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9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信阳市红麻低产低效的主要原因及其针对性措施探讨
被引量:
3
1
作者
崔满星
宋小南
简惜梅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8-31,共4页
本文通过对信阳市 1 5年红麻生产状况的分析 ,找出了信阳红麻生产长期以来低产低效的根本原因。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推广新品种 ,改革栽培技术及轮作制度、加强宏观调控等一系列增产措施 ,推动红麻生产走出低谷 ,朝着协调、稳...
本文通过对信阳市 1 5年红麻生产状况的分析 ,找出了信阳红麻生产长期以来低产低效的根本原因。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推广新品种 ,改革栽培技术及轮作制度、加强宏观调控等一系列增产措施 ,推动红麻生产走出低谷 ,朝着协调、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品种
轮作制度
宏观调控
产量
信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播期对信阳红麻纤维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11
2
作者
吕玉虎
潘兹亮
+2 位作者
彭保宏
张丽霞
凌萍
《中国麻业科学》
2008年第4期214-216,共3页
信阳市红麻不同播期的纤维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的红麻最适播种期是5月5日。从5月15日后,随着播期推迟,纤维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逐渐降低。因此,在生产实际中,为确保较高的红麻产量,建议改夏麻为春麻。
关键词
红麻
播期
纤维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阳地区红麻生产现状及持续发展的对策
被引量:
4
3
作者
宋小南
崔满星
+1 位作者
祝万龙
张有聚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3-35,共3页
1信阳红麻生产现状信阳地处淮河流域,气温适度,雨量充沛,土质肥沃,光照时间长,具有适宜红麻生长的良好生态条件。本地农民很早就有种麻习惯,信阳产红麻品质优良,熟麻纤维束长,质地柔软,浩白带弹性,斑庇少,拉力大,支数高,...
1信阳红麻生产现状信阳地处淮河流域,气温适度,雨量充沛,土质肥沃,光照时间长,具有适宜红麻生长的良好生态条件。本地农民很早就有种麻习惯,信阳产红麻品质优良,熟麻纤维束长,质地柔软,浩白带弹性,斑庇少,拉力大,支数高,畅销国内100多个厂家,被一些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生产现状
持续
信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信阳地区杂交水稻发展历程与成就
4
作者
马铮
刘煜
+1 位作者
柳世君
徐士库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83-83,89,共2页
信阳地区杂交水稻研究和生产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难关是制约杂交水稻发展的主要因素。制种技术难关攻克后,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由1987年的1 333.3hm2到1988年的2.87万公顷,以后每年以6.67万公顷的速度迅速推广,至2006年...
信阳地区杂交水稻研究和生产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难关是制约杂交水稻发展的主要因素。制种技术难关攻克后,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由1987年的1 333.3hm2到1988年的2.87万公顷,以后每年以6.67万公顷的速度迅速推广,至2006年的41.87万公顷,占水稻播种面积的95%以上,粮食产量突破500万吨大关,使信阳这个长期粮食不能自给的革命老区解决了温饱而走向富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制种技术
攻关
粮食
河南信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豫南引种茶树品种光合特性与品质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袁祖丽
李华鑫
+1 位作者
吕立哲
韩莹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7-272,共6页
测定了豫南地区引进的6个茶树品种的光合参数,并对茶叶品质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碧香早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叶绿素总量均极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白毫早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蒸腾速率极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舒茶...
测定了豫南地区引进的6个茶树品种的光合参数,并对茶叶品质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碧香早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叶绿素总量均极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白毫早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蒸腾速率极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舒茶早的水分利用效率极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迎霜、白毫早、碧香早的综合品质成分表现较优;从光合色素含量方面考虑,碧香早应为引进品种中的品质较优良品种;白毫早和舒茶早的净光合速率较高,具有高产的潜能;舒茶早水分利用效率极显著高于其它品种,为较耐旱的品种;迎霜、白毫早、碧香早是制作绿茶较好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光合参数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豫南引进茶树品种叶片形态、结构特征与抗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杜娟
李华鑫
+2 位作者
韩莹
吕立哲
袁祖丽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5,共5页
通过扫描电镜、石蜡切片等方法对豫南引进的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品种舒茶早、白毫早、平阳特早、迎霜、乌牛早、碧香早等的叶片形态特征及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乌牛早、白毫早的抗旱、抗寒能力较强,舒茶早、迎霜、...
通过扫描电镜、石蜡切片等方法对豫南引进的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品种舒茶早、白毫早、平阳特早、迎霜、乌牛早、碧香早等的叶片形态特征及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乌牛早、白毫早的抗旱、抗寒能力较强,舒茶早、迎霜、碧香早的抗旱、抗寒能力中等,平阳特早的抗旱、抗寒能力较差.因此,在常受干旱、寒害的豫南茶区,乌牛早、白毫早为适宜推广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引种
叶片
形态特征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肉鸡免疫功能的营养调控进展
被引量:
2
7
作者
陈恩林
王新卫
李强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7年第2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营养调控
免疫功能
肉鸡日粮
生产性能
饲料转化率
最低成本
成分组成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优信粳1号高产低肥优化栽培模型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明年
崔满星
+5 位作者
王友华
张淮
严德远
方玲
卢兆成
柳世君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2-285,共4页
试验采用6因子最优混合设计,通过微机建立了初步得到反馈验证的高拟合度产量函数模型.经综合解析、模拟优化,充分显现了两优信粳1号8250kg/hm^2以上的高产低肥优化农艺措施.并对其吸收地力氮素的能力等进行了讨论.表4,参1.
关键词
两优信粳1号
最优混合设计
产量
肥料
栽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硬质O_2玉米的选育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胡建涛
王友华
+4 位作者
祁玉良
齐建双
程辉
沈光辉
胡书娅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1S期105-106,115,共3页
玉米opaque-2基因能够显著提高玉米胚乳中的赖氨酸、色氨酸含量,但胚乳质地松软。有研究发现,玉米opaque-2基因能够有效地提高玉米胚乳的硬质度,但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中的表达不尽相同。通过对两个不同遗传背景的回交六代材料A、B两个群...
玉米opaque-2基因能够显著提高玉米胚乳中的赖氨酸、色氨酸含量,但胚乳质地松软。有研究发现,玉米opaque-2基因能够有效地提高玉米胚乳的硬质度,但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中的表达不尽相同。通过对两个不同遗传背景的回交六代材料A、B两个群体的考察,根据他们不同的遗传背景表达相同,来说明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选育硬质高赖氨酸自交系需要用不同的选育方法。结果表明:两个遗传背景下都有部分单株软粒与硬粒的比例小于1/3,即双隐性基因所占比例小于1/4,但材料A软粒与硬粒的比例变化幅度较大。得出材料A用分子标记的方法更容易选育硬质高赖氨酸自交系;材料B从表型考种更容易选育硬质高赖氨酸自交系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aque-2基因
遗传背景
硬质高赖氨酸
卡方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皖西北·豫南地区鲜食玉米模式化栽培研究
被引量:
6
10
作者
刘新宇
武桂贤
+1 位作者
朱庆
段清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35-2236,共2页
以影响鲜穗产量较大的密度、尿素与复合肥施用量3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通用旋转设计,以鲜穗产量为因变量建立数学模型,提出了皖豫交界地带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农艺方案。分析得出两地鲜食玉米产量最佳农艺组合为:密度为6.75万株/hm2,底肥...
以影响鲜穗产量较大的密度、尿素与复合肥施用量3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通用旋转设计,以鲜穗产量为因变量建立数学模型,提出了皖豫交界地带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农艺方案。分析得出两地鲜食玉米产量最佳农艺组合为:密度为6.75万株/hm2,底肥施用复合肥450kg/hm2,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0kg/hm2,最高产量将出现在12.32~13.10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栽培
模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种植密度对红麻纤维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7
11
作者
吕玉虎
潘兹亮
+1 位作者
张丽霞
凌萍
《中国麻业科学》
2007年第1期41-42,共2页
本文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红麻纤维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主要农艺性状值降低,个体发育受到影响;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红麻纤维产量降低,种植密度以18万株h/m2为宜。
关键词
红麻
密度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规模化鸡场禽霍乱病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
5
12
作者
许坤
刘宏斌
薛邦玉
《家禽科学》
2013年第9期37-39,共3页
禽霍乱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主要侵害鸡、鸭、鹅、火鸡等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多呈流行性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多发生于散养户。但近年来不断有规模化鸡场发病的报道,这些不利信号,应该...
禽霍乱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主要侵害鸡、鸭、鹅、火鸡等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多呈流行性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多发生于散养户。但近年来不断有规模化鸡场发病的报道,这些不利信号,应该引起我们规模化养禽场的关注和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鸡场
禽霍乱病
多杀性巴氏杆菌
防治
诊断
禽巴氏杆菌病
出血性败血症
接触性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稻制种亲本开花习性及花遇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
8
13
作者
马铮
毛安润
+2 位作者
徐士库
霍二伟
柳世君
《现代农业科技》
2005年第5期35-36,共2页
观察研究了杂交水稻制种亲本的出叶、抽穗规律及开花习性,发现各亲本间有差异,甚至差异很大。提出了不同组合在制种中各自的花遇标准。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亲本
开花习性
花遇标准
抽穗规律
出叶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豫南水稻延后栽培的效果及应用评价
被引量:
5
14
作者
宋世枝
段斌
何世界
《耕作与栽培》
2004年第1期33-33,62,共2页
豫南地区将水稻播期由 4月下旬推迟至 5月下旬 ,籼型水稻表现减产 ,平均减产 5 88% ,减幅 17 19%~2 6 5 % ;粳型水稻表现增产 ,平均增产 9 4 3% ,增幅 0 98%~ 2 7 85 %。粳稻增产是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的结果 ;
关键词
豫南地区
水稻
延后栽培
产量表现
生长发育
米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糯小麦的品质性状及产品开发
被引量:
4
15
作者
周国勤
易红岩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0S期112-112,120,共2页
通过对糯小麦的品质性状进行详细分析、探讨、试验研究在普通小麦粉中加入糯小麦粉后,面粉直链淀粉含量发生了变化,对面制食品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将促进了食品、造纸、纺织、医药等行业的发展及产品的开发,为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活增...
通过对糯小麦的品质性状进行详细分析、探讨、试验研究在普通小麦粉中加入糯小麦粉后,面粉直链淀粉含量发生了变化,对面制食品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将促进了食品、造纸、纺织、医药等行业的发展及产品的开发,为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活增添了新的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小麦
品质性状
试验
直链淀粉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蕨根渣栽培平菇试验初报
被引量:
3
16
作者
李长喜
王文成
《食用菌》
2002年第2期23-42,共20页
关键词
蕨根渣
栽培
平菇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公害杏鲍菇袋式覆土栽培新技术
被引量:
2
17
作者
吴淑平
马汉云
+1 位作者
龚凤萍
蒋双丰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7S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覆土栽培技术
栽培新技术
无公害蔬菜
杏鲍菇
袋式
珍稀食用菌
刺芹侧耳
药用价值
袋栽技术
实验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牧禾生物菌肥在稻茬免耕油菜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何道君
程辉
余新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2S期92-93,共2页
连续3a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稻茬免耕油菜上施用牧禾生物菌肥能明显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形成较为理想的壮苗越冬,进一步增强油菜抗寒、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大多数的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平均增产30%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解决稻茬免耕...
连续3a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稻茬免耕油菜上施用牧禾生物菌肥能明显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形成较为理想的壮苗越冬,进一步增强油菜抗寒、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大多数的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平均增产30%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解决稻茬免耕油菜产量不稳定这一难题,找到了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禾生物菌肥
稻茬免耕油菜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皖西北、豫南地区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模型研究
被引量:
2
19
作者
刘新宇
武桂贤
+2 位作者
苏东
张顺
刘学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2S期46-47,共2页
本文以密度、尿素与复合肥施用量3个因子为自变量,以鲜穗产量为目标函数进行了皖西北、豫南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的产量模型研究,建立了施用复合肥做基肥、大喇叭口期以尿素做追肥及合理密植的高产数学模型,为两地区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提...
本文以密度、尿素与复合肥施用量3个因子为自变量,以鲜穗产量为目标函数进行了皖西北、豫南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的产量模型研究,建立了施用复合肥做基肥、大喇叭口期以尿素做追肥及合理密植的高产数学模型,为两地区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栽培
产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
1
20
作者
周国勤
李宇峰
黄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2S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东北春麦区
防治
长江中下游
小麦生产
产量影响
产量损失
弱筋小麦
种植面积
稻麦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阳市红麻低产低效的主要原因及其针对性措施探讨
被引量:
3
1
作者
崔满星
宋小南
简惜梅
机构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信阳市
农业局农经站
出处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8-31,共4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信阳市 1 5年红麻生产状况的分析 ,找出了信阳红麻生产长期以来低产低效的根本原因。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推广新品种 ,改革栽培技术及轮作制度、加强宏观调控等一系列增产措施 ,推动红麻生产走出低谷 ,朝着协调、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红麻
品种
轮作制度
宏观调控
产量
信阳市
分类号
S56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F327.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播期对信阳红麻纤维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11
2
作者
吕玉虎
潘兹亮
彭保宏
张丽霞
凌萍
机构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河南省
信阳市
气象局
出处
《中国麻业科学》
2008年第4期214-216,共3页
文摘
信阳市红麻不同播期的纤维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的红麻最适播种期是5月5日。从5月15日后,随着播期推迟,纤维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逐渐降低。因此,在生产实际中,为确保较高的红麻产量,建议改夏麻为春麻。
关键词
红麻
播期
纤维产量
农艺性状
Keywords
kenaf
sowing date
fiber yield
agronomic character
分类号
S56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阳地区红麻生产现状及持续发展的对策
被引量:
4
3
作者
宋小南
崔满星
祝万龙
张有聚
机构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河南省
南阳市卧龙区植保站
出处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3-35,共3页
文摘
1信阳红麻生产现状信阳地处淮河流域,气温适度,雨量充沛,土质肥沃,光照时间长,具有适宜红麻生长的良好生态条件。本地农民很早就有种麻习惯,信阳产红麻品质优良,熟麻纤维束长,质地柔软,浩白带弹性,斑庇少,拉力大,支数高,畅销国内100多个厂家,被一些大中...
关键词
红麻
生产现状
持续
信阳地区
分类号
S56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信阳地区杂交水稻发展历程与成就
4
作者
马铮
刘煜
柳世君
徐士库
机构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信阳市
农业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83-83,89,共2页
文摘
信阳地区杂交水稻研究和生产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难关是制约杂交水稻发展的主要因素。制种技术难关攻克后,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由1987年的1 333.3hm2到1988年的2.87万公顷,以后每年以6.67万公顷的速度迅速推广,至2006年的41.87万公顷,占水稻播种面积的95%以上,粮食产量突破500万吨大关,使信阳这个长期粮食不能自给的革命老区解决了温饱而走向富裕道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制种技术
攻关
粮食
河南信阳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豫南引种茶树品种光合特性与品质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袁祖丽
李华鑫
吕立哲
韩莹
机构
河南
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出处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7-272,共6页
基金
河南农业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2006009)
文摘
测定了豫南地区引进的6个茶树品种的光合参数,并对茶叶品质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碧香早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叶绿素总量均极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白毫早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蒸腾速率极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舒茶早的水分利用效率极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迎霜、白毫早、碧香早的综合品质成分表现较优;从光合色素含量方面考虑,碧香早应为引进品种中的品质较优良品种;白毫早和舒茶早的净光合速率较高,具有高产的潜能;舒茶早水分利用效率极显著高于其它品种,为较耐旱的品种;迎霜、白毫早、碧香早是制作绿茶较好的品种.
关键词
茶树品种
光合参数
品质
Keywords
tea cultivar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
quality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豫南引进茶树品种叶片形态、结构特征与抗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杜娟
李华鑫
韩莹
吕立哲
袁祖丽
机构
河南
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南省
桐柏县国营茶场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出处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5,共5页
基金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B180027)
文摘
通过扫描电镜、石蜡切片等方法对豫南引进的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品种舒茶早、白毫早、平阳特早、迎霜、乌牛早、碧香早等的叶片形态特征及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乌牛早、白毫早的抗旱、抗寒能力较强,舒茶早、迎霜、碧香早的抗旱、抗寒能力中等,平阳特早的抗旱、抗寒能力较差.因此,在常受干旱、寒害的豫南茶区,乌牛早、白毫早为适宜推广的品种.
关键词
茶树
引种
叶片
形态特征
结构特征
Keywords
tea
introduced cuhivar
lea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肉鸡免疫功能的营养调控进展
被引量:
2
7
作者
陈恩林
王新卫
李强
机构
河南
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出处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7年第2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营养调控
免疫功能
肉鸡日粮
生产性能
饲料转化率
最低成本
成分组成
田间试验
分类号
S831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优信粳1号高产低肥优化栽培模型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明年
崔满星
王友华
张淮
严德远
方玲
卢兆成
柳世君
机构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河南省
信阳
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2-285,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项目
河南省信阳地区两系法杂交水稻应用技术研究
+1 种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信阳地区水稻籼改粳试验研究与开发.编号:981020114
文摘
试验采用6因子最优混合设计,通过微机建立了初步得到反馈验证的高拟合度产量函数模型.经综合解析、模拟优化,充分显现了两优信粳1号8250kg/hm^2以上的高产低肥优化农艺措施.并对其吸收地力氮素的能力等进行了讨论.表4,参1.
关键词
两优信粳1号
最优混合设计
产量
肥料
栽培模型
Keywords
Liangyouxinging, Hybrcd rice optimal design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硬质O_2玉米的选育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胡建涛
王友华
祁玉良
齐建双
程辉
沈光辉
胡书娅
机构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河南省
农科
院
南阳理工学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1S期105-106,115,共3页
文摘
玉米opaque-2基因能够显著提高玉米胚乳中的赖氨酸、色氨酸含量,但胚乳质地松软。有研究发现,玉米opaque-2基因能够有效地提高玉米胚乳的硬质度,但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中的表达不尽相同。通过对两个不同遗传背景的回交六代材料A、B两个群体的考察,根据他们不同的遗传背景表达相同,来说明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选育硬质高赖氨酸自交系需要用不同的选育方法。结果表明:两个遗传背景下都有部分单株软粒与硬粒的比例小于1/3,即双隐性基因所占比例小于1/4,但材料A软粒与硬粒的比例变化幅度较大。得出材料A用分子标记的方法更容易选育硬质高赖氨酸自交系;材料B从表型考种更容易选育硬质高赖氨酸自交系的结论。
关键词
opaque-2基因
遗传背景
硬质高赖氨酸
卡方测验
分类号
S828.2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皖西北·豫南地区鲜食玉米模式化栽培研究
被引量:
6
10
作者
刘新宇
武桂贤
朱庆
段清斌
机构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安徽省淮南市农业局
安徽省阜阳市
农科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35-2236,共2页
文摘
以影响鲜穗产量较大的密度、尿素与复合肥施用量3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通用旋转设计,以鲜穗产量为因变量建立数学模型,提出了皖豫交界地带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农艺方案。分析得出两地鲜食玉米产量最佳农艺组合为:密度为6.75万株/hm2,底肥施用复合肥450kg/hm2,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0kg/hm2,最高产量将出现在12.32~13.10t/hm2。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栽培
模式化
Keywords
Maize as fresh food
Cultivation
Pattern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种植密度对红麻纤维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7
11
作者
吕玉虎
潘兹亮
张丽霞
凌萍
机构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出处
《中国麻业科学》
2007年第1期41-42,共2页
文摘
本文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红麻纤维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主要农艺性状值降低,个体发育受到影响;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红麻纤维产量降低,种植密度以18万株h/m2为宜。
关键词
红麻
密度
产量
农艺性状
Keywords
kenaf
planting density
yield
agronomic character
分类号
S56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规模化鸡场禽霍乱病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
5
12
作者
许坤
刘宏斌
薛邦玉
机构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河南省
信阳市
畜牧局
出处
《家禽科学》
2013年第9期37-39,共3页
文摘
禽霍乱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主要侵害鸡、鸭、鹅、火鸡等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多呈流行性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多发生于散养户。但近年来不断有规模化鸡场发病的报道,这些不利信号,应该引起我们规模化养禽场的关注和警惕。
关键词
规模化鸡场
禽霍乱病
多杀性巴氏杆菌
防治
诊断
禽巴氏杆菌病
出血性败血症
接触性传染病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稻制种亲本开花习性及花遇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
8
13
作者
马铮
毛安润
徐士库
霍二伟
柳世君
机构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信阳市
植保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5年第5期35-36,共2页
文摘
观察研究了杂交水稻制种亲本的出叶、抽穗规律及开花习性,发现各亲本间有差异,甚至差异很大。提出了不同组合在制种中各自的花遇标准。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亲本
开花习性
花遇标准
抽穗规律
出叶速度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豫南水稻延后栽培的效果及应用评价
被引量:
5
14
作者
宋世枝
段斌
何世界
机构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4年第1期33-33,62,共2页
文摘
豫南地区将水稻播期由 4月下旬推迟至 5月下旬 ,籼型水稻表现减产 ,平均减产 5 88% ,减幅 17 19%~2 6 5 % ;粳型水稻表现增产 ,平均增产 9 4 3% ,增幅 0 98%~ 2 7 85 %。粳稻增产是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的结果 ;
关键词
豫南地区
水稻
延后栽培
产量表现
生长发育
米质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糯小麦的品质性状及产品开发
被引量:
4
15
作者
周国勤
易红岩
机构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0S期112-112,120,共2页
文摘
通过对糯小麦的品质性状进行详细分析、探讨、试验研究在普通小麦粉中加入糯小麦粉后,面粉直链淀粉含量发生了变化,对面制食品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将促进了食品、造纸、纺织、医药等行业的发展及产品的开发,为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活增添了新的亮点。
关键词
糯小麦
品质性状
试验
直链淀粉
产品开发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蕨根渣栽培平菇试验初报
被引量:
3
16
作者
李长喜
王文成
机构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出处
《食用菌》
2002年第2期23-42,共20页
关键词
蕨根渣
栽培
平菇
试验
分类号
S646.14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公害杏鲍菇袋式覆土栽培新技术
被引量:
2
17
作者
吴淑平
马汉云
龚凤萍
蒋双丰
机构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7S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覆土栽培技术
栽培新技术
无公害蔬菜
杏鲍菇
袋式
珍稀食用菌
刺芹侧耳
药用价值
袋栽技术
实验证明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S64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牧禾生物菌肥在稻茬免耕油菜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何道君
程辉
余新春
机构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2S期92-93,共2页
文摘
连续3a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稻茬免耕油菜上施用牧禾生物菌肥能明显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形成较为理想的壮苗越冬,进一步增强油菜抗寒、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大多数的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平均增产30%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解决稻茬免耕油菜产量不稳定这一难题,找到了答案。
关键词
牧禾生物菌肥
稻茬免耕油菜
肥效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皖西北、豫南地区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模型研究
被引量:
2
19
作者
刘新宇
武桂贤
苏东
张顺
刘学强
机构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安徽省淮南市农业局
阜阳市
农科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2S期46-47,共2页
文摘
本文以密度、尿素与复合肥施用量3个因子为自变量,以鲜穗产量为目标函数进行了皖西北、豫南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的产量模型研究,建立了施用复合肥做基肥、大喇叭口期以尿素做追肥及合理密植的高产数学模型,为两地区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栽培
产量模型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TU984.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
1
20
作者
周国勤
李宇峰
黄涛
机构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2S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东北春麦区
防治
长江中下游
小麦生产
产量影响
产量损失
弱筋小麦
种植面积
稻麦轮作
分类号
S435.12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512.1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信阳市红麻低产低效的主要原因及其针对性措施探讨
崔满星
宋小南
简惜梅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200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播期对信阳红麻纤维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吕玉虎
潘兹亮
彭保宏
张丽霞
凌萍
《中国麻业科学》
200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信阳地区红麻生产现状及持续发展的对策
宋小南
崔满星
祝万龙
张有聚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谈信阳地区杂交水稻发展历程与成就
马铮
刘煜
柳世君
徐士库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豫南引种茶树品种光合特性与品质成分的研究
袁祖丽
李华鑫
吕立哲
韩莹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豫南引进茶树品种叶片形态、结构特征与抗性评价研究
杜娟
李华鑫
韩莹
吕立哲
袁祖丽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肉鸡免疫功能的营养调控进展
陈恩林
王新卫
李强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两优信粳1号高产低肥优化栽培模型研究
张明年
崔满星
王友华
张淮
严德远
方玲
卢兆成
柳世君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硬质O_2玉米的选育方法研究
胡建涛
王友华
祁玉良
齐建双
程辉
沈光辉
胡书娅
《现代农业科技》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皖西北·豫南地区鲜食玉米模式化栽培研究
刘新宇
武桂贤
朱庆
段清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种植密度对红麻纤维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吕玉虎
潘兹亮
张丽霞
凌萍
《中国麻业科学》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规模化鸡场禽霍乱病的诊断与防治
许坤
刘宏斌
薛邦玉
《家禽科学》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杂交稻制种亲本开花习性及花遇标准的研究
马铮
毛安润
徐士库
霍二伟
柳世君
《现代农业科技》
200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豫南水稻延后栽培的效果及应用评价
宋世枝
段斌
何世界
《耕作与栽培》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糯小麦的品质性状及产品开发
周国勤
易红岩
《现代农业科技》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蕨根渣栽培平菇试验初报
李长喜
王文成
《食用菌》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无公害杏鲍菇袋式覆土栽培新技术
吴淑平
马汉云
龚凤萍
蒋双丰
《现代农业科技》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牧禾生物菌肥在稻茬免耕油菜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何道君
程辉
余新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皖西北、豫南地区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模型研究
刘新宇
武桂贤
苏东
张顺
刘学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周国勤
李宇峰
黄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