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产学研视角下信阳市油茶产业创新发展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子良 蓝黎明 谢涛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5期23-26,82,共5页
政产学研指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配合协作、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形成研发、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创新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彰显综合优势的一种发展模式。笔者从这一视角出发,分析了信阳市油茶产业创新发展中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 政产学研指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配合协作、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形成研发、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创新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彰显综合优势的一种发展模式。笔者从这一视角出发,分析了信阳市油茶产业创新发展中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现状,指出其市场主导性不强、融合程度不足、基础条件待改善等不足,并从创新模式、研发链条、保障机制上提出优化建议,以期进一步助力信阳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政产学研 融合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南茶园柿广翅蜡蝉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9
2
作者 赵丰华 吕立哲 +3 位作者 任红楼 龚凤萍 蒋双丰 党永超 《中国茶叶》 2011年第5期18-19,共2页
柿广翅蜡蝉(Ricania sublimbata Jacobi),属同翅目广翅蜡蝉科。其寄主很广,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柑桔、苹果、桃、柿、椿、构树、桂花等几十种果木园林花卉植物。笔者在对豫南茶园病虫害调查研究中发现,不论是幼龄茶园还是成龄茶园,不... 柿广翅蜡蝉(Ricania sublimbata Jacobi),属同翅目广翅蜡蝉科。其寄主很广,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柑桔、苹果、桃、柿、椿、构树、桂花等几十种果木园林花卉植物。笔者在对豫南茶园病虫害调查研究中发现,不论是幼龄茶园还是成龄茶园,不论山地茶园还是平地茶园,都发生有柿广翅蜡蝉为害,其分布范围逐年扩大,为害逐年加重,已上升为豫南茶园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笔者对豫南茶园柿广翅蜡蝉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其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广翅蜡蝉 幼龄茶园 生物学特性 豫南 广翅蜡蝉科 病虫害调查 花卉植物 山地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园茶毛虫性信息素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丰华 彭萍 +2 位作者 任红楼 龚凤萍 郑杰 《中国茶叶》 2011年第12期17-18,共2页
茶毛虫是危害茶树的三大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咀食叶片为害,大发生时,将茶树芽叶、嫩梢啃食殆尽,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树势。另外,虫体的毒毛触及人体皮肤能引起红肿痛痒,严重影响采茶及茶园管理。长期以来,茶毛虫防治依赖于化学防... 茶毛虫是危害茶树的三大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咀食叶片为害,大发生时,将茶树芽叶、嫩梢啃食殆尽,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树势。另外,虫体的毒毛触及人体皮肤能引起红肿痛痒,严重影响采茶及茶园管理。长期以来,茶毛虫防治依赖于化学防治,但长期无节制地使用农药带来害虫抗药性增强、生态平衡破坏、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管理 茶毛虫 性信息素 害虫抗药性 应用 生态平衡破坏 化学防治 茶叶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扦插繁殖的原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淑平 吕立哲 蒋双丰 《中国茶叶》 2010年第7期13-14,共2页
扦插繁殖是茶树无性繁殖最常见的方法,该技术利用茶树的再生作用,将茶树植株营养器官的一部分插入湿润疏松基质里,培养成完全独立的植株。扦插繁殖培育出的茶苗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具有繁殖系数大,扦插后发根成苗快等优点。用扦... 扦插繁殖是茶树无性繁殖最常见的方法,该技术利用茶树的再生作用,将茶树植株营养器官的一部分插入湿润疏松基质里,培养成完全独立的植株。扦插繁殖培育出的茶苗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具有繁殖系数大,扦插后发根成苗快等优点。用扦插苗建成的茶园,茶树蓬面整齐一致,便于机械化操作,并能提高茶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扦插繁殖 茶树 原理 机械化操作 无性繁殖 营养器官 优良性状 繁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园杂草的种类及无公害防治措施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丰华 吕立哲 +3 位作者 任红楼 龚凤萍 蒋双丰 郑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5期136-136,236,共2页
通过田间调查,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信阳市茶园杂草分布、发生种类及为害特点,并提出了适时修剪、行间铺草、间作绿肥等无公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 茶园 杂草 无公害防治 信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质量的思考 被引量:5
6
作者 马汉云 王青林 +3 位作者 扶定 霍二伟 沈光辉 郭桂英 《中国种业》 2010年第9期37-39,共3页
农作物优良品种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推广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农产品优质高效的核心。据报道,日本水稻单产提高过程中优良品种的贡献率在60%以上。在生产实践中,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一般都要经过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品种审定后... 农作物优良品种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推广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农产品优质高效的核心。据报道,日本水稻单产提高过程中优良品种的贡献率在60%以上。在生产实践中,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一般都要经过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品种审定后方可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质量 水稻品种 农作物新品种 优良品种 生产试验 农业产业化 大面积推广 农业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籼新品种青两优916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桂英 王青林 +6 位作者 祁玉良 马汉云 扶定 霍二伟 沈光辉 余新春 全瑞兰 《中国稻米》 2014年第5期84-85,共2页
青两优916系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以矮青34s为母本、香丰916作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分蘖力强、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性好、结实率高、千粒重大等特点,201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 青两优916系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以矮青34s为母本、香丰916作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分蘖力强、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性好、结实率高、千粒重大等特点,201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优质栽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青两优916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三系中籼杂交水稻Ⅱ优688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桂英 王青林 +5 位作者 祁玉良 马汉云 扶定 霍二伟 沈光辉 全瑞兰 《中国种业》 2014年第3期83-84,共2页
河南省地处我国籼粳两大稻区的交织过渡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66.7万hm2左右,其中籼稻种植面积50.7万hm2左右。河南省籼稻种植区域集中,主要分布在豫南稻区,包括河南省南部的信阳市以及南阳、驻马店市的部分县(区),其中以信阳市面... 河南省地处我国籼粳两大稻区的交织过渡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66.7万hm2左右,其中籼稻种植面积50.7万hm2左右。河南省籼稻种植区域集中,主要分布在豫南稻区,包括河南省南部的信阳市以及南阳、驻马店市的部分县(区),其中以信阳市面积最大,年种植面积已达46.7万hm2,素有“豫南老稻区”之称,是河南省水稻的主产区。河南省南部稻区水稻生产以一季中籼稻品种为主,当地光、温、水资源能够充分地满足水稻需求,特别是在水稻的抽穗灌浆中后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病虫害相对来说比较轻,稻米品质明显优于我国南方稻区生产的一季中籼稻品种,同时也是全国一季中籼的高产区之一,水稻产量和品质优势十分明显。水稻已成为河南省南部稻区不可替代的高产稳产粮食作物,水稻生产为当地粮食增产、农民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中籼稻 栽培技术要点 高产优质 水稻种植面积 豫南稻区 三系 水稻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