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8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2023年河南省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兽医实验室建设情况分析
1
作者 袁淑萍 谢彩华 +3 位作者 刘敏 宋丹 闫若潜 刘礼杰 《河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5期26-30,共5页
为全面掌握河南省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兽医实验室基本信息,及时准确了解全省兽医实验室各项数据,进一步加强河南省兽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撑,本文对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上报数据进行汇... 为全面掌握河南省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兽医实验室基本信息,及时准确了解全省兽医实验室各项数据,进一步加强河南省兽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撑,本文对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上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总结了非洲猪瘟以来河南省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兽医实验室的变化情况。2019年-2023年,河南省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兽医实验室人员学历结构改变较大,本科学历从业人员占比从2019年的34.97%提升到2023年的41.17%,专科学历从42.00%下降到37.13%;实验室关键仪器设备的拥有量增长明显,2023年实验室的二级生物安全柜、PCR仪和核酸提取仪相比2019年分别增加了37.70%、31.53%、55.10%;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能力比对参加数量从2019年的57个,提升到2023年的140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实验室 体系建设 能力比对:仪器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河南省禽流感抗体与病原监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敏 宋丹 +4 位作者 朱前磊 赵美雪 张利平 刘礼杰 闫若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135,共5页
为有效防范风险,扎实做好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的监测工作,全面掌握HPAI的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对全省部分种禽场、商品禽场、活禽交易市场、禽屠宰场、野鸟栖息地等场点开展了HPAIV专项监测,主要通过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方法分... 为有效防范风险,扎实做好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的监测工作,全面掌握HPAI的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对全省部分种禽场、商品禽场、活禽交易市场、禽屠宰场、野鸟栖息地等场点开展了HPAIV专项监测,主要通过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采集样本的免疫抗体水平与病毒核酸。统计结果显示,HPAIV H5亚型Re-13株、H5亚型Re-14株、H7N9亚型Re-4株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4.12%、96.62%、95.95%,平均场群合格率分别为93.96%、95.97%、95.30%,且种禽场免疫抗体合格率普遍高于商品场,鸡场免疫抗体合格率高于鹅场、鸭场,不同区域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在91.48%~99.29%之间,8个不同疫苗生产厂家生产的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均在90%以上;全省未检出HPAIV H5亚型和H7N9亚型病毒核酸阳性样品,但检测到其他亚型低致病禽流感病毒(LPAIV)的存在,将检测到的禽流感病毒(AIV)核酸样品(91份、8个群体)用荧光RT-PCR试验方法进一步分析得到均为LPAIV H9亚型,阳性样本均来自于鸡,且分布于商品禽场(0.5%)、屠宰场(7.50%)、市场(8.25%)等多种场点类型。表明河南省HPAI整体免疫效果较好,近期省内发生HPAI的风险较低,但仍需关注LPAIV在多个群体间的传播和低水平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 监测 评估 免疫抗体 病毒核酸 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中牟县圈养孔雀隐孢子虫感染和种类鉴定
3
作者 田超 杨开红 +2 位作者 温书香 崔小君 张才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82,共7页
隐孢子虫病在孔雀养殖业中较为常见,为获悉河南省中牟县孔雀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和基因遗传特征,本试验对3个孔雀养殖场的190份孔雀粪便样品进行了隐孢子虫形态学观察和基于18S rRNA基因的PCR扩增,对阳性样品进行序列测定,并构建基因遗传... 隐孢子虫病在孔雀养殖业中较为常见,为获悉河南省中牟县孔雀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和基因遗传特征,本试验对3个孔雀养殖场的190份孔雀粪便样品进行了隐孢子虫形态学观察和基于18S rRNA基因的PCR扩增,对阳性样品进行序列测定,并构建基因遗传进化树,以确定分离株与其他隐孢子虫虫种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显示,190份孔雀粪便样品中9份呈隐孢子虫阳性,阳性率为4.74%;用饱和糖溶液漂浮法初步鉴定阳性虫种为鸡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galli);在调查的3个孔雀养殖场中,2个场存在隐孢子虫感染(感染率分别为7.58%和6.35%),3个场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仅在≤90日龄的孔雀中发现隐孢子虫感染,阳性率为9.78%(9/92),91~360和≥361日龄孔雀未发现隐孢子虫感染,不同年龄段孔雀隐孢子虫感染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孔雀隐孢子虫感染率与腹泻症状无相关性(P>0.05);9个孔雀源隐孢子虫分离株形成2条序列(HK1和HK2),与C.galli的相似性分别为96.1%和100%;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条序列均在C.galli分支上,均与我国鸟(禽)源C.galli分离株同源性最高。本试验为我国首次关于孔雀感染C.galli的报道,进一步丰富了鸟类隐孢子虫感染种类的多样性,且为深入研究C.galli的传播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 隐孢子虫 流行情况 18S rRNA 鸡隐孢子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2023年禽流感专项调查分析
4
作者 王华俊 刘光辉 +2 位作者 房大学 郭洛生 闫若潜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5年第1期39-42,共4页
为评估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和野毒流行情况,采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样品中禽流感免疫抗体,采用荧光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RT-PCR)方法检测拭子样品中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cevirus, AIV)核酸... 为评估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和野毒流行情况,采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样品中禽流感免疫抗体,采用荧光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RT-PCR)方法检测拭子样品中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cevirus, AIV)核酸。检测结果显示: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免疫抗体场点合格率、个体合格率分别为92.62%和93.42%,H7N9亚型免疫抗体场点合格率、个体合格率分别为95.30%和95.73%;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和豫中禽流感H5亚型、H7N9亚型免疫抗体样品合格率均≥90.00%;种禽场、养殖场H5亚型、H7N9亚型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均>93.00%;在全部检测场点和个体样品中,均未检出高致病性H5亚型和H7N9亚型AIV核酸阳性,在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的样品中检出低致病性H9亚型AIV核酸阳性,总体阳性率为1.67%。结果表明:河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效果显著,低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H5 H7N9 H9 免疫抗体 病毒核酸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4年河南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监测
5
作者 靳冬 赵胜杰 尼博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6期9-12,54,共5页
为掌握近年来河南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流行情况,2021—2024年对采自4211场次的80865份猪组织样品进行了PRRS病原学检测,并按年份、月份和季节,区域以及场点类别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分析。结果显示:2021—2024年... 为掌握近年来河南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流行情况,2021—2024年对采自4211场次的80865份猪组织样品进行了PRRS病原学检测,并按年份、月份和季节,区域以及场点类别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分析。结果显示:2021—2024年,河南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平均场群阳性率为3.23%,平均个体阳性率为1.18%,近4年PRRSV场群和个体阳性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冬春季节,尤其是1月份和11月份阳性率相对较高;豫东、豫西和豫北地区阳性率相对较高,豫中和豫南地区相对较低;无害化处理厂PRRSV阳性率高于养殖场和屠宰场,种猪场和散养户无阳性样品检出。结果表明:河南省PRRSV分布具有一定时间、空间和群间特征,冬春季节高发、沿黄河和黄河以北地区流行较严重,无害化处理厂污染风险较高。提示应依据病原分布特征和流行规律,加强高发季节和流行区域的PRRS防控及净化工作,同时加强无害化处理厂、屠宰场的清洗消毒和生物安全管理,降低病原流行和散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病原 监测 分析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奶牛布鲁氏菌感染情况调查
6
作者 朱凤霞 靳冬 +1 位作者 赵胜杰 尼博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2期15-18,共4页
为了解近年来河南省奶牛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情况,2018—2023年对采自河南省2661场次的98222份未免疫奶牛血清样品进行了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并按年份、区域和场群规模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8—2023年河南... 为了解近年来河南省奶牛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情况,2018—2023年对采自河南省2661场次的98222份未免疫奶牛血清样品进行了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并按年份、区域和场群规模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8—2023年河南省奶牛布鲁氏菌抗体平均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3.27%和0.39%;不同年份间的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均以3年为周期呈逐年下降趋势;豫西地区的场群阳性率及个体阳性率均最高,豫南地区次之,豫北地区最低;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均随存栏量增加呈下降趋势,主要流行于存栏量<1000头的奶牛群体,其中存栏量<200头的牛群个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规模场群。结果说明:河南省奶牛布病总体可控,整体呈下降趋势,豫西地区为高流行区域,小规模场群流行风险较高;需要进一步推进和落实豫西地区和小规模场群的布病防控和净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奶牛 感染抗体 流行病学调查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建设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健 吴志明 +2 位作者 闫若潜 赵明军 赵雪丽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2年第7期3-6,共4页
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无规定动物疫病生物安全隔离区,对控制和扑灭特定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动物疫病区域化的建设和实施、评估验收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河南省动物疫病... 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无规定动物疫病生物安全隔离区,对控制和扑灭特定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动物疫病区域化的建设和实施、评估验收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河南省动物疫病区域化的建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疫病 区域化管理 建设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探索与成效 被引量:5
8
作者 郭育培 班付国 +6 位作者 方先珍 谢彩华 程果 朱前磊 靳冬 黄上上 闫若潜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第2期3-5,共3页
当前,我国动物疫病防治从有效控制向逐步净化消灭过渡,实施动物疫病净化对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河南省通过采取行政推进、落实责任、技术保障、创新机制等措施深入开展动物疫病净... 当前,我国动物疫病防治从有效控制向逐步净化消灭过渡,实施动物疫病净化对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河南省通过采取行政推进、落实责任、技术保障、创新机制等措施深入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本文通过总结经验,分析动物疫病防治面临的新形势,希望能为今后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疫病 防治 净化 措施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生猪肠道性疫病发病情况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明军 闫若潜 吴志明 《养猪》 2012年第1期87-88,共2页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染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疫病,特别是生猪肠道性疫病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出现的生猪肠道性疫病,以腹泻为主要特征,其病因以多种病毒性病原混合感染为主,继发或混合感染细菌...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染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疫病,特别是生猪肠道性疫病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出现的生猪肠道性疫病,以腹泻为主要特征,其病因以多种病毒性病原混合感染为主,继发或混合感染细菌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肠道 疫病 防控措施 发病情况 河南省 混合感染 病毒性病原 细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小雷 吴志明 +2 位作者 闫若潜 赵雪丽 张林海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3-115,共3页
为了有效的防控动物疫病,提高动物疫病的综合防控能力,针对新形势下的动物疫病流行特点,河南省建立了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论文介绍了河南省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的组成部分和监测网络,以及各个监测主体的具体职责。通过对河南省动物... 为了有效的防控动物疫病,提高动物疫病的综合防控能力,针对新形势下的动物疫病流行特点,河南省建立了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论文介绍了河南省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的组成部分和监测网络,以及各个监测主体的具体职责。通过对河南省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此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对体系的完善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疫病 流行特征 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腹泻病死仔猪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房大学 刘光辉 +4 位作者 王华俊 赵胜杰 赵美雪 宋丹 郭洛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2期44-48,82,共6页
为了解导致河南省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种类及分布特征,2022年在豫东、豫南、豫西、豫北、豫中等地区无害化处理厂采集临床腹泻病死仔猪的肠管及其内容物样品共计496份,采用三重荧光RT-PCR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 为了解导致河南省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种类及分布特征,2022年在豫东、豫南、豫西、豫北、豫中等地区无害化处理厂采集临床腹泻病死仔猪的肠管及其内容物样品共计496份,采用三重荧光RT-PCR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轮状病毒(PoRV)、猪冠状病毒(PDCoV)及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并分析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病毒混合感染情况。检测结果显示:496份腹泻病料样品中,PoRV、PDCoV阳性检出率(7.66%、8.27%)相对较高,SADS-CoV未被检出;不同季节统计结果显示,TGEV仅在春季检出,PEDV、PoRV在春、冬两季检出,PDCoV一年四季均有检出;不同区域检测结果显示,TGEV仅在豫东被检出,PEDV在豫北的阳性检出率最高,PoRV、PDCoV在豫西的阳性检出率(16.67%、26.67%)最高;病毒混合感染统计结果显示,以2种病毒混合感染为主,其中PEDV+PDCoV阳性检出率最高(1.81%)。结果表明,河南省仔猪病毒性腹泻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PEDV、PoRV、PDCoV为主要病毒性病原,且存在混合感染情况,其感染存在一定的区域特征。本研究结果为河南省养猪场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制定猪病毒性腹泻防控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仔猪 流行特征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3年河南省未免疫定点监测羊群布鲁氏菌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靳冬 曹伟伟 赵胜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9期16-19,共4页
为掌握河南省羊群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状况及特征,2021—2023年对定点监测网点4685个场次的134599份未免疫羊血清样品进行了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按不同月份、不同区域和不同存栏规模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 为掌握河南省羊群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状况及特征,2021—2023年对定点监测网点4685个场次的134599份未免疫羊血清样品进行了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按不同月份、不同区域和不同存栏规模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21—2023年河南省定点监测网点未免疫羊群的布病平均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4.55%和0.90%,各年份阳性率呈波浪状变化趋势;3月和8月的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5);不同区域的场群阳性率介于1.30%~13.19%,个体阳性率介于0.21%~2.87%,其中豫西、豫中区域阳性率较高,与其他区域差异显著(P<0.05);存栏量≤100只散养户的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显著高于规模场(P<0.05)。结果表明:近年来河南省羊群布病已控制在较低流行率水平,但防控效果不稳定,其流行呈现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特征。结果提示,河南省羊群布病防控和净化工作仍面临挑战,应根据布病流行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加强对高发季节、重点区域和散养畜群的布病防控净化工作,切实降低布病发生和散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羊群 感染抗体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牛羊规模场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胜杰 盛敏 仲伟平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2期17-20,共4页
[目的]掌握河南省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为牛羊布病防控和净化工作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对河南省168个场次的4 902头牛羊血清样品进行布病感染抗体检测,并按动物种类、场点类别等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2年河... [目的]掌握河南省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为牛羊布病防控和净化工作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对河南省168个场次的4 902头牛羊血清样品进行布病感染抗体检测,并按动物种类、场点类别等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2年河南省牛羊布病感染抗体平均场群阳性率为5.36%,平均个体阳性率为0.47%;牛布病感染抗体场群阳性率为3.61%,个体阳性率为0.24%;羊场群阳性率为7.06%,个体阳性率为0.71%;阳性样品均来自商品代养殖场(户),种畜场、屠宰场无阳性样品检出。[结论]河南省牛羊布病流行情况整体处于可控水平,种畜场布病净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牛羊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升,当前牛羊布病防控的重点在于商品代规模场(户),应依据调查结果,结合场群实际,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布病净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羊 布鲁氏菌病 感染抗体 调查 布病防控 规模化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志明 张志凌 +4 位作者 张健 闫若潜 刘光辉 方先珍 赵雪丽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2-144,148,共4页
加强和完善动物疫病监测与动物疫情预警工作对于从根本上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阐述了河南省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方法,即通过研究监测模型、建立监测网络、筛选监测方法、开展监测分析,建立监测(评估)预警... 加强和完善动物疫病监测与动物疫情预警工作对于从根本上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阐述了河南省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方法,即通过研究监测模型、建立监测网络、筛选监测方法、开展监测分析,建立监测(评估)预警体系。提出了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的各项保障措施,同时对河南省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后的运行成效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动物疫情 监测预警体系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7年河南省种猪场主要净化疫病监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英华 王翠 +4 位作者 靳冬 杨海波 刘敏 方先珍 闫若潜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57,共4页
当前重大动物疫情形势复杂,基层防疫能力薄弱,通过开展种猪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可有效减少父母代场、商品场等养殖场的疫病隐患,缓解动物疫病防控压力;可有效改善养殖场的防疫条件、生物安全和管理水平,提高综合防治能力;可有效保... 当前重大动物疫情形势复杂,基层防疫能力薄弱,通过开展种猪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可有效减少父母代场、商品场等养殖场的疫病隐患,缓解动物疫病防控压力;可有效改善养殖场的防疫条件、生物安全和管理水平,提高综合防治能力;可有效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疫条件 疫病监测 重大动物疫情 动物疫病防控 公共卫生安全 疫病净化 基层防疫 父母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河南省牛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
16
作者 赵胜杰 尼博 靳冬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0期1-3,12,共4页
为了解河南省牛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情况及免疫效果,2023年对404个养殖场户的10807份样品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并按动物种类、疫苗种类及免疫途径等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29个未免疫场群中,牛养殖场户的场... 为了解河南省牛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情况及免疫效果,2023年对404个养殖场户的10807份样品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并按动物种类、疫苗种类及免疫途径等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29个未免疫场群中,牛养殖场户的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均为0,羊规模场分别为2.00%和0.24%,羊散养户分别为3.13%和3.44%。175个免疫场群中,牛规模场和散养户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75%和48.43%,羊规模场和散养户分别为81.11%和58.14%。牛群免疫疫苗主要为A19、M5-90Δ26和S2,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43%、40.00%和21.11%,肌肉注射途径的阳性率最高;羊群免疫疫苗主要为M5-90Δ26和S2,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8.28%和54.49%,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途径的阳性率较高。结果说明:河南省牛群布病防控和净化工作成效显著,但羊群仍存在布病偶发风险。建议着重加强对羊养殖场户尤其是小规模场户的布病防控,着重提升牛养殖场户的免疫接种水平;牛养殖场户可选用A19或M5-90Δ26毒株疫苗,采取肌肉注射途径进行免疫,羊养殖场户可选用M5-90Δ26或S2毒株疫苗,采取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途径进行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血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河南省猪伪狂犬病监测评估
17
作者 王华俊 刘光辉 +4 位作者 赵雪丽 马震原 柴茂 班付国 闫若潜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8期105-110,共6页
为了解河南省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持续推进猪伪狂犬病净化工作,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监测方案开展检测,并对2020-2022年数据对比分析,共采集猪血清样品34506份,采集病原学样品10589份,采用ELISA方法检测猪伪狂犬gpI(gE)... 为了解河南省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持续推进猪伪狂犬病净化工作,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监测方案开展检测,并对2020-2022年数据对比分析,共采集猪血清样品34506份,采集病原学样品10589份,采用ELISA方法检测猪伪狂犬gpI(gE)血清感染抗体,采用荧光PCR方法检测病原学样品,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20-2022年,河南省猪PRV gE抗体的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0.30%、15.76%、11.01%,平均场群阳性率分别为52.77%、35.35%、27.80%。2020-2022年,种猪场、商品代场、屠宰场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10.62%、20.10%、16.79%,平均场群阳性率分别为31.72%、45.27%、33.19%。2020-2022年平均个体阳性率和平均场群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豫中、豫东、豫西、豫南和豫北,平均个体阳性率最高的为22.56%,最低为13.12%,平均场群阳性最高的52.4%,最低为31.4%。2020-2022年平均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均依次降低。可见,河南省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抗体和病源学阳性率均逐年降低,净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 血清学调查 病原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观剖析动物免疫失败成因——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动物疫病控制现状分析及防止对策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志明 刘光辉 《中国动物保健》 2008年第4期15-17,共3页
免疫接种是规模化畜禽场健康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主要手段,几乎所有畜禽群都需进行免疫接种。但是,必须正视的现实是,免疫接种对防控动物疫病的发生也不是万能的。目前,动物免疫失败现象极为普遍,问题日益严重,... 免疫接种是规模化畜禽场健康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主要手段,几乎所有畜禽群都需进行免疫接种。但是,必须正视的现实是,免疫接种对防控动物疫病的发生也不是万能的。目前,动物免疫失败现象极为普遍,问题日益严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已引起各方的关注。专家强调指出,根据大量的临床调查和生产实际综合分析,免疫失败主要存在以下现象:动物经免疫接种后仍不能抵御相应疫病的流行;动物经免疫接种后,不能产生相应抗体或产生的抗体水平较低,群体或个体没有获得抵抗感染的足够保护力,发生亚临床型疾病,甚至临床型疾病;免疫效果监测结果显示,动物经免疫接种后,不能产生合理的抗体消长规律;动物经活疫苗免疫接种后,引起相应疫病的发生等。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动物肌体的免疫应答能力等许多内部因素。因此,疫苗要安全的发挥更大的效力,其正确的使用和饲料安全及完善的动物饲养管理等,每一个环节、细节都非常重要。只有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动物接种疫苗后才能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同时还要开展免疫监测,以便于各地相关职责部门及养殖企业能及时发现免疫中的问题,及时加以修正,争取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从而使养殖业得以安全生产。专家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就动物免疫失败的现象、原因及防止对策作了充分的分析和阐述,以便为相关各级职能部门研究对策和广大养殖场(户)提高防疫效果提供专业操作方法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动物疫病 免疫失败 防止对策 控制现状 失败成因 动物免疫 疫苗免疫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上半年河南省猪群主要疫病免疫抗体监测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育培 张利平 +5 位作者 班付国 方先珍 程果 朱前磊 刘敏 闫若潜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第8期18-20,共3页
为了解和掌握河南省2019年上半年主要猪病免疫抗体水平,采用ELISA方法对全省184286份猪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猪瘟、猪蓝耳病和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全省猪瘟、猪蓝耳病、O型口蹄疫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6.50%、84.06%、85.... 为了解和掌握河南省2019年上半年主要猪病免疫抗体水平,采用ELISA方法对全省184286份猪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猪瘟、猪蓝耳病和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全省猪瘟、猪蓝耳病、O型口蹄疫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6.50%、84.06%、85.66%,不同场点类型免疫抗体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种猪场、商品场、散养户,不同月份免疫抗体水平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猪蓝耳病 口蹄疫 免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O型、A型和AsiaⅠ型三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20
作者 王翠 赵雪丽 +7 位作者 王东方 王淑娟 马震原 杨海波 刘影 柴茂 谢彩华 闫若潜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69,共9页
为建立口蹄疫病毒(FMDV)O型、A型和AsiaⅠ型三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本研究在比对多条FMDV基因的基础上,根据2B基因的最优保守区,设计O型、A型和Asia I型FMDV通用的反转录引物;再根据VP1基因的比对结果,以变异区为扩增靶区域,设... 为建立口蹄疫病毒(FMDV)O型、A型和AsiaⅠ型三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本研究在比对多条FMDV基因的基础上,根据2B基因的最优保守区,设计O型、A型和Asia I型FMDV通用的反转录引物;再根据VP1基因的比对结果,以变异区为扩增靶区域,设计3对分别针对O型、A型和AsiaⅠ型FMDV的特异性引物和TaqMan MGB探针。经优化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等反应条件,建立基于探针技术的FDMV三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对15份临床疑似FMDV感染样品进行检测,并与基因测序方法及RT-PCR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FMDV三重FQ-PCR方法,实现了一步法对FMDV O型、A型和AsiaⅠ型病原样品的鉴别检测。该方法可特异性扩增FMDV O型、A型和AsiaⅠ型标准株细胞培养物,但对猪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等7种病原及阴性对照未出现扩增,特异性较强;对FMDV O型、A型和AsiaⅠ型阳性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出限均可达到10拷贝/μL,敏感性较高;批内/批间试验变异系数为0.48%~1.55%,重复性较好;利用建立的三重FQ-PCR方法对15份临床疑似FMDV感染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基因测序结果完全一致,优于RT-PCR方法。本研究建立的三重FQ-PCR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在同一反应体系中能同时鉴别检测出FMDV O型、A型和AsiaⅠ型等优点,能满足临床鉴别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三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