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践基地岗位培训的探索与成效 被引量:12
1
作者 姚卓娅 廖华波 +1 位作者 耿军辉 李漫春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 :探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科人员岗位培训的形式、内容、方法与成效,从而建立、推行特殊护理单元专科人员全面的、系统的、规范的岗位培训模式,为专科建设与发展持续培养骨干人才。方法 :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对医院消... 目的 :探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科人员岗位培训的形式、内容、方法与成效,从而建立、推行特殊护理单元专科人员全面的、系统的、规范的岗位培训模式,为专科建设与发展持续培养骨干人才。方法 :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践基地的管理与统筹安排,精心设置具有专科特色的理论、实践、经验交流与研讨课程。其中理论授课占总学时的60%,实践课程占40%。培训后组织理论及实践考核,现场答疑,发放培训效果认知调查表,征求学员意见与建议,学员书写培训体会及改进计划。培训合格者颁发专科人员岗位培训证及继续教育学分证。结果 :4期岗位培训中,平均95.05%的学员认为收获很大,97.70%对授课老师讲授内容很满意,学员对培训效果给予充分肯定。结论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通过在全国区域设立9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践基地,建立供骨干代表参观学习的实践性示范与教学场所,以点带面,有效推进消毒供应中心3项标准的贯彻落实,提升专科人员的综合素质,更好实施质量的持续改进,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与专业化的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实践基地 岗位培训 持续改进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9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9
2
作者 姚卓娅 刘志红 +1 位作者 王丽君 施晨英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2期61-62,共2页
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06年12月,某省消毒供应专业检查组受卫生厅的委托,对全省18个地、市、县239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进行现场督察。现就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汇报如下,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便... 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06年12月,某省消毒供应专业检查组受卫生厅的委托,对全省18个地、市、县239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进行现场督察。现就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汇报如下,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便各医院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工作,不断提高消毒火菌供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控制医院感染 管理 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 供应质量 卫生厅 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现状的Meta分析 被引量:33
3
作者 关宁笑 崔倩 +6 位作者 彭怡馨 李漫春 詹朦 王俊锋 丁丽娜 刘芳丽 姚卓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31-641,共11页
目的评估中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为规范管理CSSD、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2012年1月1日—2022年1月31日发表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中国各... 目的评估中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为规范管理CSSD、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2012年1月1日—2022年1月31日发表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中国各地区医院CSSD质量管理现状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应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共1435所医院。Meta分析结果显示,根据医院级别进行亚组分析:CSSD集中管理落实率三级医院(81%,95%CI:65%~97%)高于二级医院(61%,95%CI:30%~92%),专业人员配置与管理三级医院(86%,95%CI:76%~97%)优于二级医院(74%,95%CI:59%~89%);在建筑布局设计方面:医院CSSD建筑位置选择合理三级医院(85%,95%CI:75%~95%)优于二级医院(62%,95%CI:34%,91%);在重要设备配置方面:全自动清洗消毒器配置率三级医院(79%,95%CI:64%~94%)高于二级医院(48%,95%CI:20%~76%),医用绝缘检测仪配置率三级医院(44%,95%CI:30%~58%)高于二级医院(18%,95%CI:8%~28%),压力蒸汽灭菌器配置率三级医院(86%,95%CI:68%~105%)高于二级医院(80%,95%CI:67%~94%),信息化质量追溯系统落实率三级医院(47%,95%CI:34%~61%)高于二级医院(23%,95%CI:14%~32%)。结论中国医院CSSD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集中管理落实不到位、专业人员配置不足及管理不规范、建筑布局设计欠合理、设备设施配置不完善以及未全面采用信息化质量追溯系统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医院应认真落实卫生行业标准要求,加强CSSD科学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管理 现状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0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提供与使用现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王梅杰 詹朦 +3 位作者 李漫春 王俊锋 贺凡 姚卓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81-1585,共5页
目的:了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的提供与使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对全国340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提供与使用现况进行调查。结果:厂家未及时提供植入物... 目的:了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的提供与使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对全国340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提供与使用现况进行调查。结果:厂家未及时提供植入物与外来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的占84.12%,医疗器械使用者不了解使用说明书包含内容的占33.53%,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未完全参照植入物与外来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的占41.18%,未经常参加培训的占87.65%,科室内未制定关于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使用与管理制度的占62.35%,且无设置专人负责管理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的占59.41%。不同级别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现况的比较,如新购医疗器械首次验证时说明书的应用情况、预防性维护与保养时说明书的应用情况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器械生产厂方不重视及不知晓国家对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的管理要求,医疗器械使用者对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对使用者的培训不到位,对使用说明书的管理不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高风险手术器械管理存在较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医疗器械 使用说明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170所医院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管理现状调查 被引量:10
5
作者 丁丽娜 姚卓娅 +4 位作者 李漫春 耿军辉 詹朦 王俊锋 关宁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2-521,共10页
目的 调查河南省医院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有效对策,为提高低温灭菌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7-8月便利选取河南省170所医院,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基本使用情... 目的 调查河南省医院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有效对策,为提高低温灭菌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7-8月便利选取河南省170所医院,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基本使用情况、管理制度、灭菌操作、灭菌效果监测、维护保养、操作人员知识与技能培训进行调查。结果 170所接受调查的医院中,147所(86.47%)医院制定了操作人员岗位职责和灭菌器维护保养制度,146所(85.88%)医院建立了灭菌器故障应急预案。152所(89.41%)医院做到了装载物与电极网之间预留至少25 mm的距离,167所(98.24%)医院灭菌器、灭菌剂及监测产品取得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137所(80.59%)医院使用灭菌剂前检查外包装的泄露监测指示条及有效期,126所(74.12%)医院灭菌物品装载时遮挡了紫外线灯。110所(64.71%)医院灭菌后查看及确认过氧化氢浓度,71所(41.76%)医院使用管腔生物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CD)对管腔器械进行监测。156所(91.76%)医院操作人员上岗前经相关知识培训考核合格;152所(89.41%)医院操作人员能正确处理灭菌器常见故障。结论 河南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管理尚存在灭菌操作欠规范、灭菌效果监测执行不到位、操作人员知识与技能培训缺失等问题。应建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灭菌操作,严格落实灭菌效果监测,细化维护保养内容,强化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保障低温灭菌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 低温灭菌 管理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21年医院CSSD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管理现状Meta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崔倩 李漫春 +4 位作者 詹朦 王俊锋 丁丽娜 王梅杰 姚卓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0-438,共9页
目的评估中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处置与管理现状,为规范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的处置与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风险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检索2008年1月—2021年8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目的评估中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处置与管理现状,为规范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的处置与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风险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检索2008年1月—2021年8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中国各医院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处置与管理现状的文献,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使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12篇文献2769所医院。Meta分析合并结果显示,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管理与处置制度落实率为90%(95%CI:84%~96%),专业人员培训落实率为68%(95%CI:48%~89%),接收地点为CSSD落实率为58%(95%CI:42%~75%),术前1 d送达落实率为68%(95%CI:54%~82%),术后于CSSD清洗消毒落实率为48%(95%CI:20%~75%),厂商提供正确的灭菌程序与参数落实率为54%(95%CI:27%~81%),专岗负责落实率为63%(95%CI:41%~86%)。结论中国医院对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的处置与管理尚存在专岗负责制落实率低,专业人员培训不到位,术后在CSSD清洗消毒实施率较低,部分厂家未提供正确灭菌程序与参数等问题,仍需要规范处置与管理制度,细化处置流程及质量控制细节,强化专业人员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医疗器械 植入物 管理 现状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蒸汽灭菌包内化学指示物对灭菌监测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姚卓娅 孙晶玉 +1 位作者 叶伟超 李海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压力蒸汽灭菌包内化学指示物在经过灭菌过程后所提供的灭菌监测效果的准确性。方法:按照原卫生部2009年12月1日实施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加强灭菌全流程管理,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与随机抽样法相结合,将... 目的:探讨压力蒸汽灭菌包内化学指示物在经过灭菌过程后所提供的灭菌监测效果的准确性。方法:按照原卫生部2009年12月1日实施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加强灭菌全流程管理,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与随机抽样法相结合,将国内医院常用的不同生产厂方的压力蒸汽灭菌包内化学指示物,经过灭菌循环后,比较分析其对灭菌过程的监测效果。同时分析不合格的原因,落实改进措施,提高包内化学指示物对灭菌监测效果的准确率。结果:包内化学指示物的灭菌监测效果与其生产厂方的工艺制作缺陷、包装材料透气性较差、化学指示物直接接触到金属器物、包装过大、灭菌前的装载过满、蒸汽质量欠佳、灭菌器的失误操作及故障运行等密切相关。结论:影响压力蒸汽灭菌包内化学指示物对灭菌监测效果的因素很多,管理者应主动加强灭菌全流程的细节管理,根据手术器械包的风险级别不同,手术器物的结构、材质不同,合理选择合格的包内化学指示物,为灭菌包提供准确的、有价值的监测结果,从而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为医院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蒸汽灭菌 包内化学指示物 灭菌效果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纸塑包装器物效果观察
8
作者 姚卓娅 刘志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53-854,共2页
关键词 环氧乙烷气体 灭菌 纸塑包装 器物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9年中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77
9
作者 王梅杰 周翔 +2 位作者 李亚杰 刘芳丽 姚卓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085-2091,共7页
背景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进程。随着慢性病的日益流行,慢性病共病为慢性病的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慢性病共病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目的系统评价2010-2019年我国中老... 背景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进程。随着慢性病的日益流行,慢性病共病为慢性病的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慢性病共病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目的系统评价2010-2019年我国中老年人群(≥45岁)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为慢性病共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以及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英文数据库中有关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横断面研究,检索2010-01-01至2020-01-01月公开发表的文章,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横断面研究,涉及17308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41%〔95%CI(35%,4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41%〔95%CI(33%,50%)〕,男性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38%〔95%CI(31%,45%)〕;共病2种慢性病的患病率为23%〔95%CI(20%,26%)〕,共病3种慢性病的患病率为11%〔95%CI(9%,14%)〕;2016-2019年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43%〔95%CI(28%,58%)〕,2010-2015年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41%〔95%CI(34%,47%)〕;南方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41%〔95%CI(34%,49%)〕,北方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38%〔95%CI(27%,49%)〕。结论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较高。因此,相关部门应重视对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保健服务 慢性病 共病现象 患病率 中国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护理干预模式对冠心病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梅杰 崔晓敏 +2 位作者 李亚杰 姚卓娅 刘芳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2期249-256,共8页
目的:评价基于“互联网+”的护理干预模式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 目的:评价基于“互联网+”的护理干预模式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EMBASE.JBI数据库中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基于“互联网+”的护理干预模式,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共计204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基于“互联网+”的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降低实验组患者的体质指数[MD=-0.43,95%CI(-0.86,-0.01),P=0.04]、改善其焦虑症状[MD=-0.80,95%CI(-1.33,-0.27),P=0.003]和抑郁症状[MD=-0.66,95%CI(-1.14,-0.18),P=0.008]。结论:基于“互联网+”的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体质指数,改善其焦虑和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护理干预模式 冠心病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可有效缓解卒中后疲劳症状:一项Meta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关宁笑 姚卓娅 +2 位作者 李烨 刘子薇 刘芳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08-1014,共7页
背景疲劳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国内外研究显示,疲劳症状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病情的恢复。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可有效促进或抑制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加速神经可塑性,但其治疗疲劳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不明确。目的系统评价非侵入性... 背景疲劳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国内外研究显示,疲劳症状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病情的恢复。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可有效促进或抑制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加速神经可塑性,但其治疗疲劳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不明确。目的系统评价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对卒中后疲劳患者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关于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治疗卒中后疲劳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为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或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照组为常规康复训练,结局指标为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和简化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由2名研究人员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以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GRADE证据分级系统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331例研究对象,3篇为r TMS,2篇为tDCS。5篇文献质量均为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F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MD=-2.13,95%CI(-3.63,-0.63),P=0.005],FMA评分高于对照组[SMD=6.60,95%CI(4.33,8.87),P<0.00001]。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结果稳健,Egger’s检验(t=-0.88,P=0.445)提示发表偏倚可能性较小。本研究共3个主要结局,分别为4周与8周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对卒中后疲劳患者FSS评分的影响和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对卒中后疲劳患者FMA评分的影响,每个结局的GRADE系统推荐分级均为低级。结论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对缓解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症状疗效显著,同时可以促进患者运动能力的恢复。但结局指标依据GRADE系统推荐分级均为低级,样本量较少,未来还需开展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疲劳 卒中 疲劳 经颅直流电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 治疗结果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