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睑袋整形术中预防下睑外翻的体会
1
作者 翟弘峰 邱长虹 +3 位作者 张正文 侴海燕 康深松 谢锋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11-911,共1页
关键词 下睑袋整形术 下睑外翻 术中预防 美容手术 中老年人 手术操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粘连术与Millard Ⅱ式联合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谢锋 张正文 +1 位作者 李昊 李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分析唇粘连术与MillardⅡ式手术联合矫正单侧完全性唇裂的优点与手术要点。方法:2003年3月至2009年9月对42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接受过唇粘连术患者采用MillardⅡ式手术矫正。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3~6个月,患侧鼻小柱延... 目的:分析唇粘连术与MillardⅡ式手术联合矫正单侧完全性唇裂的优点与手术要点。方法:2003年3月至2009年9月对42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接受过唇粘连术患者采用MillardⅡ式手术矫正。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3~6个月,患侧鼻小柱延长,两侧鼻孔对称,人中嵴对称,唇弓形态好,无瘢痕增生。结论:唇粘连术与MillardⅡ式手术联合是矫正单侧完全性唇裂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完全性唇裂 唇粘连术 MillardⅡ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能量参数CO_2点阵激光联合A型肉毒毒素对眶周皮肤老化改善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娟 李磊 +3 位作者 翟弘峰 苏浩东 李昊 海燕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1期139-142,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能量参数CO_2点阵激光联合A型肉毒毒素对眶周皮肤老化的改善效果,为选择CO_2点阵激光能量参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60例眶周皮肤老化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及D组,每组各40例。... 目的比较不同能量参数CO_2点阵激光联合A型肉毒毒素对眶周皮肤老化的改善效果,为选择CO_2点阵激光能量参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60例眶周皮肤老化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及D组,每组各4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CO_2点阵激光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A组CO_2点阵激光能量参数为50 m J/8%覆盖,B组为50 m J/4%覆盖,C组为30 m J/8%覆盖,D组为30 m J/4%覆盖。观察所有研究对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治疗1、2、3、6个月后眶周静态和动态皱纹改善情况及满意度进行评价,比较不同能量参数CO_2点阵激光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4组研究对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所有研究对象眶周动态和静态皱纹治疗总有效率、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B组、C组及D组研究对象眶周动态和静态皱纹治疗总有效率、满意度较治疗后1个月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不同能量参数CO_2点阵激光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眶周皮肤老化均可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50 m J/8%覆盖治疗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远期美容效果,可作为眶周皮肤老化治疗的首选参数,值得临床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点阵激光 能量参数 A型肉毒毒素 眶周皮肤老化 美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瘢痕组织中TGF-β_1及其Ⅰ、Ⅱ型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康深松 陈言汤 +1 位作者 牛扶幼 刘林嶓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检测病理性瘢痕组织中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TβRⅠ,TβRⅡ)。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0例病理性瘢痕(增生期瘢痕23例,退化期瘢痕9例;早期瘢痕疙瘩10例,晚期瘢痕疙瘩18例)、15例正常皮肤及15例非病理性瘢痕组织中TGF-β1... 目的检测病理性瘢痕组织中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TβRⅠ,TβRⅡ)。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0例病理性瘢痕(增生期瘢痕23例,退化期瘢痕9例;早期瘢痕疙瘩10例,晚期瘢痕疙瘩18例)、15例正常皮肤及15例非病理性瘢痕组织中TGF-β1、TβRⅠ和TβRⅡ的表达。结果病理性瘢痕组织中,TGF-β1、TβRⅠ、TβRⅡ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非病理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P<0.01)。增生期瘢痕组织中TGF-β1、TβRⅠ、TβRⅡ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退化期瘢痕组织(P<0.05或0.01)。瘢痕疙瘩组织中,早期病变与晚期病变组织比较,TGF-β1、TβRⅠ、TβRⅡ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瘢痕组织中,TβRⅠ、TβRⅡ表达呈正相关(r=0.53,P<0.01)。结论病理性瘢痕的发生与TGF-β信号转导异常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受体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谢锋 王喜梅 +2 位作者 牛扶幼 陈言汤 刘林嶓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36-1038,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传导通路对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增生性瘢痕、20例非病理性瘢痕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磷酸化ERK(p-ERK)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非病理性瘢痕、正常皮...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传导通路对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增生性瘢痕、20例非病理性瘢痕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磷酸化ERK(p-ERK)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非病理性瘢痕、正常皮肤组织比较,增生性瘢痕组织中p-ERK、PCNA阳性率及PCNA指数均升高(P均<0.05),而非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瘢痕组织中p-ERK与PCN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可能与激活ERK信号传导通路、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增殖细胞核抗原 皮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干预预防瘢痕增生患者术后复发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徐小红 朱静华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6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瘢痕过度增生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对36例瘢痕整形术后患者实施一般防护、压力疗法、硅酮薄膜敷贴应用及药物局部治疗的综合干预措施。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34例术区平复,无痛、痒等不适感;2例复发。综合干预有...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瘢痕过度增生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对36例瘢痕整形术后患者实施一般防护、压力疗法、硅酮薄膜敷贴应用及药物局部治疗的综合干预措施。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34例术区平复,无痛、痒等不适感;2例复发。综合干预有效率94.44%。结论综合干预对预防术后瘢痕复发有确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增生 外科手术 复发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搏定治疗增生性瘢痕20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牛扶幼 康深松 +1 位作者 陈言汤 刘林嶓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4-244,共1页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异搏定 细胞外基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瘢痕组织中Ki-67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康深松 陈言汤 +1 位作者 牛扶幼 刘林嶓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40-1141,共2页
目的:了解病理性瘢痕组织中Ki67的表达,探索瘢痕增生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0例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15例正常皮肤(取自病理性瘢痕患者自身)及15例非病理性瘢痕组织中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Ki67呈核表... 目的:了解病理性瘢痕组织中Ki67的表达,探索瘢痕增生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0例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15例正常皮肤(取自病理性瘢痕患者自身)及15例非病理性瘢痕组织中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Ki67呈核表达。病理性瘢痕组织中Ki67标记指数(5.35±1.92)显著高于非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0.41±0.33,0.33±0.34,P<0.05)。结论:瘢痕增生可能为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增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侧颜面萎缩5例综合修复治疗体会
9
作者 丑海燕 张正文 +1 位作者 翟弘峰 康深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88-789,共2页
关键词 半侧颜面萎缩 骨结构 Romberg综合征 颜面部 血液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L929细胞为饲细胞的口腔粘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
10
作者 翟弘峰 刘红 +1 位作者 解邦杰 李森恺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6-339,共4页
目的 :探索口腔粘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技术和方法 ,为进一步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口腔粘膜组织奠定基础。方法 :取刚离乳的新西兰幼兔口腔粘膜组织小块 ,酶消化成单细胞悬液 ,接种后以L92 9细胞为饲细胞培养 ,定期换液、传代。以相差... 目的 :探索口腔粘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技术和方法 ,为进一步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口腔粘膜组织奠定基础。方法 :取刚离乳的新西兰幼兔口腔粘膜组织小块 ,酶消化成单细胞悬液 ,接种后以L92 9细胞为饲细胞培养 ,定期换液、传代。以相差显微镜每天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生长增殖情况 ,细胞进行常规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查 ,并以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 :整个上皮细胞生长期内无成纤维细胞混杂生长 ,均为单一的上皮细胞 ,并证实为二倍体细胞。细胞可传 11~ 13代 ,成活 5 0~ 6 0d。结论 :新西兰幼兔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可在体外进行培养 ,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增殖能力。这不仅为组织工程化口腔粘膜构建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养 口腔上皮细胞 饲细胞 细胞培养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形皮肤切除矫正内眦赘皮联合重睑成形术
11
作者 鱺海燕 张正文 康深松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三角形皮肤切除 矫正 内眦赘皮 重睑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