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限水灌溉冬小麦冠层氮分布与转运特征及其对供氮的响应 被引量:15
1
作者 蒿宝珍 姜丽娜 +4 位作者 方保停 张英华 张菡 李春喜 王志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4941-4951,共11页
以高产冬小麦品种周麦18为材料,在大田春灌1水条件下,设置不同供氮水平和氮肥运筹处理试验,研究并探讨了在华北地区限水灌溉条件下氮肥施用对冬小麦冠层叶片氮素时空分布与转运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适量施氮可显著增产,200... 以高产冬小麦品种周麦18为材料,在大田春灌1水条件下,设置不同供氮水平和氮肥运筹处理试验,研究并探讨了在华北地区限水灌溉条件下氮肥施用对冬小麦冠层叶片氮素时空分布与转运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适量施氮可显著增产,2008—2009年以施氮量180 kg/hm2时(N21)产量最高,为8749 kg/hm2;2009—2010年以施氮量270 kg/hm2时(N32)产量最高,但施氮量210 kg/hm2(N22)处理与N32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分别为8340 kg/hm2和8558 kg/hm2。氮肥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氮肥利用率与氮肥农学效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分别在N21和N22处理时最高。冠层叶片氮素含量和积累量随叶层层次自上而下降低而下降,垂直梯度分明,各时期冠层叶片氮素垂直梯度随施氮量的增加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冠层叶片氮素转运量、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均呈现为:第1层>第2层>第3层>第4层。相关分析表明,冠层叶片氮素梯度与叶片氮素转运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0.722*),与贡献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975**)。适量施氮(120—210 kg/hm2)增大了叶层间氮素垂直分布梯度,促进了氮素在植株内的运移分配,有利于叶片氮素向外转运,提高了叶片氮素转运量和对籽粒贡献率,保持了较高的氮素利用率。施氮过多(330 kg/hm2)减小了叶层间氮素垂直分布梯度,减弱了氮素在植株内的再利用,叶片氮素转运不畅,导致叶片氮素转运量和对籽粒贡献率下降,氮素利用率显著降低。连续两年试验结果显示,通过适量氮肥调控可以增大冠层叶片氮素垂直梯度,有利于叶片中的氮素输出,促进氮素的再分配、再利用,从而提高氮素利用率,并可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施氮量 限水灌溉 氮素垂直分布 氮素转运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水减氮对豫北冬小麦产量和植株不同层次器官干物质运转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姜丽娜 马静丽 +4 位作者 方保停 马建辉 李春喜 王志敏 蒿宝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7-966,共10页
采用节水栽培并减少氮肥用量是实现豫北冬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发展的必然选择,探明限水减氮对冬小麦产量和植株各层次器官干物质运转的影响,可为该地区冬小麦节水栽培和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2009-2010和2010-2011年连... 采用节水栽培并减少氮肥用量是实现豫北冬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发展的必然选择,探明限水减氮对冬小麦产量和植株各层次器官干物质运转的影响,可为该地区冬小麦节水栽培和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2009-2010和2010-2011年连续2年在河南浚县钜桥进行小麦田间裂区试验,主区设置2个灌溉水平[拔节水(W1)和拔节水+开花水(W2)],副区设置5个氮肥水平[330 kg hm^-2(N4,豫北地区小麦生产中常规施氮量)、270 kg hm^-2(N3)、210 kg hm^-2(N2)、120 kg hm^-2(N1)、0 kg hm^-2(N0)],测定了籽粒产量和植株各层次器官干物质运转量、运转率和对籽粒贡献率。减量施氮与N4相比,各营养器官向籽粒运转的干物质量均有增加,其中,穗轴+颖壳的干物质运转量增加了323.2%,增幅远高于茎节的24.5%和叶片的4.6%,且穗轴+颖壳的干物质运转率和对籽粒贡献率增幅也远高于茎节和叶片。减量施氮处理的叶片干物质运转量的增加主要源于倒三叶和倒四叶,分别增加28.7%和201.1%,而茎节干物质运转量的增加主要源于除穗位节外的其他茎节,分别增加21.7%(倒二节)、71.8%(倒三节)、44.5%(倒四节)和31.1%(余节)。与W2相比,W1干物质运转量无显著差异,但干物质运转率略高(24.6%vs.23.8%),对籽粒贡献率较高(35.1%vs.30.0%),籽粒产量降低11.2%,水分供应量减少750 m^3 hm^-2。可见,减量施氮促进了营养器官,尤其是穗轴+颖壳和下层器官(倒三叶、倒四叶、倒三节、倒四节和余节)的干物质向籽粒的运转,提高了对籽粒贡献率,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减氮 限水灌溉 干物质 运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水灌溉下追氮水平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物质运转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蒿宝珍 张英华 +4 位作者 姜丽娜 方保停 张菡 李春喜 王志敏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3-869,共7页
为给华北地区冬小麦节水栽培条件下氮肥合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以高产小麦品种周麦18为供试材料,在大田限水灌溉条件下,设置六个不同氮肥处理[各处理底施和追施氮量(底氮+追氮)分别为:0+0、120+0、120+60、120+120、120+1801、20+240 kg.... 为给华北地区冬小麦节水栽培条件下氮肥合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以高产小麦品种周麦18为供试材料,在大田限水灌溉条件下,设置六个不同氮肥处理[各处理底施和追施氮量(底氮+追氮)分别为:0+0、120+0、120+60、120+120、120+1801、20+240 kg.hm-2],研究了限水灌溉条件下追氮水平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物质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120+60 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达到8 749 kg.hm-2。限水灌溉条件下追氮水平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物质运转有较明显的调控效应,总体表现为,在0~120 kg.hm-2范围内,随着追氮量的增加,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增大,胞间CO2浓度降低,延缓了旗叶的衰老进程,延长了光合功能期,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而过高的追氮量(180~240 kg.hm-2)并没有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以及降低胞间CO2浓度;适当追氮(60 kg.hm-2)虽然增加了花前贮藏物质和氮素的运转量,但运转率下降;过多的追施氮肥(120~240 kg.hm-2)会导致花前贮藏物质和氮素运转量、运转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显著降低。在本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追氮水平 限水灌溉 光合特性 物质运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小麦施肥的原则 被引量:10
4
作者 罗鹏 祁峰 +1 位作者 汪庆昌 武素琴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2007年第4期22-,共1页
  小麦施肥之目的,在于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增强小麦对不良的外界环境抵抗力;同时,合理用肥,既能提高小麦对肥料的利用率,增加肥料的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又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但在生产中,经常出现不根据具...   小麦施肥之目的,在于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增强小麦对不良的外界环境抵抗力;同时,合理用肥,既能提高小麦对肥料的利用率,增加肥料的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又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但在生产中,经常出现不根据具体条件和小麦需肥规律而盲目施用,造成投资大,效益低,因此,必须解决一系列的施肥技术问题,做到科学施肥,概括起来有以下三条施肥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施肥 施肥原则 施肥技术 增加产量 需肥规律 养分供应 麦田土壤 丘陵旱地 品种更换 限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专用小麦郑麦9023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罗鹏 张志强 +2 位作者 祁峰 汪庆吕 武素勤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6期12-13,共2页
河南省是全国小麦的主产区之一,在总产、播种面积和贡献上一直处于全国首位。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国家优质小麦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优质专用小麦的面积发展迅速.目前我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 河南省是全国小麦的主产区之一,在总产、播种面积和贡献上一直处于全国首位。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国家优质小麦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优质专用小麦的面积发展迅速.目前我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4000多万亩,其中郑麦9023的种植面积占1/3,是全国优质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因此,种好郑麦9023优质小麦对我省的优质麦的生产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专用小麦 郑麦9023 生产 种植面积 播种面积 优质小麦 种植业结构 补贴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方式对耕层土壤温度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邵运辉 岳俊芹 +3 位作者 郑飞 汪庆昌 任中信 孙治安 《耕作与栽培》 2007年第5期1-2,共2页
研究了不同播种方式对耕层土壤温度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春季还是冬季地表温度变化均是沟播升温快、降温也快,影响根系生长发育;冬季地表温度变化影响以下各层,越接近地表,温度变幅越大,越远离地表,越趋于一致;沟播产量大于平... 研究了不同播种方式对耕层土壤温度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春季还是冬季地表温度变化均是沟播升温快、降温也快,影响根系生长发育;冬季地表温度变化影响以下各层,越接近地表,温度变幅越大,越远离地表,越趋于一致;沟播产量大于平播,增产约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种方式 耕层温度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氮对豫北限水灌溉冬小麦冠层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马静丽 方保停 +4 位作者 乔亚伟 李春喜 王志敏 蒿宝珍 姜丽娜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6-355,共10页
为了解节水栽培条件下冬小麦光合对减氮的反应,以豫北地区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在限水灌溉(春浇一水)条件下,以当地冬小麦生产中常规施氮量(底施氮量+追施氮量:120+210 kg·hm^(-2))为对照,设置不同减氮处理(底施氮量+追施氮量分别为12... 为了解节水栽培条件下冬小麦光合对减氮的反应,以豫北地区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在限水灌溉(春浇一水)条件下,以当地冬小麦生产中常规施氮量(底施氮量+追施氮量:120+210 kg·hm^(-2))为对照,设置不同减氮处理(底施氮量+追施氮量分别为120+150、120+90、120+0、0+0 kg·hm^(-2)),研究减氮对冬小麦冠层叶片和非叶器官形态特征、冠层光分布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减少,小麦开花期单茎叶面积、上三叶面积及旗叶节以上非叶绿色器官面积均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9.7%~28.0%、10.6%~30.3%和5.2%~16.8%,叶器官面积和上三叶面积下降幅度均高于旗叶节以上非叶绿色器官面积的下降幅度。减氮处理下,开花期上三叶长和宽分别减少4.4%~8.8%和11.8%~15.6%,叶片变窄变短,而倒四叶叶型无明显变化。另外,上三叶平均比叶重随氮肥减少总体呈增加趋势,表明适量减氮有助于改善上三叶叶片质量。随施氮量的减少,花后各叶层透光率呈增加趋势,其中灌浆中前期(开花至花后20 d)减氮处理的倒四叶层、倒三叶层、倒二叶层和旗叶层透光率分别比对照高39.0%、38.0%、23.8%和9.4%。随施氮量的减少,花后上三叶光合速率总体均呈先略升后降的趋势,其中旗叶和倒二叶光合速率在花后均以120+210 kg·hm^(-2)、120+150 kg·hm^(-2)和120+90 kg·hm^(-2)处理较高,且处理间差异较小,而倒三叶光合速率在开花至花后18 d均以120+150 kg·hm^(-2)和120+90 kg·hm^(-2)处理较高,分别比对照高38.7%和24.7%。这说明,减氮减少了冬小麦单茎叶面积,增加了非叶器官面积占单茎总光合面积的比例,且上三叶叶片变小,叶片质量提高,增加了花后冠层下部叶片受光比率,改善了冠层下部叶片的受光状况,有利于提高冠层下部叶片的光合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减氮 限水灌溉 冠层结构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强筋小麦郑麦366产业化经营的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彩云 吴政卿 +1 位作者 王智煜 刘春元 《种业导刊》 2008年第6期44-45,共2页
郑麦366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丰优育种室选育的一个集高产、优质于一体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于2005年通过了国家和河南省审定,并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是国家跨越计划的核心品种。2005年中国郑州小麦展示暨交易会上,经专家现... 郑麦366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丰优育种室选育的一个集高产、优质于一体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于2005年通过了国家和河南省审定,并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是国家跨越计划的核心品种。2005年中国郑州小麦展示暨交易会上,经专家现场品质鉴评:郑麦366居我国选育的强筋小麦品种之首,达到了国标一级强筋麦的标准,其综合指标已赶上或超过了美麦和加麦。2005—2006年被国家农业部推荐为全国50个小麦主导品种之一,属于一个强筋、高产、抗病、矮秆、抗冻、早熟的新品种,不但高产潜力大,品质优良,而且不同年际间的品质指标稳定。不但得到了广大农民认可,而且还深受广大粮食经销商、面粉厂和食品厂的欢迎,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和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强筋小麦 产业化经营 小麦新品种 河南省农科院 植物新品种权 小麦品种 品质鉴评 综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制种田中后期管理技术
9
作者 汪庆昌 樊娜 +1 位作者 祁峰 岳俊芹 《中国种业》 2014年第6期57-57,共1页
河南省小麦从播种到收获全生育期约230d左右,不同品种、地区、播期的小麦生育期会有一定差别。小麦的幼穗、分蘖和茎、叶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复杂的过程。为了便于生产管理,根据小麦的幼穗发育时期和本省的气候变化规律,通常把小麦... 河南省小麦从播种到收获全生育期约230d左右,不同品种、地区、播期的小麦生育期会有一定差别。小麦的幼穗、分蘖和茎、叶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复杂的过程。为了便于生产管理,根据小麦的幼穗发育时期和本省的气候变化规律,通常把小麦的田间管理划分为3个阶段:冬前和越冬期(前期)管理、春季(生育中期)管理、后期管理阶段。小麦制种田管理水平高于普通大田,在冬前和越冬期管理基础上,要重点管控好以下阶段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期管理技术 制种田 小麦 气候变化规律 全生育期 生长发育 生产管理 发育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冬麦区不同时期主推品种淀粉合成酶基因分子标记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瑞奇 胡琳 +3 位作者 王秀娥 张守忠 马燕欣 陈佩度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0-205,共6页
利用普通小麦直链淀粉合成酶GBSS基因及支链淀粉关键合成酶SSⅡ基因的特异分子标记鉴定了黄淮冬麦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253份主推品种,发现8份品种缺失Wx-B1基因,其中5份材料(小偃168、秦麦1号、83S502、山东935031、山东928802)是新发... 利用普通小麦直链淀粉合成酶GBSS基因及支链淀粉关键合成酶SSⅡ基因的特异分子标记鉴定了黄淮冬麦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253份主推品种,发现8份品种缺失Wx-B1基因,其中5份材料(小偃168、秦麦1号、83S502、山东935031、山东928802)是新发现的缺失Wx-B1基因的小麦品种,未发现Wx-A1、Wx-D1基因缺失类型品种;所鉴定253份品种的SSⅡ基因均为野生型,未发现缺失突变类型。通过对8份缺失Wx-B1基因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分析,发现这些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差异较大,变异范围为19.9%~33.0%,其中豫麦47、83S502和中育5号3个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较低,分别为19.9%、21.3%和26.4%,可以用于优质面条小麦品质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合成酶基因 分子标记 直链淀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地制宜,抓好春季麦田管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季书勤 田云峰 王绍中 《种业导刊》 2008年第3期7-7,9,共2页
立春已过,万物复苏。小麦已开始进入返青起身阶段,小麦生产已进入关键的春季麦田管理时期。春季是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
关键词 麦田管理 小麦生产 生殖生长 营养生长 返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种植物psbA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72
12
作者 晁岳恩 吴政卿 +2 位作者 杨会民 何宁 杨攀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7-932,共6页
植物叶绿体psbA基因的启动子是叶绿体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启动子,研究该基因的编码特点对完善叶绿体基因工程的研究设计、提高外源基因在受体物种中高效、稳定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综合运用了多种分析软件,对11种植物的叶绿体psbA基... 植物叶绿体psbA基因的启动子是叶绿体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启动子,研究该基因的编码特点对完善叶绿体基因工程的研究设计、提高外源基因在受体物种中高效、稳定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综合运用了多种分析软件,对11种植物的叶绿体psbA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种植物psbA基因的ENC(Effective Number of Codons)值都小于40,显示出了明显的密码子偏好性,即在碱基组成上偏爱以C结尾的密码子。RSCU(Relative Synonymous Codon Usage)值表明共有20个密码子在编码使用上具有偏好性,其中有8个表现出较强的偏好性;另有12个密码子在psbA中出现率极低或没有出现。在聚类分析中,基于密码子偏好性参数RSCU的聚类不能正确反映物种间的进化关系,而基于基因序列的聚类更适合作为系统发育分析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BA基因 密码子偏好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