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河南省夏玉米再高产的关键技术 |
王振华
王懿波
王永普
张新
|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24
|
|
2
|
河南省玉米育种研究进展、问题与对策 |
王振华
张新
唐保军
张前进
|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
2005 |
8
|
|
3
|
河南省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主要技术途径和适宜的经济模式 |
王同朝
孙敦立
杜连仲
李新美
|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4
|
河南省水稻的生产潜力 |
柯象寅
房志勇
|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6
|
|
5
|
小麦根系对水分亏缺的生物学响应 |
王同朝
卫丽
吴克宁
席章营
王晨阳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00 |
13
|
|
6
|
试用特殊配合力进行玉米种质分类 |
王永普
王懿波
王振华
张新
郭金生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3
|
|
7
|
优质蛋白玉米的研究利用和发展前景 |
赵博
王振华
贾连璋
赵发欣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0
|
|
8
|
土壤水分对甘薯生态生理的影响 |
肖利贞
王畅
金先春
王振华
|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6
|
|
9
|
杂交小麦组合的灰色综合评判 |
詹克慧
范平
王文林
杨海棠
宋现刚
吴凤兰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1999 |
7
|
|
10
|
绿豆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力的研究 |
陈永安
高利平
张先炼
巫朝福
吴淑琴
李素洁
|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4
|
|
11
|
夏玉米抗旱品种主要性状特点的研究 |
王畅
程林山
林秋萍
王振华
李普安
张赞平
付国占
黄宏伟
李艳英
|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3
|
|
12
|
玉米杂交种郑单14号的选育 |
王懿波
王振华
王永普
张新
陆利行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3
|
施肥对旱地甘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肖利贞
沈阿林
徐国信
杨国红
侯利霞
康志河
|
《土壤肥料》
CSCD
|
1999 |
7
|
|
14
|
谷子良繁技术的发展与四级种子生产体系 |
程汝宏
刘正理
孟昭桂
铁双贵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5
|
麦茬中晚粳水稻施氮技术的建模优化研究初报 |
房志勇
唐保军
奈良正雄
冯虎林
|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7
|
|
16
|
麦茬稻育秧技术的建模研究初报 |
房志勇
尹海庆
谢芹
唐保军
|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17
|
加入WTO对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影响分析 |
康志河
杨国红
|
《中国马铃薯》
|
2002 |
10
|
|
18
|
玉米杂交种90—1高产生理基础初步研究 |
王畅
吴凤兰
|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3
|
|
19
|
粳稻新品种郑稻18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
王越涛
尹海庆
王生轩
|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
2007 |
5
|
|
20
|
玉米杂交种豫玉11号的选育 |
王懿波
陆利行
王振华
王永普
张新
赵锡璞
程相文
刘光华
张守林
|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