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十字花科种间杂交创造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文雁成
鲁丽萍
+5 位作者
张书芬
王建平
朱家成
何俊平
赵磊
曹金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0-34,共5页
为了拓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以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为材料研究了十字花科种间杂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油菜杂交结角率和亲和指数存在差异。在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中,芥菜...
为了拓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以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为材料研究了十字花科种间杂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油菜杂交结角率和亲和指数存在差异。在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中,芥菜型油菜作母本的杂交结角率(分别为95.0%、92.5%)和亲和指数(分别为6.51、12.40)高于其反交(17.5%、20.0%,0.56、1.12)。在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的种间杂交中,以甘蓝型油菜为母本的杂交结角率和亲和指数(分别为97.5%和14.66)高于以白菜型油菜作母本(分别为30.0%和2.41)。将芥菜型油菜的琴形叶性状转移到甘蓝型油菜中,发现该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育成了油酸含量高于80%的特高油酸含量新品系和亚麻酸含量低于3%(2.14%)的甘蓝型油菜品系,这些优异脂肪酸种质资源材料均是低芥酸、低硫甙品系,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
油菜
种间杂交
亲和指数
琴形叶
高油酸
低亚麻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个甘蓝型油菜裂刻叶缘突变体遗传规律及其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文雁成
张书芬
+6 位作者
王建平
朱家成
何俊平
蔡东芳
曹金华
赵磊
王东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7,共5页
为了培育高产品种、改良叶片性状以增加群体通风透光性,通过经典遗传学的方法,对两种通过种间杂交和种内杂交育成的甘蓝型油菜裂刻叶缘突变体ll1和ll2的遗传规律和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遗传研究结果表明,ll2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ll1受1对...
为了培育高产品种、改良叶片性状以增加群体通风透光性,通过经典遗传学的方法,对两种通过种间杂交和种内杂交育成的甘蓝型油菜裂刻叶缘突变体ll1和ll2的遗传规律和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遗传研究结果表明,ll2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ll1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前期研究结果)。将ll1与ll2杂交、自交和回交,发现ll2与ll1相比表现为显性。这两个裂刻叶缘突变体的突变基因紧密连锁。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越冬前两个裂刻叶缘突变体的单株叶面积都显著小于野生型,原因是裂刻叶缘突变体的叶片长度显著小于野生型。但是,到成熟期,两个突变体与野生型间的主要农艺性状(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角果数、角粒数和单株产量)差异不显著,表明裂刻叶缘性状对油菜产量的形成没有不利影响。本研究将为构建油菜理想株型、选育强优势油菜杂交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裂刻叶缘
遗传
叶面积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密度网罩对甘蓝型油菜隔离制种效果比较
被引量:
1
3
作者
文雁成
张书芬
+7 位作者
何俊平
蔡东芳
朱家成
王建平
曹金华
胡坤
赵磊
王东国
《农学学报》
2021年第12期68-73,共6页
旨在考察网罩密度对油菜制种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Polima和萝卜2种胞质雄性不育系为试验材料,研究网罩对光照、温度、湿度、菌核病发病率以及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网罩内光照强度随密度增加而显著下降。(2)罩内温度普遍上升,但...
旨在考察网罩密度对油菜制种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Polima和萝卜2种胞质雄性不育系为试验材料,研究网罩对光照、温度、湿度、菌核病发病率以及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网罩内光照强度随密度增加而显著下降。(2)罩内温度普遍上升,但是差异并不都显著。(3)网罩内湿度总体上是随网罩密度增加而升高。但是,也存在例外。(4)随着密度的增加,网罩内菌核病发病率升高。(5)试验中即使最大密度的网罩(160目),也不能完全阻隔外来花粉。(6)对于Polima和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系,相同密度的网罩造成杂交制种产量的下降幅度相近。因此,网罩对Polima和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系存在相似影响,现在常用的网罩密度不能达到完全阻隔外来花粉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制种
尼龙网罩
密度
隔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十字花科种间杂交创造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文雁成
鲁丽萍
张书芬
王建平
朱家成
何俊平
赵磊
曹金华
机构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
河南
财政税务高等专
科学
校信息工程系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0-34,共5页
基金
国家"863"油菜杂种优势利用项目(2011AA10A104)
河南省国际合作项目(134300510064)
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项目(134200510027)
文摘
为了拓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以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为材料研究了十字花科种间杂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油菜杂交结角率和亲和指数存在差异。在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中,芥菜型油菜作母本的杂交结角率(分别为95.0%、92.5%)和亲和指数(分别为6.51、12.40)高于其反交(17.5%、20.0%,0.56、1.12)。在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的种间杂交中,以甘蓝型油菜为母本的杂交结角率和亲和指数(分别为97.5%和14.66)高于以白菜型油菜作母本(分别为30.0%和2.41)。将芥菜型油菜的琴形叶性状转移到甘蓝型油菜中,发现该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育成了油酸含量高于80%的特高油酸含量新品系和亚麻酸含量低于3%(2.14%)的甘蓝型油菜品系,这些优异脂肪酸种质资源材料均是低芥酸、低硫甙品系,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
关键词
十字花科
油菜
种间杂交
亲和指数
琴形叶
高油酸
低亚麻酸
Keywords
Cruciferae
rape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compatibility index
fiddle-shaped leaf
high olein acid content
low linolenic acid content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个甘蓝型油菜裂刻叶缘突变体遗传规律及其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文雁成
张书芬
王建平
朱家成
何俊平
蔡东芳
曹金华
赵磊
王东国
机构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7,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1300)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51100111200)
文摘
为了培育高产品种、改良叶片性状以增加群体通风透光性,通过经典遗传学的方法,对两种通过种间杂交和种内杂交育成的甘蓝型油菜裂刻叶缘突变体ll1和ll2的遗传规律和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遗传研究结果表明,ll2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ll1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前期研究结果)。将ll1与ll2杂交、自交和回交,发现ll2与ll1相比表现为显性。这两个裂刻叶缘突变体的突变基因紧密连锁。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越冬前两个裂刻叶缘突变体的单株叶面积都显著小于野生型,原因是裂刻叶缘突变体的叶片长度显著小于野生型。但是,到成熟期,两个突变体与野生型间的主要农艺性状(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角果数、角粒数和单株产量)差异不显著,表明裂刻叶缘性状对油菜产量的形成没有不利影响。本研究将为构建油菜理想株型、选育强优势油菜杂交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裂刻叶缘
遗传
叶面积
农艺性状
Keywords
Brassica napus L.
lobbed leaf margin
genetics
leaf area
agronomic trait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密度网罩对甘蓝型油菜隔离制种效果比较
被引量:
1
3
作者
文雁成
张书芬
何俊平
蔡东芳
朱家成
王建平
曹金华
胡坤
赵磊
王东国
机构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学学报》
2021年第12期68-73,共6页
基金
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2016YFD0101300)
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甘蓝型油菜强优势抗逆双低优质萝卜质不育杂交种选育”(182102110430)。
文摘
旨在考察网罩密度对油菜制种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Polima和萝卜2种胞质雄性不育系为试验材料,研究网罩对光照、温度、湿度、菌核病发病率以及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网罩内光照强度随密度增加而显著下降。(2)罩内温度普遍上升,但是差异并不都显著。(3)网罩内湿度总体上是随网罩密度增加而升高。但是,也存在例外。(4)随着密度的增加,网罩内菌核病发病率升高。(5)试验中即使最大密度的网罩(160目),也不能完全阻隔外来花粉。(6)对于Polima和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系,相同密度的网罩造成杂交制种产量的下降幅度相近。因此,网罩对Polima和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系存在相似影响,现在常用的网罩密度不能达到完全阻隔外来花粉的目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制种
尼龙网罩
密度
隔离效果
Keywords
Brassica napus L.
Seed Production
Nylon Net
Density
Isolation Effect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十字花科种间杂交创造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研究
文雁成
鲁丽萍
张书芬
王建平
朱家成
何俊平
赵磊
曹金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个甘蓝型油菜裂刻叶缘突变体遗传规律及其农艺性状分析
文雁成
张书芬
王建平
朱家成
何俊平
蔡东芳
曹金华
赵磊
王东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密度网罩对甘蓝型油菜隔离制种效果比较
文雁成
张书芬
何俊平
蔡东芳
朱家成
王建平
曹金华
胡坤
赵磊
王东国
《农学学报》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