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个枯草芽孢杆菌源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融合表达及其酶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丁轲 邱静静 +7 位作者 罗伟光 李旺 李元晓 曹平华 何万领 赵龙妹 王玉琴 张春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725-2733,共9页
本试验旨在构建不同纤维素酶的融合表达系统及探讨融合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利用PCR技术从实验室前期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中分别扩增2个纤维素酶基因Cel42和Cel22,设计一段柔性接头(GSGGGS),通过酶切连接将2个纤维素酶基因构建在一个开... 本试验旨在构建不同纤维素酶的融合表达系统及探讨融合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利用PCR技术从实验室前期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中分别扩增2个纤维素酶基因Cel42和Cel22,设计一段柔性接头(GSGGGS),通过酶切连接将2个纤维素酶基因构建在一个开放阅读框(ORF)内,插入到pET32a(+)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2a(+)-Cel42-Cel2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克隆了2个纤维素酶基因Cel42和Cel22,并构建了重组表达系统BL21(DE3)/pET32a(+)-Cel42-Cel22,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估计其分子质量约为101 ku,粗酶液中葡聚糖内切酶活性为57.62 U/mL,葡聚糖外切酶活性为32.57 U/mL。试验所得融合纤维素酶Cel42-Cel22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6.0,温度在30~70℃范围内时可维持70%以上的纤维素酶活性,pH在4.0~9.0范围内时可保持75%以上的纤维素酶活性,除Mn^(2+)外的其他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的活性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Hg^(2+)和Cu^(2+)对的抑制作用较明显。由此可见,本试验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出了融合纤维素酶Cel42-Cel22,且该酶具有一定的活性,可适应较宽广的温度和pH范围,对金属离子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枯草芽孢杆菌 克隆 融合表达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胆固醇乳酸杆菌的筛选及对小鼠血清胆固醇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丁盼盼 丁轲 +8 位作者 余祖华 李旺 李元晓 刘一尘 何万领 赵战勤 王玉琴 程相朝 张春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92-197,共6页
目的:从羊新鲜粪便中分离筛选具有降胆固醇能力的乳酸杆菌,探讨其对小鼠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碳酸钙-MRS培养基和胆固醇-MRS培养基筛选具有高效降胆固醇能力的乳酸杆菌;利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分离菌... 目的:从羊新鲜粪便中分离筛选具有降胆固醇能力的乳酸杆菌,探讨其对小鼠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碳酸钙-MRS培养基和胆固醇-MRS培养基筛选具有高效降胆固醇能力的乳酸杆菌;利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分离菌株L-3。为了验证其效果,将40只8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基础饲料组(A)、高脂模型组(B)、高脂模型+生理盐水组(C)、高脂模型+菌株L-3组(D)。分别饲喂第15、30天,采血,测定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总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的含量。结果:筛选得到一株能够高效降解胆固醇的菌株L-3,胆固醇降解率达到(35.93±0.43)%,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饲喂第15天,成功构建出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灌胃第30天,与B组相比,D组TC、TG、动脉硬化指数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HDL-C/TC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而对照组几乎无降胆固醇效果(P>0.05)。结论:实验获得了1株在体内外均具有高效降胆固醇能力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L-3,为进一步开发其为功能性微生态制剂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降胆固醇 小鼠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高产淀粉酶丁酸梭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圣杰 丁轲 +4 位作者 姜芳芳 魏嘉敏 李旺 李元晓 孙二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73-3079,共7页
为了获得产淀粉酶的丁酸梭菌,本研究从鸡小肠表面黏液中进行丁酸梭菌的分离与筛选,首先对样品进行80℃水浴10min除去非芽孢菌后,然后接种到TSN培养基进行菌株的分离与筛选。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菌落形态、显微形态初步观察,然后对疑似丁... 为了获得产淀粉酶的丁酸梭菌,本研究从鸡小肠表面黏液中进行丁酸梭菌的分离与筛选,首先对样品进行80℃水浴10min除去非芽孢菌后,然后接种到TSN培养基进行菌株的分离与筛选。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菌落形态、显微形态初步观察,然后对疑似丁酸梭菌的菌株进行产酸能力和淀粉酶酶活检测,最后对既产酸又高产淀粉酶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阳性厌氧菌C.B1,菌体呈短杆状,能形成圆形或椭圆形芽孢,生理生化结果也符合丁酸梭菌的基本特征,16SrDNA序列长度为1 450bp,与丁酸梭菌的同源性高达99%以上,因此确定该分离菌株为丁酸梭菌,为进一步开发新的微生态制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鸡源 淀粉酶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DPP8胆盐水解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酶学性质 被引量:1
4
作者 丁轲 段锦 +7 位作者 余祖华 李旺 李元晓 何万领 张春杰 丁盼盼 王玉琴 刘宁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333-334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克隆植物乳杆菌DPP8胆盐水解酶(BSH)基因并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对其进行表达,同时探讨其酶学性质。通过PCR技术克隆植物乳杆菌DPP8 BSH基因,然后将该基因重组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2a(+)中,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ET32a(+)-BSH,再... 本试验旨在克隆植物乳杆菌DPP8胆盐水解酶(BSH)基因并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对其进行表达,同时探讨其酶学性质。通过PCR技术克隆植物乳杆菌DPP8 BSH基因,然后将该基因重组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2a(+)中,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ET32a(+)-BSH,再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通过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BSH。采用牛磺酸标准液标定法对表达的BSH的活性进行测定,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本试验获得了BSH基因全长975 bp的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成功获得了BSH基因。对BSH表达产物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获得了1条约为56 ku的蛋白条带,与预期蛋白分子质量大小相符。重组菌株在37℃、0.1 mmol/L IPTG诱导6 h时BSH活性最高,可达22.81 U/mL。纯化的BSH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7℃,最适反应pH为6.5,在40℃以下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pH在3.0~9.0时可保持90%以上的活性。镁离子(Mg^2+)、铝离子(Al^3+)、三价铁离子(Fe^3+)对BSH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钠离子(Na^+)、钾离子(K^+)、二价铁离子(Fe^2+)、铜离子(Cu^2+)、锰离子(Mn^2+)、锌离子(Zn^2+)、钙离子(Ca^2+)对BSH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综上,本试验成功表达了植物乳杆菌DPP8 BSH,且其活性可达22.81 U/mL,在40℃以下和pH 3.0~9.0时能够保持较强的活性,但Mg^2+、Al^3+和Fe^3+对其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胆盐水解酶 克隆 表达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株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段锦 丁轲 +8 位作者 余祖华 李旺 李元晓 何万领 曹平华 赵龙妹 贾艳艳 王玉琴 刘宁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266-5276,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筛选能够有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微生物菌株。试验以ZEN为唯一碳源对发霉饲料、动物粪便等样品中的菌株进行分离筛选,选取其中降解率较高的菌株进行鉴定。研究菌株不同活性成分的ZEN降解效率以及不同培养条件下菌株的ZE... 本试验旨在筛选能够有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微生物菌株。试验以ZEN为唯一碳源对发霉饲料、动物粪便等样品中的菌株进行分离筛选,选取其中降解率较高的菌株进行鉴定。研究菌株不同活性成分的ZEN降解效率以及不同培养条件下菌株的ZEN降解效率,初步探明菌株降解机制,优化菌株降解条件,并通过小鼠试验评价菌株的体内ZEN降解效果。结果表明:从样品中筛选出2株能有效降解ZEN的菌株,分别命名为NA-J21和MLS-H32,经鉴定分别是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及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37℃培养48 h,菌株NA-J21与MLS-H32的ZEN降解率分别为71.3%和61.5%。2株菌主要通过细胞分泌的胞外酶降解ZEN,此外菌株细胞壁对ZEN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菌株NA-J21降解ZEN的最适条件为接种量2.0%,初始pH 7.0,温度37℃,培养时间12 h;菌株MLS-H32的最佳ZEN降解条件为接种量2.5%,初始pH 7.0,温度32℃,培养时间12 h。菌株NA-J21和MLS-H32能够缓解ZEN中毒引起的小鼠脏器损伤,对ZEN污染小鼠有一定治疗效果。综上所述,本试验筛选的菌株NA-J21和MLS-H32能够有效降解ZEN,是微生物降解ZEN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微生物降解 芽孢杆菌 降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6
作者 侯魁 丁轲 +2 位作者 刘守业 余祖华 赵战勤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62,69,共5页
为了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特异的副猪嗜血杆菌(Hps)检测方法,以Hps的16S rRNA保守区域片段为靶序列,选择6个特异性区域,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F3、B3、FIP和BIP。经优化反应体系、检测灵敏性和特异性,建立Hps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为了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特异的副猪嗜血杆菌(Hps)检测方法,以Hps的16S rRNA保守区域片段为靶序列,选择6个特异性区域,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F3、B3、FIP和BIP。经优化反应体系、检测灵敏性和特异性,建立Hps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快速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优反应体系是引物c(F3)∶c(FIP)或c(B3)∶c(BIP)为1∶4、Mg^(2+)浓度为2 mmol/L、d NTPs浓度为6 mmol/L,最低检出量为0.241pg/μL DNA。该方法灵敏度是PCR法的100倍,且能够特异性检测出Hps,不能检测出猪链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16S RRNA 环介导等温扩增 灵敏性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