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炭协同高铁酸钾降解苯酚废水研究
1
作者 刘菲 黄蓓 +2 位作者 刘启龙 李望良 赵胜勇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31-1733,共3页
使用活性炭吸附协同高铁酸钾氧化联合降解100.0 mg/L苯酚废水,与单独高铁酸钾氧化降解苯酚废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联合法处理效果远高于相同高铁酸钾投加量的单独氧化法。活性炭吸附协同高铁酸钾氧化联合降解100.0 mg/L浓度的苯酚废水... 使用活性炭吸附协同高铁酸钾氧化联合降解100.0 mg/L苯酚废水,与单独高铁酸钾氧化降解苯酚废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联合法处理效果远高于相同高铁酸钾投加量的单独氧化法。活性炭吸附协同高铁酸钾氧化联合降解100.0 mg/L浓度的苯酚废水,最优的反应条件:高铁酸钾投加量0.5 g/L、活性炭投加量3.0 g/L、苯酚废水pH值9、高锰酸钾氧化反应时间40 min、活性炭吸附时间50 min,苯酚去除率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废水 高铁酸钾 活性炭 联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压敏性研究
2
作者 李宁 谷利敏 +3 位作者 高士帅 刘婧伊 张代晖 许玉芝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以磺化木质素黄原酸酯(lignin-CTA)为链转移剂,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乳液聚合,并将得到的木质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lignin-g-PMMA)接枝共聚物作为大分子链转移剂,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进行扩链... 以磺化木质素黄原酸酯(lignin-CTA)为链转移剂,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乳液聚合,并将得到的木质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lignin-g-PMMA)接枝共聚物作为大分子链转移剂,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进行扩链反应,合成一种具有压敏性能的木质素基嵌段共聚物(lignin-g-PMMA-b-PLMA),并探究了其对豆粕胶黏剂初黏性的影响。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及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结果均证实了LMA与lignin-g-PMMA反应形成了嵌段共聚物,所得lignin-g-PMMA-b-PLMA的红外光谱图在1729 cm^(-1)处有MMA中酯基的振动吸收峰,2922、2853 cm^(-1)处有—CH_(2)—吸收峰,1H NMR谱图中δ3.57处有PMMA中—OCH3的氢质子峰,δ4.04处有PLMA中—O—CH_(2)—的氢质子峰;相比lignin-g-PMMA,嵌段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显著增加,平均粒径有所增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PDI为2.68),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4℃,低于lignin-g-PMMA的114℃。“环形法”测试发现嵌段共聚物的最大拉力值为0.79 N,显示出一定压敏性,将其用于改性豆粕胶黏剂的饰面板贴面实验,lignin-g-PMMA-b-PLMA乳液的添加量为10%时,饰面板不会产生翘曲,说明改性后豆粕胶的初黏性有了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RAFT乳液聚合 嵌段共聚物 压敏性 豆粕胶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磺酸钠基苯基邻苯二甲酸单酰胺合成研究
3
作者 王延花 杨鹏飞 +3 位作者 王伟一 程伟琴 冯明 霍二福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996,共6页
针对N-苯基邻苯二甲酸单酰胺水溶性差的问题,设计并合成了N-磺酸钠基苯基邻苯二甲酸单酰胺。通过引入增加水溶性的磺酸钠基团,提高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扩大其使用浓度,拓宽应用范围。通过投料比、反应溶剂、反应时间和反应母液循环利用等... 针对N-苯基邻苯二甲酸单酰胺水溶性差的问题,设计并合成了N-磺酸钠基苯基邻苯二甲酸单酰胺。通过引入增加水溶性的磺酸钠基团,提高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扩大其使用浓度,拓宽应用范围。通过投料比、反应溶剂、反应时间和反应母液循环利用等工艺条件的对比实验,获得最佳合成工艺条件:磺酸钠基苯胺和苯酐的摩尔比1:1,N,N-二甲基甲酰胺为反应溶剂,室温反应35个小时,反应母液可以循环使用5次。通过合成工艺研究,实现了N-磺酸钠基苯基邻苯二甲酸单酰胺的收率和产品纯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磺酸钠基苯基邻苯二甲酸单酰胺 水溶性 设计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沉淀协同双氧水氧化处理苯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菲 刘启龙 +2 位作者 黄蓓 李望良 赵胜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103,109,共4页
针对苯酚废水难降解的问题,采用自制混凝剂协同双氧水对其进行处理。探究了混凝剂投加质量、双氧水用量、苯酚废水pH、混凝处理时间、双氧水氧化时间等因素对苯酚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混凝剂投加质量为2.5 g、双氧水用量... 针对苯酚废水难降解的问题,采用自制混凝剂协同双氧水对其进行处理。探究了混凝剂投加质量、双氧水用量、苯酚废水pH、混凝处理时间、双氧水氧化时间等因素对苯酚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混凝剂投加质量为2.5 g、双氧水用量为1.6 mL、苯酚废水pH为4、混凝处理时间为30 min、双氧水氧化时间为25 min的实验条件下,质量浓度为50.0 mg/L、体积为1 L的苯酚废水经过处理后苯酚去除率可达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废水 混凝 双氧水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重复利用研究概述 被引量:7
5
作者 刘蕊 杨素芬 +1 位作者 谷利敏 武盼盼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前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在我国应用广泛,提高栽培基质的重复利用效率、减少消耗,并对废弃的基质加以循环利用,是现阶段无土栽培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对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从养分管理、理化性状、微... 目前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在我国应用广泛,提高栽培基质的重复利用效率、减少消耗,并对废弃的基质加以循环利用,是现阶段无土栽培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对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从养分管理、理化性状、微生态环境及自毒作用等四个方面重点分析了有机基质重复利用中的技术障碍及相应的修复措施,并对废弃基质再利用的价值和必要性及循环利用方式和效果等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目前有机基质栽培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有机基质高效重复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基质 重复利用 连作障碍 修复措施 废弃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范博文 黄秀 +2 位作者 高光晔 袁姗姗 邢志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381,共19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商品化仪器问世已近50 a,已成为元素分析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环境、材料、地质、冶金等各个领域。回顾ICP-OES仪器的发展历程,并针对ICP-OES的观测、降本增效、样品引入、降低干扰等技术以及对在环...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商品化仪器问世已近50 a,已成为元素分析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环境、材料、地质、冶金等各个领域。回顾ICP-OES仪器的发展历程,并针对ICP-OES的观测、降本增效、样品引入、降低干扰等技术以及对在环境、食品、地矿、金属、无机非金属、化学化工样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近些年,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微波等离子体发射光谱(MIP-AES)等其他一些分析方法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它们具有成本相对低、测试通量大等优势。然而,这些研究中有很大一部分方法研究最终仍通过ICP-OES进行验证,这充分说明ICP-OES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未来,ICP-OES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如仪器小型化、车载化、智能化等相关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仪器发展 技术发展 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海藻糖酶抑制剂的合成研究
7
作者 王延花 程伟琴 +2 位作者 冯明 杨鹏飞 霍二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16-2923,共8页
以天然海藻糖酶抑制剂为研究对象,根据靶标-底物-先导的结构特点设计了酶抑制剂。采用生物电子等排取代原理,以海藻糖水解酶为靶标的结构中含有D-吡喃型葡萄糖基和N=C-N单元的高活性抑制剂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并合成了新型海... 以天然海藻糖酶抑制剂为研究对象,根据靶标-底物-先导的结构特点设计了酶抑制剂。采用生物电子等排取代原理,以海藻糖水解酶为靶标的结构中含有D-吡喃型葡萄糖基和N=C-N单元的高活性抑制剂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并合成了新型海藻糖酶抑制剂。以氟取代的氨基吡啶为原料,以甲醇、水、醋酸(体积比8:1:4)的混合液为反应溶剂,75℃反应30 min,蒸出溶剂、重结晶、干燥即得高纯产品,反应母液不需要处理即可循环使用4~6次,反应收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代氨基吡啶 海藻糖酶抑制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下不同类型氮肥的肥效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汪敬恒 沈其荣 +2 位作者 徐阳春 郭世伟 杨素芬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72-976,共5页
为筛选小麦-玉米轮作中适宜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无污染及可持续生产的氮肥类型,以小麦品种豫麦49和玉米品种浚单20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在施氮量240kg·hm-2条件下研究了尿素(N1)、普通碳铵(N2)、多元素长效碳铵粉肥(N3)、多元... 为筛选小麦-玉米轮作中适宜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无污染及可持续生产的氮肥类型,以小麦品种豫麦49和玉米品种浚单20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在施氮量240kg·hm-2条件下研究了尿素(N1)、普通碳铵(N2)、多元素长效碳铵粉肥(N3)、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N4)、有机肥+普通碳铵(N5)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N1和N4的肥效最好,与不施肥对照相比,能显著提高小麦干物质、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和经济效益,并通过增加氮收获指数,使得氮肥利用率提高。从各种肥料后效来看,N1和N4对后茬玉米的后效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氮肥。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与尿素差异不明显,但其经济效益较高,对环境更友好,因而作为一种高肥效、低投入的新型氮肥,在今后农业生产中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类型 小麦 玉米轮作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催化氧化制备1,4-萘醌催化剂活性组分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崔铁兵 张晨 +2 位作者 徐丽 雒廷亮 刘国际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9-61,共3页
以V2O5为主要活性组分,硅胶为载体,使用复合型催化剂,以萘的转化率、1,4-萘醌的选择性和萘醌的收率作为考核指标,通过对助催化剂进行筛选,确定SnSO4、硼酸钠等金属盐为主要助催化剂,n(K)∶n(V)=3.17时,硫酸亚锡的质量分数为1.8%,此时1,4... 以V2O5为主要活性组分,硅胶为载体,使用复合型催化剂,以萘的转化率、1,4-萘醌的选择性和萘醌的收率作为考核指标,通过对助催化剂进行筛选,确定SnSO4、硼酸钠等金属盐为主要助催化剂,n(K)∶n(V)=3.17时,硫酸亚锡的质量分数为1.8%,此时1,4-萘醌收率达90%以上,选择性接近100%,碱处理后催化剂对1,4-萘醌的选择性平均提高了1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活性组分 催化氧化 1 4-萘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L)_2(H_2O)_2](Hdmpy)(H_2O)_2}_∞/丙烯酸酯类聚氨酯稀土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光辉 郭良起 +3 位作者 户敏 周立明 高丽君 刘春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69-1573,共5页
以9,10-双蒽酸(H2L)和2,6-二甲基吡啶(Hdmpy)为配体,合成了一个二维结构的稀土配合物{[Tb(L)2(H2O)2](Hdmpy)(H2O)2}∞;用原位聚合法将该稀土配合物与丙烯酸类聚氨酯大分子单体复合,制备出{[Tb(L)2(H2O)2](Hdmpy)(H2O)2}∞/丙烯酸酯类... 以9,10-双蒽酸(H2L)和2,6-二甲基吡啶(Hdmpy)为配体,合成了一个二维结构的稀土配合物{[Tb(L)2(H2O)2](Hdmpy)(H2O)2}∞;用原位聚合法将该稀土配合物与丙烯酸类聚氨酯大分子单体复合,制备出{[Tb(L)2(H2O)2](Hdmpy)(H2O)2}∞/丙烯酸酯类聚氨酯稀土高分子材料,并研究了稀土配合物在材料中的分散及材料的热稳定性、荧光性能等。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在稀土高分子材料中主要以200~500nm颗粒均匀分散;且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300℃),在波长372nm的激发光下,材料在440nm出现最大荧光发射峰,有望应用于发光材料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大分子 稀土高分子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氨工业废水高效短程生物脱氮中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泽兵 马家轩 +3 位作者 王晓毅 李妍 赵白航 李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36-1440,共5页
以某实际合成氨化工厂废水为研究对象,进行高氨氮化工废水缺氧/好氧(A/O)工艺高效短程生物脱氮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A/O系统经过90 d的运行,实现了稳定的短程硝化,并获得了稳定的有机物和氮去除.亚硝态氮积累率维持在80%以上,COD、NH4... 以某实际合成氨化工厂废水为研究对象,进行高氨氮化工废水缺氧/好氧(A/O)工艺高效短程生物脱氮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A/O系统经过90 d的运行,实现了稳定的短程硝化,并获得了稳定的有机物和氮去除.亚硝态氮积累率维持在80%以上,COD、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5%、99%和80%.此外,机理分析表明,A/O中试系统获得稳定短程硝化的主要因素为较低ρ(DO)、较高ρ(FA)及适宜HRT三者的协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工业 A/O工艺 短程硝化反硝化 游离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果酚缩水甘油醚侧链双键的环氧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卫航 张明伟 王宏力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共5页
以双氧水和冰乙酸为氧化剂,将腰果酚缩水甘油醚的侧链双键氧化成环氧基.以环氧值为主要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了各反应条件对多环氧基腰果酚缩水甘油醚(PEGCGE)环氧值的影响,确定了反应较适宜的工艺条件.采用正交法设计试验得到合成PE... 以双氧水和冰乙酸为氧化剂,将腰果酚缩水甘油醚的侧链双键氧化成环氧基.以环氧值为主要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了各反应条件对多环氧基腰果酚缩水甘油醚(PEGCGE)环氧值的影响,确定了反应较适宜的工艺条件.采用正交法设计试验得到合成PEGCGE的适宜工艺条件为:n(CGE)∶n(冰乙酸)∶n(双氧水)=1∶1.5∶2.5(摩尔比),m(CGE)∶m(甲苯)∶m(固体酸)=1∶3∶0.5(质量比),最终得到PEGCGE的环氧值为0.601 mol/100 g,收率为89.2%.另外,采用FT-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果酚 腰果酚缩水甘油醚 环氧化 环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乙基磺酰胺盐酸盐合成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霍二福 成兰兴 +4 位作者 赵增兵 程伟琴 王毅楠 冯明 王延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3-735,共3页
以羟乙基磺酸钠为原料,与氯化亚砜反应制备2-氯乙基磺酰氯;然后采用2-氯乙基磺酰氯与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反应制备N-(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乙磺酰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中间体1);中间体1经硼氢化钠还原、盐酸酸化得到2-氨基乙基磺酰胺盐酸盐,... 以羟乙基磺酸钠为原料,与氯化亚砜反应制备2-氯乙基磺酰氯;然后采用2-氯乙基磺酰氯与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反应制备N-(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乙磺酰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中间体1);中间体1经硼氢化钠还原、盐酸酸化得到2-氨基乙基磺酰胺盐酸盐,总收率为80.26%,与文献报道方法相比总收率提高了33.34%。通过熔点、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中间体和产品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磺酸钠 2-氯乙基磺酰氯 2-氨基乙基磺酰胺盐酸盐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联合法处理苯酚废水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菲 郭志伟 +2 位作者 刘启龙 李望良 赵胜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01-2803,共3页
使用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联合法处理苯酚废水,分别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苯酚废水溶液pH值和活性炭吸附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苯酚模拟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废水溶液的pH值为9,臭氧通入时间为25 min,活性炭投加量2.5 g/L... 使用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联合法处理苯酚废水,分别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苯酚废水溶液pH值和活性炭吸附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苯酚模拟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废水溶液的pH值为9,臭氧通入时间为25 min,活性炭投加量2.5 g/L,活性炭吸附反应时间为50 min的实验条件下,初始浓度为100.0 mg/L的苯酚模拟废水经过处理,苯酚去除率为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废水 臭氧氧化 活性炭吸附 联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乙基己酸亚锡催化合成丙交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自力 王宏雁 张玉军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7期962-964,969,共4页
丙交酯是以乳酸为原料制备高分子量聚乳酸的中间体。研究以2-乙基己酸亚锡为催化剂,以D,L-乳酸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通过脱水环化合成D,L-丙交酯。研究了催化剂用量、脱水时间、解聚温度对丙交酯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2-乙基... 丙交酯是以乳酸为原料制备高分子量聚乳酸的中间体。研究以2-乙基己酸亚锡为催化剂,以D,L-乳酸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通过脱水环化合成D,L-丙交酯。研究了催化剂用量、脱水时间、解聚温度对丙交酯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2-乙基己酸亚锡为催化剂,最佳催化剂用量为1.3%,最佳脱水温度为140℃,最佳解聚时间为90 min。用乙醇作为重结晶溶剂,可获得总产率达25.3%的纯D,L-丙交酯。通过熔点、红外光谱(IR)对产品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乙基己酸亚锡 乳酸 丙交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高铁酸钾联合氧化处理苯酚废水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菲 赵胜勇 刘启龙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35-2738,共4页
采用臭氧-高铁酸钾联合氧化处理苯酚废水,与单独使用臭氧或高铁酸钾氧化处理苯酚废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臭氧氧化处理苯酚废水最佳的反应条件是:废水温度20℃,废水溶液的pH值为9,臭氧通入时间为25 min,此时苯酚去除率为89.6... 采用臭氧-高铁酸钾联合氧化处理苯酚废水,与单独使用臭氧或高铁酸钾氧化处理苯酚废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臭氧氧化处理苯酚废水最佳的反应条件是:废水温度20℃,废水溶液的pH值为9,臭氧通入时间为25 min,此时苯酚去除率为89.6%。臭氧-高铁酸钾联合氧化处理苯酚废水时,最佳反应条件是:高铁酸钾投加量为0.8 g/L,废水温度20℃,废水溶液的pH值为9,反应时间为25 min,此时苯酚去除率为98.6%。臭氧-高铁酸钾联合氧化处理苯酚废水比单独使用臭氧或高铁酸钾氧化处理苯酚废水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高铁酸钾 苯酚废水 联合处理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RAFT链转移剂的合成及其聚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广彬 陈家宝 +2 位作者 谷利敏 王春鹏 许玉芝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80,共6页
采用一锅法,以木质素为原料,经二硫化碳、2-溴丁酸甲酯进行黄原酸酯功能化改性合成木质素基大分子链转移剂(lignin-CTA),通过FT-IR、~1H NMR、^(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丙烯酰胺的RAFT聚合反应制备木质素-丙烯酰胺共聚物(l... 采用一锅法,以木质素为原料,经二硫化碳、2-溴丁酸甲酯进行黄原酸酯功能化改性合成木质素基大分子链转移剂(lignin-CTA),通过FT-IR、~1H NMR、^(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丙烯酰胺的RAFT聚合反应制备木质素-丙烯酰胺共聚物(lignin-g-PAM),考察该反应的聚合特征。木质素功能化改性前后的红外谱图显示:改性后羟基吸收峰明显减弱,并且在1148和1732 cm^(-1)处分别出现了—C=S键振动吸收峰和酯键的羰基吸收峰,说明2-溴丁酸甲酯已成功接枝到木质素大分子上;同时lignin-CTA的~1H NMR谱图中于δ0.90处出现了2-溴丁酸甲酯末端甲基的活泼氢质子峰,^(13)C NMR谱图中于δ162处出现了—C=S的碳原子峰,进一步印证了接枝反应的进行。丙烯酰胺的RAFT聚合反应结果显示: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转化率基本呈现线性关系,同时其多分散系数较低且分布相对较窄(1.26~1.53),证明该聚合反应具有高效可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聚合(RAFT) 链转移剂 可控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协同高铁酸钾降解苯酚废水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菲 刘启龙 +1 位作者 黄蓓 赵胜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920-2922,共3页
采用超声协同高铁酸钾法氧化降解苯酚废水,对比了单独使用高铁酸钾氧化降解苯酚废水。结果表明,超声协同高铁酸钾法氧化降解苯酚废水的效果好于单高铁酸钾法。在相同高铁酸钾投加量的条件下,苯酚去除率多30%以上,且超声协同高铁酸钾对... 采用超声协同高铁酸钾法氧化降解苯酚废水,对比了单独使用高铁酸钾氧化降解苯酚废水。结果表明,超声协同高铁酸钾法氧化降解苯酚废水的效果好于单高铁酸钾法。在相同高铁酸钾投加量的条件下,苯酚去除率多30%以上,且超声协同高铁酸钾对废水溶液pH值的兼容性较高,在pH值为6~9范围内,苯酚去除率均达到86%以上。超声协同高铁酸钾法氧化降解苯酚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是:高铁酸钾投加量1.0 g/L,废水溶液pH值为8,反应时间为50 min,苯酚去除率为8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协同 高铁酸钾 苯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_2/UV催化氧化处理酚醛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宏力 薄新党 +1 位作者 杨晓刚 范少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2-54,共3页
以ClO2/UV工艺对酚醛废水进行催化氧化降解,考察ClO2加入量、初始溶液pH、催化剂投加量、紫外照射时间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适宜催化氧化反应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250 mL酚醛废水中,ClO2溶液加入量为35mL,催化剂投加量... 以ClO2/UV工艺对酚醛废水进行催化氧化降解,考察ClO2加入量、初始溶液pH、催化剂投加量、紫外照射时间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适宜催化氧化反应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250 mL酚醛废水中,ClO2溶液加入量为35mL,催化剂投加量为3 g,废水初始pH为2,反应时间为40 min时,处理效果较高,苯酚、COD去除率分别为86.87%和71.83%。UV的引入有利于废水的降解,在UV/ClO2联合工艺条件下,反应50 min,苯酚、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2.07%和84.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2 UV 催化氧化 酚醛废水 COD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O-二甲基-S-(N-甲基氨基甲酰甲基)硫代磷酸酯清洁合成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霍二福 程伟琴 +4 位作者 冯明 王延花 师传兴 王柏楠 王宏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449-2456,共8页
针对氧乐果[O,O-二甲基-S-(N-甲基氨基甲酰甲基)硫代磷酸酯]传统工艺存在的污染严重、能耗高,收率低、纯度低,含水量高等问题,以氯乙酰氯、亚磷酸二甲酯为起始原料,首次采用无水、均相反应体系-结晶分离清洁生产工艺制备氧乐果,提高了... 针对氧乐果[O,O-二甲基-S-(N-甲基氨基甲酰甲基)硫代磷酸酯]传统工艺存在的污染严重、能耗高,收率低、纯度低,含水量高等问题,以氯乙酰氯、亚磷酸二甲酯为起始原料,首次采用无水、均相反应体系-结晶分离清洁生产工艺制备氧乐果,提高了产品收率和纯度,实现了副产氯化钠全部回收;采用低温反应、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方法合成2-氯-N-甲基乙酰胺;制备2-氯-N-甲基乙酰胺和氧乐果的反应母液可以循环使用7次以上,反应废液减少85%;通过新合成工艺得到的氧乐果的产品纯度高,比传统工艺(三氯化磷后胺解法)制备的产品纯度(86%)提高近10个百分点,产品含水量小于0.05%,解决了产品因含水量高而分解等问题。新合成工艺具有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 O-二甲基-S-(N-甲基氨基甲酰甲基)硫代磷酸酯 新工艺 结晶 分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