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中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和右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陈璐琳 孙猛 +7 位作者 杨廷杰 李清曼 郭一鸣 杨宇青 曹煜栋 李文哲 袁江淑 杨宏辉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5-702,共8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Ty G-BMI)和右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RCA-FAI)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8年4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接受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CTA)和冠状动脉造影...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Ty G-BMI)和右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RCA-FAI)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8年4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接受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CTA)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513例,收集和计算各参数数值。按TyG-BMI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T_(1)组(Ty G-BMI≤207.02,n=171)、T_(2)组(207.023组 Ty G-BMI≥243.64,n=171)。研究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需住院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力衰竭或恶性心律失常。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Ty G-BMI与RCA-FAI之间的相关性。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Ty G-BMI和RCA-FAI与MACE的相关性。通过中介分析评估RCA-FAI是否介导Ty G-BMI与MACE之间的关系。结果:513例冠心病患者的平均Ty G-BMI为227.36±41.80,平均RCA-FAI为(-83.27±10.07)HU。RCA-FAI与Ty GBMI呈正相关(r=0.184,P<0.001)。平均(2.45±0.87)年随访期间,有47例(9.2%)患者发生MACE。Ty G-BMI与MACE之间近似呈U形相关,而RCA-FAI与MACE呈线性相关,Ty G-BMI和RCA-FAI的截断值分别为217.19和-74.91 HU。在两段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中,调整混杂因素后,当Ty G-BMI≥217.19时,Ty G-BMI每增加10个单位,MACE风险增加20%(HR=1.20,95%CI:1.07~1.33,P=0.001);当RCA-FAI≥-74.91 HU时,RCA-FAI每增加1个单位,MACE风险增加7%(HR=1.07,95%CI:1.04~1.10,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RCA-FAI≥-74.91 HU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RCA-FAI<-74.91 HU的患者(log-rank P<0.001)。按截断值划分高、低Ty G-BMI和RCA-FAI患者,高Ty G-BMI和高RCA-FAI组合患者发生MACE的风险是低Ty G-BMI和低RCA-FAI组合患者的2.69倍(校正HR=2.692,95%CI:1.259~5.759,P=0.011)。中介分析表明,RCA-FAI介导了Ty G-BMI与MACE之间46.5%的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中Ty G-BMI与RCA-FAI呈正相关。高Ty G-BMI和高RCA-FAI的组合增加了MACE的发生风险,且RCA-FAI部分介导了Ty G-BMI与MACE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 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 胰岛素抵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2
作者 陈芳 王丽 +3 位作者 朱中玉 高传玉 王宪沛 徐予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3149-3151,共3页
内皮素1(ET-1)是一种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多肽,广泛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在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ET-1及其受体的来源与代谢,在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及冠心病中的作用进行... 内皮素1(ET-1)是一种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多肽,广泛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在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ET-1及其受体的来源与代谢,在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及冠心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展望其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冠心病 高血压 肺性 高血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6
3
作者 朱中玉 高传玉 +3 位作者 黄克钧 张嘉莹 陈岩 牛振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及甘油三酯 /HDL C比值与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 :检测 3 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组 )和 2 0 2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 (对照组 )的血脂中总胆固...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及甘油三酯 /HDL C比值与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 :检测 3 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组 )和 2 0 2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 (对照组 )的血脂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 C及HDL C含量 ,计算LDL C /HDL C及甘油三酯 /HDL C的比值。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冠心病患者的总胆固醇、LDL C及LDL C/HDL C比值明显增高 ,HDL C显著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0 1) ,而甘油三酯及甘油三酯 /HDL C比值两组间无显著差别。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冠心病的危险性与LDL C/HDL C比值呈正比 ,与甘油三酯及甘油三酯 /HDL C比值无显著相关。  结论 :LDL C/HDL C比值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而甘油三酯 /HDL C比值的预测价值尚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诊断 预测 脂质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QRS、Tp-ec、QTd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牧蔚 王地 +2 位作者 高传玉 张优 肖文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碎裂QRS波(fQRS)、校正Tp-e间期(Tp-ec)、QT离散度(QTd)与恶性心律失常事件(MAE)发生的关系。方法:临床确诊的急性STEMI患者96例,12 h内成功施行...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碎裂QRS波(fQRS)、校正Tp-e间期(Tp-ec)、QT离散度(QTd)与恶性心律失常事件(MAE)发生的关系。方法:临床确诊的急性STEMI患者96例,12 h内成功施行PCI,随访1个月,发生MAE 24例,未发生MAE(NMAE)72例,分析其心电图指标和血生化指标。以60例正常人的心电图为对照。结果:MAE组fQRS阳性、Tp-ec≥100 ms、QTd≥70 ms的比例高于NMAE组(χ2=6.192,5.714和6.128,P<0.05)。急性STEMI患者PCI术前Tp-ec和QTd较对照延长( t=23.947,17.652,P<0.05),术后两者逐渐恢复,但仍高于对照(P<0.05)。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MAE组Tp-ec、QTd均高于NMAE组(F组间=32.675,33.476,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QRS阳性(OR=2.805,95%CI=1.008~7.805)、Tp-ec≥100 ms(OR=3.414,95%CI=1.081~10.776)、QTd≥70 ms(OR=2.979,95%CI=1.058~8.386)是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MA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fQRS、Tp-ec、QTd是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MAE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fQRS Tp—ec QTD 恶性心律失常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西立肽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和相关神经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丽霞 罗萍 +3 位作者 黄彦生 王光公 赵士超 段红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奈西立肽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和血浆相关神经激素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2例、联合治疗组32例和奈西立肽组32例。分别在入院时和治疗后6个月进行心脏超声并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 目的探讨奈西立肽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和血浆相关神经激素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2例、联合治疗组32例和奈西立肽组32例。分别在入院时和治疗后6个月进行心脏超声并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及NO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常规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和奈西立肽组LVEF和NO明显升高,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明显缩小、AngⅡ和内皮素1明显降低(P<0.05,P<0.01);与常规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和奈西立肽组LVEF和NO明显升高,LVEDD明显缩小、AngⅡ和内皮素1明显降低(P<0.05,P<0.01);与联合治疗组比较,奈西立肽组LVEF和NO明显升高,LVEDD、AngⅡ和内皮素1明显降低(P<0.05)。结论奈西立肽能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逆转心室重构,降低血浆AngⅡ及内皮素1,增加NO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钠肽 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神经递质药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缩血管肽1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药物治疗现状及其与长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朱中玉 高传玉 +8 位作者 陈岩 牛振民 黄克钧 刘煜昊 李牧尉 徐予 周晗 张静 张嘉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药物及其与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84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应用的主要药物及吸烟状况进行调查,并对主要心脏不良事件进行随访。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8.66±12.16)个月,术后99...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药物及其与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84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应用的主要药物及吸烟状况进行调查,并对主要心脏不良事件进行随访。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8.66±12.16)个月,术后99.0%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应用时间平均(10.3±8.2)个月,99.8%使用氯吡格雷,应用时间平均(7.8±5.0)个月;随访期间5.14%患者完全停止抗血小板治疗。在出院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钙通道拮抗剂及硝酸酯的应用率分别为42.0%、63.7%、83.0%、19.9%及46.4%,随访期间降低到36.1%、57.0%、66.8%、17.6%及36.6%。术前吸烟为53.77%,随访期间为17.80%。停止抗血小板治疗、术后吸烟增加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0.0%对1.1%,P<0.01;4.81%对0.83%,P<0.01)及主要不良心脏时间(20.0%对6.9%,P<0.01;11.54%对6.67%,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PCI术后对药物的依从性良好,但术后停止抗血小板治疗及继续吸烟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药物治疗 长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绞痛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嘉莹 张菲斐 +4 位作者 翟亚萍 黄克钧 王现青 沈玉祥 商保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炎症及冠状动脉狭窄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方法: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20例UA患者(UA组),22例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SA)患者(SA组),以及 2... 目的:探讨炎症及冠状动脉狭窄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方法: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20例UA患者(UA组),22例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SA)患者(SA组),以及 25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的血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同时对UA及SA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按积分法评定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UA组患者血浆SIL-6R及GMP-140水平显著高于SA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01),而后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②SA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UA组严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③UA组患者sIL-6R、GMP-140水平与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无相关性。 结论:结果显示UA患者体内存在着炎性反应,可能与其冠状动脉病变的不稳定有关;在判断预后方面,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较之冠状动脉狭窄可能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炎性细胞因子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结直肠癌对血脂水平的影响及他汀类药物调脂的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梁振涛 王宪沛 +3 位作者 曾秋棠 廖玉华 高传玉 李牧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3-865,共3页
目的通过对32例结直肠癌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他汀治疗效果的研究,探讨此类患者血脂水平变化的意义和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的安全有效性。方法临床和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的32例冠心病患者在基线水平、患癌后手术前和手术后阿托伐他汀治... 目的通过对32例结直肠癌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他汀治疗效果的研究,探讨此类患者血脂水平变化的意义和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的安全有效性。方法临床和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的32例冠心病患者在基线水平、患癌后手术前和手术后阿托伐他汀治疗6月测定其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水平。对照组为30例血脂检查TC均≥5.70mmol/L的冠心病患者。结果30例对照组患者在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6个月后,TC、TG、LDL-C均显著下降,并一直持续至12个月(P<0.01),而HDL-C和Lp(a)没有显著变化。32例结直肠癌合并冠心病患者基线水平的TC、TG、LDL-C和HDL-C在其癌症确诊后均明显降低(P<0.01),而Lp(a)却增高(P<0.05),术后继续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TC、TG和LDL-C水平进一步降低(P<0.05),HDL-C升高(P<0.05),Lp(a)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对照组TC和LDL-C显著高于癌症组(P<0.05),后者Lp(a)显著增高(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癌症组LDL-C和HDL-C水平进一步降低(P<0.05),TC和Lp(a)水平两者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结直肠癌患者Lp(a)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其抗肿瘤效应有关,合并冠心病的直结肠癌患者血脂谱的变化为在此类患者中进行调脂治疗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脂蛋白 结直肠癌 他汀类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27例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岩 刘晓宇 +1 位作者 张连仲 朱中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56-1058,共3页
关键词 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 临床特点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脂醇对AGEs诱导H9C2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萍 杜娟娟 杜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681-1685,共5页
目的:探讨白桦脂醇(Betulin)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将心肌细胞随机分成5组:正常H9C2组,AGEs组,低剂量加药组(5μmol/L),中剂量加药组(10μmol/L),高剂量加药组(20μmol/L)。CCK8测定0、1、2、3... 目的:探讨白桦脂醇(Betulin)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将心肌细胞随机分成5组:正常H9C2组,AGEs组,低剂量加药组(5μmol/L),中剂量加药组(10μmol/L),高剂量加药组(20μmol/L)。CCK8测定0、1、2、3、4d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Ⅰ)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P62、LC3Ⅱ/LC3Ⅰ、PI3K和AKT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LC3的表达量。结果:AGEs组与正常H9C2组相比,H9C2细胞增殖倍数明显降低;Mb、CK-MB和cTnⅠ的表达显著上调;Beclin1表达显著上调,LC3Ⅱ/LC3Ⅰ明显上升,P62的表达显著下调;免疫荧光检测LC3光点明显增加;同时磷酸化激活的PI3K和AKT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加药组与AGEs组相比,H9C2心肌细胞的增殖倍数明显增加;Mb、CK-MB和cTnⅠ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Beclin1表达显著下调,LC3Ⅱ/LC3Ⅰ明显下降,P62的表达显著上升;另外LC3免疫荧光结果显示LC3光点明显减少;同时,磷酸化PI3K和磷酸化AKT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白桦脂醇通过抑制PI3K/AKT的活性进而降低AGEs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自噬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脂醇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心肌细胞 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氧阈强度运动治疗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芳 徐予 +3 位作者 田甜 张新雨 王忠民 朱中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67-1070,1075,共5页
目的观察无氧阈强度运动治疗对心脏X综合征(CSX)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1例。患者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肺功能运动负荷试验(CPET),并根据无氧阈值(AT)制定个... 目的观察无氧阈强度运动治疗对心脏X综合征(CSX)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1例。患者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肺功能运动负荷试验(CPET),并根据无氧阈值(AT)制定个体化有氧运动处方进行干预。3个月后复查CPET,比较干预前后心肺参数〔包括无氧阈值氧耗量(VO_(2AT))、峰值氧耗量(VO_(2峰值))、有氧运动负荷(LAT)、峰值运动负荷(L_(峰值))〕、心绞痛发作频率、舌下含服短效硝酸酯类药物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控制情况(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问卷评价)、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36条目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价〕。结果 20例患者完成最终的运动干预。患者干预后VO_(2AT)、VO_(2峰值)、LAT高于干预前(P<0.05);患者干预前后L_(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干预后心绞痛发作频率、舌下含服短效硝酸酯类药物次数少于干预前,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干预前(P<0.05)。患者干预后体力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度、主观感受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患者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情况、躯体疼痛感、精力、综合健康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患者干预前后角色受限程度、社会功能、角色心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氧阈强度运动治疗可明显改善CSX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及生活质量,提升运动负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综合征 心脏 无氧阈 运动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活性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彦周 秦小飞 +5 位作者 孙同文 孙琳 徐予 赵洛沙 李凌 黄振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82-984,共3页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活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收缩压 (pSB) <13.33kPa的CHF患者 (A组 ,2 8例 ) ,pSB>13.33kPa的CHF患者 (B组 ,32例 )及健康人 (对照组 ,2 5例 )血浆肾素活性 (P...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活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收缩压 (pSB) <13.33kPa的CHF患者 (A组 ,2 8例 ) ,pSB>13.33kPa的CHF患者 (B组 ,32例 )及健康人 (对照组 ,2 5例 )血浆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醛固酮 (ALD)水平。结果 :A组及B组血浆PRA、AngⅡ和AL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 0 .0 1) ;A组血清钠、pSB及脉压 /pSB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 0 .0 1) ;A组血浆PAR、AngⅡ和ALD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 0 .0 1) ;A组血清钠、pSB及脉压 /pSP显著低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 0 .0 1) ;CHF患者脉压 /pSB与血浆AngⅡ及ALD呈负相关 (r=- 0 .4 6 2 ,P <0 .0 1;r=- 0 .4 4 3,P <0 .0 1)。结论 :CHF患者体内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活性增高 ,且pSB<13.33kPa者高于pSB>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环素逆转阿霉素心肌病大鼠心脏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洪智 戚本玲 +5 位作者 曹林生 高传玉 曾秋棠 成蓓 管思明 刘承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06-1510,共5页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多西环素对阿霉素心肌病大鼠心脏间质纤维化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分3组:①阿霉素心肌病组(ADR-DCM,n=25),阿霉素2.5mg.kg-1,尾静脉注射,每周1次,连续10wk;②阿霉素心肌病+多西环素治疗...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多西环素对阿霉素心肌病大鼠心脏间质纤维化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分3组:①阿霉素心肌病组(ADR-DCM,n=25),阿霉素2.5mg.kg-1,尾静脉注射,每周1次,连续10wk;②阿霉素心肌病+多西环素治疗组(DOX,n=25),DOX30mg.kg-1,每天1次,灌胃治疗;③正常对照组(CON,n=10)。于实验第12wk时氯胺T法检测羟脯氨酸及胶原含量,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进行左室胶原特异染色及定量分析,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并作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变化,明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结果DOX组较ADR-DCM组死亡率明显降低(16%vs40%,P<0.01)。与CON组相比,ADR-DCM组羟脯氨酸及胶原含量增加(P<0.01),经DOX治疗后有所减低。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显示ADR-DCM组左室胶原明显增加,胶原容积分数(CVF)明显增高(P<0.01),而DOX组则纤维化明显减轻,CVF降低(P<0.01)。病理学结果证实ADR-DCM组符合心肌病样改变,而DOX组可逆转这种改变。ADR-DCM组左室心肌MMPs明胶酶活性明显增加(P<0.01),DOX组明显降低升高的MMPs明胶酶活性(P<0.01)。结论多西环素通过抑制MMPs活性部分逆转阿霉素心肌病大鼠心脏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多西环素 阿霉素心肌病 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活化及纤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4
作者 王山岭 王丽霞 孙月和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5期354-356,共3页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和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  40例 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2 0例 )和复方丹参滴丸组 (2 0例 )。疗程 4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浆中血小板 α-颗粒膜蛋白 (GMP-14 0 )、组...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和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  40例 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2 0例 )和复方丹参滴丸组 (2 0例 )。疗程 4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浆中血小板 α-颗粒膜蛋白 (GMP-14 0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及其抑制物 (PAI-1)水平。结果 两组 UA患者治疗后 GMP-14 0含量、PAI-1活性均明显降低 (P<0 .0 5 ;P<0 .0 1) ,t-PA活性显箸升高 (P<0 .0 5 ;P<0 .0 1)。复方丹参滴丸组降低 GMP-14 0和升高 t-PA的幅度高于常规治疗组 (P<0 .0 5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小板活化 纤溶活性 复方丹参滴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氧化还原态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彦生 王丽霞 +3 位作者 黄改荣 段明勤 曹选超 赵士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绞痛及冠状动脉正常患者血浆氧化还原态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MI、心绞痛和冠状动脉正常患者198例,分为AMI组64例、心绞痛组68例和冠状动脉正常组(对照组)66例。检测患者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绞痛及冠状动脉正常患者血浆氧化还原态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MI、心绞痛和冠状动脉正常患者198例,分为AMI组64例、心绞痛组68例和冠状动脉正常组(对照组)66例。检测患者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还原型辅酶Ⅱ(NADP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水平。根据Nernst方程,计算GSH/GSSG和NADPH/NADP+的氧化还原电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和心绞痛组GSH、GSH/GSSG比值明显降低,GSH/GSSG还原电位明显升高(P<0.05,P<0.01),AMI组NADPH、NADPH/NADP+比值明显降低,NADPH/NADP+氧化还原电位明显升高(P<0.05)。与心绞痛组比较,AMI组GSH、GSH/GSSG比值明显降低,GSSG、GSH/GSSG还原电位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浆氧化还原态失衡、向氧化方向偏移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氧化还原 心绞痛 谷胱甘肽 NA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戒烟教育对青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远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寇洁 杨巧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1期21-23,共3页
目的调查青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强化戒烟教育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成功接受PCI治疗且术前长期吸烟的192例(实验组)青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强化戒烟教育;2007~2009年收治的172例患者(对照... 目的调查青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强化戒烟教育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成功接受PCI治疗且术前长期吸烟的192例(实验组)青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强化戒烟教育;2007~2009年收治的172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和随访。比较两组出院后戒烟状况及临床主要心脑不良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出院后1、3、6、12、24个月复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随访期间实验组MAC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术后强化戒烟教育能降低青年冠心病患者复吸率及远期MACCE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戒烟教育 远期疗效 复吸 主要心脑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17
作者 曹选超 桑甜甜 +3 位作者 段明勤 徐先静 钱鹏 黄改荣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目的利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评价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59例。对照组接受标准剂量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曲美他嗪2... 目的利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评价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59例。对照组接受标准剂量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曲美他嗪20 mg/次,3次/d口服,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均行99mTc-MIBI核素静息心肌灌注显像、6 min步行试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等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增加,血浆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且治疗后,曲美他嗪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LVESV:(82. 28±29. 38) ml比(100. 50±37. 34) ml,t=3. 785,P=0. 006; LVEDV:(142. 29±41. 40) ml比(162. 91±37. 19) ml,t=1. 872,P=0. 032; LVEF:47. 08%±8. 52%比43. 17%±7. 22%,t=1. 982,P=0. 02; NT-proBNP:(1 202. 48±503. 28) pg/ml比(1 700. 66±600. 31) pg/ml,t=4. 625,P=0. 007; 6 min步行距离:(446. 80±60. 20) m比(408. 04±65. 75) m,t=2. 638,P=0. 028]。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用于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心肌病 扩张型 心肌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萍 杜松 +1 位作者 段红艳 李海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6-849,共4页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组,分别给予0、1、10和100μmol/L普罗布考预处理6h后,再给予0.2mmol/LH2O2继续孵育6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组,分别给予0、1、10和100μmol/L普罗布考预处理6h后,再给予0.2mmol/LH2O2继续孵育6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细胞Bcl-2及BaxmRNA的表达,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普罗布考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降低心肌细胞BaxmRNA表达,升高Bcl-2mRNA表达,升高心肌细胞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普罗布考可抑制H2O2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改善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考 过氧化氢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BAX BCL-2 凋亡 大鼠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风湿性房颤左心房血栓形成患者左心耳功能、血脂蛋白(a)和D-二聚体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牧蔚 张菲菲 +2 位作者 沈玉祥 袁建军 翟亚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41-943,共3页
目的 :检测非风湿性房颤 (NRAF)左心房血栓形成患者左心耳 (LAA)功能和血脂蛋白 (a) (Lp(a) )、D -二聚体 (D -D)水平。方法 :NRAF左心房血栓形成患者 1 1例 (血栓组 ) ,非风湿性房颤无血栓形成患者 75例 (无血栓组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目的 :检测非风湿性房颤 (NRAF)左心房血栓形成患者左心耳 (LAA)功能和血脂蛋白 (a) (Lp(a) )、D -二聚体 (D -D)水平。方法 :NRAF左心房血栓形成患者 1 1例 (血栓组 ) ,非风湿性房颤无血栓形成患者 75例 (无血栓组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检测①LAA射血分数 (LAA -EF)、②LAA最大排空速度 (LAA -PEV)、③LAA自发超声对比现象 (LASEC)等指标 ,同时检测血清Lp(a)、D -D含量。结果 :①血栓组LAA -PEV、LAA -EF明显较无血栓组低 (P =0 .0 0 9,0 .0 1 )。②血栓组LASEC(≥ 2级 )出现率 (1 0 0 % )明显较无血栓组 (2 1 .3% )高 (P =0 .0 0 1 )。③高Lp(a)、D -D水平组血栓发现率 (2 1 .1 % ,2 2 .5 % )明显较低Lp(a)、D -D水平组血栓发现率 (6 .3% ,4 .3% )高 (P =0 .0 4 3,0 .0 2 1 )。结论 :高水平的Lp(a)、低LAA -PEV及LAA -EF是NR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危险因子 ,高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栓形成 食管超声心动图 脂蛋白(a)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的心肌电生理作用及对触发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现青 崔长琮 杜克莘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 观察新的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对心肌快反应动作电位和触发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方法观察不同浓度氨氯地平对豚鼠心肌快反应动作电位及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早期后除极和哇巴因诱发的延迟后除极及触发... 目的 观察新的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对心肌快反应动作电位和触发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方法观察不同浓度氨氯地平对豚鼠心肌快反应动作电位及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早期后除极和哇巴因诱发的延迟后除极及触发活动的作用。实验在同一细胞完成对照和药理作用。结果 氨氯地平10 μmol·L-1对动作电位时程明显缩短 (n =6 ,P <0 .0 5 ) ,用药前后APA、Vmax、ERP、DP3无变化 ;2 5 μmol·L-1氨氯地平可抑制异丙肾上腺素和哇巴因诱发的触发活动。结论 氨氯地平对异丙肾上腺素和哇巴因诱发的触发活动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其机理与钙拮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心肌 电生理作用 触发活动 早期后除极 延迟后除极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