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西成 赵虹 +3 位作者 曹廷杰 范和君 胡卫国 陈渝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4-38,共5页
回顾了建国以来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和品种利用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品种利用研究的主要改革与创新。在品种利用研究中,总结了五忌五看品种评价标准,推广了育(引)、试、繁、推一体化品种运行机制,提出了一圃制繁种新技术,鉴定出了豫麦2... 回顾了建国以来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和品种利用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品种利用研究的主要改革与创新。在品种利用研究中,总结了五忌五看品种评价标准,推广了育(引)、试、繁、推一体化品种运行机制,提出了一圃制繁种新技术,鉴定出了豫麦2号、豫麦13号、郑麦9023、周麦18号、矮抗58、郑麦366等一大批小麦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区域试验 五忌五看 一圃制 育试繁推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节水栽培研究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方保停 邵运辉 +3 位作者 岳俊芹 秦峰 郑飞 金先春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25,共3页
综述了河南省小麦节水栽培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小麦高效节水的生理基础,提出了应加强节水高效品种选育和筛选,建立适应型栽培体系、小麦-玉米节水高产一体化体系等对策,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河南省小麦可持续生产。
关键词 小麦 节水栽培 生理基础 现状与对策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半冬性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 被引量:37
3
作者 曹廷杰 赵虹 +2 位作者 王西成 崔党群 詹克慧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9-442,共4页
为了解河南省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规律,利用近二十年河南省小麦冬水组区域试验数据,对新育成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品种育成年份的延后,抽穗期和成熟期呈提前趋势,株高呈降低趋势,每666.7 m2有效穗数... 为了解河南省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规律,利用近二十年河南省小麦冬水组区域试验数据,对新育成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品种育成年份的延后,抽穗期和成熟期呈提前趋势,株高呈降低趋势,每666.7 m2有效穗数和全生育期天数呈减少趋势,穗粒数、千粒重、灌浆时间和每666.7 m2产量则呈增加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千粒重、穗粒数以及灌浆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抽穗期、成熟期以及全生育期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产量的提高主要与抽穗期提前导致灌浆时间、穗粒数以及千粒重的增加有关。文中还对今后河南省半冬性小麦品种在产量三要素、株型结构和熟期等方面的遗传改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小麦品种 农艺性状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弱春性小麦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演变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曹廷杰 赵虹 +2 位作者 王西成 崔党群 詹克慧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16,共4页
利用连续21 a河南省小麦春水组区域试验数据,分析了小麦新育成弱春性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品种育成年份的推延,小麦抽穗期和成熟期呈提前趋势,株高呈降低趋势,全生育期天数呈减少趋势,灌浆时间、有效穗数、穗粒数... 利用连续21 a河南省小麦春水组区域试验数据,分析了小麦新育成弱春性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品种育成年份的推延,小麦抽穗期和成熟期呈提前趋势,株高呈降低趋势,全生育期天数呈减少趋势,灌浆时间、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呈增加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麦产量与千粒重、有效穗数、穗粒数以及灌浆时间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弱春性小麦 品种 农艺性状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河南省中、北部冬小麦播期和越冬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郭瑞 季书勤 +3 位作者 王汉芳 李向东 张德奇 程芳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40,共4页
利用近30 a气象资料,分析了小麦生育期内气温变化趋势,结合多年多点多品种播期试验,确定了河南省中、北部地区适宜的播种期。结果表明,小麦生育期内气温呈升高趋势,小麦生育期平均气温每年增加0.088 8℃;冬前气温也呈升高的趋势,冬前平... 利用近30 a气象资料,分析了小麦生育期内气温变化趋势,结合多年多点多品种播期试验,确定了河南省中、北部地区适宜的播种期。结果表明,小麦生育期内气温呈升高趋势,小麦生育期平均气温每年增加0.088 8℃;冬前气温也呈升高的趋势,冬前平均气温每年约增加0.054 5℃;越冬气温亦呈上升趋势,每年约增加0.078 8℃。综合理论与田间试验结果,河南省中北部地区冬小麦适宜播期应控制在10月7-10日,最晚不宜超过10月15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气候变化 中、北部地区 小麦 播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不同类型小麦养分吸收分配规律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绍敏 宝德俊 +4 位作者 郭斗斗 张水清 许为钢 胡琳 吴政卿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0-34,共5页
依据大田长期施肥试验(1991-2008年)中9个中筋和强筋小麦品种对N、P、K的吸收和分配变化规律,探索小麦品种及筋型对养分的吸收差异,为小麦专用肥研发与合理施肥提供指导。结果表明,以豫麦13号为代表的中筋小麦,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要N... 依据大田长期施肥试验(1991-2008年)中9个中筋和强筋小麦品种对N、P、K的吸收和分配变化规律,探索小麦品种及筋型对养分的吸收差异,为小麦专用肥研发与合理施肥提供指导。结果表明,以豫麦13号为代表的中筋小麦,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要N、P、K分别为2.06kg、0.44kg和1.84kg,需要N∶P∶K比例为1∶0.19∶0.89;以郑麦9023为代表的强筋小麦吸收N、P、K分别为2.65kg、0.51kg和2.61kg,比中筋小麦分别增加0.59kg、0.07kg和0.77kg,需要N∶P∶K比例为1∶0.21∶0.98。N、P在籽粒和茎秆中的分配比例品种间差异较小,9个品种N在籽粒中分配比例平均为79%,P在籽粒中分配比例为77%,K在籽粒中分配比例为16.5%。通过小麦秸秆还田,21%~25%的N、24%~32%P以及78%~89%的K归还到土壤。目前推广的强筋小麦品种比中筋小麦需更多N和K,目标产量为7 500~9 000kg/hm2,强筋小麦需要N 170~200kg/hm2,N∶P2O5∶K2O适宜比例为1∶0.48∶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长期施肥试验 潮土 小麦 养分吸收与分配 合理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同名小麦地方品种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正玲 胡琳 +4 位作者 王会伟 董海滨 李艳 李春鑫 许为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4-570,共7页
为了给河南省小麦地方品种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利用SSR标记对白和尚头、白麦、白芒糙、出山豹等15组名称相同的小麦地方品种共计155份材料进行了组间和组内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同名品种组内,15组材料的等位变异变化范围为47~7... 为了给河南省小麦地方品种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利用SSR标记对白和尚头、白麦、白芒糙、出山豹等15组名称相同的小麦地方品种共计155份材料进行了组间和组内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同名品种组内,15组材料的等位变异变化范围为47~79个,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6~0.93,多态性信息含量分布范围为0.856~0.936;同名品种组间,155份材料共产生143个等位变异,遗传相似系数分布范围为0.75~1.00,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90,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981。分别对同名品种组内和组间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同名品种组内3组共7份材料遗传相似系数为1.00,而同名品种组间未出现遗传相似系数为1.00的材料。由此可见,河南省小麦地方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名小麦地方品种间存在同名同质和同名异质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地方品种 SSR 亲缘关系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栽培技术的演变与发展 被引量:45
8
作者 王绍中 季书勤 +2 位作者 张德奇 李秀民 吕平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26,共8页
概述了57年(1949-2006年)来河南省小麦栽培技术的发展过程,总结了河南省小麦不同生产阶段、不同产量水平运用的综合栽培技术;全面展示了河南小麦由低产?中产?高产?超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尤其是近期每公顷产量9000-10500kg水平的典... 概述了57年(1949-2006年)来河南省小麦栽培技术的发展过程,总结了河南省小麦不同生产阶段、不同产量水平运用的综合栽培技术;全面展示了河南小麦由低产?中产?高产?超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尤其是近期每公顷产量9000-10500kg水平的典型栽培技术,对河南省乃至黄淮南片麦区今后的小麦高产栽培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小麦 栽培技术 超高产 演变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赵献林 雷振生 吴政卿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1-53,共3页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河南省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如悬耕耙和秸秆还田引起的死苗问题、除草剂造成的药害问题、纹枯病和全蚀病的预防问题等,并提出了针对性指导意见。
关键词 小麦 栽培管理 问题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3年度河南省气候特点及小麦品种利用建议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西成 赵虹 +2 位作者 曹廷杰 胡卫国 陈渝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32,共4页
分析了2012-2013年度小麦生育期间河南省的农业气候特点及其对小麦品种的影响、造成冻害成因及应对措施、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和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部分新审定品种和中间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系进行了评价,以期为河南省秋季麦... 分析了2012-2013年度小麦生育期间河南省的农业气候特点及其对小麦品种的影响、造成冻害成因及应对措施、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和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部分新审定品种和中间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系进行了评价,以期为河南省秋季麦播及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气候特点 小麦 品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地方小麦品种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正玲 许为钢 +2 位作者 张清珍 李锁平 胡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2-587,共6页
为给河南省小麦地方品种资源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A-PAGE方法,对小麦地方品种白和尚头、白麦、白芒糙、出山豹等15种243份地方小麦品种进行了同质检验,对同质地方品种进行了同名品种间和非同名品种间醇溶蛋白构成分析,并将聚类... 为给河南省小麦地方品种资源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A-PAGE方法,对小麦地方品种白和尚头、白麦、白芒糙、出山豹等15种243份地方小麦品种进行了同质检验,对同质地方品种进行了同名品种间和非同名品种间醇溶蛋白构成分析,并将聚类结果与农艺性状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43份材料中有156份同质,占总样品的64.2%。这156份地方品种共产生72条谱带,其中α区21条、β区22条、γ区16条、ω区13条,共147种构型;谱带分布频率范围为0.6%~100%,平均为25.6%;多样性指数为0.957,其中α区0.801、β区0.836、γ区0.897、ω区0.870。15种同名品种产生谱带的范围为27~41条;品种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最大为2.033,平均遗传距离分布在0.330~0.574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布在0.940~0.958之间。将聚类结果与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农艺性状相近的材料大都能在遗传距离为1.0时被聚为一类。相同的带型在同名品种间和非同名品种间都有出现,表明小麦地方品种间存在同名异种、同种异名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地方品种 醇溶蛋白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生产特点及2010年品种利用意见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西成 赵虹 +3 位作者 张学斌 曹廷杰 胡卫国 陈瑜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13,共5页
分析了河南省小麦生产特点和气候特点及其对品种的要求,提出了2010年小麦品种布局建议,并对河南省小麦生产大面积推广品种的利用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品种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河南省 小麦 生产特点 品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河南省气候特点及小麦品种利用意见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西成 赵虹 +2 位作者 曹廷杰 胡卫国 张改凤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16,共6页
分析了河南省的气候特点和选择利用小麦品种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的原则,并对河南省大面积应用的品种、新近审定品种和苗头品种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 小麦 品种利用 抗病性 用种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不同生态区小麦产业发展障碍因子及解决途径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虹 曹廷杰 +1 位作者 王西成 胡卫国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35,共5页
对河南省不同生态区小麦产业发展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途径,以期为制定河南省不同生态区小麦产量和品质持续提升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 河南省 小麦产业 障碍因子 解决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河南省气候特点及小麦新品种(系)利用意见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西成 赵虹 +2 位作者 曹廷杰 胡卫国 张改凤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7-42,共6页
分析了河南省2012年度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针对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的现状,提出了品种利用应遵循的原则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主导品种的发展趋势。对部分新审定优异品种和在中间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品系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河南省 小麦 品种利用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品种信息数据库的构建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莉 任银玲 +2 位作者 李国领 张龙龙 许宏云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9-152,共4页
利用UML建模,建立了基于J2EE平台轻量级框架Spring+Struts+Hibernate的河南省小麦品种信息数据库系统。该数据库涵盖了1990年以来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172个小麦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配套栽培技术、适宜区域等信息,具... 利用UML建模,建立了基于J2EE平台轻量级框架Spring+Struts+Hibernate的河南省小麦品种信息数据库系统。该数据库涵盖了1990年以来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172个小麦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配套栽培技术、适宜区域等信息,具有统一友好的操作界面,完善的资源基础数据信息设置,高效的模糊检索,精确快速的精准查询,安全的资源数据管理,适合从事小麦遗传改良、栽培技术研发、种子企业、推广服务的技术人员和种植户等进行信息查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小麦 品种 信息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河南省小麦苗情分析及春季管理意见 被引量:8
17
作者 季书勤 张德奇 李向东 《种业导刊》 2010年第3期12-12,15,共2页
目前,河南省小麦从南到北陆续进入返青、起身、拔节等生育时期,此时期是决定穗数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春季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针对2009年冬季低温来得早,持续时间长,小麦叶龄小、分蘖少、次生根少的苗情特点,在麦田管理上,... 目前,河南省小麦从南到北陆续进入返青、起身、拔节等生育时期,此时期是决定穗数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春季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针对2009年冬季低温来得早,持续时间长,小麦叶龄小、分蘖少、次生根少的苗情特点,在麦田管理上,应尽“早”行动,以“促”为主,措施“前移”,迅速掀起春季麦田管理的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情分析 河南省 春季管理 小麦 麦田管理 生育时期 持续时间 穗粒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强筋优质小麦生产存在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献林 雷振生 吴政卿 《种业导刊》 2008年第5期12-12,共1页
1河南省强筋优质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 河南是小麦生产大省,常年小麦种植面积在490万公顷以上,面积和总产均位居全国之首,河南小麦生产的丰歉对全国粮食形势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深入,2007年我省优质麦收获面积达340多万公... 1河南省强筋优质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 河南是小麦生产大省,常年小麦种植面积在490万公顷以上,面积和总产均位居全国之首,河南小麦生产的丰歉对全国粮食形势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深入,2007年我省优质麦收获面积达340多万公顷,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优质小麦 河南省 产存 种植业结构调整 种植面积 小麦生产 优质麦 公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种业发展初探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学斌 李国领 +1 位作者 祁峰 汪庆昌 《种业导刊》 2010年第6期13-14,共2页
小麦是河南省第一大优势作物,文章针对河南省小麦种业的现状,分析了制约河南省小麦种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小麦种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河南省 小麦 种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育种的发展方向探讨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献林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36,共4页
小麦生产发展对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劳动力缺乏导致栽培管理不到位,气候和环境条件变化使小麦抗逆性和抗病性面临新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育种研究方向、育种目标及育种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河南省 小麦 育种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