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财产刑执行检察监督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9
1
作者 李自民 王晓景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27,共7页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生效后,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一直是学术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一批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生效后,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一直是学术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一批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的积极回应。为了更好地以学术之力促进司法改革特别是检察改革,本刊编辑部以《刑事执行检察监督专题研究》为总标题进行专题研究,试图从现代司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着手,就我国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改革特别是刑事执行检察理论的构建、财产刑的检察监督和强制医疗检察监督等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司法改革特别是检察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监督工作 财产刑执行 相关制度 监督职能 刑事执行 检察机关 执行监督 刑事案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自民 刘路阳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0-45,共6页
案件管理也称为司法流程管理,这一概念起源于西方国家,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为了应对司法堵塞和拖延的状况而推行的一种司法改革措施,其理论基础是"接近正义"理念,目标是以程序公正保障案件的实体公正。我国各地检察机关不... 案件管理也称为司法流程管理,这一概念起源于西方国家,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为了应对司法堵塞和拖延的状况而推行的一种司法改革措施,其理论基础是"接近正义"理念,目标是以程序公正保障案件的实体公正。我国各地检察机关不断探索新的案件管理模式,形成了以现代管理理念为指导,以检察系统已有资源为基础,设立专门案件管理机构,通过流程管理、质量评查、信息管理等形式进行监督管理的新型案件管理制度。案件管理制度实现了对检察核心业务自体化封闭式监督,强化了对检察机关办理案件的宏观管理,促使检察工作有序运转、执法活动高效运行。设立案件管理制度强化了内部职权监督,但是对办理案件的管理还没有形成一定的集约机制。案件管理集约职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程序流程监控、强化个案监督、封闭式监管和检察职权重组四个方面的改革,其中程序流程监控制度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其他三个方面的改革还需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案件管理 实体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机关贯彻实施新刑诉法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贺恒扬 王立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6,共5页
《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刑诉法是继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又一次重大、系统的修改,对于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刑诉法是继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又一次重大、系统的修改,对于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树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良好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不仅承担着具体的诉讼职责,还要对整个刑事诉讼活动实施法律监督。学好、弄懂、吃透、会用是检察机关贯彻实施《刑事诉讼法》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刑诉法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活动 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律监督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检察机关榜样文化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国臣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3,共8页
榜样就是指那些在特定时期内被公认的品德高尚、做出贡献、事迹突出、值得学习的先进人物。榜样的产生具有特定的时代需求、特定的文化环境、特定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也离不开社会成员中先进分子的自身努力。因而,从文化的视角看,榜样... 榜样就是指那些在特定时期内被公认的品德高尚、做出贡献、事迹突出、值得学习的先进人物。榜样的产生具有特定的时代需求、特定的文化环境、特定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也离不开社会成员中先进分子的自身努力。因而,从文化的视角看,榜样是其所在的社会群体所创造的特定文化的先进典型代表者,体现出社会主流价值观。所谓榜样文化,就是指系统总结先进典型的事迹、经验、先进精神和高尚品德而形成的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思想文化。检察榜样文化是检察文化的重要内容,加强检察榜样文化建设是推进检察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检察机关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个重要抓手,在推进检察改革、创新检察管理、加强检察队伍建设中有着特殊的功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榜样 榜样文化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诉与法律监督的一体化 被引量:2
5
作者 田凯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38,共4页
中国检察机关是宪法规定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行政公诉是否和法律监督在诉讼定位上存在矛盾,这是诸多人士关心的问题。事实上,现代意义的检察官最早扮演的角色是代表国家提起刑事公诉,但后来其公诉权已经逐渐发展到民事、行政领域。... 中国检察机关是宪法规定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行政公诉是否和法律监督在诉讼定位上存在矛盾,这是诸多人士关心的问题。事实上,现代意义的检察官最早扮演的角色是代表国家提起刑事公诉,但后来其公诉权已经逐渐发展到民事、行政领域。从诞生开始,检察官先天具有的法律监督性质与公诉人功能定位即具有一致性,行政公诉是法律监督的必要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监督机关 行政公诉 检察机关 一体化 行政领域 检察官 公诉权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检察学习文化建设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国臣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4-120,218,共7页
学习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检察学习文化"就是指检察机关和检察官在开展学习知识、认识世界、掌握规律、传承文明、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关于学习的动机、目的等价值理念,关于学... 学习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检察学习文化"就是指检察机关和检察官在开展学习知识、认识世界、掌握规律、传承文明、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关于学习的动机、目的等价值理念,关于学习活动的方法、手段、习惯等行为方式,以及关于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制度、机制等系统的有机统一体。加强检察学习文化建设,建设学习型检察院,是检察机关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工作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文化 检察学习文化 学习型检察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做好新时代检察工作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自民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136-137,共2页
十九大是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意义。河南省检察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让检察工作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新时代 检察工作 十九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文化产业基本问题初探
8
作者 张国臣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共5页
检察文化产业是近年新兴的概念,其相关基础理论目前尚未见系统研究之作。检察文化产业的概念应以文化产业的概念为基础,结合检察文化特色来界定,呈现层次性的丰富内容,与检察文化事业密切联系,但又彼此区别。它具有文化性和商业性双重属... 检察文化产业是近年新兴的概念,其相关基础理论目前尚未见系统研究之作。检察文化产业的概念应以文化产业的概念为基础,结合检察文化特色来界定,呈现层次性的丰富内容,与检察文化事业密切联系,但又彼此区别。它具有文化性和商业性双重属性,彰显着自身特色,并具有经济性和意识形态性两大类型性功能。未来检察文化产业必须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走集约化的创新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文化 检察文化产业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工作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思考
9
作者 宋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7-9,共3页
"五化"是指检察工作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检察工作现代化与"五化"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目的和手段的一致性、战略和战术的协同性、整体和局部的统一性、远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协调性。"五化&... "五化"是指检察工作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检察工作现代化与"五化"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目的和手段的一致性、战略和战术的协同性、整体和局部的统一性、远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协调性。"五化"理论的产生,是检察工作实践的客观需要;"五化"理论的目的在于指导检察工作实践;检察工作实践将促进"五化"理论升华;"五化"理论将促进检察工作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工作 标准化 智能化 精细化 专业化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行政区划公益诉讼检察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全喜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95,共5页
跨行政区划公益诉讼检察的实质是案件管辖问题,核心是"跨",产生原因是案件的跨行政区划自然属性和超越地方司法承载力的行政属性。郑州铁路检察系统为跨行政区划公益诉讼检察提供了典范。我们应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qu... 跨行政区划公益诉讼检察的实质是案件管辖问题,核心是"跨",产生原因是案件的跨行政区划自然属性和超越地方司法承载力的行政属性。郑州铁路检察系统为跨行政区划公益诉讼检察提供了典范。我们应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两点论",坚持司法权的中央事权性质,坚持检察权的法律监督属性,正确行使跨行政区划公益诉讼检察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件管辖 跨行政区划 公益诉讼 检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死刑案件侦查程序检察监督的建议
11
作者 周新萍 郑雨舟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1-35,共5页
科学合理地设置和重新整合检察机关的内设检察业务机构,应当以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检察职权的分类和检察权运行规律为基础。检察权的运行必须遵循职权法定、符合立法目的、检察职权内部监督制约原则。如何建成完整的死刑案件侦查程序... 科学合理地设置和重新整合检察机关的内设检察业务机构,应当以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检察职权的分类和检察权运行规律为基础。检察权的运行必须遵循职权法定、符合立法目的、检察职权内部监督制约原则。如何建成完整的死刑案件侦查程序检察监督制度,切实推动死刑司法控制和提高死刑案件质量?如何加强制度建设,充实结构性权力,确保纠正违法制度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为了充分探讨以上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一批专家对此进行研究,现予刊发,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案件 检察监督 侦查程序 检警关系 侦诉协作 正常运转 侦查监督 死刑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12
作者 江清彬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5-50,共6页
论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江清彬(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纠正错误的判决、裁定,保证审判活动的公正、合法和维护公民、... 论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江清彬(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纠正错误的判决、裁定,保证审判活动的公正、合法和维护公民、法人、行政机关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行政检察 监督制度 检察机关 行政诉讼 民事审判活动 检察监督 检察制度 法律监督 民事(经济) 行政审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加强检察机关作风建设的思考
13
作者 李剑伟 《学习论坛》 2007年第12期44-45,共2页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自身的作风如何,关系到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关系到公正执法,关系到党的形象。检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抓好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监察职业道德,改进执法作风,强化内部管理,自觉接受...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自身的作风如何,关系到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关系到公正执法,关系到党的形象。检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抓好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监察职业道德,改进执法作风,强化内部管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检察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作风 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监管人员心源性猝死75例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于岚 董利民 +2 位作者 侯现军 时凯 徐凯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12-113,116,共3页
目的探讨监管场所内被监管人员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0—2013年75例河南省监管场所内被监管人员SCD解剖案例,从猝死者生前所在监管场所生活环境、心理因素以及身体受限制方式等方面进行回... 目的探讨监管场所内被监管人员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0—2013年75例河南省监管场所内被监管人员SCD解剖案例,从猝死者生前所在监管场所生活环境、心理因素以及身体受限制方式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组织病理学改变,研究监管场所中特殊因素对SCD的影响。结果 75例猝死者中,生前有慢性病史者21例(28%),经解剖后确诊有潜在心血管疾病者75例(100%)。结论被监管人员SCD仍以原有潜在心脏结构病变为病理基础,监管场所特殊环境、被看管人员心理应激因素以及对其肢体限制等是SCD的促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猝死 心脏 被监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监督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自民 康健民 刘怀印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6,共7页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及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完善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具体操作规程仍然存在诸多弊端,需要进一步健全相关的制度机制。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及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完善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具体操作规程仍然存在诸多弊端,需要进一步健全相关的制度机制。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矛盾呈高发和多元态势,涉检信访案件日益增加。面对涉检信访案件办理工作中的难题,不仅应当探索从体制设计上根本解决问题,也应当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促进涉检信访案件在法治的框架内高质量和高效率地得到解决。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一批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比较积极的回应。为了更好地以学术之力审时度势促进司法改革特别是检察改革,本刊编辑部以《贯彻修改后刑事诉讼法与诉讼监督制度的完善》为总标题进行专题研究,试图从现代司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着手,就我国诉讼活动监督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本刊对于受邀专家的来稿,只要符合通常的学术规范,不论其所表达的学术观点如何,均一律照登,所以,本专题所有观点均不代表本刊之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定居所 监视居住 涉检信访 诉讼监督 工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行特征监控的代码复用攻击防御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贵民 李清宝 +1 位作者 张平 程三军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518-3534,共17页
针对代码复用的攻击与防御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但当前的防御方法普遍存在防御类型单一、易被绕过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运行特征监控的代码复用攻击防御方法RCMon.该方法在分析代码复用攻击实现原理的基础上定义了描述程... 针对代码复用的攻击与防御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但当前的防御方法普遍存在防御类型单一、易被绕过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运行特征监控的代码复用攻击防御方法RCMon.该方法在分析代码复用攻击实现原理的基础上定义了描述程序正常运行过程的运行特征模型RCMod,并提出了验证程序当前运行状态是否满足RCMod约束规则的安全验证自动机模型.实现中,通过直接向目标程序中植入监控代码,使程序运行到监控节点时自动陷入,并由Hypervisor实现运行特征库的构建和安全验证.实验结果表明,RCMon能够有效地防御已知的绝大部分代码复用攻击,平均性能开销约为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码复用攻击 运行特征 系统调用 插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舆情分析弹性自组织网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洪群 陈越 +2 位作者 程三军 黄惠新 毛秀青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81-2187,共7页
主要解决海量互联网信息的舆情分析问题。以概念倾向性和话题属性新概念为基础,建立了具有人工及自我双重训练功能的、具有自我反馈机制的舆情统计分析模型。以互联网为平台构建了虚拟的弹性自组织网,解决了网络舆情分布式计算、规模自... 主要解决海量互联网信息的舆情分析问题。以概念倾向性和话题属性新概念为基础,建立了具有人工及自我双重训练功能的、具有自我反馈机制的舆情统计分析模型。以互联网为平台构建了虚拟的弹性自组织网,解决了网络舆情分布式计算、规模自由扩展及大规模舆情信息视觉化等的问题,并根据力学抽象使其具备了网络拓扑结构的自优化、自更新功能。实验表明,模型具有分析效率高、准确、结果直观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情 网络舆情 概念倾向性 话题 分布式计算 自组织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T攻击原理及防护技术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程三军 王宇 《信息网络安全》 2016年第9期118-123,共6页
全球信息技术的不断演变,使得APT攻击更具有侵略性和目的性。先进的技术应用、长期的潜伏隐匿、获利方的资助,是APT攻击与其他网络攻击的显著区别。文章介绍了近年流行的APT攻击,首先以NIST对于APT攻击的定义说明APT攻击的特点,并指明... 全球信息技术的不断演变,使得APT攻击更具有侵略性和目的性。先进的技术应用、长期的潜伏隐匿、获利方的资助,是APT攻击与其他网络攻击的显著区别。文章介绍了近年流行的APT攻击,首先以NIST对于APT攻击的定义说明APT攻击的特点,并指明攻击者通常使用APT攻击的目标,分析近年APT攻击的实例;然后又详细分析了APT攻击的常见步骤,并以韩国SK公司遭受APT攻击的案件为实例说明了各个步骤的攻击内容;进而提出全面应对APT攻击的宏观持续性改进的防护思想及微观的结构化最佳实践应对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T攻击 案例分析 防御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36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岚 徐俊玲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08-209,共2页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MRI诊断 闭合性脑损伤 法医学鉴定 假阴性结果 钝性外力 损伤类型 DAI 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批准(决定)逮捕条件的理解和把握 被引量:4
20
作者 贺恒扬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50,共6页
在关于检察制度改革的若干争论中,检察权的性质、检察机关的归属、检察机关的职能、检察转型是焦点问题,本刊一直对此保持高度的关注,并在法学研究栏目和专题笔谈中给予了大量的篇幅。而逮捕作为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作为维... 在关于检察制度改革的若干争论中,检察权的性质、检察机关的归属、检察机关的职能、检察转型是焦点问题,本刊一直对此保持高度的关注,并在法学研究栏目和专题笔谈中给予了大量的篇幅。而逮捕作为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宪法性权利——人身自由,一直是刑事诉讼法学界乃至宪法学界以及司法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从1979年《刑事诉讼法》颁布到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从司法体制改革研究中关于逮捕制度改革的研究到目前热烈讨论的《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逮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始终是一个重大课题。其中逮捕的证据问题、审查逮捕程序问题和逮捕必要性问题可以说是逮捕制度改革与完善的重点。本刊编辑部注意到,我国法学、实务界不少人士对逮捕的证据与程序改革看法颇多歧异,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一批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的比较积极的回应。为了更好地以学术之力审时度势促进法律适用,本编辑部以"逮捕的证据与程序"为总标题进行笔谈。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本刊对于受邀专家的来稿,只要符合通常的学术规范,不论其所表达的学术观点如何,均一律照登。所以,本专题所有观点均不代表本刊之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逮捕条件 《刑事诉讼法》 犯罪嫌疑人 社会危害性 犯罪事实 证据证明 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