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霍乱弧菌O139和ElTor菌株毒力岛区域分子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颖芳 段广才 +2 位作者 谢婧 郗园林 范清堂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23-1125,共3页
目的:比较O139霍乱弧菌(VCO139)菌株MO45基因组与O1群ElTor霍乱弧菌(EVC)菌株N16961基因组中毒力岛(VPI)区域分子特征。方法:制备霍乱弧菌VPI上游VC0815基因探针。从VCO139菌株MO45基因组文库中筛选一个既含有VC0815基因又含有tcpA基因... 目的:比较O139霍乱弧菌(VCO139)菌株MO45基因组与O1群ElTor霍乱弧菌(EVC)菌株N16961基因组中毒力岛(VPI)区域分子特征。方法:制备霍乱弧菌VPI上游VC0815基因探针。从VCO139菌株MO45基因组文库中筛选一个既含有VC0815基因又含有tcpA基因的克隆,命名为pCOSVC081545,绘制pCOSVC081545VPI上游片段的限制性酶切图谱,并与N16961同段序列的限制性酶切图谱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pCOSVC081545和N16961中VPI上游约1500bp片段的限制性酶切图谱基本相同,支持O139霍乱弧菌是EVC O抗原突变而来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毒力岛 基因 限制性酶切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淋巴瘤DNA疫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明智 李继昌 +2 位作者 董子明 李兴山 王秋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07-610,共4页
目的 :研究T细胞淋巴瘤TCRVβDNA疫苗诱发小鼠体液免疫反应。方法 :将BALB C小鼠随机分为pcDNA3 1组、pcDNA3 1 TCRVβ8组、pcDNA3 1 TCRVβ8+CpG +质脂体组和全硫代CpG组 ,共 4组 (每组 6只 ) ,双侧股四头肌注射疫苗免疫 ,于第 0、2、... 目的 :研究T细胞淋巴瘤TCRVβDNA疫苗诱发小鼠体液免疫反应。方法 :将BALB C小鼠随机分为pcDNA3 1组、pcDNA3 1 TCRVβ8组、pcDNA3 1 TCRVβ8+CpG +质脂体组和全硫代CpG组 ,共 4组 (每组 6只 ) ,双侧股四头肌注射疫苗免疫 ,于第 0、2、4周各免疫 1次 ,共 3次。每次免疫前及免疫开始后至第 8周 ,取鼠血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抗体生成情况。结果 :pcDNA3 1 TCRVβ8组、pcDNA3 1 TCRVβ8+CpG +脂质体组小鼠血清中均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抗体滴度在第 4周开始增高 ,第 6周时达到高峰。同一时间段相比 ,特异性抗体滴度后者显著高于前者。结论 :证明了DNA重组质粒pcDNA3 1 TCRVβ8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T细胞淋巴瘤TCRVβ8抗体 ;CpG和脂质体增强了TCRVβ8DNA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 DNA疫苗 实验研究 重组质粒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中国株cagA全长基因克隆及其分子特征分析
3
作者 黄志刚 段广才 +1 位作者 范清堂 郗园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4-488,共5页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中国株MEL-Hp 27cagA全长基因,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方法参考Hp26695基因组序列,分别针对cagA基因编码区保守序列和位于cagA基因上、下游的基因序列设计两对PCR引物,交叉分段扩增包括cagA基因编码区、5′、3′非编码...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中国株MEL-Hp 27cagA全长基因,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方法参考Hp26695基因组序列,分别针对cagA基因编码区保守序列和位于cagA基因上、下游的基因序列设计两对PCR引物,交叉分段扩增包括cagA基因编码区、5′、3′非编码区在内的全长基因序列,并对cagA基因调控序列、编码序列及源自中国的CagA分子EPIYA基序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Hp27cagA基因编码区长3510bp,编码1169个氨基酸。5′端非编码区长649bp,-10区、-35区分别位于起始密码子ATG上游89bp和154bp处,3′端非编码区长476bp。Hp27cagA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与东亚菌株同源性为96%,与西方菌株的同源性仅为86%左右。Hp27CagA分子存在典型的EPIYA基序,属于ABD型,与国际参考株NCTC11637的AB-CCC型不同。比较源自中国的HpCagA序列的EPIYA基序分布特点,未发现中国Hp分离株之间存在CagAEPIYA基序与疾病结局(胃癌、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聚类关系。结论成功克隆幽门螺杆菌全长ca-gA基因;cagA基因编码区及非编码区序列存在东西方差异;未发现中国Hp分离株之间存在CagA EPIYA基序与疾病结局的聚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CAGA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16SrDNA指纹图和PCR-RFLP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倩 代敏 +2 位作者 段广才 郗园林 范清堂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 探讨我国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的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PCR掺入法制备 16SrRNA基因探针 ,建立 16SrDNA指纹图技术和尿素酶C(ureC)基因的PCR -RFLP法 ,并结合统计学软件进行聚类分析 ,对... 目的 探讨我国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的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PCR掺入法制备 16SrRNA基因探针 ,建立 16SrDNA指纹图技术和尿素酶C(ureC)基因的PCR -RFLP法 ,并结合统计学软件进行聚类分析 ,对临床分离的 14株Hp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4株Hp的 16SrDNA指纹图谱显示 10个HaeⅢ杂交带型和 12个HindⅢ杂交带型 ;ureC基因的变异度较小 ,14株Hp中有 12株PCR -RFLP图谱完全一致。通过杂交结果示意图和SPSS10 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 ,HaeⅢ、HindⅢ及两种酶杂交结果的综合 ,均将 14株Hp分为两型。两种方法结果综合进行聚类分析 ,14株Hp在基因水平上分为三型。结论 差异显著的DNA指纹图谱说明了不同Hp菌株间基因组结构的高度变异性。 16SrDNA指纹图谱较ureC基因的PCR -RFLP谱型更敏感地表达Hp各菌株的变异 ,可准确有效地对Hp作出基因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16S RDNA 尿素酶C基因 PCR-RFLP 基因分型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技术改良 被引量:31
5
作者 乐晓萍 杜鹏 +2 位作者 张钦宪 丁一 金辉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5-396,共2页
目的 :对变性及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方法最适条件进行探讨和改良。方法 :采用PCR 聚丙烯酰胺电泳、硝酸银染色检测 15 9~ 196bp及 336bpDNA片段 ,并对不同显影液浓度与显色温度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DNA分子经改良银染法检测... 目的 :对变性及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方法最适条件进行探讨和改良。方法 :采用PCR 聚丙烯酰胺电泳、硝酸银染色检测 15 9~ 196bp及 336bpDNA片段 ,并对不同显影液浓度与显色温度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DNA分子经改良银染法检测均清晰可见 ,对比良好。结论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采用银染技术分析 ,方便快捷 ,易长期保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DNA 检测 银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毛虫与伪旋毛虫肌幼虫抗原的SDS-PAGE和双向电泳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胜力 崔晶 +1 位作者 范清堂 王中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87-790,共4页
目的鉴定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T1)与伪旋毛虫(T.pseudospiralis,T4)肌幼虫的差异蛋白。方法应用SDS-PAGE和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对T1、T4肌幼虫的可溶性抗原与培养24h的ES抗原的蛋白组分进行分... 目的鉴定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T1)与伪旋毛虫(T.pseudospiralis,T4)肌幼虫的差异蛋白。方法应用SDS-PAGE和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对T1、T4肌幼虫的可溶性抗原与培养24h的ES抗原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结果SDS-PAGE显示,T1肌幼虫可溶性抗原有22条蛋白带(221.62kDa~14.88kDa),其中6条为T1特异性蛋白带(59.72、44.37、23.66、22.36、18.26、16.34kDa);T4可溶性抗原蛋白有18条带(185.28kDa~14.27kDa),其中4条为T4特异性蛋白带(132.60、119.30、35.26、31.02kDa)。T1的ES抗原有10条蛋白带(113.21kDa~14.37kDa),T4的ES抗原有9条蛋白带(104.71kDa~14.51kDa),T1、T4肌幼虫ES抗原的蛋白带均不相同。2-DE显示,T1可溶性抗原有193±12个蛋白点,分子量主要为11kDa~22kDa、25kDa~64kDa及100kDa~144kDa,所对应的等电点(pI)分别为4.7~8.2、4.5~6.5及5~7;T4可溶性抗原有175±9个蛋白点,分子量主要为12kDa~21kDa及25kDa~90kDa,所对应的pI分别为4~9.5与4.5~9.6。T1的ES抗原具有82±6个蛋白点,分子量主要为13kDa~16kDa、18kDa~22kDa及40kDa~55kDa,所对应的pI分别为4~7、3.8~6.2及5~9;T4的ES抗原具有69±5个蛋白点,分子量主要为10kDa~15kDa、17kDa~25kDa及29kDa~55kDa,所对应的pI分别为4.7~6.5、4.6~6及5~7。结论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及ES抗原的蛋白组分与伪旋毛虫的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伪旋毛虫 肌幼虫 可溶性抗原 ES抗原 SDS-PAGE 双向电泳(2-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7-H1蛋白和mRNA的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孟青 刘书漫 +3 位作者 王一菱 张娓 刘占举 张钦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7-H1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RT-PCR技术检测5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以及8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7-H1蛋白和mRNA的表达,分析B7-H1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7-H1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RT-PCR技术检测5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以及8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7-H1蛋白和mRNA的表达,分析B7-H1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7-H1蛋白和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2%和31.5%,而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无B7-H1蛋白和mRNA的表达。B7-H1蛋白和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p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7-H1的表达对判断其浸润、转移及病情进展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B7-H1 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抗原基因ureB在乳酸菌中的克隆表达与免疫反应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小娟 张荣光 +1 位作者 段广才 范青堂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25-928,932,共5页
目的为了开发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口服疫苗,将Hp尿素酶B(UreB)在食品级乳酸乳球菌NZ3900菌株中进行表达,并研究其免疫反应性。方法 PCR扩增Hp MEL-HP27菌株ureB基因(基因号:FJ436980),将其克隆入大肠杆菌-乳酸乳球菌穿... 目的为了开发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口服疫苗,将Hp尿素酶B(UreB)在食品级乳酸乳球菌NZ3900菌株中进行表达,并研究其免疫反应性。方法 PCR扩增Hp MEL-HP27菌株ureB基因(基因号:FJ436980),将其克隆入大肠杆菌-乳酸乳球菌穿梭质粒pNZ8110中并转化乳酸乳球菌NZ3900;采用正交试验确定目的蛋白表达的适宜条件;应用western-blot鉴定其免疫反应性。结果成功扩增了Hp MEL-HP27菌株ureB基因,构建了ureB基因的乳酸菌NICE(Nisin-controlled expression)原核表达系统;UreB蛋白适宜的表达条件为:在ureB重组菌生长至对数生长前期(OD600≈0.3~0.4)加入终浓度为40ng/mL的nisin,诱导表达5h,可溶性UreB蛋白表达量最高,可达27.26μg/mL培养基。可溶性UreB蛋白的表达占上清蛋白的比例最高可达20.19%;Western-blot结果显示乳酸乳球菌表达的UreB抗原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结论结果提示应用乳酸乳球菌构建幽门螺杆菌食品级疫苗可能具有较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乳酸乳球菌 NICE UR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的含量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建华 李海霞 +2 位作者 张红岭 徐炳欣 张振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39-1241,共3页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中美托洛尔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熔融石英毛细管柱(45 cm×75μm,有效长度37 cm),运行缓冲液为40 mmol/L Tris-H3PO4缓冲液(pH4.61),压力进样3.448kPa×5 s,工作电压25 kV,柱温25℃...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中美托洛尔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熔融石英毛细管柱(45 cm×75μm,有效长度37 cm),运行缓冲液为40 mmol/L Tris-H3PO4缓冲液(pH4.61),压力进样3.448kPa×5 s,工作电压25 kV,柱温25℃,检测波长273 nm。结果:本法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13.099X+0.005 78(r=0.999 5,P<0.05),检测范围0.050~0.250 g/L,美托洛尔的最低检测限为0.025 mg/L,最低定量限为0.008g/L。精密度、回收率均符合标准。3批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样品美托洛尔相对含量分别为99.55%,99.45%,99.7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中美托洛尔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毛细管电泳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2和hTERT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丁丽 赵国强 范清堂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0-463,共4页
目的:构建同时表达B72和hTERT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根据GenBank中的序列,对B72、hTERT各设计一对两端带特定限制性酶切位点的引物,分别从乳腺组织、乳癌组织提取总RNA,进行RT PCR后,将2扩增产物分别克隆在pGEM T载体,然后双酶切各pGEM ... 目的:构建同时表达B72和hTERT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根据GenBank中的序列,对B72、hTERT各设计一对两端带特定限制性酶切位点的引物,分别从乳腺组织、乳癌组织提取总RNA,进行RT PCR后,将2扩增产物分别克隆在pGEM T载体,然后双酶切各pGEM T载体,回收目的片段,将2目的片段再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EGFP C3中,并对重组体进行PCR鉴定和测序分析。结果:PCR扩增片段与预期结果相符,B72/hTERT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插入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基因一致。结论:成功构建B72/hTERT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2 HTERT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中性白细胞激活蛋白基因napA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康巧珍 段广才 +1 位作者 范清堂 郗园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3-745,共3页
目的 :从幽门螺杆菌 (H .pylori)中克隆中性白细胞激活蛋白基因napA并构建重组载体。方法 :提取H .pylori郑州分离株MEL HP2 7基因组DNA作模板 ;根据H .pyloriJ99全基因组序列设计napAPCR引物 ,高保真酶扩增napA片断 ;限制性内切酶切PC... 目的 :从幽门螺杆菌 (H .pylori)中克隆中性白细胞激活蛋白基因napA并构建重组载体。方法 :提取H .pylori郑州分离株MEL HP2 7基因组DNA作模板 ;根据H .pyloriJ99全基因组序列设计napAPCR引物 ,高保真酶扩增napA片断 ;限制性内切酶切PCR产物和pNEB193空质粒 ,T4DNA酶连接酶切产物 ,重组质粒转化E .coliTB1工程菌 ,蓝白斑试验筛选阳性克隆 ;提取质粒经酶切鉴定后测序并利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DNA限制性内切酶可从重组质粒pNEB napA的EcoRⅠ和SalⅠ位点之间切出一个 4 35bp的DNA片断 ,测序结果与J99napA同源性为 96 .5 % ,与H .pylori其他菌株的同源性为 92 %~ 97%。结论 :成功构建H .pylori中性白细胞激活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pNEB napA ;序列分析表明HP nap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原核型基因 ,可作为H .pylori疫苗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中性白细胞激活蛋白 基因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中性白细胞激活蛋白与麦芽糖结合蛋白融合表达产物rMBP-NAP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康巧珍 段广才 +1 位作者 范清堂 郗园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6-749,共4页
目的 :从E .coliTB1(pMAL c2x napA)细菌中分离纯化与麦芽糖结合蛋白融合表达的重组幽门螺杆菌中性白细胞激活蛋白rMBP NAP ,筛选幽门螺杆菌口服疫苗抗原组分。方法 :0 .3mmol/LIPTG在 37℃ ,2 30r/min条件下诱导基因工程菌E .coliTB1(p... 目的 :从E .coliTB1(pMAL c2x napA)细菌中分离纯化与麦芽糖结合蛋白融合表达的重组幽门螺杆菌中性白细胞激活蛋白rMBP NAP ,筛选幽门螺杆菌口服疫苗抗原组分。方法 :0 .3mmol/LIPTG在 37℃ ,2 30r/min条件下诱导基因工程菌E .coliTB1(pMAL c2x napA) 3h。 4℃ 4 0 0 0g离心 2 0min收获细胞。过柱缓冲液重悬细胞 ,-2 0℃冻存过夜 ,在冰水浴中超声破碎工程菌 ,4℃ ,90 0 0g离心 30min ,十二烷基磺酸钠 聚炳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分析工程菌中rMBP NAP可溶性 ;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Marker做标准对照 ,GeneTool测定诱导蛋白相对分子质量。FPLC分子排阻层析法分离rMBP NAP ;SDS PAGE凝胶扫描法测纯化蛋白质的纯度 ,Bradford法检测蛋白质含量。结果 :E .coliTB1(pMAL c2x napA)诱导表达的rMBP NAP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于超声上清中 ,占上清中蛋白总量的 39.35 % ,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5 70 0 0 ,与预期结果一致 ;分子大小排阻层析一步法纯化rMBP NAP纯度可达 91% ,含量可达 0 .12 1g/L。结论 :FPLC分子排阻层析可从大肠工程菌超声菌液中快速纯化rMBP N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 rMBP-NAP FPLC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SH2 mRNA的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钦宪 杜鹏 +2 位作者 乐晓萍 丁一 吴景兰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 :研究hMSH2mRNA在胃癌、癌旁及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 ,检测了2 7例胃癌、10例癌旁组织和 19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hMSH2mRNA的表达。计数阳性细胞数。结果 :胃癌、癌旁组织与正常胃粘膜组织hMSH2mRNA原位... 目的 :研究hMSH2mRNA在胃癌、癌旁及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 ,检测了2 7例胃癌、10例癌旁组织和 19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hMSH2mRNA的表达。计数阳性细胞数。结果 :胃癌、癌旁组织与正常胃粘膜组织hMSH2mRNA原位杂交阳性率分别为 74 1% ,6 0 0 % ,6 8 4%。胃癌杂交阳性细胞数 (42 1±2 5 9) ,较癌旁 (99 7± 16 8)与正常组织 (175 8± 2 6 4)显著减少 (P <0 0 1) ;不同临床分期胃癌组织间阳性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原位杂交 HMSH2 MRNA 错配修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基因hpaA克隆、融合表达和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学勇 段广才 +3 位作者 范清堂 郗园林 黄志刚 宋春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4-277,281,共5页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粘附素基因hpaA,构建幽门螺杆菌hpaA基因与麦芽糖结合蛋白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并进行诱导表达,鉴定融合蛋白免疫原性,为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技术从H.pylori郑州分离株MEL-HP27染色体DNA上扩增出hpa...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粘附素基因hpaA,构建幽门螺杆菌hpaA基因与麦芽糖结合蛋白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并进行诱导表达,鉴定融合蛋白免疫原性,为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技术从H.pylori郑州分离株MEL-HP27染色体DNA上扩增出hpaA基因,序列分析后,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MAL-c2X中,转化大肠杆菌(E.coliTB1),用IPTG诱导目的基因表达,SDS-PAGE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Western blot鉴定其免疫原性。结果用PCR方法扩增的hpaA基因长度为783bp,编码260个氨基酸,经酶切鉴定和测序,插入到克隆载体的基因片段与预期目的DNA片段相一致;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9kDa,融合蛋白的表达量约占全菌总蛋白的26%。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hpaA基因与麦芽糖结合蛋白基因融合原核表达系统,为幽门螺杆菌基因工程组分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粘附素基因 克隆 融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cDNA克隆及其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一 刘书漫 +2 位作者 王萍 朱晓燕 张钦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91-393,共3页
目的 :克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issue typeplasminogenactivator,tPA)基因及构建其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方法 :以PCR技术克隆 2 .1kbtPAcDNA片段 ;应用体外连接技术 ,连接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pWA和 2 .1kbtPAcDNA片段 ;转化连接产物 ... 目的 :克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issue typeplasminogenactivator,tPA)基因及构建其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方法 :以PCR技术克隆 2 .1kbtPAcDNA片段 ;应用体外连接技术 ,连接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pWA和 2 .1kbtPAcDNA片段 ;转化连接产物 ,以内切酶酶切、琼脂糖电泳及插入片段序列分析鉴定阳性克隆。结果 :琼脂糖电泳显示 ,2 .1kbtPAcDNA片段克隆成功 ;内切酶酶切片段与预期片段长度一致 ;插入片段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乳腺生物反应器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黏附素HpaA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其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学勇 许汴利 +2 位作者 段广才 范清堂 郗园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表达和纯化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黏附素HpaA蛋白,研究其免疫活性和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诱导TB1(pMAL-c2X-hpaA)表达H.pylori黏附素HpaA蛋白,Amyloss树脂预装柱进行分离、纯化,Western blot鉴定其免疫学... 目的表达和纯化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黏附素HpaA蛋白,研究其免疫活性和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诱导TB1(pMAL-c2X-hpaA)表达H.pylori黏附素HpaA蛋白,Amyloss树脂预装柱进行分离、纯化,Western blot鉴定其免疫学活性;纯化蛋白免疫小鼠后,H.pylori国际标准菌株NCTC11637攻击感染,观察H.pylori定植情况及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获得了高纯度且免疫活性良好的目的蛋白;HpaA蛋白免疫小鼠的保护率为53.33%(8/15),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02)。结论纯化HpaA蛋白对小鼠有免疫保护作用,可作为H.pylori基因工程疫苗的候选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黏附素蛋白 小鼠模型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的特异性诊断抗原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灯 王中全 +3 位作者 崔晶 范清堂 毛福荣 晋雪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8-540,共3页
目的 :寻找诊断并殖吸虫病的特异性抗原。方法 :应用SDS PAGE和Westernblot对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结果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蛋白经SDS PAGE后显示 14条蛋白带 ,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 5 30 0 0、310 ... 目的 :寻找诊断并殖吸虫病的特异性抗原。方法 :应用SDS PAGE和Westernblot对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结果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蛋白经SDS PAGE后显示 14条蛋白带 ,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 5 30 0 0、310 0 0、2 5 0 0 0、16 0 0 0、110 0 0是主带 ;相对分子质量为 5 30 0 0和 340 0 0的条带可与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反应 ;10 80 0 0、94 0 0 0、6 5 0 0 0的条带可与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反应 ;5 80 0 0、5 30 0 0、4 30 0 0的条带可与旋毛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小鼠血清及旋毛虫病患者血清反应。 370 0 0的蛋白带只能被斯氏狸殖吸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和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所识别 ,而不与华支睾吸虫病、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和小鼠血清、旋毛虫病患者血清、正常大鼠、小鼠血清及正常人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结论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相对分子质量为 370 0 0的蛋白组分为卫氏并殖吸虫成虫的特异性抗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 特异性诊断抗原 并殖吸虫病 成虫抗原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动物模型的选择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康巧珍 段广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96-1098,共3页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幽门螺杆菌感染 大鼠 沙鼠 转归 豚鼠 人类疾病 小猪 人工感染 限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r1介导的获得性多药耐药性在胃癌细胞SGC7901的自然逆转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福莲 马全祥 +2 位作者 蔡新华 张娓 张钦宪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mdr1介导的获得性多药耐药在胃癌细胞SGC7901的自然逆转情况.方法:将培养细胞分为SGC7901、加长春新碱(VCR)的SGC7901/VCR和停VCR 6个月的SGC7901/VCR(设为SGC7901/VCR-)3组,用RT-PCR和原位杂交检测mdr1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 目的:探讨mdr1介导的获得性多药耐药在胃癌细胞SGC7901的自然逆转情况.方法:将培养细胞分为SGC7901、加长春新碱(VCR)的SGC7901/VCR和停VCR 6个月的SGC7901/VCR(设为SGC7901/VCR-)3组,用RT-PCR和原位杂交检测mdr1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P-g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阿霉素在细胞内的蓄积和潴留,MTT法检测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SGC7901/VCR-组mdr1 mRNA和P-gp表达水平介于SGC7901和SGC7901/VCR之间.SGC7901/VCR-阿霉素蓄积和潴留均高于SGC7901/VCR,低于SGC7901(P<0.05).SGC7901/VCR-对化疗药物的IC50小于SGC7901/VCR,大于SGC7901(P<0.01);对DDP和ADR的耐药指数低于SGC7901/VCR(P<0.05).结论:停化疗药物6个月后,胃癌耐药细胞亚系SGC7901/VCR的多药耐药性降低,但未降到亲本SGC790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基因 胃癌耐药细胞亚系 耐药性逆转 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UreB-Omp11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与免疫学活性检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玉霞 杨国俊 +2 位作者 章涵 段广才 郗园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5-129,共5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TB1(pMAL-c2X)中表达幽门螺杆菌(Hp)UreB-Omp11融合蛋白,并探索其免疫学活性,为Hp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重组质粒pET30a(+)-ureB-omp11为模板获得融合基因ureB-omp11片段,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中... 目的:在大肠杆菌TB1(pMAL-c2X)中表达幽门螺杆菌(Hp)UreB-Omp11融合蛋白,并探索其免疫学活性,为Hp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重组质粒pET30a(+)-ureB-omp11为模板获得融合基因ureB-omp11片段,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中进行融合蛋白的表达,用Amylose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纯化的融合蛋白辅以免疫佐剂皮下免疫小鼠,蛋白印记法对免疫小鼠血清进行检测。结果:特异PCR法和酶切鉴定证实融合基因ureB-omp11克隆入表达载体pMAL-c2X中;重组菌TB1(pMAL-ureB-omp11)经诱导获得了高效表达的MBP-UreB-Omp11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可以被Hp免疫小鼠血清的相应抗体所识别,纯化后的融合蛋白纯度达90%以上。通过大肠杆菌抗原吸收法纯化免疫小鼠血清后,与纯化的融合蛋白进行杂交,结果显示在134000处出现特异杂交带,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HpMELHP27融合蛋白UreB-Omp11的重组疫苗候选株TB1(pMAL-ureB-omp11),为Hp蛋白质疫苗和核酸疫苗的研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UreB-Omp11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