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部分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ORF3和N基因的克隆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云飞 袁一心 +2 位作者 崔新格 李倩 魏战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28,共6页
为探究河南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部分毒株的遗传进化情况,采用RT-PCR对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河南省部分地区猪场收集到的25份PEDV阳性病料进行ORF3和N基因的扩增,并对其进行克隆、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EDV毒株的ORF3基因... 为探究河南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部分毒株的遗传进化情况,采用RT-PCR对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河南省部分地区猪场收集到的25份PEDV阳性病料进行ORF3和N基因的扩增,并对其进行克隆、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EDV毒株的ORF3基因序列是由675个核苷酸组成的,与经典毒株CV777之间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2%~97.5%和95.1%~96.9%。N基因之间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2%~100%和93.8%~99.8%;与经典毒株CV777核苷酸与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4.7%~95.8%和93.2%~96.8%。河南部分地区PEDV流行毒株与经典毒株CV777不在同一分支,说明猪场暴发猪流行性腹泻与免疫接种疫苗后依旧难以控制的原因,可能与大多数PEDV河南流行株发生变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ORF3基因 N基因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部分地区腹泻仔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δ冠状病毒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炳晓 丁庆文 +2 位作者 韦学雷 郑兰兰 魏战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21,共5页
为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区猪流行腹泻病毒(PEDV)和猪δ冠状病毒(PDCoV)的流行状况,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PEDV M基因及PDCoV M基因序列,分别设计扩增引物,采用单一RT-PCR方法对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采集的154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EDV的... 为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区猪流行腹泻病毒(PEDV)和猪δ冠状病毒(PDCoV)的流行状况,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PEDV M基因及PDCoV M基因序列,分别设计扩增引物,采用单一RT-PCR方法对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采集的154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EDV的阳性率为51.92%,PDCoV的阳性率为35.06%,混合感染率为24.03%。说明PEDV和PDCoV是普遍存在于腹泻猪群中的病毒,是引起河南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δ冠状病毒 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及其3个毒力基因的多重PCR快速检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雅君 王亚宾 +5 位作者 张莉娟 张龙现 陈丽颖 刘中原 申果 胡慧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6-691,共6页
目的建立快速、特异的分离鉴定大肠杆菌O157∶H7及其3个主要毒力基因(hylA、eaeA和stx2基因)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大肠杆菌O157∶H7菌体抗原rfbE基因、鞭毛抗原fliC基因、溶血素(hlyA)基因、紧密黏附素(eaeA)基因和志... 目的建立快速、特异的分离鉴定大肠杆菌O157∶H7及其3个主要毒力基因(hylA、eaeA和stx2基因)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大肠杆菌O157∶H7菌体抗原rfbE基因、鞭毛抗原fliC基因、溶血素(hlyA)基因、紧密黏附素(eaeA)基因和志贺样毒素2(stx2)基因为靶基因,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在同一扩增体系中进行PCR,优化反应体系,测定特异性和灵敏度,并进行了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该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分别为327bp、247bp、494bp、384bp和779bp,特异性和灵敏度均高,细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为104cfu/mL。结论初步建立了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及其3个毒力基因的多重PCR方法,可用于临床动物携带大肠杆菌O157∶H7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食品微生物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毒力基因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动物源肠球菌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丽颖 张留君 +4 位作者 秦明明 陈飞 金钺 胡慧 王亚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84-990,共7页
目的通过测定120株不同来源肠球菌耐药性分布情况,毒力基因cylA、efaA、gelE、esp、ace和AS的携带率,旨在了解肠球菌耐药现状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为选择临床治疗方案和探索肠球菌致病机制提供参考。方法设计6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方法... 目的通过测定120株不同来源肠球菌耐药性分布情况,毒力基因cylA、efaA、gelE、esp、ace和AS的携带率,旨在了解肠球菌耐药现状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为选择临床治疗方案和探索肠球菌致病机制提供参考。方法设计6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方法对分离到的120株肠球菌进行6种毒力基因检测,同时用纸片扩散法对11种常用抗生素进行耐药性试验。结果 120个肠球菌分离株对抗生素均具有3重以上的耐药性,且不同来源菌株的多重耐药性有明显差异,其中以病死猪内脏分离株多重耐药性最为严重;总体上,上述分离株对林可霉素耐药率最高,为达96.00%(115/120),对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四环素和达福普汀的耐药率均达到50%以上,而对替考拉宁的耐药率最低,仅为0.83%(1/120)。6种毒力基因cylA、efaA、gelE、esp、ace和AS在受试菌株中的阳性检出率依次为39.17%、56.67%、68.33%、23.33%、26.67%和13.33%;不同来源的肠球菌毒力基因携带率不同,且携带毒力基因数量也有明显差异,其中,来自病死猪内脏的肠球菌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的比例较高,且有超过50%的菌株同时携带4种毒力基因及以上。结论肠球菌的耐药率和多重耐药性与毒力基因携带阳性率有一致性,且与菌株来源关系密切,因此对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机会性病原体值得深入研究其中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肠球菌 毒力基因 耐药性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粪肠球菌Ebp菌毛亚单位蛋白多抗的制备及其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5
作者 郭珍珍 张留君 +4 位作者 楚红燕 王鑫盛 董家君 王亚宾 陈丽颖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49-554,560,共7页
目的研究制备动物源粪肠球菌Ebp菌毛亚单位蛋白多克隆抗体及其可能的免疫学作用。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粪肠球菌菌毛EbpA、EbpB和EbpC蛋白的抗原表位进行预测,发现6个抗原表位,将其构建重组质粒,表达、纯化,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后获得... 目的研究制备动物源粪肠球菌Ebp菌毛亚单位蛋白多克隆抗体及其可能的免疫学作用。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粪肠球菌菌毛EbpA、EbpB和EbpC蛋白的抗原表位进行预测,发现6个抗原表位,将其构建重组质粒,表达、纯化,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后获得了6个菌毛亚单位多克隆抗体,再进行抗体特异性和生物膜阻断分析。结果6个菌毛亚单位重组蛋白与预测的分子量相符,均对新西兰大白兔具有免疫原性,EbpA1、EbpA2、EbpA3、EbpB1、EbpC1和EbpC2亚单位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经双向免疫琼脂扩散实验检测分别达到1∶16、1∶8、1∶32、1∶32、1∶64和1∶64。经WB检测和生物膜阻断试验,6个多克隆抗体均具有抗原特异性和野生菌株生物膜阻断作用,而且以EbpA1、EbpC1和EbpA3的生物膜阻断作用最强。结论粪肠球菌EbpA1、EbpC1和EbpA3亚单位蛋白可能为粪肠球菌免疫预防和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Ebp菌毛重组蛋白 多克隆抗体 生物膜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地区鸡大肠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6
作者 高文明 孟迪 +1 位作者 张玉 李新生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4年第2期5-7,共3页
摘要:为了解和掌握鸡源型大肠杆菌对现有常见药物的敏感以及耐药程度,并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时进行药物筛选提供依据,特开展研究。试验临床分离了63株河南地区鸡源性大肠杆菌,采用了药敏片试验法测定了各种菌株对10种药... 摘要:为了解和掌握鸡源型大肠杆菌对现有常见药物的敏感以及耐药程度,并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时进行药物筛选提供依据,特开展研究。试验临床分离了63株河南地区鸡源性大肠杆菌,采用了药敏片试验法测定了各种菌株对10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临床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阿奇霉素、四环素有较高的敏感性,其敏感率分别为84.13%、85.71%、84.13%、8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大肠杆菌 抑菌圈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黄芪多糖注射剂安全性检测
7
作者 刘俊玲 王学兵 +1 位作者 张红英 杜芳芳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4年第6期5-8,共4页
为检测自制黄芪多糖注射剂的安全性,试验采用异常毒性检查、热源检查、过敏反应检查及溶血和凝聚检查对黄芪多糖注射剂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只小白鼠腹腔注射黄芪多糖注射剂0.5 ml/只,小白鼠未见毒性反应,异常毒性检查结果为... 为检测自制黄芪多糖注射剂的安全性,试验采用异常毒性检查、热源检查、过敏反应检查及溶血和凝聚检查对黄芪多糖注射剂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只小白鼠腹腔注射黄芪多糖注射剂0.5 ml/只,小白鼠未见毒性反应,异常毒性检查结果为阴性;豚鼠隔日腹腔注射黄芪多糖注射剂0.5 ml/只,未出现过敏反应;兔耳缘静脉注射黄芪多糖注射剂0.367 ml/kg,连续观察3h,一只家兔体温升高超出规定,需进一步研究;0.25 mg/ml黄芪多糖注射剂溶液对兔红细胞没有溶血和凝聚作用.通过以上试验证明自制的黄芪多糖注射剂可否用于静脉给药需进一步检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注射剂 异常毒性检查 热源检查 过敏性检查 溶血与凝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α干扰素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抗病毒活性测定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红英 宋凌云 +3 位作者 崔保安 胡功政 贾艳艳 郭显坡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3,共4页
通过PCR技术从罗曼鸡肝脏基因组中扩增鸡α干扰素(ChIFN-α)全基因,并克隆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ChIFN-α基因全长为582 bp,亚克隆其成熟蛋白编码基因489 bp,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重组质粒,使ChIFN-α置于原核表达载体pQE30的T5启动... 通过PCR技术从罗曼鸡肝脏基因组中扩增鸡α干扰素(ChIFN-α)全基因,并克隆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ChIFN-α基因全长为582 bp,亚克隆其成熟蛋白编码基因489 bp,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重组质粒,使ChIFN-α置于原核表达载体pQE30的T5启动子下并同6×His(多聚组氨酸标签)-Tag融合。经酶切和PCR鉴定,DNA测序证实重组质粒pQEChIFN-α构建正确;将pQEChIFN-α转化大肠杆菌M15感受态细胞,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证实表达出分子质量为19.80 kDa的融合蛋白。表达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变性、复性处理后,在Vero细胞上抗水泡性口炎病毒的活性为1.16×103U/mg。本研究成功表达了ChIFN-α,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克隆 原核表达 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9
作者 曹贝贝 韩丽 +4 位作者 于朋飞 兰培英 程慧芳 宋月 胡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1-464,共4页
为建立一种快捷、特异、敏感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中登录的PEDV ZKHFQ株的N基因序列的保守区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经过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检测PEDV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对常... 为建立一种快捷、特异、敏感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中登录的PEDV ZKHFQ株的N基因序列的保守区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经过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检测PEDV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对常见的病毒均未检测到荧光信号,而仅对PEDV检测为阳性,其灵敏度为57拷贝/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利用该方法对26份疑似PEDV感染的病料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对PED的检出率比常规PCR高23.07%。本实验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定量、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以用于临床PEDV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SYBR Green I 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防治雏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药理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薛洋 闫延华 +3 位作者 付敬敬 刘芳 张红英 王学兵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2-1092,共11页
为探讨黄芩苷对雏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M41(IBV-M41)的防治效果,将150只12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均分为10组,分别为黄芩苷高、中、低剂量预防组,黄芩苷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双黄连对照组,麻杏石甘颗粒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除空白... 为探讨黄芩苷对雏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M41(IBV-M41)的防治效果,将150只12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均分为10组,分别为黄芩苷高、中、低剂量预防组,黄芩苷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双黄连对照组,麻杏石甘颗粒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只鸡于15日龄接种IBV-M41 0.2 ml。记录雏鸡的采食量及体质量变化、发病情况,测定其生产性能指标、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浓度。结果表明攻毒后黄芩苷预防和治疗各组料质量比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黄芩苷预防高剂量组保护率较高,黄芩苷治疗组治愈率最高可达80%;黄芩苷预防和治疗组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有明显提升;黄芩苷可以显著提高感染雏鸡CD3+CD8+淋巴细胞比率,使IFN-α浓度长时间维持高水平,并且使CD4+/CD8+的比值及IL-4浓度维持一定的动态平衡。多项检测结果表明黄芩苷抗雏鸡感染IBV-M41兼具预防与治疗作用,其中预防以高剂量[42mg/(kg·d)]效果显著,治疗以中剂量[28 mg/(kg·d)]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NJ-1株VP2基因克隆与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魏战勇 王学斌 +2 位作者 黄克和 金喜新 崔保安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6-60,共5页
参考Gen Bank公布的NADL-2株序列,设计出1对引物,并利用该引物扩增了猪细小病毒NJ-1株VP2主要抗原基因,将其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上,测序获得882 bp核苷酸序列,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共编码294aa,与NADL-2株相应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两... 参考Gen Bank公布的NADL-2株序列,设计出1对引物,并利用该引物扩增了猪细小病毒NJ-1株VP2主要抗原基因,将其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上,测序获得882 bp核苷酸序列,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共编码294aa,与NADL-2株相应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两者核苷酸同源性为99.2%,氨基酸同源性为99%;应用DNAStar软件对氨基酸的抗原表位进行了预测,共有9个抗原表位,分别在氨基酸N端的第34-40,62-70,88-92,137-157,167-181,189-200,206-219,258-272和280-294区段,此序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VP2基因 抗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酵母葡聚糖对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靳晓慧 王瑞宁 +5 位作者 徐卫松 耿静微 何潇湘 郑兰兰 张建 魏战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5-130,共6页
为研究水溶性酵母葡聚糖作为免疫佐剂对猪细小病毒(PPV)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将水溶性酵母葡聚糖与PPV灭活疫苗联合免疫小鼠,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后不同时间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及IL-4、IL-6、IFN-γ的分泌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检... 为研究水溶性酵母葡聚糖作为免疫佐剂对猪细小病毒(PPV)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将水溶性酵母葡聚糖与PPV灭活疫苗联合免疫小鼠,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后不同时间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及IL-4、IL-6、IFN-γ的分泌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小鼠CD3^+、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值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与疫苗单独免疫组相比,酵母葡聚糖对抗体水平无明显影响,CD3^+、CD3^+CD4^+、CD3^+CD8^+细胞数量增加,且均能不同程度诱导IL-4、IL-6、IFN-γ分泌。表明,水溶性酵母葡聚糖联合PPV灭活疫苗能够有效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水溶性酵母葡聚糖可以作为PPV的免疫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灭活疫苗 水溶性酵母葡聚糖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引发SD大鼠肝肾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艺涵 赵瑞平 +2 位作者 杨婉莉 杜芳芳 张红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0-103,共4页
为建立硫酸新霉素引发SD大鼠肝肾损伤模型,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D30、D20、D10、L10、L5、L2、空白组7组,对D30、D20和D10组一次性灌胃不同剂量的硫酸新霉素溶液,对L10、L5、L2组连续7 d灌胃不同剂量的硫酸新霉素溶液;于试验第5、7、1... 为建立硫酸新霉素引发SD大鼠肝肾损伤模型,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D30、D20、D10、L10、L5、L2、空白组7组,对D30、D20和D10组一次性灌胃不同剂量的硫酸新霉素溶液,对L10、L5、L2组连续7 d灌胃不同剂量的硫酸新霉素溶液;于试验第5、7、14天进行采血、采尿,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血肌酐、尿酸的含量和尿液中尿液总蛋白的含量,在第14天测大鼠的肝肾脏器指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一次性用药组检测结果肝肾损伤不如连续用药组,连续用药组用药5 d后L5组出现明显肝肾损伤(P<0.05),第14天L2和L5组仍有肝肾损伤(P<0.05),L5组较为严重。因此,用硫酸新霉素建立SD大鼠肝肾损伤模型以连续7 d用药5倍剂量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新霉素 肝肾损伤 大鼠模型 肝脏指标 肾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δ冠状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萨佩罗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丁庆文 闫晓光 +6 位作者 张红垒 李倩倩 张云飞 舒祥力 单法 李林姣 胡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5-620,632,共7页
猪δ冠状病毒(PDCo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可引起新生仔猪腹泻、呕吐,猪萨佩罗病毒(PSV)可引起猪脑脊髓灰质炎、腹泻等多系统综合征,临床上这3种病毒混合感染很普遍,疾病症状相似,依靠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很难对这3种病毒做鉴别检测... 猪δ冠状病毒(PDCo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可引起新生仔猪腹泻、呕吐,猪萨佩罗病毒(PSV)可引起猪脑脊髓灰质炎、腹泻等多系统综合征,临床上这3种病毒混合感染很普遍,疾病症状相似,依靠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很难对这3种病毒做鉴别检测,需借助实验室诊断方法。为了建立快速鉴别检测这种病毒的方法,本研究参照GenBank中登录的PEDV M基因、PDCoV N基因和PSV 2C基因的保守序列,利用Prime6.0软件设计3对引物,经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能同时检测PDCoV、PEDV和PSV的多重RT-PCR方法,并进行特异性、敏感度和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除了对PDCoV、PEDV和PSV有特异性扩增外,对猪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猪博卡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猪常见病毒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特异性较强;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对3种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40×10^(2)拷贝/μL(PDCoV)、1.53×10^(2)拷贝/μL(PEDV)、1.57×10^(3)拷贝/μL(PSV);而以3种质粒标准品为模板的各单一PCR对PDCoV、PEDV和PSV的检测限分别为1.40×10^(2)拷贝/μL、1.53×10^(2)拷贝/μL、1.57×10^(2)拷贝/μL,该方法虽然对PSV质粒标准品检测的敏感性较低,但总体而言敏感性较高。以PDCoV、PSV病毒核酸及PEDV阳性病料的cDNA为模板,不同时间重复检测3次,检测结果均一致,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较好。利用该方法和各单一PCR分别对河南部分地市的92份临床腹泻猪的粪便样品和肠道样品进行检测。多重RT-PCR的检测结果显示,PDCoV、PEDV和PS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9.13%(36/92)、57.61%(53/92)和22.83%(21/92);PDCoV、PEDV和PSV 3种病毒混合感染样品3份,阳性检出率为3.26%;与单一RT-PCR方法的检测结果均一致,且两种方法的符合率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为PDCoV、PEDV和PSV的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δ冠状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萨佩罗病毒 多重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花柴芩可溶性粉解热镇痛止咳祛痰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双双 张俊 +5 位作者 杜芳芳 李晓 胡安君 赵雅 王学兵 张红英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7-31,共5页
为评价连花柴芩可溶性粉的解热、镇痛、止咳、祛痰作用,采用LPS致大鼠发热法、醋酸致小鼠扭体法、小鼠氨水引咳法、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法,观察连花柴芩可溶性粉的解热、镇痛、止咳、祛痰作用。结果显示,连花柴芩可溶性粉抑制大鼠发热效... 为评价连花柴芩可溶性粉的解热、镇痛、止咳、祛痰作用,采用LPS致大鼠发热法、醋酸致小鼠扭体法、小鼠氨水引咳法、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法,观察连花柴芩可溶性粉的解热、镇痛、止咳、祛痰作用。结果显示,连花柴芩可溶性粉抑制大鼠发热效果显著(P<0.05);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5),镇痛率分别为34.81%、32.59%和27.31%;减少小鼠咳嗽次数(P<0.05),抑制率分别为36.82%、31.48%和20.37%;能增强小鼠对酚红的排泌(P<0.05)。表明连花柴芩可溶性粉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止咳、祛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柴芩可溶性粉 解热 镇痛 止咳 祛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芪发酵液对断奶羔羊肠道菌群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姚春晓 樊俊洋 +5 位作者 李倩楠 郝潇雅 杨明凡 常娟 宁长申 张红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73-2680,共8页
【目的】探究板芪(板蓝根、黄芪)发酵液对断奶羔羊肠道菌群及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DY芽孢杆菌、混合菌株[v(枯草芽孢杆菌)∶v(地衣芽孢杆菌)=1∶1]发酵板芪提取液饲喂羔羊,未发酵组... 【目的】探究板芪(板蓝根、黄芪)发酵液对断奶羔羊肠道菌群及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DY芽孢杆菌、混合菌株[v(枯草芽孢杆菌)∶v(地衣芽孢杆菌)=1∶1]发酵板芪提取液饲喂羔羊,未发酵组饲喂板芪提取液,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28 d,统计生长指标并制备肠道组织切片,对表现良好的处理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发酵中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初步探究发酵中药的作用机制。【结果】发酵Ⅰ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板芪提取液)显著提高羔羊的平均日增重(P<0.05),可能与肠绒毛长度的增加有直接关系。肠道菌群测序结果显示,发酵Ⅰ组显著提高十二指肠菌群的丰度与多样性(P<0.05);发酵Ⅰ组提高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micutes)、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的相对丰度,同时降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贪铜菌属(Cupriavidus)的相对丰度;Lefse(LDA>3)分析显示,发酵Ⅰ组显著提高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菌门(Tenericutes)、小杆菌属(Mogibacterium)、L7A-E11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未发酵组显著提高迷踪菌门(Elusimicrobia)相对丰度(P<0.05);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则在对照组中显著富集(P<0.05)。【结论】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板芪提取液可以提高断奶羔羊小肠绒毛长度与菌群多样性进而提高羔羊的平均日增重,为发酵中药在断奶羔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芪 芽孢杆菌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乌梅散加减方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樊俊洋 吴文义 +3 位作者 张云天 金钺 杨明凡 张红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47-4456,共10页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手段探究乌梅散加减方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 TargetPrediction获取乌梅散加减方的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应用公共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手段探究乌梅散加减方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 TargetPrediction获取乌梅散加减方的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应用公共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获取TGE的相关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乌梅散加减方与TGE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PPI)网络图,利用DAVID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究乌梅散加减方治疗TGE的作用机制。【结果】从乌梅散加减方中共筛选到槲皮素、山柰酚、芒柄花素等125种活性成分和JUN原癌基因(JUN)、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等58个作用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共得到生物过程138个条目,涉及免疫反应、血管内皮因子生成、RNA聚合酶Ⅱ启动子对pri-miRNA转录的正调控等;细胞组分13个条目,涉及胞外区、细胞外空间、膜筏等;分子功能32个条目,涉及细胞因子活性、生长因子活性、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共得到135条信号通路,其中IL17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是乌梅散加减方治疗TGE的主要信号通路。【结论】乌梅散加减方主要通过槲皮素、山柰酚、芒柄花素等多个活性成分调控JUN、TNF、STAT3等靶点,通过参与IL17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等治疗T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散加减方 传染性胃肠炎(TGE)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培养对猪源粪肠球菌N41株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和春昊 武二丽 +4 位作者 李滨洲 赵娣 金钺 王亚宾 陈丽颖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77,共4页
为探讨粪肠球菌在体外共培养条件下其生物膜形成、黏附能力和抗吞噬作用等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本研究以猪源粪肠球菌N41菌株为受试菌株,将其分别与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肠炎亚种ATCC 14028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等参考菌株... 为探讨粪肠球菌在体外共培养条件下其生物膜形成、黏附能力和抗吞噬作用等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本研究以猪源粪肠球菌N41菌株为受试菌株,将其分别与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肠炎亚种ATCC 14028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等参考菌株共培养,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其生物被膜生成量,通过菌落计数对猪肠上皮细胞黏附情况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抗吞噬能力进行定量。结果显示,大肠杆菌O157∶H7对粪肠球菌N41菌株生物膜生成量、黏附作用和抗吞噬作用的变化均不明显(p>0.05);沙门氏菌ATCC 14028对粪肠球菌N41菌株的黏附作用明显增强(0.01<p<0.05),而对其生物膜量和抗吞噬作用变化不明显(p>0.05);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则对粪肠球菌N41菌株的生物膜量增加和黏附作用明显增强(p<0.01),抗吞噬作用也所有增强(0.01<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细菌与粪肠球菌共培养后对粪肠球菌影响不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粪肠球菌毒力影响较小,金黄色葡萄球菌则明显促进粪肠球菌的致病特性。本研究阐明了粪肠球菌在与其它致病菌共培养时,其毒力表现有增强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共培养 生物膜 黏附 抗吞噬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对猪外周血单核细胞炎性因子mRNA转录时相影响的研究
19
作者 何潇湘 景亚星 +4 位作者 靳晓慧 兰培英 张利卫 周雍 魏战勇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5,共6页
为分析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感染猪外周血单核细胞后对其促炎因子转录的影响,探讨JEV感染的分子免疫致病机制。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测定并分析了JEV感染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后病毒RNA含量及白细胞介素(IL-8、IL-12p35、IL-1... 为分析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感染猪外周血单核细胞后对其促炎因子转录的影响,探讨JEV感染的分子免疫致病机制。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测定并分析了JEV感染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后病毒RNA含量及白细胞介素(IL-8、IL-12p35、IL-12p40、IL-17、IL-18)炎性细胞因子mRNA转录时相的变化。结果显示,JEV感染猪PBMC后引起IL-8,IL-12p35和p40的分泌呈现不规则的曲线,IL-18表达量持续升高;IL-17表达量持续下降,仅在感染后48 h的时候达到峰值。以上结果表明,JEV感染PBMC可促使炎性因子分泌增加,参与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 猪外周血细胞 炎性细胞因子 转录时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多糖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免疫猪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张红英 赵现敏 +4 位作者 崔保安 夏平安 邱妍 胡梅 王远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研究板蓝根多糖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免疫猪T细胞亚群及抗体的影响。方法:以板蓝根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联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免疫仔猪,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猪外周血CD3+、CD4+、CD8+细胞百分数,并用ELISA法检测猪... 目的:研究板蓝根多糖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免疫猪T细胞亚群及抗体的影响。方法:以板蓝根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联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免疫仔猪,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猪外周血CD3+、CD4+、CD8+细胞百分数,并用ELISA法检测猪血清中抗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抗体水平。结果:板蓝根多糖能显著提高仔猪的CD3+、CD8+淋巴细胞的百分数和特异性抗体滴度。结论:板蓝根多糖能显著增强猪对常规灭活病毒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多糖 免疫增强剂 仔猪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