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的改良洛桑评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裴璐璐
柴源
+3 位作者
杨钧哲
荣文正
许予明
宋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3-410,共8页
目的探讨以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替代洛桑急性脑卒中登记分析(ASTRAL)评分中血糖指标的ASTRAL⁃TyG模型(即改良洛桑评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基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缺血性卒中数据库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1...
目的探讨以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替代洛桑急性脑卒中登记分析(ASTRAL)评分中血糖指标的ASTRAL⁃TyG模型(即改良洛桑评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基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缺血性卒中数据库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3393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24 h内测定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以计算TyG指数并进行ASTRAL评分,将TyG指数替代ASTRAL评分中血糖指标构建ASTRAL⁃TyG模型;发病后1年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功能预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ASTRAL⁃TyG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根据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2分)组(2961例)和预后不良(>2分)组(432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24 h内ASTRAL评分增加(OR=1.156,95%CI:1.133~1.179;P=0.000)和TyG指数增加(OR=1.731,95%CI:1.489~2.013;P=0.000)是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模型1,TyG指数以连续变量纳入);入院24 h内ASTRAL评分增加(OR=1.156,95%CI:1.133~1.179;P=0.000)、TyG指数8.69~9.08(OR=1.445,95%CI:1.025~2.039;P=0.036)、TyG指数≥9.55(OR=2.103,95%CI:1.532~2.888;P=0.000)是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模型2,TyG指数以分类变量纳入)。ROC曲线显示,ASTRAL评分和ASTRAL⁃TyG模型预测功能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4(95%CI:0.728~0.779,P=0.000)和0.768(95%CI:0.743~0.794,P=0.000),灵敏度分别为65.05%和65.97%、特异度为74.23%和78.01%;ASTRAL⁃TyG模型的预测效能高于ASTRAL评分(Z=2.084,P=0.037)。结论以TyG指数替代ASTRAL评分中血糖指标拟合出的ASTRAL⁃TyG模型可以提高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甘油三酯类
葡萄糖
预后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七总皂苷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疗效及出血性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春生
高艳红
+1 位作者
常建军
李浩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784-790,共7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疗效和出血性转化的影响。方法共200例急性(发病至入院时间<4.50 h)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rt-PA静脉溶栓组(对照组,100例)和rt...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疗效和出血性转化的影响。方法共200例急性(发病至入院时间<4.50 h)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rt-PA静脉溶栓组(对照组,100例)和rt-PA静脉溶栓联合三七总皂苷治疗组(治疗组,100例),分别于治疗前、静脉溶栓后24 h和14 d检测缺血-再灌注损伤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出血性转化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纤维连接蛋白(FN)]和神经功能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观察静脉溶栓后14 d药物不良反应和出血性转化发生率,评价静脉溶栓后12个月预后(病死率和BI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SOD(P=0.000)和BI评分(P=0.000)高于,血清MDA(P=0.001)和MMP-9(P=0.001)、血浆FN(P=0.000)和NIHSS评分(P=0.006)低于对照组。rt-PA静脉溶栓联合三七总皂苷治疗后24 h,血清MDA(P=0.000)和MMP-9(P=0.000)、BI评分(P=0.000)升高,NIHSS评分降低(P=0.000);治疗后14 d,血清MDA(P=0.000)和MMP-9(P=0.000)反而降低,血清SOD(P=0.000)和BI评分(P=0.000)持续升高,血浆FN(P=0.000)和NIHSS评分(P=0.000)持续降低。静脉溶栓后14 d,治疗组患者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例(9%)对19例(19%);χ2=4.153,P=0.042)],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例(14%)对11例(11%);χ2=0.411,P=0.521]。静脉溶栓后12个月,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例(5%)对1例(1%);χ2=1.546,P=0.241],而治疗组生存患者BI评分高于对照组(88.51±11.49对84.47±9.83;t=2.451,P=0.015)。结论三七总皂苷可以减轻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出血性转化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三七皂甙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丹红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
14
3
作者
李春生
高艳红
+2 位作者
胡法富
常建军
杨茂轩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发病时间在72h内、病情呈进展性加重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2周后神经功能缺...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发病时间在72h内、病情呈进展性加重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临床疗效。随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为50.0%和83.3%,对照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为30.0%和66.7%,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西医结合疗法
@丹红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的改良洛桑评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裴璐璐
柴源
杨钧哲
荣文正
许予明
宋波
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
神经
内科
、
河南省
脑血管病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脑血管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3-41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82471349)。
文摘
目的探讨以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替代洛桑急性脑卒中登记分析(ASTRAL)评分中血糖指标的ASTRAL⁃TyG模型(即改良洛桑评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基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缺血性卒中数据库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3393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24 h内测定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以计算TyG指数并进行ASTRAL评分,将TyG指数替代ASTRAL评分中血糖指标构建ASTRAL⁃TyG模型;发病后1年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功能预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ASTRAL⁃TyG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根据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2分)组(2961例)和预后不良(>2分)组(432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24 h内ASTRAL评分增加(OR=1.156,95%CI:1.133~1.179;P=0.000)和TyG指数增加(OR=1.731,95%CI:1.489~2.013;P=0.000)是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模型1,TyG指数以连续变量纳入);入院24 h内ASTRAL评分增加(OR=1.156,95%CI:1.133~1.179;P=0.000)、TyG指数8.69~9.08(OR=1.445,95%CI:1.025~2.039;P=0.036)、TyG指数≥9.55(OR=2.103,95%CI:1.532~2.888;P=0.000)是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模型2,TyG指数以分类变量纳入)。ROC曲线显示,ASTRAL评分和ASTRAL⁃TyG模型预测功能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4(95%CI:0.728~0.779,P=0.000)和0.768(95%CI:0.743~0.794,P=0.000),灵敏度分别为65.05%和65.97%、特异度为74.23%和78.01%;ASTRAL⁃TyG模型的预测效能高于ASTRAL评分(Z=2.084,P=0.037)。结论以TyG指数替代ASTRAL评分中血糖指标拟合出的ASTRAL⁃TyG模型可以提高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甘油三酯类
葡萄糖
预后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Keywords
Ischemic stroke
Triglycerides
Glucose
Prognosis
Risk factors
Logistic models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七总皂苷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疗效及出血性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春生
高艳红
常建军
李浩
机构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784-790,共7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疗效和出血性转化的影响。方法共200例急性(发病至入院时间<4.50 h)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rt-PA静脉溶栓组(对照组,100例)和rt-PA静脉溶栓联合三七总皂苷治疗组(治疗组,100例),分别于治疗前、静脉溶栓后24 h和14 d检测缺血-再灌注损伤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出血性转化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纤维连接蛋白(FN)]和神经功能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观察静脉溶栓后14 d药物不良反应和出血性转化发生率,评价静脉溶栓后12个月预后(病死率和BI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SOD(P=0.000)和BI评分(P=0.000)高于,血清MDA(P=0.001)和MMP-9(P=0.001)、血浆FN(P=0.000)和NIHSS评分(P=0.006)低于对照组。rt-PA静脉溶栓联合三七总皂苷治疗后24 h,血清MDA(P=0.000)和MMP-9(P=0.000)、BI评分(P=0.000)升高,NIHSS评分降低(P=0.000);治疗后14 d,血清MDA(P=0.000)和MMP-9(P=0.000)反而降低,血清SOD(P=0.000)和BI评分(P=0.000)持续升高,血浆FN(P=0.000)和NIHSS评分(P=0.000)持续降低。静脉溶栓后14 d,治疗组患者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例(9%)对19例(19%);χ2=4.153,P=0.042)],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例(14%)对11例(11%);χ2=0.411,P=0.521]。静脉溶栓后12个月,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例(5%)对1例(1%);χ2=1.546,P=0.241],而治疗组生存患者BI评分高于对照组(88.51±11.49对84.47±9.83;t=2.451,P=0.015)。结论三七总皂苷可以减轻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出血性转化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三七皂甙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脑出血
Keywords
Stroke
Brain ischemia
Sanehinoside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Cerebral hemorrhage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红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
14
3
作者
李春生
高艳红
胡法富
常建军
杨茂轩
机构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243-245,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发病时间在72h内、病情呈进展性加重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临床疗效。随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为50.0%和83.3%,对照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为30.0%和66.7%,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西医结合疗法
@丹红注射液
Keywords
Acute evolving cerebral infarction/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 Danhong injection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的改良洛桑评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裴璐璐
柴源
杨钧哲
荣文正
许予明
宋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七总皂苷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疗效及出血性转化的影响
李春生
高艳红
常建军
李浩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丹红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
李春生
高艳红
胡法富
常建军
杨茂轩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