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2023年禽流感专项调查分析
1
作者 王华俊 刘光辉 +2 位作者 房大学 郭洛生 闫若潜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5年第1期39-42,共4页
为评估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和野毒流行情况,采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样品中禽流感免疫抗体,采用荧光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RT-PCR)方法检测拭子样品中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cevirus, AIV)核酸... 为评估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和野毒流行情况,采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样品中禽流感免疫抗体,采用荧光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RT-PCR)方法检测拭子样品中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cevirus, AIV)核酸。检测结果显示: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免疫抗体场点合格率、个体合格率分别为92.62%和93.42%,H7N9亚型免疫抗体场点合格率、个体合格率分别为95.30%和95.73%;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和豫中禽流感H5亚型、H7N9亚型免疫抗体样品合格率均≥90.00%;种禽场、养殖场H5亚型、H7N9亚型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均>93.00%;在全部检测场点和个体样品中,均未检出高致病性H5亚型和H7N9亚型AIV核酸阳性,在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的样品中检出低致病性H9亚型AIV核酸阳性,总体阳性率为1.67%。结果表明: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效果显著,低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H5 H7N9 H9 免疫抗体 病毒核酸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河南省猪伪狂犬病监测评估
2
作者 王华俊 刘光辉 +4 位作者 赵雪丽 马震原 柴茂 班付国 闫若潜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8期105-110,共6页
为了解河南省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持续推进猪伪狂犬病净化工作,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监测方案开展检测,并对2020-2022年数据对比分析,共采集猪血清样品34506份,采集病原学样品10589份,采用ELISA方法检测猪伪狂犬gpI(gE)... 为了解河南省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持续推进猪伪狂犬病净化工作,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监测方案开展检测,并对2020-2022年数据对比分析,共采集猪血清样品34506份,采集病原学样品10589份,采用ELISA方法检测猪伪狂犬gpI(gE)血清感染抗体,采用荧光PCR方法检测病原学样品,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20-2022年,河南省猪PRV gE抗体的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0.30%、15.76%、11.01%,平均场群阳性率分别为52.77%、35.35%、27.80%。2020-2022年,种猪场、商品代场、屠宰场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10.62%、20.10%、16.79%,平均场群阳性率分别为31.72%、45.27%、33.19%。2020-2022年平均个体阳性率和平均场群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豫中、豫东、豫西、豫南和豫北,平均个体阳性率最高的为22.56%,最低为13.12%,平均场群阳性最高的52.4%,最低为31.4%。2020-2022年平均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均依次降低。可见,河南省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抗体和病源学阳性率均逐年降低,净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 血清学调查 病原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腹泻病死仔猪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调查
3
作者 房大学 刘光辉 +4 位作者 王华俊 赵胜杰 赵美雪 宋丹 郭洛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2期44-48,82,共6页
为了解导致河南省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种类及分布特征,2022年在豫东、豫南、豫西、豫北、豫中等地区无害化处理厂采集临床腹泻病死仔猪的肠管及其内容物样品共计496份,采用三重荧光RT-PCR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 为了解导致河南省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种类及分布特征,2022年在豫东、豫南、豫西、豫北、豫中等地区无害化处理厂采集临床腹泻病死仔猪的肠管及其内容物样品共计496份,采用三重荧光RT-PCR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轮状病毒(PoRV)、猪冠状病毒(PDCoV)及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并分析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病毒混合感染情况。检测结果显示:496份腹泻病料样品中,PoRV、PDCoV阳性检出率(7.66%、8.27%)相对较高,SADS-CoV未被检出;不同季节统计结果显示,TGEV仅在春季检出,PEDV、PoRV在春、冬两季检出,PDCoV一年四季均有检出;不同区域检测结果显示,TGEV仅在豫东被检出,PEDV在豫北的阳性检出率最高,PoRV、PDCoV在豫西的阳性检出率(16.67%、26.67%)最高;病毒混合感染统计结果显示,以2种病毒混合感染为主,其中PEDV+PDCoV阳性检出率最高(1.81%)。结果表明,河南省仔猪病毒性腹泻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PEDV、PoRV、PDCoV为主要病毒性病原,且存在混合感染情况,其感染存在一定的区域特征。本研究结果为河南省养猪场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制定猪病毒性腹泻防控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仔猪 流行特征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河南省小反刍兽疫专项监测评估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敏 刘礼杰 +2 位作者 靳东 谢彩华 闫若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10期12-15,共4页
为做好河南省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全面掌握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水平及病毒感染状况,按照2020年河南省动物疫病专项监测方案要求,在全省开展了小反刍兽疫专项监测。在群内采用随机采样原则,对全省所有种羊场以及较大规模羊场(存栏量≥3000... 为做好河南省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全面掌握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水平及病毒感染状况,按照2020年河南省动物疫病专项监测方案要求,在全省开展了小反刍兽疫专项监测。在群内采用随机采样原则,对全省所有种羊场以及较大规模羊场(存栏量≥3000只)进行调查,共监测60个养殖场,采集血清学样品1817份,病原学样品1718份,使用竞争ELISA、荧光RT-PCR分别检测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水平及病毒核酸。结果显示:小反刍兽疫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为73.80%,其中商品场免疫抗体水平优于种羊场;不同企业生产的小反刍兽活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均高于70%的农业农村部最低标准;不同区域羊场免疫抗体水平有所差异,免疫2次及以上的羊场免疫抗体水平优于只免疫1次的;所有样品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河南省近期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的风险较低,防控成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监测 评估 免疫抗体 病毒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河南省新城疫专项监测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华俊 闫若潜 +3 位作者 刘光辉 房大学 郭洛生 方先珍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3年第5期32-35,共4页
为降低河南省家禽新城疫传播风险,推动家禽养殖业健康安全发展,为新城疫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按照《河南省2022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要求,分阶段采集家禽血清学和病原学样品,采用HI试验和荧光RT-PCR方法进行新城疫专项监... 为降低河南省家禽新城疫传播风险,推动家禽养殖业健康安全发展,为新城疫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按照《河南省2022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要求,分阶段采集家禽血清学和病原学样品,采用HI试验和荧光RT-PCR方法进行新城疫专项监测,监测新城疫血清抗体和病毒核酸。结果显示,河南省新城疫抗体场群合格率和个体合格率均在97%以上,远超出国家70%免疫合格率的标准,检出3个场点40份病毒核酸阳性样品,场群阳性率为2.40%,个体阳性率为1.09%。结果表明:河南省新城疫整体防控效果较好,免疫抗体水平较高,建立了良好的免疫屏障,但检出少数病毒核酸阳性样品,感染风险仍存在,需要做好定期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补免、补防和消除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 免疫抗体 监测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O型、A型和AsiaⅠ型三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6
作者 王翠 赵雪丽 +7 位作者 王东方 王淑娟 马震原 杨海波 刘影 柴茂 谢彩华 闫若潜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69,共9页
为建立口蹄疫病毒(FMDV)O型、A型和AsiaⅠ型三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本研究在比对多条FMDV基因的基础上,根据2B基因的最优保守区,设计O型、A型和Asia I型FMDV通用的反转录引物;再根据VP1基因的比对结果,以变异区为扩增靶区域,设... 为建立口蹄疫病毒(FMDV)O型、A型和AsiaⅠ型三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本研究在比对多条FMDV基因的基础上,根据2B基因的最优保守区,设计O型、A型和Asia I型FMDV通用的反转录引物;再根据VP1基因的比对结果,以变异区为扩增靶区域,设计3对分别针对O型、A型和AsiaⅠ型FMDV的特异性引物和TaqMan MGB探针。经优化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等反应条件,建立基于探针技术的FDMV三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对15份临床疑似FMDV感染样品进行检测,并与基因测序方法及RT-PCR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FMDV三重FQ-PCR方法,实现了一步法对FMDV O型、A型和AsiaⅠ型病原样品的鉴别检测。该方法可特异性扩增FMDV O型、A型和AsiaⅠ型标准株细胞培养物,但对猪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等7种病原及阴性对照未出现扩增,特异性较强;对FMDV O型、A型和AsiaⅠ型阳性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出限均可达到10拷贝/μL,敏感性较高;批内/批间试验变异系数为0.48%~1.55%,重复性较好;利用建立的三重FQ-PCR方法对15份临床疑似FMDV感染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基因测序结果完全一致,优于RT-PCR方法。本研究建立的三重FQ-PCR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在同一反应体系中能同时鉴别检测出FMDV O型、A型和AsiaⅠ型等优点,能满足临床鉴别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三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及gE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华俊 王东方 +3 位作者 闫若潜 刘光辉 房大学 郭洛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41,共6页
为了解河南省不同区域、不同场点、不同群体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情况,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从河南省18地市253个不同规模场点采集血液样品9540份,从河南省不同区域的猪场、屠宰场和无害化处理厂采集组织样品1649份,采用PRV gE血清抗体E... 为了解河南省不同区域、不同场点、不同群体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情况,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从河南省18地市253个不同规模场点采集血液样品9540份,从河南省不同区域的猪场、屠宰场和无害化处理厂采集组织样品1649份,采用PRV gE血清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抗体,采用荧光PCR检测组织样品中的PRV核酸,并对部分阳性样品进行gE全基因扩增、测序和遗传变异分析。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河南省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gE抗体的平均个体阳性率为26.03%,场群阳性率为54.15%;不同场群中商品代养殖场的平均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均最高,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中,保育猪的个体阳性率最高,且冬季的个体阳性率最高。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共检出54份病毒核酸阳性,平均个体阳性率为3.27%,对其中的4株PRV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4株gE基因序列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9.5%~99.9%,与国内经典株同源性为99.2%~99.5%,与国内流行变异毒株同源性为99.6%~99.9%,同属于GenotypeⅡ群,均为变异毒株。河南省猪场PRV的感染较为普遍,且流行毒株为变异株,研究结果可为河南省猪场PRV免疫毒株筛选、净化及综合防控提供重要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 血清学调查 病原学调查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河南省O型口蹄疫免疫效果评估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利平 谢彩华 +3 位作者 朱前磊 郭育培 程果 闫若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7期7-10,共4页
为了解河南省O型口蹄疫(FMD)的免疫抗体水平,评估其免疫效果,2021年在河南省规模场、屠宰场与散养户,随机采集785场次22879份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检测O型FMD免疫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不同畜种、不同场点类型、不同季节、不同行政区... 为了解河南省O型口蹄疫(FMD)的免疫抗体水平,评估其免疫效果,2021年在河南省规模场、屠宰场与散养户,随机采集785场次22879份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检测O型FMD免疫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不同畜种、不同场点类型、不同季节、不同行政区域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21年全省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为80.30%,其中猪、牛、羊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79.09%、92.48%、72.26%。猪场中,种猪场、商品代场、屠宰场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5.24%、82.57%、65.56%;牛场中,种牛场、商品代场、屠宰场、散养户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96.72%、91.75%、94.17%、100%;羊场中,种羊场、商品代场、散养户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78.63%、72.37%、69.46%。春、夏、秋、冬季的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79.42%、79.00%、80.58%、86.12%。18个地市中,有2个地市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低于70%。结果表明:河南省O型口蹄疫整体免疫效果较好,但羊场免疫效果相对较差,尤其是散养户,免疫抗体合格率未达到70%,存在疫情发生风险。结果提示,需重点加强羊饲养场尤其是散养户的O型FMD免疫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口蹄疫 免疫抗体 免疫效果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养户羔羊瘫痪的原因与防控
9
作者 高延敏 王英华 《河南畜牧兽医》 2023年第16期29-30,共2页
近年来,羔羊瘫痪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死亡率高达70%,给养殖户脱贫致富带来严重阻碍。基于此,分析了造成羔羊瘫痪的原因,并提出羔羊瘫痪的防控措施,以期对养殖户科学防控羔羊瘫痪有所帮助。
关键词 羔羊瘫痪症 原因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塞内卡病毒A型的分离鉴定及演化分析
10
作者 王淑娟 王东方 +6 位作者 马震原 赵雪丽 刘影 杨海波 柴茂 王翠 闫若潜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41-3046,共6页
河南某免疫过口蹄疫疫苗的猪场出现水泡样疫病,疑似感染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本研究旨在分离鉴定该病毒,并进行遗传演化分析。将RT-PCR和FQ-PCR检测为核酸阳性的样品接种BHK-21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 河南某免疫过口蹄疫疫苗的猪场出现水泡样疫病,疑似感染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本研究旨在分离鉴定该病毒,并进行遗传演化分析。将RT-PCR和FQ-PCR检测为核酸阳性的样品接种BHK-21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电镜观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等对该毒株进行鉴定,并进行演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为SVA,将其命名为HeNXX/swine/2017;电镜观察发现该病毒粒子呈典型的二十面体,直径30 nm左右;该毒株可在BHK-21细胞上高效增殖,病毒滴度最高为10^(9.5) TCID_(50)·mL^(-1);基因组全长7288 bp(不含PolyA),与美国毒株同源性最高。本研究成功分离到一株SVA,为相关疾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塞内卡病毒 分离 鉴定 演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11
作者 刘梅芬 马震原 +9 位作者 王淑娟 闫若潜 班付国 赵雪丽 谢彩华 王东方 柴茂 刘影 杨海波 王翠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7,共7页
为建立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以大肠杆菌表达并纯化的gB蛋白为包被抗原,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gB蛋白单克隆抗体为酶标抗体,经各反应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PRV gB抗体的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 为建立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以大肠杆菌表达并纯化的gB蛋白为包被抗原,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gB蛋白单克隆抗体为酶标抗体,经各反应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PRV gB抗体的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进行了评估。PRV gB抗体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经优化后的最佳条件为:gB蛋白的最佳包被浓度为0.25μg/mL、包被量100μL/孔,酶标抗体的最佳稀释浓度为1∶1000,样品检测时间为30 min(抗原抗体反应)+15 min(底物显色);敏感性结果显示,PRV gB标准阳性血清(Z89)经1∶512稀释后经检测仍为阳性;特异性结果显示,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大肠杆菌抗体阳性血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批内、批间重复试验结果显示,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24%~9.45%、0.58%~11.61%,均小于12%。通过对采集的184份临床血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该方法与商品化试剂盒的阳性符合率为96.23%,阴性符合率为96.95%,总符合率96.74%。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建立PRV gB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为PRV gB抗体快速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gB蛋白 竞争酶联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猫嵌杯状病毒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比较
12
作者 李博文 王淑娟 +7 位作者 胡煜锋 王益冰 甘雪强 陈岩岩 王东方 马震原 赵雪丽 闫若潜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12-4119,共8页
本研究针对猫嵌杯状病毒(FCV)的遗传变异与致病特征展开分析,成功分离鉴定5株FCV流行毒株。通过检测127份临床样本获得31份核酸阳性样本(阳性率24.4%),经细胞培养分离获得5株病毒。结果显示:其中4株为FCVⅠ型(HN78等),1株为FCVⅡ型(HN77... 本研究针对猫嵌杯状病毒(FCV)的遗传变异与致病特征展开分析,成功分离鉴定5株FCV流行毒株。通过检测127份临床样本获得31份核酸阳性样本(阳性率24.4%),经细胞培养分离获得5株病毒。结果显示:其中4株为FCVⅠ型(HN78等),1株为FCVⅡ型(HN77)。病毒粒子电镜观察显示典型球形无囊膜结构,VP1基因测序显示毒株间相似性为75.4%~75.65%。动物回归试验证实,Ⅰ型HN78与Ⅱ型HN77均能引发典型临床症状,但不同基因型致病特征存在差异。该研究首次系统比较我国FCV基因Ⅰ/Ⅱ型的生物学特性,为疫苗研发和临床防控提供了重要毒株资源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嵌杯状病毒(FCV) 分离株 遗传特征 变异 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蛋白在昆虫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及单克隆抗体制备
13
作者 柴茂 马震原 +8 位作者 杨海波 王淑娟 刘影 王东方 赵雪丽 王翠 谢彩华 王华俊 闫若潜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1,共8页
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EVS)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N蛋白,并制备单克隆抗体。构建PEDV N基因重组穿梭质粒pFastBac-N,转化至感受态细胞DH10Bac中获取重组杆粒Bacmid-N,将Bacmid-N转染至SF9昆虫细胞中制备重组蛋白。将重组蛋白... 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EVS)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N蛋白,并制备单克隆抗体。构建PEDV N基因重组穿梭质粒pFastBac-N,转化至感受态细胞DH10Bac中获取重组杆粒Bacmid-N,将Bacmid-N转染至SF9昆虫细胞中制备重组蛋白。将重组蛋白免疫小鼠,经融合、筛选、纯化出单克隆抗体,并测定单克隆抗体相关特性。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V-N,获得大小为59 kDa重组N蛋白(rN),制备出抗N蛋白单克隆抗体3C8E3,该单克隆抗体为IgG1亚类,效价为1∶1.024×10^(5),效价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更具实用性。本研究为PEDV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盒、PEDV亚单位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猪流行腹泻病毒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鉴别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双重TaqMan MGB探针FQ-PCR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雪丽 闫若潜 +8 位作者 王华俊 王淑娟 马震原 谢彩华 柴茂 杨海波 王翠 刘影 王东方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3,共9页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鉴别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双重TaqMan MGB探针FQ-PCR方法,本研究以PCV2的Rep蛋白和PCV3的Cap蛋白基因作为靶基因,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 MGB探针,经优化各反应条件和进行敏感性...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鉴别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双重TaqMan MGB探针FQ-PCR方法,本研究以PCV2的Rep蛋白和PCV3的Cap蛋白基因作为靶基因,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 MGB探针,经优化各反应条件和进行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干扰性试验,建立鉴别检测PCV2/PCV3的双重FQ-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特异性扩增PCV2、PCV3核酸,与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等8种病原及阴性对照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强;对PCV2和PCV3阳性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出限均可达10 copies/μL,敏感性较高;PCV2/PCV3批内/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CV)值均在3%以下,表明方法稳定性、重复性较好;干扰性试验表明在两种病毒阳性质粒起始模板相差较大时该方法不会影响对其中任一病毒核酸的检出和准确定量。对42份临床疑似PCV感染样品检测结果与PCV2、PCV3基因测序结果符合率100%。本研究建立的双重FQ-PCR方法具有敏感性高达10 copies/μL、特异性强、在同一反应体系中能同时快速鉴别检测PCV2、PCV3等优点,可用于临床PCV2/PCV3感染的快速鉴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rep基因 猪圆环病毒3型 cap基因 双重TaqMan MGB F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建浩 王东方 +10 位作者 刘影 王淑娟 马震原 谢彩华 赵雪丽 杨海波 冯桂丹 康台生 胡煜锋 李博文 闫若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3-418,共6页
旨在建立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PEDV(MK862249.1)M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合成特异... 旨在建立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PEDV(MK862249.1)M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对和探针;通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可用于检测PEDV的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FQ-PCR)方法,将自行建立的FQ-PCR方法的引物对/探针用来确定ddPCR方法;对ddPCR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初步应用试验。结果显示:自行建立的FQ-PCR方法在敏感性、重复性等方面均优于行标FQ-PCR方法;根据自行设计的FQ-PCR方法建立的ddPCR方法最低检测极限为0.15 copies·μL^(-1),敏感性高于行业标准(SN/T 1699—2017)FQ-PCR方法(1.0×10^(1)copies·μL^(-1));模板浓度为1.0×10^(0)~1.0×10^(4)copies·μL^(-1)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2>0.99);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为1.52%~7.40%;对猪丁型冠状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等11种对照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分别用建立的ddPCR方法、行业标准FQ-PCR方法对150份临床样品进行PEDV核酸检测,ddPCR方法对行业标准FQ-PCR方法检测阳性样品的检测符合率为10^(0)%。本研究成功建立的PEDV dd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上PEDV感染的早期检测和定量检测,为PEDV核酸标准物质的研制提供了定量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微滴式 数字PCR 方法 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16
作者 刘影 闫若潜 +10 位作者 王东方 杨海波 赵美雪 宋丹 赵雪丽 谢彩华 王淑娟 马震原 柴茂 王翠 刘梅芬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30,共13页
建立一种特异、敏感、快速的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用于非洲猪瘟病毒(ASFV)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的鉴别诊断。针对ASFV的B646L基因和HP-PRRSV的NSP2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对,经优化反应体系、反应... 建立一种特异、敏感、快速的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用于非洲猪瘟病毒(ASFV)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的鉴别诊断。针对ASFV的B646L基因和HP-PRRSV的NSP2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对,经优化反应体系、反应程序等反应条件,建立一种基于探针技术的FQ-PCR方法,验证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对13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并与OIE检测方法(ASFV)及国标方法(HP-PRRSV)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成功建立的ASFV和HP-PRRSV二重FQ-PCR检测方法在10^(-1)~10^(5) copies/μL模板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ASFV和HP-PRRSV基因出现阳性扩增,但对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猪瘟(CSFV)、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经典株(VR2332株)、健康猪脾脏等7种病原核酸样品对照未出现扩增;批内、批间试验变异系数在0.53%~3.14%,重复性良好;对ASFV和HP-PRRSV的最低检测模板浓度均为10 copies/μL;利用建立的二重FQ-PCR方法对13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OIE检测方法(ASFV)及国标方法(HP-PRRSV)完全一致。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鉴别ASFV和HPPRRSV二重FQ-PCR检测方法,为ASFV和HP-PRRSV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快速、敏感、特异且能满足临床检测需求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二重F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B602L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17
作者 郭晨云 宋金星 +5 位作者 王梦翔 孙俊如 闫若潜 谢彩华 吴亚楠 张改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80-3989,共10页
【目的】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是对生猪养殖业危害极大的一种病原体,B602L蛋白作为其重要的非结构蛋白,是衣壳蛋白p72折叠为正确的三级结构的伴侣分子之一,在病毒组装成二十面体结构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目的】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是对生猪养殖业危害极大的一种病原体,B602L蛋白作为其重要的非结构蛋白,是衣壳蛋白p72折叠为正确的三级结构的伴侣分子之一,在病毒组装成二十面体结构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异性抗体对于抗非洲猪瘟免疫应答机制及血清学检测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获取ASFV B602L蛋白,并制备抗ASFV B602L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为ASFV B602L蛋白功能研究及相关诊断试剂的研发提供材料。【方法】以ASFV China/2018/AnhuiXCGQ株的B 602 L基因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B602L蛋白的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结构、抗原性和蛋白结构进行分析后,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经诱导表达获得B602L重组蛋白,利用镍柱亲和层析进行蛋白纯化,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对B602L蛋白纯化效果进行验证。将纯化后的B602L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方法测定多克隆抗体效价,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Dot blotting检测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602L蛋白属于稳定性亲水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二级结构主要含有α-螺旋(54.91%)、延伸链(9.81%)和无规则卷曲(32.08%)。成功构建了ASFV B602L重组质粒,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重组菌pET-28a-B602L-BL21在16℃、0.5 mmol/L IPTG诱导下高效表达,获得的重组蛋白主要表达在BL21菌株上清中,大小约为70 ku,且能与ASF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制备的抗B602L鼠源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409600,Western blotting和Dot blotting试验结果表明,抗B602L鼠源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B602L蛋白。【结论】原核表达的B602L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与ASF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制备的鼠抗ASFV B602L蛋白多克隆抗体具备较好的生物学活性。本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ASFV B602L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非洲猪瘟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生物材料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ASFV) B602L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生产中化制法无害化处理病死猪的病毒杀灭效果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梅芬 马震原 +10 位作者 闫若潜 赵雪丽 谢彩华 王翠 柴茂 赵美雪 宋丹 王东方 刘影 靳冬 王淑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10期34-38,共5页
为评估实际生产应用中化制法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杀灭病毒的效果,选取3个应用化制法工艺处理病死猪尸体的规模化猪场,采集无害化处理前和处理后的样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方法和病毒分离培养法,对无害化处理前后的样品进... 为评估实际生产应用中化制法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杀灭病毒的效果,选取3个应用化制法工艺处理病死猪尸体的规模化猪场,采集无害化处理前和处理后的样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方法和病毒分离培养法,对无害化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非洲猪瘟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猪伪狂犬病毒、口蹄疫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9种病毒的核酸检测,通过处理前后病原核酸检出情况的对比,评估该工艺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病毒杀灭效果。结果显示:化制法处理前病死猪尸体样品中的部分病原可在细胞培养物中检出且可增殖传代,说明存在活病毒;而处理后样品的细胞培养物中均检不出病原核酸,说明病原均被彻底杀灭。结果表明,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化制法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可彻底杀灭病毒,达到了无害化处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制法 无害化处理 病死猪 效果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屠宰场犬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感染情况调查
19
作者 王英华 靳冬 杨玉荣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8-100,共3页
犬新孢子虫和弓形虫是呈世界性分布的重要寄生虫[1]。犬是犬新孢子虫的主要终末宿主,可以排泄出对环境有抵抗力的卵囊。犬新孢子虫是导致牛流产的重要原因[2-3]。弓形虫病属人兽共患病,由于犬与人及猫的关系密切,因此犬弓形虫病的感染... 犬新孢子虫和弓形虫是呈世界性分布的重要寄生虫[1]。犬是犬新孢子虫的主要终末宿主,可以排泄出对环境有抵抗力的卵囊。犬新孢子虫是导致牛流产的重要原因[2-3]。弓形虫病属人兽共患病,由于犬与人及猫的关系密切,因此犬弓形虫病的感染情况可以反映当地弓形虫病的流行特点。犬可以通过吞食被弓形虫卵囊污染的泥土,或采食含弓形虫包囊的生肉而感染弓形虫。犬还可以经机械传播途径将弓形虫卵囊传染给人类[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病 犬新孢子虫 人兽共患病 感染情况调查 终末宿主 卵囊 屠宰场 流行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δ冠状病毒和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多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影 闫若潜 +5 位作者 杨海波 王淑娟 赵雪丽 谢彩华 柴茂 王东方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89-1195,共7页
为建立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δ冠状病毒(PDCoV)和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的多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本研究针对PEDV、PDCoV、SADS-CoV的M基因、M基因、N基因序列保守区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经各反应条件优化... 为建立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δ冠状病毒(PDCoV)和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的多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本研究针对PEDV、PDCoV、SADS-CoV的M基因、M基因、N基因序列保守区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经各反应条件优化后,建立了检测PEDV、PDCoV、SADS-CoV的多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仅对PEDV、PDCoV、SADS-CoV检测为阳性,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细小病毒、猪瘟病毒和口蹄疫病毒等的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PEDV、PDCoV、SADS-CoV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下限均为1.0×10^(1)拷贝/μL,且在10^(1)拷贝/μL~10^(6)拷贝/μL范围内各重组质粒均与各自的Ct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批内、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在0.33%~2.53%,重复性和稳定性均较好。利用建立的多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采自河南各地的10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并与3种病毒的单一RT-PCR检测方法、相应病毒的标准检测方法(由于SADS-CoV无标准检测方法,则采用RT-PCR扩增后测序并经NCBI BLAST比较分析测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估本实验建立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多重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PEDV、PDCoV、SADS-CoV的阳性率分别为38%(38/100)、14%(14/100)、5%(5/100),不存在混合感染现象,与PEDV、PDCoV标准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100%,且敏感性高于单一RT-PCR方法。本研究首次建立了一种特异、敏感、快速的多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可以用于PEDV、PDCoV、SADS-CoV的鉴别检测,为猪腹泻类疫病鉴别诊断及防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δ冠状病毒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 荧光定量RT-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