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脑氧饱和度监测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管理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韩冰莎
李娇
+3 位作者
李翔
栗艳茹
张磊
冯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分析以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 2)监测为目标导向的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SAH)术后神经重症集束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单盲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
目的分析以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 2)监测为目标导向的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SAH)术后神经重症集束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单盲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符合纳排标准的SaSAH手术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神经重症监护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rScO 2为目标导向的神经重症集束化管理干预,包括神经系统专科监测、血流动力学管理、体温管控、癫痫的预防与控制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以及术后随访90 d时主要有效性评价指标[改良Rankin量表(mRS)、细化型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E)]、次要有效性评价指标(ICU住院时间)及安全性评价指标[迟发性脑缺血(DCI)、颅内感染、脑积水、死亡]的差异。结果共209例SaSAH手术治疗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并纳入入组。试验组104例,其中98例获得临床随访,失访6例;对照组105例,其中98例获得临床随访,失访7例。两组研究对象基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ICU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如DCI、脑积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2±6)d比(15±8)d,3.1%(3/98)比10.2%(10/98)、4.1%(4/98)比12.2%(12/98);t=-2.775,χ^2值分别为4.037、4.356,P值分别为0.006、0.045、0.037];试验组在随访90 d时的mRS评分及GO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3.6±0.9)分比(4.1±0.8)分,(6.2±1.8)分比(5.5±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15)。结论以rScO2监测为目标导向的SaSAH术后神经重症集束化管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周期,改善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蛛网膜下腔出血
局部脑氧饱和度
神经重症集束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定量脑电图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预后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韩冰莎
李娇
+3 位作者
栗艳茹
王炬
任志强
冯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43-1051,共9页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术的7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术后均行定量脑电图监测,术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术的7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术后均行定量脑电图监测,术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神经功能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术后神经功能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筛选出的危险因素预测术后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5分,28例)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t=2.686,P=0.009)、取栓次数>3次比例(χ^(2)=4.201,P=0.040)、患侧脑电图慢波化指数(DTABR;t=2.183,P=0.032)、患侧DTABR/健侧DTABR比值(t=6.230,P=0.000)、术后即刻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2b级比例(χ^(2)=5.420,P=0.020)均高于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43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高NIHSS评分(OR=1.542,95%CI:1.368~1.725;P=0.012)、高患侧DTABR/健侧DTABR比值(OR=3.428,95%CI:2.673~7.314;P=0.008)、相对α变异性(PAV)Ⅱ级(OR=2.983,95%CI:2.625~4.682;P=0.003)和Ⅲ级(OR=4.088,95%CI:3.825~5.349;P=0.002)、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Ⅱ级(OR=2.536,95%CI:1.942~5.287;P=0.005)和Ⅲ级(OR=3.924,95%CI:2.012~6.378;P=0.003)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患侧DTABR/健侧DTABR比值、PAV分级、aEEG分级及其联合指标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6(95%CI:0.554~0.782,P=0.000)、0.887(95%CI:0.789~0.950,P=0.000)、0.760(95%CI:0.643~0.853,P=0.000)、0.778(95%CI:0.664~0.868,P=0.000)和0.943(95%CI:0.861~0.984,P=0.000)。其中,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高于单独应用入院时NIHSS评分(Z=4.150,P=0.000)、PAV分级(Z=4.006,P=0.000)和aEEG分级(Z=3.462,P=0.001)。结论定量脑电图对早期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神经功能预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机械溶栓
脑电描记术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氧饱和度监测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管理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韩冰莎
李娇
李翔
栗艳茹
张磊
冯光
机构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1,共6页
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SBGJ2018063)
文摘
目的分析以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 2)监测为目标导向的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SAH)术后神经重症集束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单盲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符合纳排标准的SaSAH手术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神经重症监护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rScO 2为目标导向的神经重症集束化管理干预,包括神经系统专科监测、血流动力学管理、体温管控、癫痫的预防与控制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以及术后随访90 d时主要有效性评价指标[改良Rankin量表(mRS)、细化型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E)]、次要有效性评价指标(ICU住院时间)及安全性评价指标[迟发性脑缺血(DCI)、颅内感染、脑积水、死亡]的差异。结果共209例SaSAH手术治疗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并纳入入组。试验组104例,其中98例获得临床随访,失访6例;对照组105例,其中98例获得临床随访,失访7例。两组研究对象基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ICU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如DCI、脑积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2±6)d比(15±8)d,3.1%(3/98)比10.2%(10/98)、4.1%(4/98)比12.2%(12/98);t=-2.775,χ^2值分别为4.037、4.356,P值分别为0.006、0.045、0.037];试验组在随访90 d时的mRS评分及GO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3.6±0.9)分比(4.1±0.8)分,(6.2±1.8)分比(5.5±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15)。结论以rScO2监测为目标导向的SaSAH术后神经重症集束化管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周期,改善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蛛网膜下腔出血
局部脑氧饱和度
神经重症集束化管理
Keywords
Intracranial aneurysm
Aneurysm
ruptured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
Neurointensive management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量脑电图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预后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韩冰莎
李娇
栗艳茹
王炬
任志强
冯光
机构
河南省
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43-1051,共9页
基金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省部共建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BGJ202003008)。
文摘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术的7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术后均行定量脑电图监测,术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神经功能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术后神经功能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筛选出的危险因素预测术后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5分,28例)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t=2.686,P=0.009)、取栓次数>3次比例(χ^(2)=4.201,P=0.040)、患侧脑电图慢波化指数(DTABR;t=2.183,P=0.032)、患侧DTABR/健侧DTABR比值(t=6.230,P=0.000)、术后即刻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2b级比例(χ^(2)=5.420,P=0.020)均高于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43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高NIHSS评分(OR=1.542,95%CI:1.368~1.725;P=0.012)、高患侧DTABR/健侧DTABR比值(OR=3.428,95%CI:2.673~7.314;P=0.008)、相对α变异性(PAV)Ⅱ级(OR=2.983,95%CI:2.625~4.682;P=0.003)和Ⅲ级(OR=4.088,95%CI:3.825~5.349;P=0.002)、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Ⅱ级(OR=2.536,95%CI:1.942~5.287;P=0.005)和Ⅲ级(OR=3.924,95%CI:2.012~6.378;P=0.003)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患侧DTABR/健侧DTABR比值、PAV分级、aEEG分级及其联合指标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6(95%CI:0.554~0.782,P=0.000)、0.887(95%CI:0.789~0.950,P=0.000)、0.760(95%CI:0.643~0.853,P=0.000)、0.778(95%CI:0.664~0.868,P=0.000)和0.943(95%CI:0.861~0.984,P=0.000)。其中,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高于单独应用入院时NIHSS评分(Z=4.150,P=0.000)、PAV分级(Z=4.006,P=0.000)和aEEG分级(Z=3.462,P=0.001)。结论定量脑电图对早期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神经功能预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机械溶栓
脑电描记术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ROC曲线
Keywords
Ischemic stroke
Mechanical thrombolysis
Electroencephalography
Risk factors
Logistic models
ROC curve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脑氧饱和度监测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管理的应用研究
韩冰莎
李娇
李翔
栗艳茹
张磊
冯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定量脑电图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预后预测中的应用
韩冰莎
李娇
栗艳茹
王炬
任志强
冯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