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隐结构模型的《幼科发挥》“药-证-方”规律
- 1
-
-
作者
李宇迪
丁樱
徐炎
孟浩基
刘文博
杜昊雨
-
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医学院
河南省儿童紫癜肾病诊疗中心
河南省儿童脑病诊疗康复中心
河南省儿童不明原因发热中西医诊疗中心
-
出处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612,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334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205190)
+3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M731027)
国医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丁樱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
河南省博士后项目(HN2022096)
河南省中医学“双一流”创建科学研究专项(HSRP-DFCTCM-2023-8-21)。
-
文摘
目的:分析《幼科发挥》治疗儿科疾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药-证-方”诊治儿科疾病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幼科发挥》卷之四附汤方中的内服方剂,使用Excel2021进行频数统计,SPSS Modeler18.0、Cytoscape 3.8.0统计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和复杂网络分析,Lantern 5.0进行隐结构模型分析,总结《幼科发挥》治疗儿科疾病的“药-证-方”规律。结果:共纳入73首方剂,137味中药,累积用药频次605次。高频药物共31味(频次>5次),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甘草、茯苓、陈皮、人参、白术;药性以温、寒为主(频次>50),药味以辛、苦、甘为主(频次>50);主归肺、脾、胃、肝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20组常见药对,其中高频药对(实例≥20)为甘草-茯苓、甘草-人参、甘草-陈皮、茯苓-白术、甘草-白术,甘草、茯苓、陈皮、白术、半夏、当归、人参等药物间关联度最强;隐结构模型分析得出脾虚痰聚、肺脾气虚、痰阻气滞、风热犯肺证,以及心惊肝风肾虚诸证。结论:《幼科发挥》以治儿童肺脾诸疾为主,脾虚类证以补脾、运气、化痰、渗湿,肺虚外感风热以疏散风热、降气化痰;用药以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强调调理气机,运脾行气之重,同时兼顾心惊肝风肾虚诸证。
-
关键词
关联规则
隐结构模型
药-证-方
幼科发挥
用药规律
儿科
肺脾
心肝肾
-
Keywords
Association rule
Hidden structure model
Medicine-syndrome-prescription
Elaboration on Pediatrics
Medication pattern
Pediatrics
Lung and spleen
Heart,liver,and kidney
-
分类号
R272
[医药卫生—中医儿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