性约为亲本4倍,且更适合于在生理条件下进行辅酶再生的突变体M2。然后,利用计算机辅助的手段初步阐明了其温度特性和催化效率改变的分子机制。最后,借助共表达策略进一步提高了突变体M2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水平,超声裂解液中的甲酸脱氢酶活性达到45.85 U/mL,远远高于亲本单拷贝表达水平。本研究为增强NADH再生能力、降低NADH的再生成本,实现FDH偶联催化的手性醇及氨基酸衍生物等食品添加剂高效、廉价的绿色生物合成奠定理论基础。展开更多
文摘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奇形凤仙花(Impatiens paradoxa C.S.Chu et H.W.Yang)的叶表皮和花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该物种叶上表皮无气孔器,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多边形,垂周壁波状,表皮外为相邻细胞的壁突起形成的小格子,格子内具圆形突起结构,其外壁上具有条纹状纹饰;叶下表皮具有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椭圆形气孔器,下表皮细胞也为不规则多边形,垂周壁深波状,表皮外常具有梭形结构,相邻细胞的垂周壁也突起形成小格子,格子内具有圆形突起结构及条状纹饰;花粉为单粒花粉,极面观矩圆形,长、短赤道面观分别为长、短椭圆形,花粉4沟型,沟分布于4个角的位置,沟细、短且浅,花粉外壁为网状纹饰,网眼明显,网眼内具有突起的不均匀颗粒物。对该特有种的外部形态、叶表皮形态和花粉形态的系统学意义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种是一个高度特化的类群。该种花较大呈黄色可以作为优良的观赏植物,该种的自然分布也表明伏牛山和秦岭大巴山脉植物区系的相似性。
文摘甲酸脱氢酶(formate dehydrogenase,FDH)属于D-2-羟基酸脱氢酶类,能催化甲酸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同时能将氧化型辅酶I(Oxdized form of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还原成还原型辅酶I(Redued form of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在NADH的再生中起重要作用。为了获得高活性的甲酸脱氢酶突变体,本研究以博伊丁假丝酵母甲酸脱氢酶(Candida boidinii formate dehydrogenases,CbFDH)突变体(CbFDHC23S)为亲本,进行了2轮定向进化,获得了一个比酶活性约为亲本4倍,且更适合于在生理条件下进行辅酶再生的突变体M2。然后,利用计算机辅助的手段初步阐明了其温度特性和催化效率改变的分子机制。最后,借助共表达策略进一步提高了突变体M2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水平,超声裂解液中的甲酸脱氢酶活性达到45.85 U/mL,远远高于亲本单拷贝表达水平。本研究为增强NADH再生能力、降低NADH的再生成本,实现FDH偶联催化的手性醇及氨基酸衍生物等食品添加剂高效、廉价的绿色生物合成奠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