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 促进学科发展 服务地方经济 被引量:26
1
作者 赵全志 李潮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5期107-110,共4页
围绕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探讨了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实验室研究方向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内在联系以及以人为本的实验室管理机制。
关键词 省级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管理 学科建设 地方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绿色食品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2
作者 赵全志 荷尼古丽.阿不都克热木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5-107,共3页
分析了河南省绿色食品生产的现状、特点及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加大宣传、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实施绿色农业科技工程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 绿色食品 生产现状 对策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穗型粳稻籽粒相对充实度的化学调控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17
3
作者 赵全志 吕强 +5 位作者 殷春渊 高桐梅 宁慧峰 乔江方 刘辉 陈静蕊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85-1490,共6页
以同一穗上弱势粒占强势粒千粒重的百分比表示籽粒相对充实度。2003—2004年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了籽粒灌浆、充实度和相对充实度的动态,探讨了籽粒相对充实度化学调控及其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以同一穗上弱势粒占强势粒千粒重的百分比表示籽粒相对充实度。2003—2004年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了籽粒灌浆、充实度和相对充实度的动态,探讨了籽粒相对充实度化学调控及其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浆速率在灌浆初期(花后5~12d),强势粒平均比弱势粒高256%;而在灌浆盛期(花后12~19d)及后期(19~32d),弱势粒平均分别比强势粒高16.67%、154.55%。PR,处理可明显促进弱势粒的起始灌浆速率,及早启动弱势粒的灌浆。籽粒相对充实度在花后5—12d迅速降低,花后12~19d迅速上升,花后19—32d缓慢上升,呈先降后升的偏“V”型动态曲线。PR、处理在花后19d籽粒相对充实度明显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灌浆中、后期(花后19~32d)的籽粒相对充实度基本上与平均千粒重、经济系数、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强势粒和弱势粒的垩自粒率、垩白面积、垩白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弱势粒的糙米率呈显著正相关,花后19d的相对充实度与弱势粒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籽粒相对充实度 产量 稻米品质 化学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茬处理方式对机播夏玉米播种质量及其前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春收 赵霞 +2 位作者 李潮海 刘天学 刘京宝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7,30,共4页
为探求适合黄淮海平原机播夏玉米的最佳麦茬处理方式,于2005年、2006年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麦茬处理方式(平茬、立茬、除茬)对机播夏玉米播种质量及其前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茬在播种深度、播深整齐度和出苗穴距均匀度方面表现较好... 为探求适合黄淮海平原机播夏玉米的最佳麦茬处理方式,于2005年、2006年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麦茬处理方式(平茬、立茬、除茬)对机播夏玉米播种质量及其前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茬在播种深度、播深整齐度和出苗穴距均匀度方面表现较好,播种质量较高,但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三展叶时,玉米叶绿素含量、单株干物质重等指标都以除茬处理最好;六展叶时,平茬处理玉米的株高、单株叶面积、单株干重、光合速率均表现最优。综合而言,平茬处理能满足机播夏玉米的播种要求,有利于夏玉米的前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茬处理 机播夏玉米 播种质量 前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调控对水稻子粒相对充实度的影响及子粒相对充实度与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全志 殷春渊 +4 位作者 宁慧峰 陈静蕊 乔江方 刘辉 杨海霞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8-133,共6页
以大穗型粳稻品种豫粳6号为材料,在幼穗分化期施用不同量的氮肥,研究了子粒灌浆速率、充实度和相对充实度的动态,探讨了子粒相对充实度的氯素调控及其与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开始灌浆的5~10d,强势粒的子粒灌浆... 以大穗型粳稻品种豫粳6号为材料,在幼穗分化期施用不同量的氮肥,研究了子粒灌浆速率、充实度和相对充实度的动态,探讨了子粒相对充实度的氯素调控及其与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开始灌浆的5~10d,强势粒的子粒灌浆速率明显高于弱势粒,平均比弱势粒高137.6%,花后lO~20d,强势粒平均灌浆速率较弱势粒高80.28%,而弱势粒在花后25d以后的灌浆速率平均较强势粒高117.2%、不同氯素处理间的子粒充实度和粒重差异显著.子粒相对充实度在整个灌浆期内呈先降后升的偏“V”型动态曲线.灌浆中后期的子粒相对充实度与结实率、千粒重和弱势粒的充实度、充实指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强、弱势粒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弱势粒的糙米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相对充实度 产量 稻米品质 氮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中子辐射下小麦突变群体的变异与鉴定
6
作者 苑沙沙 韩安琪 +5 位作者 陈帅博 汪金玺 郭天财 李鸽子 王永华 康国章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4-1391,I0001-I0003,共11页
为丰富小麦遗传变异的多样性并创制不同类型的小麦种质新资源,本研究利用两种不同剂量(1×10^(11)和3×10^(11)n·cm^(-2))的快中子辐射处理鑫华麦818小麦种子。结果表明,在M_(2)代的9848个株系中,有2562个株系叶片、茎、... 为丰富小麦遗传变异的多样性并创制不同类型的小麦种质新资源,本研究利用两种不同剂量(1×10^(11)和3×10^(11)n·cm^(-2))的快中子辐射处理鑫华麦818小麦种子。结果表明,在M_(2)代的9848个株系中,有2562个株系叶片、茎、穗等多个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表型变化,总突变频率为26.02%。然而,部分突变体如叶片扭曲、细窄及双穗头在后续世代中未能稳定遗传,表明存在假阳性现象,需通过多代验证以筛选出真正稳定的突变体。进一步选取M_(2)代中农艺性状与对照植株无明显变异的突变株系,重点测定其千粒重和总淀粉含量这两个产量性状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有306个株系的千粒重表现出显著变异,其中211个株系的总淀粉含量也有显著变化。随后在M3代中测定了直链淀粉的含量,筛选出7个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高于30%的高直链淀粉突变株系。综上所述,本研究系统构建了快中子诱变的多种类型小麦突变体库,并筛选出高直链淀粉小麦突变体株系,为小麦不同性状基因功能研究、高直链淀粉种质资源创制以及新品种(系)选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快中子辐射诱变 突变体 表型筛选 高直链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浆时期土壤水分对水稻籽粒灌浆性状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2
7
作者 吕强 赵全志 +2 位作者 熊瑛 宁慧峰 杜相革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49,3,共5页
以粳稻品种新丰2号为材料,采用桶栽,研究了灌浆不同时期土壤水分对籽粒含水量、粒重和充实度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灌浆速率快速增加期与相应粒位籽粒快速脱水期同步,强势粒在花后10~20 d灌浆速率较高,粒重和充实度... 以粳稻品种新丰2号为材料,采用桶栽,研究了灌浆不同时期土壤水分对籽粒含水量、粒重和充实度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灌浆速率快速增加期与相应粒位籽粒快速脱水期同步,强势粒在花后10~20 d灌浆速率较高,粒重和充实度增加迅速,而弱势粒则在花后15~20 d和花后25~30 d;籽粒含水量与粒重及充实度的关系因粒位和灌浆时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花后5 d和花后15~40 d,弱势粒含水量与其粒重及充实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花后10~25 d,强势粒含水量与其粒重和充实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花后5 d则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花后15~25 d适度控水可同时提高强、弱势籽粒的粒重及充实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籽粒含水量 粒重 籽粒充实度 水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生产标准化课程实习的构想、设计与实施
8
作者 马宗斌 王志强 +4 位作者 赵全志 李潮海 贺德先 周苏玖 王群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94-195,198,共3页
在简述开设作物生产标准化与农产品贸易方向专业意义的基础上,介绍了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农学专业新设作物生产标准化与农产品贸易专业筹备开设作物生产标准化课程实习的一些构想。对与作物生产标准化课程实习有关的基地建设、教学内... 在简述开设作物生产标准化与农产品贸易方向专业意义的基础上,介绍了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农学专业新设作物生产标准化与农产品贸易专业筹备开设作物生产标准化课程实习的一些构想。对与作物生产标准化课程实习有关的基地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产标准化 课程实习 基地建设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层土壤容重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42
9
作者 王群 尹飞 +1 位作者 郝四平 李潮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096-3104,共9页
采用微区池栽模拟试验,研究下层(20~40cm、40~60cm)土壤容重改变后,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C(MBC)和微生物量N(MBN)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玉米根际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MBC和MBN随土层加深和下层土壤容重增加... 采用微区池栽模拟试验,研究下层(20~40cm、40~60cm)土壤容重改变后,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C(MBC)和微生物量N(MBN)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玉米根际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MBC和MBN随土层加深和下层土壤容重增加而降低,且相同层次不同容重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层次土壤根际微生物数量、MBC和MBN既受本土层容重大小影响,也随相邻土层容重增大其降幅增加,且20~40cm土层容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MBC和MBN的影响远大于40~60cm土层容重。玉米生育期间,三者受下层土壤容重变化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双重影响,且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放大了容重对根际微生物数量、MBC和MBN的影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层土壤容重 玉米 根际微生物数量 微生物量C、微生物量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质地土壤上玉米养分吸收和分配特征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李潮海 王群 +3 位作者 梅沛沛 刘松涛 张永恩 郝四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1-568,共8页
采用池栽试验在4种质地土壤和2种施肥水平下,研究了玉米植株氮、磷、钾的吸收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质地土壤上玉米植株养分累积量为氮>钾>磷;不同处理玉米氮、磷、钾的累积量表现为中壤>轻壤>粘壤>砂壤,且各处理间... 采用池栽试验在4种质地土壤和2种施肥水平下,研究了玉米植株氮、磷、钾的吸收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质地土壤上玉米植株养分累积量为氮>钾>磷;不同处理玉米氮、磷、钾的累积量表现为中壤>轻壤>粘壤>砂壤,且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处理叶片和茎鞘中三元素累积量的变化与单株一致,氮、磷、钾分配以叶片中的比例略高于茎鞘。从后期氮、磷、钾的转移率看,不同质地土壤表现为砂壤>轻壤>中壤>粘壤;不同处理中子粒中氮、磷、钾的含量与产量变化一致,且处理间达显著水平。施肥增加了各种质地土壤上玉米植株及器官氮、磷、钾的累积量和子粒产量,其中砂壤增加幅度最大,轻壤和中壤次之,粘壤最小。同时施肥使得叶片和茎鞘中的氮、磷、钾转移率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地 玉米 养分吸收和分配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夏玉米一体化垄作覆盖下农田土壤呼吸变化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同朝 卫丽 +3 位作者 田原 马超 杜园园 谭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70-1974,共5页
农田土壤呼吸释放CO2过程加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途径。通过大田原位实验,研究了雨养条件下垄作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条件对土壤呼吸季节性和作物生育后期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从越冬期到灌浆期,不同处理的土壤呼吸值均以... 农田土壤呼吸释放CO2过程加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途径。通过大田原位实验,研究了雨养条件下垄作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条件对土壤呼吸季节性和作物生育后期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从越冬期到灌浆期,不同处理的土壤呼吸值均以垄作覆盖值最高,平作覆盖次之,平作的值最小,平作处理与其他处理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灌浆期各处理土壤呼吸值达到最大,分别为4.95、4.69、4.4、2.61μmol·m-2·s-1;成熟期各处理间大小顺序依次为:平作覆盖处理>垄作覆盖处理>垄作处理>平作处理,平作覆盖与垄作覆盖分别与其他两个处理间达到极显著差异。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垄作覆盖处理土壤呼吸值均高于其他处理,平作处理的值最低,不同生育时期垄作覆盖与平作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不同处理在夏玉米抽雄期土壤呼吸值最高,成熟期最低。从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后期土壤温度(X)与土壤呼吸强度(Y)日变化看,两者呈显著线形关系,其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0.1704X-0.6372(R2=0.882**),Y=0.1039X+1.2073(R2=0.8802**)。显然,同传统的种植模式相比,雨养条件下垄作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增大了向大气环境释放CO2温室气体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垄作覆盖 土壤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料处理对豫麦49小麦冠层结构与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李春明 熊淑萍 +1 位作者 杨颖颖 马新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14-2519,共6页
为探讨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冠层结构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和大田切片法,研究了豫麦49小麦品种在单施尿素、鸡粪和鸡粪与尿素配施等条件下小麦冠层结构特征、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鸡粪有利于增加旗叶的叶绿... 为探讨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冠层结构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和大田切片法,研究了豫麦49小麦品种在单施尿素、鸡粪和鸡粪与尿素配施等条件下小麦冠层结构特征、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鸡粪有利于增加旗叶的叶绿素含量(SPAD),提高群体光合有效辐射(PAR),增大小麦群体的平均叶倾角(MLA),降低群体的冠层开度(DIFN),提高小麦群体的叶面积指数(LAI)和籽粒产量。综合考虑小麦产量、经济系数等因素,3种肥料处理以鸡粪与尿素配施为最佳,配施处理的小麦冠层结构适宜、株型最佳、群体光分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小麦 冠层结构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茬处理方式对机播夏玉米的生态生理效应 被引量:35
13
作者 李潮海 赵霞 +1 位作者 刘天学 康伯铭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2-166,共5页
为探求适合黄淮海平原机播夏玉米的最佳麦茬处理方式,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麦茬处理方式(平茬、立茬、除茬)对机播夏玉米的生态生理效应。结果表明,平茬有利于提高土壤含水率、平衡和改善耕层土壤温度,较好地满足玉米生长对土壤温度和水... 为探求适合黄淮海平原机播夏玉米的最佳麦茬处理方式,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麦茬处理方式(平茬、立茬、除茬)对机播夏玉米的生态生理效应。结果表明,平茬有利于提高土壤含水率、平衡和改善耕层土壤温度,较好地满足玉米生长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的需求。3展叶时,玉米叶面积、干物质重等指标都以除茬处理最好;6展叶时,平茬处理玉米的株高、单株干重、叶面积、光合速率均表现最优,产量也最高。所以平茬处理为机播夏玉米的生长提供了较好的生态条件,促进了夏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茬处理 机播夏玉米 生态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不同形态多胺含量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1
14
作者 刘怀攀 纪秀娥 +2 位作者 刘天学 史留功 李潮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30-1436,共7页
用高压液相色谱法,研究了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抗旱性较弱)幼苗叶片中游离态(free,f)、酸可溶性共价结合态(AS-conjugated)和酸不溶性共价结合态(AIS-bound)多胺(polyamine,PA)与渗透胁迫的关系。结果发现,渗透胁迫7 d... 用高压液相色谱法,研究了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抗旱性较弱)幼苗叶片中游离态(free,f)、酸可溶性共价结合态(AS-conjugated)和酸不溶性共价结合态(AIS-bound)多胺(polyamine,PA)与渗透胁迫的关系。结果发现,渗透胁迫7 d,农大108的fSpd和fSpm的含量显著(P<0.05)上升,而掖单13的fPut的升幅显著(P<0.05)。用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SAMDC)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鸟嘌呤腙)(MGBG)处理农大108,显著抑制了渗透胁迫诱导的fSpd和fSpm的增加,并且加重了渗透胁迫伤害,用外源Spd处理掖单13,则显著促进了渗透胁迫诱导的fSpd和fSpm的增加,并且减缓了渗透胁迫的伤害。渗透胁迫下,农大108幼苗叶片中AS-conjugated-PA和AIS-bound-PA的上升幅度都显著大于掖单13。用转谷氨酰胺酶(TGase)抑制剂菲咯啉(o-Phen)处理,则抑制了渗透胁迫诱导的AIS-bound-PA含量的上升,并加重了渗透胁迫的伤害。上述结果说明,玉米幼苗叶片中的fSpdf、Spm、AS-conjugated-PA和AIS-bound-PA的升高有利于增强幼苗的抗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多胺形态 渗透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肥对夏玉米碳、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9
15
作者 卫丽 马超 +2 位作者 黄晓书 杜园园 王同朝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73-776,共4页
以夏玉米杂交种豫单998为材料,研究3种控释肥对夏玉米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养分量条件下,与常规施肥技术相比,3种控释肥均能有效协调吐丝期至成熟期植株体碳、氮代谢,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加2.20%-10.39%,硝酸还原酶(NR... 以夏玉米杂交种豫单998为材料,研究3种控释肥对夏玉米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养分量条件下,与常规施肥技术相比,3种控释肥均能有效协调吐丝期至成熟期植株体碳、氮代谢,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加2.20%-10.39%,硝酸还原酶(NR)活性提高3.22%-32.10%,植株叶片和茎鞘可溶性总糖分别增加6.78%-46.71%和1.26%-35.99%,全氮含量分别增加0.50%-10.69%和1.09%-41.92%;而可溶性总糖和氮素转运率均小于常规施肥。说明控释肥能较好满足夏玉米在吐丝期至成熟期生长需要,协调其碳、氮代谢,其中以硫加树脂包膜控释肥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夏玉米 碳氮代谢 转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穗肥施用量对沿黄稻区稻米品质和食味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殷春渊 宁惠峰 +1 位作者 赵全志 陈静蕊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20,24,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沿黄稻区主栽品种豫粳6号为供试材料,通过在水稻生育后期施用不同量的氮素化肥,研究了氮素穗肥对稻米品质和食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穗肥的增加,糙米率降低,不完善粒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增加,稻米碾磨品质和... 在大田条件下,以沿黄稻区主栽品种豫粳6号为供试材料,通过在水稻生育后期施用不同量的氮素化肥,研究了氮素穗肥对稻米品质和食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穗肥的增加,糙米率降低,不完善粒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增加,稻米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下降,且主要以下部弱势粒的稻米品质变劣为主。稻米的淀粉RVA谱特征参数中,淀粉最高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随着穗肥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食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 穗肥 稻米品质 食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蘖期土壤水分对旱稻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全志 高桐梅 +2 位作者 宁慧峰 殷春渊 吕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0-93,共4页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旱稻吸收氮磷钾及分蘖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对旱稻吸收N、P、K矿质元素有明显影响。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提高,植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显著提高。在分蘖初期,65%水分处理的植株对N、P、K的...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旱稻吸收氮磷钾及分蘖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对旱稻吸收N、P、K矿质元素有明显影响。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提高,植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显著提高。在分蘖初期,65%水分处理的植株对N、P、K的吸收量分别只有100%的74.1%,43.9%和50.8%,而在分蘖后期,则分别只有100%的41.4%,18.6%和27.5%。旱稻矿质元素的分蘖生产效率以在85%土壤含水量时最高,其N、P、K的平均分蘖生产效率分别比100%高35.7%,140%和81.8%。平均分蘖生产效率表现为P>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土壤水分 矿质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与硼喷施对紫花苜蓿产量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化党领 杨秋云 +4 位作者 刘世亮 刘芳 介晓磊 马闯 乔立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60,共4页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不同水平锰与硼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锰、硼促进了紫花苜蓿草产量的增加,适量则效果显著(P<0.05),以施锰浓度200 mg.L-1(Mn2处理)和硼浓度600 mg.L-1(B3处理)效果最好,草产...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不同水平锰与硼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锰、硼促进了紫花苜蓿草产量的增加,适量则效果显著(P<0.05),以施锰浓度200 mg.L-1(Mn2处理)和硼浓度600 mg.L-1(B3处理)效果最好,草产量比对照分别提高809.49和1 065.35 kg.hm-2;喷施锰肥能显著提高锌和锰的含量;适量则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磷、钴、硒、铁和钼的含量,喷施锰肥降低了钙和铜的含量,适量则影响显著;喷施锰肥,硼的含量略有降低;且锰含量与施锰量呈正相关,硒、铜含量与施锰量呈负相关;而铁、锌含量随施锰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喷施硼肥显著提高了锌和磷含量,显著降低了钙、钼、硒的含量,显著提高钴、铁、锰、硼的含量,喷施硼肥,铜的含量略有下降;且锌、硼含量与施硼量呈正相关,铁、钙、钼、铜、硒含量与施硼量呈负相关;而锰、磷含量随施硼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产量 含量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根系与群体光合速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全志 熊淑萍 +3 位作者 吕强 高桐梅 殷春渊 宁惠峰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30,共4页
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剪根等处理后水稻群体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剪上层根使子粒灌浆盛期的群体光合速率下降24 41%~33 26%,单株产量降低22 17%.说明在经济产量形成期,上层根对群体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水稻 根系 群体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夏玉米蒸发蒸腾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林同保 孟战赢 曲奕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2-26,共5页
以郑单958为材料,在防雨测坑模拟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夏玉米蒸发蒸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夏玉米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土壤蒸发与土壤水分含量有关,干旱条件下土壤蒸发日变化低于适宜土壤水分条件,充足水分条件下土壤... 以郑单958为材料,在防雨测坑模拟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夏玉米蒸发蒸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夏玉米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土壤蒸发与土壤水分含量有关,干旱条件下土壤蒸发日变化低于适宜土壤水分条件,充足水分条件下土壤蒸发量高于适宜水分处理。蒸腾速率日变化则是适宜水分75%最高,单叶瞬时蒸腾速率比干旱处理和充足水分处理分别高11.8%、4.3%。茎流量日变化峰值随水分含量的增高而增高,其峰值比蒸腾峰值要延迟约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土壤水分 土壤蒸发 叶面蒸腾 茎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