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希罗达联合草酸铂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1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耿丽 樊青霞 张浩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05-706,共2页
关键词 希罗达 联合用药 草酸铂 药物治疗 转移性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赵玉琴 文安娟 张翠平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7年第5期319-320,共2页
关键词 老年病人 消化道肿瘤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外规范化康复训练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席芳 张海龙 +3 位作者 郑美琼 路俊英 张艳燕 王海播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3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院外规范化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与随访,嘱其定期复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为期12个月的院外规范化康复训练,即由专... 目的探讨院外规范化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与随访,嘱其定期复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为期12个月的院外规范化康复训练,即由专职护士负责教会康复训练方法,发放康复训练光碟及健康教育手册,供患者院外学习、训练,并定期进行电话随访,督促训练。结果观察组康复训练12个月后肺功能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P<0.01),FEV1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12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院外规范化康复训练能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可作为COPD稳定期患者长期的康复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 肺疾病 康复训练 肺功能 急性加重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运用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彦君 李敏华 魏建国 《中国健康教育》 2001年第3期161-162,共2页
关键词 整体护理 住院患者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48例疗效观察
5
作者 黄彦生 蒋秋焕 李学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98-999,共2页
关键词 氟伐他汀 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疗效观察 统计学处理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血压前期成人每日摄盐量与尿酸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汪洋 高可 +10 位作者 褚超 严瑜 胡佳文 王科科 马琼 郑文玲 徐先静 吕永波 陈晨 袁悦 牟建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5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每日摄盐量与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既往建立的汉中儿童研究队列中选取842名高血压前期受试者(男534人,女308人),平均年龄为43.0(40.0 ~45.0)岁。检测受试者晨尿中尿钠浓度,应用Kawasaki公式估算其24 h尿钠量,...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每日摄盐量与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既往建立的汉中儿童研究队列中选取842名高血压前期受试者(男534人,女308人),平均年龄为43.0(40.0 ~45.0)岁。检测受试者晨尿中尿钠浓度,应用Kawasaki公式估算其24 h尿钠量,计算每日摄盐量,按日摄盐量四分位数将受试者分为四组:Q1组:摄盐量<10.65 g/d,Q2组:摄盐量10.65~13.07 g/d,Q3组:摄盐量为13.08~15.44 g/d,Q4组:摄盐量> 15.44 g/d。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摄盐量与尿酸之间的关系。结果 Q4组受试者尿中尿酸/肌酐比值明显高于其他三组,随着盐摄入量的增加,受试者尿中尿酸/肌酐比值也随之增加。每日摄盐量与尿中尿酸/肌酐比值呈显著正相关(r=0.496,P < 0.001),而与血尿酸无相关性(r=0.026,P=0.23)。多元线性回归显示,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尿中尿酸/肌酐比值与每日摄盐量独立相关(β= 0.488,P < 0.001)。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每日摄盐量与尿中尿酸排泄显著相关,而与血尿酸水平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摄盐量 高血压前期 尿中尿酸/肌酐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E指导下PCI治疗冠状动脉临界病变21例
7
作者 王顺保 刘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6-507,共2页
关键词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血小板膜凝血酶敏感蛋白及糖蛋白IV分布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琳 张彦周 +2 位作者 董新成 陈魁 赵洛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2-492,514,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 (AMI)后血小板活性的变化。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AMI患者 (10例 )静息状态及凝血酶 (10 0U/L ,5 0 0U/L)激活时 ,血小板膜表面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及糖蛋白IV(GPIV)分布状况 ,并与健康人 (12名 )比较。结果 :...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 (AMI)后血小板活性的变化。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AMI患者 (10例 )静息状态及凝血酶 (10 0U/L ,5 0 0U/L)激活时 ,血小板膜表面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及糖蛋白IV(GPIV)分布状况 ,并与健康人 (12名 )比较。结果 :AMI 12h - 3d ,静息血小板和凝血酶激活血小板膜表面TSP及GPIV均明显高于健康人(P <0 0 5 ,P <0 0 1) ,AMI 1周激活血小板膜TSP及GPIV高于健康人 (P <0 .0 5 ,P <0 .0 1) ,静息血小板膜TSP及GPIV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别 (P >0 0 5 )。AMI静息血小板膜和激活血小板膜TSP与GPIV呈显著正相关 (r=0 .383 ,P<0 0 1)。结论 :AMI 3d内血小板活性及反应性明显增高 ,A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糖蛋白类 凝血酶 血小板 A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