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0个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标记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耿惠敏 刘红彦 +2 位作者 宋玉立 王俊美 李锁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32,共6页
利用小麦基因组42条染色体臂上的43个SSR标记对40个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43对SSR引物中有31对(占72%)扩增出带并具有多态性,这31对引物共检测到186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能检测到2~14个,平均位点为6个。... 利用小麦基因组42条染色体臂上的43个SSR标记对40个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43对SSR引物中有31对(占72%)扩增出带并具有多态性,这31对引物共检测到186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能检测到2~14个,平均位点为6个。聚类分析表明,SSR标记能将40个品种相互区分开。品种间遗传距离(GD)变幅为0.231~0.593,平均GD值为0.404。据此认为,SSR标记揭示出这40个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遗传变异较小,遗传基础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小麦品种 河南省 标记分析 审定 SSR标记 种间遗传距离 遗传基础狭窄 SSR引物 染色体臂 等位变异 遗传变异 基因组 多态性 分析表 检测 平均 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昆虫种类简报 被引量:2
2
作者 申效诚 于思勤 +4 位作者 张桂芬 孔建 赵白鸽 王文夕 程红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95-398,共4页
本文根据作者长期工作积累和文献记载,共报导河南昆虫(包括蜱螨、蜘蛛)共30目,372科,2133属,3850种。其中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种类占总种类的68%;植食性种类有2300多种,肉食性昆虫1200多种。人畜寄生昆虫、吸血昆虫170多种,... 本文根据作者长期工作积累和文献记载,共报导河南昆虫(包括蜱螨、蜘蛛)共30目,372科,2133属,3850种。其中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种类占总种类的68%;植食性种类有2300多种,肉食性昆虫1200多种。人畜寄生昆虫、吸血昆虫170多种,腐食、粪食昆虫130多种。占全国已知昆虫种类的7.7%,占全世界已知昆虫种类的0.4%。概括讨论了这些昆虫的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种类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振宇 马奇祥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4-25,共2页
杂交育种作为一种棉花育种途径,现在已被大多数育种者作为主要手段之一。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及管理水平的提高,棉花杂交优势的利用,日益被群众接受,在生产中得到了实际意义上的可行。尤其是目前,杂交棉适应了我国现阶段农村种植业结构... 杂交育种作为一种棉花育种途径,现在已被大多数育种者作为主要手段之一。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及管理水平的提高,棉花杂交优势的利用,日益被群众接受,在生产中得到了实际意义上的可行。尤其是目前,杂交棉适应了我国现阶段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利于实现套作的高产、高效。也正因为杂交棉的杂种优势明显,单株优势强,相应地也应有新的配套栽培技术和模式。 随着杂交品种(系)的增多,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杂交棉 区域试验 种植模式 栽培技术 产量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发现危害大豆绿豆根瘤的新害虫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经伦 张玉亭 李素娟 《中国油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9-81,共3页
大豆根瘤蝇最早是郑州郊区和中牟县农民群众发现的。1980年中牟县的一位农民反映大豆根瘤被一种害虫吃掉,危害严重。经我们调查,发现危害根瘤的是一种蛆。中国农科院问锦曾先生鉴定,一种叫图斑邹蝇(Rivellia depicta Hennig),另一种叫... 大豆根瘤蝇最早是郑州郊区和中牟县农民群众发现的。1980年中牟县的一位农民反映大豆根瘤被一种害虫吃掉,危害严重。经我们调查,发现危害根瘤的是一种蛆。中国农科院问锦曾先生鉴定,一种叫图斑邹蝇(Rivellia depicta Hennig),另一种叫端斑邹蝇(Rivelliaapicalis Hendel)。两种根瘤蝇均属扁口蝇科,邹蝇属,以幼虫(蝇蛆)危害根瘤。 1980—1983年,我们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多次调查,明确该虫对大豆、绿豆危害较重。特别是大豆,危害严重地块,大豆根瘤一半以上被吃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绿豆 害虫 危害 根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01年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述评
5
作者 王振宇 马奇祥 +2 位作者 杨修身 刘佳中 牛郑花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2000-2001年 河南 杂交棉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棉红铃虫发生、为害与防治研究
6
作者 高宗仁 赵洪义 蒋运甫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9-30,共2页
在50年代里,棉花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Saunders)曾在河南棉区造成严重为害,后种群一度下降,80年代以来,籽棉和棉籽分散贮藏,植棉方式变革,后期防治失控等原因(高宗仁等,1991),红铃虫再度猖獗(戴小枫等,1991)。
关键词 棉花 棉红铃虫 发生 为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粳稻品种抗白叶枯病鉴定及防治研究
7
作者 薛俊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9-20,共2页
经连续3年对豫北稻区已推广和将要推广的24个主要品种(系)进行人工剪叶接白叶枯病菌鉴定,其中中感品种7个,有郑粳754(郑稻1号)、新稻90247、郑粳756(郑稻5号)等,其余皆为感病和高感病品种。苗期移栽前3~5... 经连续3年对豫北稻区已推广和将要推广的24个主要品种(系)进行人工剪叶接白叶枯病菌鉴定,其中中感品种7个,有郑粳754(郑稻1号)、新稻90247、郑粳756(郑稻5号)等,其余皆为感病和高感病品种。苗期移栽前3~5天喷药(叶青双或农抗751)防治白叶枯病,可使大田推迟发病10~15天。大田的防治适期应在发病的初期,喷施农药以每亩喷20%叶青双125~150克为好。农抗751(中生菌素)的效果也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品种 白叶枯病 抗病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年河南省棉花生产形势分析及建议
8
作者 邱峰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4,共2页
综述了 2 0 0 1年河南省棉花生产情况 ,并对2 0 0 2年河南省棉花生产形势进行了分析。由于暖冬和干旱的原因 ,2 0 0 2年棉铃虫和其它棉花病害虫可能偏重发生 ;提高棉花单产和品质 ,提高复种 ,增加棉田效益 ,生态治理棉花病虫害是 2 0 0 ... 综述了 2 0 0 1年河南省棉花生产情况 ,并对2 0 0 2年河南省棉花生产形势进行了分析。由于暖冬和干旱的原因 ,2 0 0 2年棉铃虫和其它棉花病害虫可能偏重发生 ;提高棉花单产和品质 ,提高复种 ,增加棉田效益 ,生态治理棉花病虫害是 2 0 0 2年棉花生产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2年 河南 棉花 生产形势 品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抗虫棉概况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浩 邱峰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河南 抗虫棉 发展概况 农村经济 问题 病虫害综合治理 抗性鉴定 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小麦叶枯类病害春季流行的时间动态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海燕 张忠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6,共3页
1997~1998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叶枯病害在河南麦田春季的流行曲线基本呈S型曲线。始发期一般在3月20日~4月10日,指数增长期大约10~20d,该期流行速率最高;4月10~20日以后该病进入逻辑斯蒂增长期,可持续30~40d,流行速率比指数增长... 1997~1998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叶枯病害在河南麦田春季的流行曲线基本呈S型曲线。始发期一般在3月20日~4月10日,指数增长期大约10~20d,该期流行速率最高;4月10~20日以后该病进入逻辑斯蒂增长期,可持续30~40d,流行速率比指数增长期稍低,没有明显的衰退期;影响小麦叶枯类病害始发期的气象因子为3月份的日照、降水量和气温,4月份的气温、日照、降水日数、相对湿度与发生程度关系密切。河南主栽小麦品种中没有对叶枯类病害免疫的品种,70%以上的主栽小麦品种为感叶枯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枯类病害 时间动态规律 春季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经济作物根结线虫病的为害调查与种类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海飞 崔小伟 《长江蔬菜》 2011年第24期65-67,共3页
本研究系统调查了河南省12种经济作物的根结线虫病发生严重程度。2a的调查结果表明,经济作物的根结线虫病发生极为普遍,其中南瓜、烟草、甜瓜、丝瓜、番茄、苦瓜、黄瓜和茄子发病最严重,其次为辣椒、西瓜、花生,而豇豆发病最轻。
关键词 根结线虫病 经济作物 河南省 种类鉴定 为害调查 严重程度 系统调查 调查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棉所43在河南漯河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12
作者 张鹏飞 邱峰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中棉所43 栽培技术要点 河南省 漯河市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种植表现 抗虫棉品种 试种表现 生产示范 综合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模糊识别技术鉴定小麦品种(系)抗蚜性研究 被引量:41
13
作者 李素娟 张志勇 +5 位作者 王兴运 丁红建 倪汉祥 孙京瑞 程登发 陈巨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5-16,共2页
利用模糊识别技术在田间对577个小麦品种(系)进行抗蚜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对麦蚜的抗性有显著差异。对麦蚜混合种群抗性表现较稳定的有16个品种(系),其中中抗的有9个,低抗7个;单测对麦长管蚜高抗的有中... 利用模糊识别技术在田间对577个小麦品种(系)进行抗蚜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对麦蚜的抗性有显著差异。对麦蚜混合种群抗性表现较稳定的有16个品种(系),其中中抗的有9个,低抗7个;单测对麦长管蚜高抗的有中4无芒,KOK(1679)等2个,中抗的有洛夫林10号、北京10号、Chul(1497)、L1、JP①等11个,低抗的有小白冬麦、西农6028、丰产3号等10个。对禾谷缢管蚜抗性较稳定的有22个,即高抗有5个,中抗6个,低抗11个。其中Chul(1497)、KOK(1679)、JP①、中4无芒、L1、郑州831、北京10号、洛夫林10号等抗性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蚜性 麦蚜 模糊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及其防治棉苗病害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白鸽 孔建 +3 位作者 王文夕 程红梅 申效成 张桂芬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7-18,共2页
实验证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ohen)(简称B—903,下同)的抑菌作用主要是造成病菌细胞畸形,产生泡状物,破坏细胞壁,引起细胞内含物泄出。除对病菌孢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外,还对菌丝有强烈的溶菌作用。尾孢菌比镰刀菌对其... 实验证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ohen)(简称B—903,下同)的抑菌作用主要是造成病菌细胞畸形,产生泡状物,破坏细胞壁,引起细胞内含物泄出。除对病菌孢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外,还对菌丝有强烈的溶菌作用。尾孢菌比镰刀菌对其更敏感。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均表明,B—903溶液浸种处理棉种后,对棉花苗病特别是棉苗炭疽病有较好的抑制柞用,能显著降低棉苗病害的发病严重度,同时也能明显地促进棉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苗期 病害 枯草芽孢杆菌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种抗吸浆虫鉴定 被引量:17
15
作者 孙京瑞 丁红建 +4 位作者 倪汉祥 陈巨莲 王兴运 李素娟 王经伦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2-23,共2页
1991~1994年利用一套较完整的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对443个生产品种、后备品种及抗源进行了抗吸浆虫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对吸浆虫的抗性差异显著。高抗、中抗和低抗的品种(系)分别占参试材料的13.1%、12... 1991~1994年利用一套较完整的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对443个生产品种、后备品种及抗源进行了抗吸浆虫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对吸浆虫的抗性差异显著。高抗、中抗和低抗的品种(系)分别占参试材料的13.1%、12.9%和28.1%,其中冀麦23、24和25号、遗4179、4154、4188、郑太育一号等18个品种(系)对吸浆虫连续几年表现出稳定的抗性。鉴定结果为生产和育种部门利用抗虫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吸浆虫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连作障碍因素及解除措施研究 被引量:80
16
作者 刘红彦 王飞 +1 位作者 王永平 鲁传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1-132,共2页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地黄根系的分泌物,地黄叶和块茎中均含有对地黄块茎生长抑制的物质,其中以根系分泌物的抑制作用最突出,其次是地黄叶,这些是造成地黄不能连作的主要因素,重茬土高温来菌处理和加入活性炭、抗坏血酸处理,可有效地解除...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地黄根系的分泌物,地黄叶和块茎中均含有对地黄块茎生长抑制的物质,其中以根系分泌物的抑制作用最突出,其次是地黄叶,这些是造成地黄不能连作的主要因素,重茬土高温来菌处理和加入活性炭、抗坏血酸处理,可有效地解除地黄连作障碍,但在大田实用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连作障碍 解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禾谷缢管蚜自然种群变动的关键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素娟 武予清 +2 位作者 李巧丝 刘爱芝 李鸿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14,共4页
试验表明 ,影响禾谷缢管蚜自然种群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和天敌。低龄若蚜主要受风雨的影响 ,高龄若蚜和成蚜主要受天敌和风雨共同作用。天敌主要为七星瓢虫和食蚜蝇。禾谷缢管蚜是典型的γ对策昆虫 ,具有较高的内禀增殖率 ,又具有较高... 试验表明 ,影响禾谷缢管蚜自然种群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和天敌。低龄若蚜主要受风雨的影响 ,高龄若蚜和成蚜主要受天敌和风雨共同作用。天敌主要为七星瓢虫和食蚜蝇。禾谷缢管蚜是典型的γ对策昆虫 ,具有较高的内禀增殖率 ,又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种群的变动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缢管蚜 自然种群 小麦害虫 气候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烟套种防治烟草花叶病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青 张振臣 +1 位作者 林松 周汝鸿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6-19,共4页
烟草花叶病是我省烟草的主要病害,给烟叶生产造成严重损失。1987年我们对该病防治方法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麦烟套种防病效果好。在此基础上,于1988—1989年对规范化麦烟套种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材料与方法1、1988年试验烟草以抗... 烟草花叶病是我省烟草的主要病害,给烟叶生产造成严重损失。1987年我们对该病防治方法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麦烟套种防病效果好。在此基础上,于1988—1989年对规范化麦烟套种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材料与方法1、1988年试验烟草以抗花叶病品种82—77与感花叶病品种G140为材料,小麦以西安8号为材料,对麦烟不同的共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花叶病 小麦 套作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叶螨的发生危害与防治指标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桂芬 申效诚 +1 位作者 孔健 王克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1-13,共3页
经调查研究发现,玉米叶螨6月上、中旬开始危害春玉米、夏玉米6月底开始受害。发生期内降雨频繁、日降雨量在20mm以上时受到抑制。播期早,发生重,5月15日播种的,雄穗下第三叶的百株螨量是5月25日播种的2.8倍,是6月5日播种的75.7倍。小区... 经调查研究发现,玉米叶螨6月上、中旬开始危害春玉米、夏玉米6月底开始受害。发生期内降雨频繁、日降雨量在20mm以上时受到抑制。播期早,发生重,5月15日播种的,雄穗下第三叶的百株螨量是5月25日播种的2.8倍,是6月5日播种的75.7倍。小区试验证明,损失率随单株三叶螨量危害指数和枯叶数的增加而加大。单株三叶螨数达124头,气象预报10天内无中雨应立即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螨 发生 防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种子黑胚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红彦 马奇祥 +4 位作者 张忠山 何家泌 王胜亮 刘顺通 韩桂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2-23,共2页
小麦种子黑胚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刘红彦,马奇祥,张忠山,何家泌(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郑州450002)王胜亮,刘顺通,韩桂仲(河南省洛阳市农科所)小麦种子黑胚病(黑点病)[Bipolarissorokiniana(Sacc... 小麦种子黑胚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刘红彦,马奇祥,张忠山,何家泌(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郑州450002)王胜亮,刘顺通,韩桂仲(河南省洛阳市农科所)小麦种子黑胚病(黑点病)[Bipolarissorokiniana(Sacc.)〕近年河南省在一些感病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子 黑胚病 幼苗 生长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