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诊疗指南 被引量:45
1
作者 宋景贵 +5 位作者 王长虹 吕路线 李文强 张朝辉 韩永凯 穆俊林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I0001-I0006,共6页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特指发生于脑卒中后,临床表现为脑卒中的各种躯体症状,并出现以情绪低落、精神运动迟滞、兴趣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综合征,属于继发性抑郁[1].根据疾病分类学,PSD为抑郁的一种特殊类...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特指发生于脑卒中后,临床表现为脑卒中的各种躯体症状,并出现以情绪低落、精神运动迟滞、兴趣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综合征,属于继发性抑郁[1].根据疾病分类学,PSD为抑郁的一种特殊类型,目前尚无明确的概念和诊断标准.《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将其归属为器质性心境障碍[2],《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SM-V)将其归入"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抑郁障碍"[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把其归入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4].PSD是脑卒中患者常见且可治疗的并发症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PSD在脑卒中后5年内综合发生率为31%[5].PSD可以发生在脑卒中后急性期(<1个月)、中期(1个月~6个月)和恢复期(>6个月),发生率分别为33%、33%和34%[1].大量研究发现,PSD与脑卒中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不仅可以延长住院时间,还将影响脑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回归社会的能力,甚至导致死亡率升高[6-8],也是PSD患者最主要的自杀原因之一.因此,早期识别、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疾病分类学 临床诊疗指南 心境障碍 躯体症状 躯体疾病 继发性抑郁 自杀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