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系统肿瘤患者时辰化疗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5
1
作者 程秋泓 徐剑红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3期37-38,共2页
目的根据时辰化疗的特点,为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减轻化疗药物毒副作用,保证充足有效睡眠,提高生存质量和疗效。方法将82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于9:00化疗;观察组采用时辰... 目的根据时辰化疗的特点,为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减轻化疗药物毒副作用,保证充足有效睡眠,提高生存质量和疗效。方法将82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于9:00化疗;观察组采用时辰化疗,于21:00进行化疗,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情况、近期疗效及夜间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及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时辰化疗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胃肠道毒副反应,增强疗效,不影响患者正常的睡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辰化疗 血液系统肿瘤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诱发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庆福 李锡清 +1 位作者 姜丽 马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0-813,共4页
目的:探讨化疗诱发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205例恶性肿瘤需行化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类型、含氟尿嘧啶(5-FU)的化疗方式、化疗强度、化疗周期、口腔急慢性疾病、口腔卫生状况、中性粒... 目的:探讨化疗诱发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205例恶性肿瘤需行化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类型、含氟尿嘧啶(5-FU)的化疗方式、化疗强度、化疗周期、口腔急慢性疾病、口腔卫生状况、中性粒细胞数、血红蛋白水平、和是否伴有糖尿病等因素与化疗性口炎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化疗方式、化疗强度、化疗周期、口腔急慢性疾病、口腔卫生状况和中性粒细胞水平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药物的强度(β=1.099,P<0.05)、化疗周期(β=0.964,P<0.05)、化疗方式(β=1.100,P<0.05)、口腔急慢性疾病(β=1.180,P<0.05)、中性粒细胞数(β=1.050,P<0.05)是导致化疗性口炎的主要因素。结论:化疗药物的强度和周期、化疗方式、口腔急慢性疾病和中性粒细胞水平是导致化疗性口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口腔黏膜炎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生存和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姜丽 朱尊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84-788,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HSCT)治疗后生存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在本院行auto-PBHSCT治疗的96例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的总生存率应用Kapan-Meier曲线和Long rank检验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患... 目的:分析影响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HSCT)治疗后生存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在本院行auto-PBHSCT治疗的96例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的总生存率应用Kapan-Meier曲线和Long rank检验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96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0.67个月,其治疗后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25%和71.8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245 U/L)、国际预后指数(IPI)为3-5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Ki-67高表达(≥65%)及骨髓浸润的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其生存率较低(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uto-PBHSCT前未达完全缓解状态和auto-PBHSCT后未行巩固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0.46、0.12,95%CI:0.22-0.95、0.02-0.82,P<0.05)。结论:auto-PBHSCT治疗可明显改善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状况及预后,但auto-PBHSCT治疗后应进行巩固治疗以进一步提高远期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生存率 预后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5b靶向Sema4C调控STAT3信号通路影响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侵袭迁移 被引量:5
4
作者 姜丽 朱尊民 +1 位作者 周放 袁晓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18-1022,1027,共6页
目的:研究miR-125b靶向Sema4C调控STAT3信号通路影响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侵袭迁移。方法:运用QTPCR法检测miR-125b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ema4C在正常淋巴组织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用双荧光素... 目的:研究miR-125b靶向Sema4C调控STAT3信号通路影响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侵袭迁移。方法:运用QTPCR法检测miR-125b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ema4C在正常淋巴组织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R-125b对Sema4C转录活性的影响;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miR-125b的表达对NK-92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过表达miR-125b后NK-92细胞Sema4C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Sema4C后NK-92细胞STAT3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淋巴组织比较,miR-125b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0.48±0.05)%vs(1.59±0.38)%,P<0.05],Sema4C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表达较高[(1.36±0.25)%vs(0.34±0.08)%,P<0.05];过表达miR-125b后,NK-92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明显降低[(326.25±7.75)%vs(58.75±5.76)%],Sema4C的表达水平下调[(84.26±6.94)%vs(15.61±4.68)%,P<0.05]。沉默Sema4C后,NK-92细胞JAK和STAT3蛋白表达下调[(85.26±6.94)%vs(12.61±4.32)%,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结果显示,miR-125b可以直接调控Sema4C的转录活性。结论: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和细胞株中,miR-125b可靶向Sema4C的表达,从而调控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miR-125b Sema4C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