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淮麦区小麦品种抗倒春寒鉴定及其评价方法构建
被引量:8
- 1
-
-
作者
方宇辉
齐学礼
张煜
李艳
赵明忠
胡琳
许为钢
-
机构
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麦类种质资源创新与改良重点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
-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88-1297,共10页
-
基金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3-7)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优秀青年基金项目(2022YQ18)。
-
文摘
小麦抗倒春寒特性与发育进程和体内生理指标密切相关。为筛选小麦品种抗倒春寒指标,建立小麦春季抗寒性评价方法,以郑麦7698、矮抗58、石麦19等11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为材料,于小麦二棱期、小花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药隔期和四分体期在人工气候室,对试验材料进行低温处理,于6、12和18 h后观察幼穗的受冻情况,测定每个小麦品种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对产量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幼穗冻害级别以二棱期最低,药隔期最高。进一步对小花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药隔期和四分体期低温处理后小麦叶片的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发现药隔期低温处理18 h后小麦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以及CAT和SOD活性的平均降幅显著高于其他三个时期,分别为32.33%、38.22%和45.20%,MDA含量的平均增幅显著高于其他三个时期,为84.73%。幼穗冻害级别与药隔期低温处理12 h后的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幅均呈极显著相关。这些结果说明,药隔期为小麦抗倒春寒鉴定的最佳生育期,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和MDA含量可作为小麦抗倒春寒鉴定的生理指标;基于以上3项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综合值对不同品种进行抗寒性评价,综合值(D值)为0.65<D≤1.00、0.40<D≤0.65和0.00<D≤0.40的小麦品种分别为强、中等和弱抗寒类型。
-
关键词
小麦
抗倒春寒
抗寒指标
抗寒评价
-
Keywords
Wheat
Resistant to late spring coldness
Cold resistance index
Cold resistance evaluation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0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