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药师参与的微信版周课对骨科护士用药知识和态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潘卫宇 张梦丹 +3 位作者 赵淑娟 王晓雨 马耀玲 张俊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参与的微信版每周一课对骨科护士用药知识和态度的干预效果,探索适合临床护士的新型临床教学模式。方法将96名骨科护士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进行骨科常用药物的教学培训;观察组按...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参与的微信版每周一课对骨科护士用药知识和态度的干预效果,探索适合临床护士的新型临床教学模式。方法将96名骨科护士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进行骨科常用药物的教学培训;观察组按照临床药师参与的微信版每周一课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培训。培训结束后分别考核两组护士的理论知识、综合技能成绩,用药态度及对各自教学方法的反馈评估。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理论知识、综合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用药态度中2个条目及对教学模式的评价中4个维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的微信版每周一课能够激发护士学习兴趣,提高护士用药知识,改善其用药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护士 临床药师 微信 培训 安全用药 用药知识 用药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高龄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中的安全隐患与干预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楠芳 袁梅梅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2期74-75,共2页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对骨科高龄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安全隐患的认识,以防范伤害事件发生。方法对160例高龄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和改进措施。结果仅2例首次下床康复训练时出现头...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对骨科高龄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安全隐患的认识,以防范伤害事件发生。方法对160例高龄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和改进措施。结果仅2例首次下床康复训练时出现头晕、恶心、胸闷、呼吸困难,立即给予平卧、吸氧、测血压,5min后症状缓解;未发生其他意外事件。结论针对骨科高龄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安全隐患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是防范患者复训练过程中发生心理和身体伤害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骨科 手术后 早期康复训练 危险性评估 安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临床骨科外固定器治疗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鲁崇高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期245-246,共2页
目的分析给予胫腓骨骨折患者行外支架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分别给予石膏外固定治疗与外支架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目的分析给予胫腓骨骨折患者行外支架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分别给予石膏外固定治疗与外支架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外支架固定治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骨科 胫腓骨骨折 外支架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瞬时评估的骨科手术患者睡眠状况及相关症状的关系研究
4
作者 贾曼 张俊娟 +3 位作者 杨飒 刘佳 刘静 杨晓平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11期961-966,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生态瞬时评估(EMA)的微信平台,并依托该平台探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1周睡眠状况及其与疼痛、恶心呕吐、焦虑抑郁、疲乏症状间的关系。方法设计开发基于EMA的微信平台,依托该平台,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20年4-12月骨科病区... 目的构建基于生态瞬时评估(EMA)的微信平台,并依托该平台探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1周睡眠状况及其与疼痛、恶心呕吐、焦虑抑郁、疲乏症状间的关系。方法设计开发基于EMA的微信平台,依托该平台,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20年4-12月骨科病区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对患者术后1周疼痛、恶心呕吐、焦虑抑郁、疲乏的症状进行持续监测,分析患者睡眠状况及相关症状的变化规律及关联度。结果患者术后1周内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且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各症状在术后第2~第4天最差,随后逐渐好转,总体呈先加重后缓解趋势;睡眠状况与各症状、症状与症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睡眠状况与症状相关性分析显示:睡眠质量、睡眠效率与术后第2天的焦虑抑郁有相关性(r=-0.439,P<0.05;r=-0.471,P<0.01),睡眠质量与术后第5天的焦虑抑郁有相关性(r=-0.370,P<0.05),醒来次数与疲乏在术后第1天和第4天呈显著相关(r=0.613,P<0.01;r=0.784,P<0.01)。结论骨科手术患者术后1周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且患者的睡眠状况与症状表现总体呈先加重后缓解趋势,并在不同时间与各症状的相关性也不同,提示临床应予该类患者针对性的关注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骨科 生态瞬时评估 睡眠 症状 护理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个体化规划陪诊在提升门诊患者就医体验中的应用
5
作者 梁馨月 贺强 +3 位作者 范力文 邵梦怡 龚敬怡 盛喜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2期4187-4190,共4页
目的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开展院内个体化规划陪诊,以期提高患者就诊效率,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方法抽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诊护士进行培训,选取2023年1月门诊特殊就诊人群(老年人、孕产妇、残障人士等)300例为对照组、2023年2月... 目的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开展院内个体化规划陪诊,以期提高患者就诊效率,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方法抽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诊护士进行培训,选取2023年1月门诊特殊就诊人群(老年人、孕产妇、残障人士等)300例为对照组、2023年2月门诊特殊就诊人群3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提供常规片段式陪诊服务,观察组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提供全程个体化规划陪诊,协助患者精准分诊挂号、规划就诊路线、给予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病情随访,实现个性化服务。基于SERVQUAL模型设计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就医体验评分。结果从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5个维度及就医体验总体打分对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开展个体化规划陪诊可显著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plau人际关系理论 个体化规划陪诊 就医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滑膜组织中SOST、u-PA、β-catenin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丁帅 张广泉 +3 位作者 高延征 王红强 余正红 李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295-3299,共5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髋关节滑膜组织中骨硬化蛋白(SOST)、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AS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8...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髋关节滑膜组织中骨硬化蛋白(SOST)、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AS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80例创伤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不同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评分(ASDAS)、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髋关节滑膜组织中SOST、u-PA、β-catenin表达,并分析髋关节滑膜组织中SOST、u-PA、β-catenin表达对AS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髋关节滑膜组织中SOST、u-PA、β-catenin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极高疾病活动度、高疾病活动度患者髋关节滑膜组织中SOST、u-PA表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极高疾病活动度患者髋关节滑膜组织中β-catenin表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BASDAI≥5分患者髋关节滑膜组织中SOST、u-PA、β-catenin表达高于BASDAI<5分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SOST、u-PA、β-catenin及三者联合预测A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1、0.818、0.860、0.905,最佳临界值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SOST为78.8%、88.7%,u-PA为95.0%、56.2%,β-catenin为68.8%、91.2%,三者联合为92.5%、83.8%。结论AS患者髋关节滑膜组织中SOST、u-PA、β-catenin表达升高,与疾病活动度、病情严重程度有关,髋关节滑膜组织中SOST、u-PA、β-catenin联合对AS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髋关节 滑膜组织 骨硬化蛋白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β-连环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术后首次下床预防体位性低血压规范流程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俊娟 越丽霞 +4 位作者 范丽娟 王俊杰 刘佳 范雷明 高亚芳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8期682-684,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术后首次下床预防体位性低血压规范化流程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1-6月腰椎手术患者共2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实施规范化流程)和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流程)各132例,比较两组患者体位性低血压(有症状者)的发生... 目的探讨腰椎术后首次下床预防体位性低血压规范化流程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1-6月腰椎手术患者共2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实施规范化流程)和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流程)各132例,比较两组患者体位性低血压(有症状者)的发生率。结果按AAS和AAN标准:对照组有50例患者在术后首次下床时出现不同症状、不同程度的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37.9%;观察组有11例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8.3%。结论腰椎术后首次下床规范化流程的实施可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避免患者跌倒、骨折、再骨折、切口撕裂、腰椎内固定松动或钉棒断裂骨折或再骨折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从而减少患者投诉或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术后首次下床 体位性低血压 规范化流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内外侧稳定结构与髌股关节稳定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梁兴森 余正红 +3 位作者 李义凯 姜迎萍 陈先武 黄敏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4期364-367,共4页
目的 :了解髌内外侧稳定结构对髌骨的稳定作用,探讨临床中松解髌外侧支持带的治疗作用及效果,为临床治疗髌骨不稳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6例新鲜膝关节标本,对股四头肌进行加载(模拟肌力正常的情况),在不同屈曲度,对髌骨施加外侧方移... 目的 :了解髌内外侧稳定结构对髌骨的稳定作用,探讨临床中松解髌外侧支持带的治疗作用及效果,为临床治疗髌骨不稳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6例新鲜膝关节标本,对股四头肌进行加载(模拟肌力正常的情况),在不同屈曲度,对髌骨施加外侧方移位载荷,使髌骨外侧半脱位,读取记录载荷大小。干预1:松解髌内侧支持带(模拟病理状态),重复上述操作,读取记录载荷大小;干预2:在干预1的基础上进一步松解外侧支持带(模拟手术治疗),重复上述操作,读取记录载荷大小。结果:松解髌内侧支持带后,使髌骨半脱位的载荷比支持带完整时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松解外侧支持带,半脱位载荷进一步减小,但与干预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内侧支持带在维持髌骨稳定及髌股关节正常运动轨迹中有重要作用,在临床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或半脱位时,应该重视髌内侧支持带的修复重建,单纯松解外侧支持带的方法并非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关节 髌骨脱位 内侧支持带 外侧支持带 内侧髌股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7
9
作者 张俊梅 李丹丹 +2 位作者 袁梅梅 寇晓平 王晓雨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6-28,共3页
对6例双侧重度膝关节屈曲畸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3D打印技术辅助膝关节置换术,6例患者平均住院12.4 d,5例患者出院时残留10°左右的膝关节屈曲畸形,1例残留30°左右的膝关节屈曲畸形。术后随访6个月至3.5年,至末次随访时,膝... 对6例双侧重度膝关节屈曲畸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3D打印技术辅助膝关节置换术,6例患者平均住院12.4 d,5例患者出院时残留10°左右的膝关节屈曲畸形,1例残留30°左右的膝关节屈曲畸形。术后随访6个月至3.5年,至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2.0分。提出对患者加强抗类风湿药物治疗的护理,术前应用3D打印模型对患者进行直观、个体化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循序渐进进行康复锻炼、加强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可保障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膝关节屈曲畸形 膝关节置换术 3D打印技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珂 郑稼 +3 位作者 金毅 赵永强 曹臣 杨彬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3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微创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囊内骨折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外科采用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总结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切口长度、失血量、术...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微创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囊内骨折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外科采用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总结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切口长度、失血量、术后康复、假体位置、Harris评分方面的手术经验。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成功率100%。切口长度平均6.6~11.2 cm,平均(8.7±1.6)cm。单侧手术时间26~67 min平均(49.1±21.9)min;术中失血量180~520 ml,平均(370±54)ml。术后1年关节功能评分(84.82±2.94)分。30例患者优良26例,优良率86.7%。结论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是切实可行的,但技术条件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钛钢板加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作用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毅 郑稼 赵炬才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8期477-478,共2页
目的 :探讨前路钛钢板加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总结 1998年至 2 0 0 2年期间收治的 2 5例有 2~ 3个节段突出的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椎体次全切术前路钛钢板加钛网植骨内固定术。结果 :经平均 12个月... 目的 :探讨前路钛钢板加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总结 1998年至 2 0 0 2年期间收治的 2 5例有 2~ 3个节段突出的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椎体次全切术前路钛钢板加钛网植骨内固定术。结果 :经平均 12个月的随访 ,2 5例患者植骨全部融合 ,无钛网移位脱落 ,无螺钉松动、钢板断裂 ,神经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应用前路钛钢板加钛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有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网 治疗 前路 钛钢板 植骨内固定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椎体 平均 目的 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继军 郑国柱 赵炬才 《中国骨伤》 CAS 2000年第11期649-650,共2页
目的 探讨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对 90例 (92肩 )冻结肩进行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 ,2 8肩在松解前进行肩关节造影 ,5肩于关节功能完全恢复后 ,再次进行肩关节造影。结果 随访 8~ 43个月 ,手法松解 92肩 ,优... 目的 探讨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对 90例 (92肩 )冻结肩进行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 ,2 8肩在松解前进行肩关节造影 ,5肩于关节功能完全恢复后 ,再次进行肩关节造影。结果 随访 8~ 43个月 ,手法松解 92肩 ,优 86肩 ,良 6肩 ,差 0肩。 3例出现麻醉并发症。造影显示 ,松解前关节腔容积明显变小 ,平均 7ml,关节囊粘连挛缩 ,以腋隐窝及肱二头肌长头腱鞘最严重。康复后关节造影显示 ,关节囊边缘光滑 ,未见造影剂外渗。结论 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疗效显著。麻醉后运用手法可充分松解关节囊内粘连 ,松解过程中撕裂的关节囊在患肩主动功能锻炼过程中 ,可获得重新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治疗 冻结肩 臂丛麻醉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潘卫宇 袁梅梅 +2 位作者 寇晓平 王晓雨 张红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6期1505-1507,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8例血液透析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联合多学科会诊,围手术期透析时机的选择,各项关键指标的监控,深静脉血栓的有效预防,以及动静脉瘘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8例血液透析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联合多学科会诊,围手术期透析时机的选择,各项关键指标的监控,深静脉血栓的有效预防,以及动静脉瘘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8例血液透析患者中7例患者顺利出院,随访6~24个月,疗效满意。1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严密精心化管理,可有效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使大部分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减少卧床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髋关节置换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7
14
作者 邓莹 袁梅梅 潘卫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3期219-220,共2页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184例老年患者,按甲组(谵妄者)、乙组(非谵者)划分。分析危险因素及护理。结果在手术后对发生谵妄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发现干预后患者的Harri...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184例老年患者,按甲组(谵妄者)、乙组(非谵者)划分。分析危险因素及护理。结果在手术后对发生谵妄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发现干预后患者的Harris评分明显要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优良率可达94.11%。结论发生谵妄的主要危险因素可以归纳为年龄、低氧血症、合并疾病、睡眠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谵妄的几率,同时能尽快使发生谵妄的患者得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术 谵妄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行盘状半月板成形术早期护理及康复锻炼 被引量:6
15
作者 袁梅梅 杨楠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674-1675,共2页
盘状半月板临床上并不常见,无损伤的盘状半月板虽然形态异常,但不需手术,一旦损伤,应尽早手术,而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最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膝关节 盘状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成形术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椎间盘切吸术治疗复杂性颈椎病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涛 高延征 赵永强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椎间盘切吸术在复杂性颈椎病治疗中应用的方法、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主要病变节段切除植骨加次要节段椎间盘切吸的方法 ,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 2 4例 ;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或半椎板成形术的基础上 ,行后路径椎间... 目的 探讨椎间盘切吸术在复杂性颈椎病治疗中应用的方法、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主要病变节段切除植骨加次要节段椎间盘切吸的方法 ,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 2 4例 ;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或半椎板成形术的基础上 ,行后路径椎间盘穿刺切吸 ,治疗颈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 11例。结果 随访 6个月~ 3年 ,根据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标准 ,按 40分法评分 ,优 17例 ,良 13例 ,可 4例 ,无效 1例 ,优良率 85 7%。结论 应用椎间盘切吸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 ,具有减压彻底、对颈椎稳定结构破坏小的特点 ,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椎管狭窄 椎间盘切除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性眩晕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延征 张涛 冯世庆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2年第3期236-237,共2页
目的 :探讨颈性眩晕的外科治疗。方法 :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颈性眩晕 2 8例 ,其中横突孔切开减压 4例 ,横突孔切开减压 ,钩椎关节切除 8例 ,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10例 ,颈椎植骨融合加钩椎关节切除 2例 ,颈椎管扩大成形术 4例。结... 目的 :探讨颈性眩晕的外科治疗。方法 :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颈性眩晕 2 8例 ,其中横突孔切开减压 4例 ,横突孔切开减压 ,钩椎关节切除 8例 ,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10例 ,颈椎植骨融合加钩椎关节切除 2例 ,颈椎管扩大成形术 4例。结果 :随访 1年~ 4年 6个月 ,优 11例 ,良 12例 ,可 4例 ,差 1例 ,优良率 82 1%。结论 :颈性眩晕由多因素引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颈椎病 外科手术 治疗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筋膜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肿瘤切除后创面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振 刘继军 郑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0期3682-3683,共2页
目的探讨以腓动脉穿支筋膜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6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足踝部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共17例,肿瘤类型包括黑色素瘤11例、皮肤鳞癌5... 目的探讨以腓动脉穿支筋膜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6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足踝部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共17例,肿瘤类型包括黑色素瘤11例、皮肤鳞癌5例、腱鞘巨细胞瘤1例,创面位于小腿下1/3段2例、踝关节周围4例、足跟部9例、足背部2例。均以腓动脉穿支筋膜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创面,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存活情况。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16例,创面均I期愈合。术后皮瓣远端表浅坏死1例,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时间16~33个月,平均24个月,皮瓣外观较满意,质地优良,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11例黑色素瘤患者中3例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其中1例死于肺转移,余16例患者足踝部功能恢复良好,下肢负重、行走正常。结论采用腓动脉穿支筋膜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1/3处、踝关节周围、足跟、足背处肿瘤切除后创面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肿瘤 腓动脉穿支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RNA干扰抑制RANKL表达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延征 高坤 +1 位作者 于正红 司文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用RNA干扰的方法抑制大鼠成骨细胞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L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NF-κB,RANKL)mRNA表达后,成骨细胞RANKL、OPG蛋白表达和I型胶原表达、细胞增殖能力的时间变化规律。方法:设计4条RANKL序列特异性小干扰R... 目的:观察用RNA干扰的方法抑制大鼠成骨细胞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L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NF-κB,RANKL)mRNA表达后,成骨细胞RANKL、OPG蛋白表达和I型胶原表达、细胞增殖能力的时间变化规律。方法:设计4条RANKL序列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用Lipofectamin2000转染成骨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RANKL的表达,筛选出最有效的干扰序列,并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1、2、3、5、7天RANKL、OPG蛋白的表达,同时观察成骨I型胶原表达、细胞增殖能力在相同时间点的变化。结果:对siRNA中有一对可使大鼠成骨细胞的RANKLmRNA水平下降89%。用最佳siRNA转染后1、2、3、5、7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ANKL蛋白表达率分别为59.1%、39.5%、26.6%、40.0%、57.3%(P<0.05),OPG蛋白表达率较空白对照组降低,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成骨细胞的I型胶原表达、增殖能力在相同时间点较空白对照组降低,差异也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靶向siRNA可显著下调成骨细胞RANKL表达,同时对OPG表达及成骨细胞的主要功能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 RNA干扰 大鼠 成骨细胞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期翻修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晚期感染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振 金毅 +1 位作者 郑稼 刘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2年第4期460-461,共2页
目的:探讨二期翻修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晚期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6月至2009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采用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术后感染25例。一期手术彻底清创后行旷置术加10%万古霉素骨水泥间隔体植入。感... 目的:探讨二期翻修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晚期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6月至2009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采用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术后感染25例。一期手术彻底清创后行旷置术加10%万古霉素骨水泥间隔体植入。感染控制后行二期翻修术根据患者情况使用了生物型或骨水泥型假体。结果:术后均超过24个月随访发现,24例未发现感染复发,1例患者二期翻修术后切口感染,遂行清创,切口愈合。本组病例在一期旷置术及二期翻修术中及术后无骨折、脱位、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结论:二期翻修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晚期感染,能有效控制感染,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感染 翻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