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上的应用 被引量:29
1
作者 孙爱平 张国俊 +3 位作者 赵铁锁 于莉莉 孙书明 宋向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34-1535,1540,共3页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功能异常所导致疾病的一门基础医学学科,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具有进展更新较快、实践性较强等特点。对于学生来说,该门课程内容繁杂、琐细、抽象、英文缩写符号繁多,...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功能异常所导致疾病的一门基础医学学科,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具有进展更新较快、实践性较强等特点。对于学生来说,该门课程内容繁杂、琐细、抽象、英文缩写符号繁多,因此学习时常感到枯燥无味、难懂、难记、难应用。但是由于其在医学生课程中的重要性,被学生形象的比喻为"医学生最头疼"的基础医学学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教学模式 网络平台 应用 实验课 基础医学学科 课堂 人体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铂金纳米酶和磁珠的新冠病毒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王丙年 左蕾 +5 位作者 王继创 李玉林 程蕾 王晓军 WANG DAVID XUDONG 王云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2-717,725,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磁珠(MBs)富集和铂金纳米颗粒(Au@PtNPs)酶催化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可视化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双抗体夹心法原理,MBs抗体偶联物与SARS-CoV-2抗原和Au@PtNPs抗体标记物形成免疫复合物,最后利用Au@PtNPs催化显色液...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磁珠(MBs)富集和铂金纳米颗粒(Au@PtNPs)酶催化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可视化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双抗体夹心法原理,MBs抗体偶联物与SARS-CoV-2抗原和Au@PtNPs抗体标记物形成免疫复合物,最后利用Au@PtNPs催化显色液变色的原理,通过比较颜色变化判定结果,蓝色变化表示阳性结果,无明显颜色变化表示阴性结果,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成功建立了基于MBs富集和Au@PtNPs酶催化的以SARS-CoV-2抗原为靶向分子的可视化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在30 min内完成对SARS-CoV-2抗原的检测,可检测病毒抗原浓度3.125 ng/mL以上的SARS-CoV-2核衣壳蛋白样本;与季节性流感(H1N1)核蛋白、乙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无交叉反应。结论基于Au@PtNPs酶催化和MBs富集的可视化检测方法在SARS-CoV-2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操作简单快捷,为病毒快速检测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铂金颗粒 磁微粒 新型冠状病毒 免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与三氧化二砷对KG1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李文惠 刘萌 +4 位作者 桂淑敏 冯明明 刘慧 司晓慧 牛新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协同三氧化二砷对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二甲双胍、三氧化二砷以及联合应用对KG1a细胞的杀伤作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应用二甲双胍协同三氧化二砷...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协同三氧化二砷对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二甲双胍、三氧化二砷以及联合应用对KG1a细胞的杀伤作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应用二甲双胍协同三氧化二砷对KG1a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胞内凋亡、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二甲双胍与三氧化二砷联合及单独应用均可抑制KG1a细胞增殖,诱导KG1a细胞凋亡,联合用药组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高于单独用药组(P<0.05)。联合用药诱导KG1a细胞中Caspase 8和P62蛋白表达上调且高于单药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协同三氧化二砷杀伤KG1a细胞,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凋亡和增强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二甲双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aspase 8 P6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A10对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及迁移的影响
4
作者 李骄阳 刘晟男 +2 位作者 赵雨欣 高静涛 王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57-2261,共5页
目的:探讨S100A10对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及迁移的影响。方法:建立S100A10-KO的C57BL/6J小鼠模型和S100A10-KO的RAW264.7细胞系。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s)和骨髓巨噬细胞(BMDMs),复苏RAW264.7细胞系并收集细胞。采用qRT-PCR检测S100A10敲... 目的:探讨S100A10对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及迁移的影响。方法:建立S100A10-KO的C57BL/6J小鼠模型和S100A10-KO的RAW264.7细胞系。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s)和骨髓巨噬细胞(BMDMs),复苏RAW264.7细胞系并收集细胞。采用qRT-PCR检测S100A10敲除对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分泌情况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检测S100A10敲除对巨噬细胞迁移的影响;CCK8试剂盒检测S100A10敲除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MYH9)的表达。结果:S100A10敲除后,RAW264.7、PMs、BMDMs分泌的炎症因子IL-6、IL-1β、MCP-1水平降低(P<0.05);细胞划痕和Transwell表明S100A10敲除抑制巨噬细胞的迁移;CCK8实验表明S100A10敲除后巨噬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表明迁移相关蛋白MMP9、MYH9在S100A10敲除后降低。结论:S100A10敲除后巨噬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减少且巨噬细胞迁移和增殖的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S100A10 炎症因子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对缺氧缺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中自噬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宋海岩 连辉 +1 位作者 张毅敏 付升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在缺血缺氧模型中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对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I,LC3II的影响及其对自噬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缺血缺氧细胞模型,利用western blot检测HIF-1αsi RNA的干预效果;利用CCK-8实验检测HIF-1αsi RNA对心肌细胞... 目的探讨在缺血缺氧模型中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对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I,LC3II的影响及其对自噬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缺血缺氧细胞模型,利用western blot检测HIF-1αsi RNA的干预效果;利用CCK-8实验检测HIF-1αsi RNA对心肌细胞活性的影响;利用RT-q PCR与western blot检测HIF-1αsi RNA对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I,LC3II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IF-1αsi RNA可有效敲低模型心肌细胞中HIF-1α的表达;CCK-8实验结果显示,HIF-1αsi RNA可降低缺血缺氧细胞模型中心肌细胞的活性;RT-q PCR与western blot结果均提示HIF-1αsi RNA可降低模型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I,LC3II的表达,降低LC3II/LC3I的比率。结论 HIF-1αsi RNA敲低缺血缺氧细胞模型中的HIF-1α表达后,导致心肌细胞的活性进一步降低,细胞中Beclin1表达降低,LC3II/LC3I的比率降低,HIF-1α正调控缺血缺氧诱导的自噬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缺氧 自噬 低氧诱导因子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与脂肪组织炎症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国俊 于莉莉 宋向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33-1236,共4页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一种蛋白质,因其在电泳时迁移率高而得名。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单链多肽,含215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30 k D,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
关键词 组织炎症 HMGB1 氨基酸残基 非组蛋白 细胞分化 保守的 迁移率 胰岛素抵抗 高迁移率族蛋白 高脂饮食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及TLR4与Ⅱ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帅 王献春 +3 位作者 杨灿 刘国燕 丁宇 宋向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44-1049,共6页
目的: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Toll样受体-4(TLR4)在Ⅱ型糖尿病(T2DM)和肥胖症(OB)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分析HMGB1及TLR4与T2DM和OB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8月内分泌科住院的患者以及同期健康体检中心体检人员共80例为研... 目的: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Toll样受体-4(TLR4)在Ⅱ型糖尿病(T2DM)和肥胖症(OB)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分析HMGB1及TLR4与T2DM和OB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8月内分泌科住院的患者以及同期健康体检中心体检人员共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T2DM诊断标准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判断标准以及OB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T2DM-OB组、T2DM-非肥胖(NOB)组、正常糖耐量(NGT)-OB组、NGT-NOB组,共4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HMGB1的浓度,同时运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mRNA的表达水平,利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相关生化指标浓度,所有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T2DM-OB组HMGB1浓度高于T2DM-NOB组(P<0.05);NGT-OB组HMGB1浓度高于NGT-NOB组(P<0.05);T2DM-OB组HMGB1浓度明显高于NGT-OB组(P<0.001);T2DM-NOB组HMGB1浓度明显高于NGT-NOB组(P<0.001)。T2DM-OB组TLR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T2DM-NOB组(P<0.001);NGT-OB组TLR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GT-NOB组(P<0.001);T2DM-OB组TLR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GT-OB组(P<0.001);T2DM-NOB组TLR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GT-NOB组(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MGB1和TLR4、TG、FPG、体重指数(BMI)均呈正相关(P值均<0.001);HMGB1和HDL呈负相关(P<0.05)。通过回归分析显示,FPG和TG两指标对HMGB1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T2DM及OB体内HMGB1、TLR4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并且HMGB1水平与糖脂代谢紊乱存在相关性,HMGB1与TLR4结合后通过相应的途径参与T2DM及OB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Ⅱ型糖尿病 TOLL样受体4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D2受体基因敲除导致体重减轻以及棕色脂肪PRDM16、UCP1、FAS和ACC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毅敏 连辉 +2 位作者 付升旗 宋海岩 毛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8-281,286,共5页
目的以多巴胺D2受体基因敲除(D2KO)小鼠为动物模型,研究D2KO小鼠体重减轻后,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重量,白色脂肪重量,BAT中含PR结构域蛋白16(PRD1-BF1-RIZ1 homologous domain containing 16,PRDM16)、解偶联蛋白1(un... 目的以多巴胺D2受体基因敲除(D2KO)小鼠为动物模型,研究D2KO小鼠体重减轻后,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重量,白色脂肪重量,BAT中含PR结构域蛋白16(PRD1-BF1-RIZ1 homologous domain containing 16,PRDM16)、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以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enzyme A carboxylase,ACC)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以期为肥胖机制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8周龄野生型小鼠组(wild type,WT)和D2KO小鼠组各10只。分别称量各小鼠体重及其白色脂肪、棕色脂肪重量。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方法检测棕色脂肪中PRDM16、UCP1、FAS、ACC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棕色脂肪中PRDM16、UCP1、FAS、AC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WT组动物体重为(23.78±0.54)g,D2KO组动物体重为(20.54±1.15)g,P<0.05。WT组动物附睾脂肪(epididymal adipose tissue,eAT)重量为(1.083±0.02)g,D2KO组动物e AT重量为(0.978±0.03)g,P<0.05。WT组动物皮下脂肪(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sAT)重量为(1.85±0.05)g,D2KO组动物sAT重量为(1.72±0.03)g,P<0.05。WT组动物BAT重量为(31.38±4.22)mg,D2KO组动物BAT重量为(42.44±2.47)mg,P<0.05。半定量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相对于WT组,D2KO组小鼠棕色脂肪中PRDM16、FAS、ACC的mRNA与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增加,UCP1的mRNA与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D2KO小鼠的体重减轻与棕色脂肪中的PRDM16、UCP1、FAS以及ACC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2受体敲除 体重减轻 棕色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与肾脏损伤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牛志国 黄青松 曹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40-1845,1849,共7页
巨噬细胞在肾脏炎症损伤与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肾病类型不同,肾内局部微环境不同,巨噬细胞的表型与功能也不同。肾脏坏死组织、炎症损伤或病原相关模式分子诱导的促炎型巨噬细胞可加重肾脏的炎症损伤和... 巨噬细胞在肾脏炎症损伤与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肾病类型不同,肾内局部微环境不同,巨噬细胞的表型与功能也不同。肾脏坏死组织、炎症损伤或病原相关模式分子诱导的促炎型巨噬细胞可加重肾脏的炎症损伤和纤维化;而炎症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和抗炎因素则可诱导抗炎型巨噬细胞产生,调节肾脏的修复与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炎症损伤 纤维化过程 局部微环境 肾脏移植 肾损伤 肾纤维化 细胞分化 肾小管细胞 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70对HTLV-1阳性T细胞中HTLV-1病毒蛋白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宋迪 马玲玲 +5 位作者 郭志祥 刘月 崔钰晗 关宇鹤 杨波 王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61-2266,共6页
目的:探讨Ku70对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1(HTLV-1)阳性T细胞中HTLV-1病毒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不同的HTLV-1阳性T细胞系中Ku70的表达水平;构建Ku70基因沉默siRNA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其敲减Ku70表达的效率;采用si... 目的:探讨Ku70对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1(HTLV-1)阳性T细胞中HTLV-1病毒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不同的HTLV-1阳性T细胞系中Ku70的表达水平;构建Ku70基因沉默siRNA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其敲减Ku70表达的效率;采用siRNA在HTLV-1阳性的T细胞中敲减Ku70表达后,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HTLV-1病毒蛋白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量,并通过real-time PCR实验检测干扰素和促炎因子的表达量。结果:HTLV-1阳性T细胞系MT2、MT4及C8166中的Ku70均呈高表达;采用siRNA敲减Ku70的表达后,MT2细胞及MT4细胞中的HTLV-1病毒蛋白表达量上升;采用siRNA敲减Ku70的表达后,MT2细胞及MT4细胞中干扰素α、干扰素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下降。结论:Ku70在HTLV-1阳性T细胞中高表达;在HTLV-1阳性T细胞中,Ku70促进干扰素和促炎因子的表达,抑制HTLV-1病毒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70蛋白 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1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基因敲除对小鼠内脏脂肪组织免疫细胞及脂肪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孟晓燕 张国俊 +3 位作者 杨灿 刘国燕 王秀丽 宋向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5-667,共3页
目的:探讨TLR4基因敲除对小鼠免疫细胞及脂肪因子的影响。方法:取20周龄的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和TLR4^(-/-)小鼠的脾脏和附睾脂肪组织,分离细胞,用流式检测F4/80、CD11b、CD11c、CD3、CD4、CD8分子的表达;q PCR检测附睾脂肪组织内IL-6... 目的:探讨TLR4基因敲除对小鼠免疫细胞及脂肪因子的影响。方法:取20周龄的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和TLR4^(-/-)小鼠的脾脏和附睾脂肪组织,分离细胞,用流式检测F4/80、CD11b、CD11c、CD3、CD4、CD8分子的表达;q PCR检测附睾脂肪组织内IL-6、HMGB1、TNF-α、脂联素和抵抗素的表达。结果:与野生型C57BL/6小鼠相比,TLR4^(-/-)小鼠脾脏和附睾脂肪组织中M1型(F4/80^+CD11b^+CD11c^+)巨噬细胞比例上升(P<0.05),M2型(F4/80^+CD11b^+CD11c^-)巨噬细胞比例下降(P<0.05),这种趋势在附睾脂肪组织中表现更为显著。同时发现附睾脂肪组织中CD4^+T细胞比例下降(P<0.05),CD8+T细胞比例上升(P<0.05);IL-6、HMGB1、抵抗素表达升高(P<0.05);TNF-α和脂联素表达降低(P<0.05)。结论:TLR4基因敲除可导致内脏脂肪组织脂肪因子和免疫细胞的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脂肪因子 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NCR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侵袭和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婧婧 王向鹏 +6 位作者 杨晓煜 姬颖华 狄文玉 张清琴 申威 于海川 路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索BANCR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BANCR的表达。BANCR siRNA和Scramble分别转染HepG2细胞,利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Transwell测试细胞侵... 目的:探索BANCR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BANCR的表达。BANCR siRNA和Scramble分别转染HepG2细胞,利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Transwell测试细胞侵袭能力,管腔形成实验分析血管新生能力,免疫印迹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aspase-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干扰素IFN-γ的蛋白表达。结果:肝癌细胞(HepG2)中BANCR的表达高于正常干细胞L02(P<0.05)。与对照组相比,BANCR siRNA组的细胞增殖倍数明显降低,且BANCR siRNA组具有更高的细胞凋亡率和较低的侵袭细胞数(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ANCR siRNA组细胞凋亡标记蛋白Caspase-3和IFN-γ的表达明显上升(P<0.05),细胞增殖和侵袭标记蛋白PCNA、MMP-9、Fn、Vimentin以及VEGF、b FGF的表达都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siRNA干扰BANCR后大大促进人肝癌细胞HepG2的凋亡,严重抑制了细胞增殖、侵袭以及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NCR 肝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侵袭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细胞受体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向鹏 陈璐 张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55-659,共5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以妊娠母猪繁殖障碍和各年龄段猪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该病严重危害世界养猪业。PRRSV属套式病毒目...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以妊娠母猪繁殖障碍和各年龄段猪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该病严重危害世界养猪业。PRRSV属套式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为单股、正链、不分节段的RNA病毒。病毒基因组长度约15kb,有9个相互重叠的开放阅读框(OR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体功能 细胞 母猪繁殖障碍 呼吸道症状 PRRSV RNA病毒 病毒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00与CD4+CD25+CD127lowTreg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宋琛 孙亚洲 +4 位作者 李强 宋旭恒 冯龙 王志银 张晨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21,共7页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200的表达水平,分析CD200及Treg与IL-6、SAA的相关性,探讨CD200与AS免疫功能的关系以及诊断效能,为辅助AS的诊断、免疫评估提供帮助。方法:从74例AS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中收集外周血...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200的表达水平,分析CD200及Treg与IL-6、SAA的相关性,探讨CD200与AS免疫功能的关系以及诊断效能,为辅助AS的诊断、免疫评估提供帮助。方法:从74例AS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中收集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Treg的百分率及CD200的表达率,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D200的浓度,上转发光法测定IL-6的浓度,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SAA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活动组CD4^+T细胞、CD19^+B细胞的百分率均增高(P<0.05),CD8^+T细胞、Treg的百分率均减低(P<0.05),CD3^+T细胞的百分率无明显差异;稳定组CD4^+T细胞、CD8^+T细胞、CD19^+B细胞、Treg的百分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活动组(CD3^+、CD4^+、CD8^+)T细胞中CD200的表达率和血清中CD200的浓度以及稳定组(CD3^+、CD4^+)T细胞中CD200的表达率和血清中CD200的浓度均减低(P<0.05);而稳定组CD8^+T细胞、CD19^+B细胞中CD200的表达率及活动组CD19^+B细胞中CD200的表达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活动组血清中IL-6、SAA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稳定组IL-6的浓度轻度升高(P<0.05),SAA的浓度无差异。活动组CD3^+T淋巴细胞中CD200的表达率与Treg呈正相关,与IL-6呈负相关,但与SAA不相关;Treg的百分率与IL-6负相关,与SAA不相关。CD200对AS的诊断优于Treg、SAA,而与IL-6的诊断效能相当。结论:AS活动期患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紊乱,CD200和Treg的表达率降低,两者可能参与了AS的发病,为辅助AS的诊断和免疫功能的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CD200 TREG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和红细胞生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楚璐萌 田子颖 +2 位作者 崔蕊 吴娇 于海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本文以斑马鱼(Danio rerio)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低氧对早期胚胎发育、造血分化和红系分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受精后12 h的斑马鱼胚胎,随机分为两组,以常氧组为对照组,低氧组为实验组,实时观察斑马鱼胚胎发育形态学的变化;通过联苯胺染... 目的本文以斑马鱼(Danio rerio)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低氧对早期胚胎发育、造血分化和红系分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受精后12 h的斑马鱼胚胎,随机分为两组,以常氧组为对照组,低氧组为实验组,实时观察斑马鱼胚胎发育形态学的变化;通过联苯胺染色、邻联茴香胺染色、AO染色及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红细胞的生成及形态学变化;并通过Real time PCR检测了斑马鱼胚胎造血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常氧相比,低氧降低了斑马鱼胚胎卵黄囊的营养消耗,抑制了色素细胞的形成,减慢了心率,延缓了斑马鱼胚胎的孵化,观察和分析了低氧对红细胞产生和成熟的抑制作用。结论低氧延缓了斑马鱼胚胎发育,抑制了红细胞的产生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低氧 胚胎发育 造血分化 红细胞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肾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自强 黄青松 曹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巨噬细胞浸润在各种肾脏疾病中是一把双刃剑,决定肾组织损伤和修复的结局。巨噬细胞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局部微环境不同,巨噬细胞可极化为M1型或M2型。M1型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活性氧(ROS)等炎症介质,引起肾组织炎症和... 巨噬细胞浸润在各种肾脏疾病中是一把双刃剑,决定肾组织损伤和修复的结局。巨噬细胞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局部微环境不同,巨噬细胞可极化为M1型或M2型。M1型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活性氧(ROS)等炎症介质,引起肾组织炎症和肾纤维化;相反,M2型巨噬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抗炎介质,抑制肾脏炎症而促进肾纤维化。不同表型的巨噬细胞在肾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发挥的不同作用,了解肾脏局部微环境中决定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因素,可为治疗肾病寻找到新的靶点,为肾病患者提供一条新的生物替代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极化 肾损伤 修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对高脂饮食引起的肠道炎症的影响
17
作者 余璐 刘世博 +1 位作者 董莉君 王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4-538,共5页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在高脂饮食导致的肠道炎症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了T淋巴细胞缺失(CD3ε敲除)的小鼠模型,C57BL/6J野生型小鼠作对照,高脂喂养16周。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结肠组织中的炎性因子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在高脂饮食导致的肠道炎症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了T淋巴细胞缺失(CD3ε敲除)的小鼠模型,C57BL/6J野生型小鼠作对照,高脂喂养16周。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结肠组织中的炎性因子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直接观察肠道形态,检测肠道肌层厚度,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观察肠道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高脂饮食饲喂小鼠16周后,小鼠体重明显增加。qRT-PCR检测显示,与正常饮食的野生型小鼠组相比,高脂饮食的野生型小鼠结肠组织中IL-1β(P<0. 01)、IL-5(P<0. 05)、TNF-α(P<0. 05)、IFN-γ(P<0. 05)以及IL-6(P<0. 05)表达水平明显上调; HE染色显示高脂饮食组结肠肌层明显变薄,同时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结肠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增强。以高脂饮食野生型小鼠为对照,高脂饮食的T淋巴细胞缺失小鼠的结肠组织中IL-1β(P<0. 01)、IL-6(P<0. 05)、IFN-γ(P<0. 05)、IL-5(P<0. 05)以及TNF-α(P<0. 01)基因水平下调; HE染色显示高脂饮食的T淋巴细胞缺失小鼠结肠肌层增厚,同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结肠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减少。结论:T淋巴细胞对高脂饮食导致的肠道炎症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肥胖 肠道 炎症 CD3ε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AIP8在小鼠肠道组织及肠道炎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18
作者 韩美娟 牛凯 +1 位作者 娄运伟 王辉(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TNFAIP8(TIPE)在小鼠正常肠道组织和结肠炎症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8~10周龄的C57BL/6野生型(WT)雄性小鼠3只并取其结肠组织,进行研磨破碎后用TRIzol试剂提取结肠总RNA,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目的:探讨TNFAIP8(TIPE)在小鼠正常肠道组织和结肠炎症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8~10周龄的C57BL/6野生型(WT)雄性小鼠3只并取其结肠组织,进行研磨破碎后用TRIzol试剂提取结肠总RNA,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结肠中TIPE家族成员mRNA表达情况。选择8~10周龄的WT雄性小鼠5只,分离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上皮细胞后,提取细胞总蛋白和总RNA,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上皮细胞中TIPE蛋白及mRNA的表达。选择8~10周龄的WT雄性小鼠18只,分成6组,每组3只,用含3.0%DSS的饮用水饲养小鼠,在不同的时间点处理小鼠并提取其结肠上皮细胞,qPCR检测DSS诱导肠炎后结肠上皮细胞中TIPE的表达变化。选择8~10周龄的WT雄性小鼠9只,分成3组,每组3只,为了检测感染效率,将小鼠进食8 h后,然后用2×109 CFU的Citrobacter rodentium给小鼠灌胃,在不同的时间点处理小鼠并提取其结肠上皮细胞,qPCR检测Citrobacter rodentium诱导肠炎后结肠上皮细胞中TIPE的表达变化。结果:在WT小鼠结肠组织中,TIPE家族成员都有相应的表达,但TIPE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最高。和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相比,TIPE在结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最高。DSS诱导肠炎后,TIPE在结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上调(P<0.05)。Citrobacter rodentium诱导肠炎后,TIPE在结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与其他TIPE家族成员相比,TIPE在小鼠结肠组织中和结肠上皮细胞中高表达。DSS及Citrobacter rodentium诱导肠炎后,TIPE在结肠上皮细胞中表达上调。TIPE在肠道组织中特殊的表达方式提示TIPE可能在肠道免疫稳态和肠道炎症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组织 TIPE 肠炎 肠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获得Vav1基因敲除稳定细胞系的方法
19
作者 郭果 李赛超 +3 位作者 王丽 刘璐 卢燎勋 黄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1-107,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获得Vav1基因敲除稳定细胞系的方法。方法构建针对小鼠Vav1基因的特异性打靶载体,利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对GFP阳性单细胞进行分选,对得到的GFP阳性单克隆细胞使用直接裂解法获取基因...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获得Vav1基因敲除稳定细胞系的方法。方法构建针对小鼠Vav1基因的特异性打靶载体,利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对GFP阳性单细胞进行分选,对得到的GFP阳性单克隆细胞使用直接裂解法获取基因组DNA,将其用于荧光PCR,产物通过毛细管电泳和分析后即可快速获知其基因型。结果使用以上方法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大量GFP阳性单克隆细胞,从中随机挑选16个,通过荧光PCR检测其基因型,结果表明敲除效率为87.5%;通过测序对部分荧光PCR结果进行验证,发现其基因型结果完全正确。结论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流式细胞仪单克隆分选、荧光PCR和大批量DNA样本处理技术结合,可以短时间内在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中获得大量Vav1基因敲除稳定单克隆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敲除 Vav1基因 流式细胞仪分选 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