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5至2021年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早期食管癌占比变化趋势 被引量:5
1
作者 宋昕 韩文莉 +19 位作者 胡景峰 钟侃 马琳琳 王苒 周福有 王献增 高文俊 郭威 李爱丽 郭贵周 刘志才 李吉林 焦新英 常扶保 常志军 范宗民 李贝 韩雪娜 伍玥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分析1995至2021年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5家医院就诊病例中早期食管癌占比的变化,了解高发区食管癌的防治效果。方法:对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27 a间5家医院收治且有明确病理诊断的127249例食管癌病例中早期癌占比进行Joinpoint回归... 目的:分析1995至2021年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5家医院就诊病例中早期食管癌占比的变化,了解高发区食管癌的防治效果。方法:对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27 a间5家医院收治且有明确病理诊断的127249例食管癌病例中早期癌占比进行Joinpoint回归分析。结果:2009年食管癌病例数较1995年增加了2.4倍,而2009年至2021年病例数则逐年下降。Joinpoint分析结果显示,1995至2011年早期食管癌占比上升速度较慢,年度变化百分比(95%CI)为2.94%(1.53%~4.36%);2011年以后则上升速度增快,年度变化百分比(95%CI)为12.27%(9.27%~15.35%)。结论:食管癌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措施的推广使高发区食管癌病例数明显减少,早期癌检出率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早期癌 高发区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内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全面康复 被引量:12
2
作者 索爱琴 段瑜 董凤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6期248-249,共2页
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与康复是全面康复的关键。我们对30例脑出血及50例脑梗塞急性期住院病人进行了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同时对有知觉障碍、语言障碍的病人进行特殊训练。在训练中运用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并对不同时期的心理障... 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与康复是全面康复的关键。我们对30例脑出血及50例脑梗塞急性期住院病人进行了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同时对有知觉障碍、语言障碍的病人进行特殊训练。在训练中运用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并对不同时期的心理障碍进行心理治疗。经平均33天住院治疗和训练,患者肌力提高2级以上,87.5%的病例达到Barthel日常活动能力指数60分以上,ADL功能恢复61分以上,生活基本自理。因此,对脑血管病急性期应及早进行康复训练并应以“全面康复”的思想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 中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HD1基因变异致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一家系遗传学分析
3
作者 刘谨 刘风勋 +2 位作者 袁媛 杨嫚 周炳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3-435,共3页
目的:分析PKHD1基因变异致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一家系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19年4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一PKHD1基因变异致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的家系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采用全外显子... 目的:分析PKHD1基因变异致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一家系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19年4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一PKHD1基因变异致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的家系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先证者致病基因,确定可疑变异后对家系成员行Sanger测序验证,并对候选变异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与结论:患儿为14岁女性,临床表现为食管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其携带PKHD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c.4922A>T(p.D1641V)和c.6097A>G(p.R2033G),分别遗传自表型正常的母亲与父亲,均被评估为致病性变异,明确了先证者的遗传学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HD1基因 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 遗传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食管和贲门粘膜纤维内镜和组织病理诊断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冯常炜 岳文彬 +8 位作者 刘宾 张延瑞 高珊珊 范宗民 王道存 常志伟 王宁博 易会兴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80-782,共3页
目的 :通过比较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食管和贲门粘膜纤维内镜活检和组织病理诊断 ,进一步了解纤维内镜检查在食管和贲门癌前病变筛查中的意义和问题。方法 :利用纤维内镜诊断、粘膜活检组织病理分析 ,对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 16... 目的 :通过比较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食管和贲门粘膜纤维内镜活检和组织病理诊断 ,进一步了解纤维内镜检查在食管和贲门癌前病变筛查中的意义和问题。方法 :利用纤维内镜诊断、粘膜活检组织病理分析 ,对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 16 34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纤维内镜诊断为正常食管的 5 6 3例中 ,活检组织病理诊断正常占 5 8% ,其余为基底细胞过度增生和间变 ;纤维内镜诊断为慢性食管炎的 193例患者中 ,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粘膜上皮各种病变占 38% ,纤维内镜诊断为正常贲门的 779例对象中 ,活检病理诊断正常占 6 5 % ;纤维内镜诊断为慢性贲门炎的 99例患者中 ,粘膜活检病理诊断各种病变占 5 5 %。结论 :食管和贲门轻度病变在纤维内镜下不能识别而造成的随机取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食管癌 高发区 无症状人群 食管 贲门 粘膜 纤维内镜 组织病理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食管癌高、低发区无症状人群食管固有膜血管乳头的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立东 高珊珊 +5 位作者 杜芳 宋子博 范宗民 张延瑞 冯常炜 刘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45-747,共3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无症状居民食管上皮固有膜血管乳头 (简称乳头 )增生特征 (乳头密度和高度 )及其与病变分布的关系 ,加深对食管癌变早期形态学变化特征的了解。方法 :2 4 80例无症状人群食管粘膜活检组织 ,采用食管癌高低发...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无症状居民食管上皮固有膜血管乳头 (简称乳头 )增生特征 (乳头密度和高度 )及其与病变分布的关系 ,加深对食管癌变早期形态学变化特征的了解。方法 :2 4 80例无症状人群食管粘膜活检组织 ,采用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纤维内镜检查 ,粘膜活检 ,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形态学测量技术对食管乳头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病变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食管癌高低发区居民食管中、下段乳头升高 (≥上皮厚度的 1/ 2 )发生率之间差异并不明显 (P >0 .0 5 ) ,但是 ,高发区居民食管中段乳头密度 (乳头数目 /mm)明显高于下段 ,并高于低发区居民食管中段的乳头密度 (P <0 .0 5 ) ;高发区居民食管上皮乳头升高伴基底细胞过度增生患者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5 ) ,而低发区未观察到类似情况。结论 :乳头增生表现为乳头数目增多和乳头升高是食管癌高发区人群食管上皮特征性形态学变化 ,高发区居民上皮乳头升高伴明显基底细胞过度增生 ,提示乳头增生可能是食管癌变极早期阶段的重要形态学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食管癌 低发区 高发区 无症状人群 食管 固有膜血管乳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居民食管贲门交界部齿状线变化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立东 郑树 +8 位作者 范宗民 刘宾 冯常炜 孙超 高珊珊 张延瑞 郭花芹 李吉林 焦新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3-736,共4页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居民食管贲门交界部齿状线变化特征及其与食管贲门癌变的关系 ,进一步验证作者的假设 :即齿状线上移可能是该地区人群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发生的重要早期改变之一。方法 :对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和获...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居民食管贲门交界部齿状线变化特征及其与食管贲门癌变的关系 ,进一步验证作者的假设 :即齿状线上移可能是该地区人群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发生的重要早期改变之一。方法 :对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和获嘉县 12 17例无症状居民 (≥ 30岁 )进行纤维内镜普查 ,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记录纤维内镜下齿状线的改变 (上移 ,不规则 ,不清晰 )并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活检组织均经体积分数为 85 %酒精固定 ,常规组织学石蜡包埋和HE染色。结果 :齿状线上移 (≥ 3cm) ,不规则和不清晰的检出率分别为 12 % ,10 %和 1%。男性各年龄组齿状线上移和不规则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相同年龄组女性患者 (P <0 .0 5 ) ,并随年龄增长 ,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女性 4 0~ 4 9岁年龄组齿状线不规则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 <0 .0 5 )。齿状线不清晰检出率明显低于齿状线上移和不规则的检出率。齿状线上移患者食管下段发生基底细胞过度增生和间变的频率明显高于无齿状线上移的人群 ,而中段食管基底细胞过度增生无明显改变 ,但齿状线上移患者间变发生率明显升高 (P <0 .0 5 )。齿状线上移患者贲门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较无齿状线上移为高。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食管癌 高发区 无症状居民 食管贲门交界部 齿状线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护士长如何强化时间位点管理 被引量:14
7
作者 成巧梅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7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的重点环节,评价时间位点管理在神经内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个时间位点作为护理管理的重点,强调此时护士长在位的管理,比较2005年91例住院病人与2004年85例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病人对...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的重点环节,评价时间位点管理在神经内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个时间位点作为护理管理的重点,强调此时护士长在位的管理,比较2005年91例住院病人与2004年85例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2004年的87.1%提高到2005年的97.8%。结论:强化应用时间位点管理,护理质量、管理绩效及病人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有利于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位点 神经内科护士长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346例慢性胰腺炎人口学特征、病因变迁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14
8
作者 赖雅敏 郭涛 +8 位作者 丁辉 吕红 杨红 杨爱明 李景南 韦婷 王辉 张岳 钱家鸣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89-95,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的人口学特征、发病病因变迁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346例CP住院患者的资料,总结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病因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346例CP患者中,男...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的人口学特征、发病病因变迁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346例CP住院患者的资料,总结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病因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346例CP患者中,男267例,女79例,男∶女比例为3.38∶1,发病年龄(44.34±15.88)岁。民族分布以汉族为最多(94.80%,328/346),职业分布以干部为最多(32.08%,111/346)。CP患者无论是患者总数还是入院人数占同期住院患者人数的比例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酒精(40.17%)和胆石症(41.04%)是最常见的CP病因因素。不同病因类型的CP均有明显的增长,以酒精性CP增长尤为显著,平均年增长率为108.7%。84.39%(292/346)的患者有腹痛症状,56.07%(194/346)的患者有体重下降,24.86%(86/346)的患者有黄疸,均为梗阻性黄疸。CP并发症以糖尿病最为多见,占25.14%(87/346)。糖尿病和脂肪泻出现的病程中位时间分别在发病后1.00年和280.03个月,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出现糖尿病早于特发性胰腺炎(P=0.020)。结论我国CP发病人数在快速增长,酒精性CP的增长速度超过胆源性CP。腹痛与消瘦是CP最常见症状,糖尿病是CP最常见并发症。建立CP病例资料库并进行有序随诊将有助于总结CP流行病学规律和提高诊治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流行病学 酒精性慢性胰腺炎 胆源性慢性胰腺炎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组织ATP7B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范宗民 吴达龙 +8 位作者 高珊珊 何欣 赵颖颖 易会兴 冯常炜 李吉林 焦新英 张延瑞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了解贲门癌组织中ATP7B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9例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ATP7B的表达。结果:ATP7B在贲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1%(25/49),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29%(14/49),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了解贲门癌组织中ATP7B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9例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ATP7B的表达。结果:ATP7B在贲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1%(25/49),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29%(1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P<0.05)。贲门癌组织ATP7B表达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无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结论:ATP7B在贲门癌对铂类抗肿瘤药的先天耐药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TP7B可作为贲门癌的预后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ATP7B 耐药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长治林州移民与河南林州居民食管、贲门和胃窦内镜病理结果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立东 刘宾 +35 位作者 冯常炜 张延瑞 张彦霞 李苹娟 常扶保 李吉林 高福生 冯笑山 高珊珊 何欣 范宗民 狄霞 吴会芳 焦新英 常志伟 王俊宽 刘小莉 邵珊 吕晓东 王苒 孙哲 周建伟 江亚南 杜芳 郭涛 李琮宇 刘卫娜 秦豫培 王能超 李韶华 周丽 温巍 张广平 郐大余 樊宇靖 杜娴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居民和山西长治的林州移民食管、贲门和胃窦内镜病理结果,进一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食管和贲门癌变的影响。方法:从移居到山西长治100a的林州移民村中选择1个自然村并在河南林州选择1个与移民迁居... 目的:比较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居民和山西长治的林州移民食管、贲门和胃窦内镜病理结果,进一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食管和贲门癌变的影响。方法:从移居到山西长治100a的林州移民村中选择1个自然村并在河南林州选择1个与移民迁居前相近的自然村作为调查现场,随机对该2个自然村中3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食管/胃内镜检查和黏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食管:移民村食管中段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检出率高于林州居民(38%vs28%,P<0.05);②贲门:移民村慢性浅表性贲门炎(CSG)、不典型增生(DYS)和肠上皮化生(IM)的检出率均高于林州居民(P<0.05),但两地区慢性萎缩性贲门炎(CAG)和贲门腺癌(GCA)的检出率相似(P>0.05);③胃窦:移民村胃窦部DYS和IM检出率均高于林州居民(P<0.05),但2地区胃窦部CSG、CAG和GCA检出率均相似(P>0.05)。结论:林州居民移民到山西长治100a后,自然人群食管癌和贲门癌检出率、食管重度癌前病变检出率仍与林州原住地居民相似,而移民贲门和胃窦部重度癌前病变检出率均高于林州居民。环境和时间变化均未明显影响食管和贲门癌前病变和癌的发生率,提示遗传因素在其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贲门 癌前病变 移民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食管癌高、低发区居民食管癌前病变和癌组织维甲酸受体β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岳文彬 高珊珊 +10 位作者 刘宾 白永敏 范宗民 齐义军 刘刚 郭花芹 张延瑞 冯常炜 李吉林 焦新英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66-768,共3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正常食管上皮和各级癌前病变组织中维甲酸受体 β(RARβ)蛋白表达变化的特征及其与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食管癌高发区患者 70例 ,低发区患者 77例 ,采用卵白素 生物素 辣根过氧化氢酶复合物 (ABC)...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正常食管上皮和各级癌前病变组织中维甲酸受体 β(RARβ)蛋白表达变化的特征及其与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食管癌高发区患者 70例 ,低发区患者 77例 ,采用卵白素 生物素 辣根过氧化氢酶复合物 (ABC)法 ,检测高、低发区居民食管组织中RARβ蛋白表达。 结果 :RARβ免疫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高、低发区居民食管正常上皮和各级病变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免疫阳性反应 ,从正常→基底细胞过度增生 (BCH)→间变 (DYS)→鳞状细胞癌 (SCC) ,高发区免疫阳性率分别为 16 %、2 7%、31%、6 0 % ,低发区分别为 13%、38%、4 0 %、6 6 %。随SCC分化程度升高 ,RARβ阳性反应百分率亦呈升高趋势 ;高发区居民高、中、低分化SCC组织中RARβ的免疫阳性率为 95 %、73%、2 5 % ,低发区分别为 95 %、77%、39% ,两地区间分化程度相似的SCC组织中RARβ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但是 ,高发区低分化与中、高分化SCC组织免疫反应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与低发区SCC结果相似。结论 :RARβ蛋白表达发生于食管癌变的各个阶段 ,食管癌高、低发区存在相似的改变 ,其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随SCC分化程度升高而显著升高 ,提示RARβ改变可能与食管癌细胞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食管癌 低发区 高发区 居民 食管癌前病变 癌组织 维甲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上皮组织病理学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新纪 郭涛 +9 位作者 王立东 王海艳 王晗晶 冯常炜 张延瑞 王苒 刘宾 逯越 田金亚 杨志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3-704,共2页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食管上皮组织病理变化的特征。方法:对临床内镜诊断的86例RE患者及61例正常对照的食管黏膜活检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RE患者食管上皮基底细胞过度增生、间变、乳头升高发生率分别...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食管上皮组织病理变化的特征。方法:对临床内镜诊断的86例RE患者及61例正常对照的食管黏膜活检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RE患者食管上皮基底细胞过度增生、间变、乳头升高发生率分别为64%(55/86)、20%(17/86)和76%(65/86),高于对照组的30%(18/61)、0(0/61)和20%(12/61)(P均<0.05);RE组乳头密度(3.7±2.8)个/mm,高于对照组的(1.2±1.0)个/mm(t=8.28,P<0.05)。结论:基底细胞过度增生、间变、固有膜乳头升高和增生是河南食管癌高发区RE患者的基本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癌 高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C和蛋白S缺陷症相关脑静脉血栓形成一例
13
作者 黄展 朱明芳 +3 位作者 孟祺 谭蕾蕾 张杰文 黄月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3-529,共7页
目的报道1例蛋白C和蛋白S缺陷症致脑静脉血栓形成病例,总结临床诊疗思路。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27岁,以头痛发病,平卧位加重、站立位稍缓解。影像学检查提示右侧横窦、乙状窦、窦汇血栓形成;实验室检查蛋白C和蛋白S活性降低(49%和51%),... 目的报道1例蛋白C和蛋白S缺陷症致脑静脉血栓形成病例,总结临床诊疗思路。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27岁,以头痛发病,平卧位加重、站立位稍缓解。影像学检查提示右侧横窦、乙状窦、窦汇血栓形成;实验室检查蛋白C和蛋白S活性降低(49%和51%),脑脊液压力>330 mm H_(2)O;基因检测提示PROC基因移码突变[c.574_577del(p.Val192Serfs*5)]及PROS1基因错义突变[c.1915T>G(p.Cys639Gly)和c.301C>T(p.Arg101Cys)]。予以低分子量肝素序贯新型口服抗凝药抗凝治疗以及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和镇痛治疗后,头痛症状缓解。出院后4个月头痛无复发,复查脑脊液压力降至正常(135 mm H_(2)O),蛋白C和蛋白S活性升至53%和54.10%(仍低于正常值范围)。结论蛋白C和(或)蛋白S缺乏是脑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病因,新型口服抗凝药可有效改善静脉回流障碍并避免华法林相关凝血机制紊乱,是优选治疗方案。临床应对青年患者行凝血蛋白活性检测及遗传学分析,以指导精准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脑静脉 蛋白质C缺乏 蛋白质S缺乏 抗凝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食管癌高、低发区无症状人群食管上皮挖空细胞变化
14
作者 王立东 宋子博 +6 位作者 杜芳 范宗民 高珊珊 郭花芹 张延瑞 刘宾 冯常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6-739,共4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无症状居民食管上皮挖空细胞的分布差异及其与病变的关系 ,进一步了解挖空细胞在食管上皮癌变中的意义。方法 :人群普查 ,纤维内镜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及计量分析 ,了解食管上皮不同病变中的挖空细胞分布特征...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无症状居民食管上皮挖空细胞的分布差异及其与病变的关系 ,进一步了解挖空细胞在食管上皮癌变中的意义。方法 :人群普查 ,纤维内镜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及计量分析 ,了解食管上皮不同病变中的挖空细胞分布特征。结果 :食管癌高低发区居民食管正常上皮及各级病变组织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挖空细胞。挖空细胞主要分布在食管上皮的中下 1/ 3区域。高发区居民食管中下段活检组织上皮下 1/ 3的挖空细胞检出率明显高于食管上皮的中 1/ 3区域 (P <0 .0 5 ) ,低发区居民也观察到相似的结果。高发区 ,正常上皮挖空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基底细胞过度增生和间变 ,阳性率随病变进展 ,明显下降 ,低发区也呈现相似的变化 ;高低发区食管中段组织挖空细胞密度分别为 (2 3.95± 14 .0 5 )mm-2 和 (2 2 .95± 10 .88)mm-2 ,下段分别为 (31.4 0± 2 4 .75 )mm-2 和 (30 .15±19.4 5 )mm-2 ;高低发区正常上皮分别为 (30 .73± 2 0 .83)mm-2 和 (2 7.0 0± 16 .86 )mm-2 ,基底细胞过度增生组织分别为 (2 4 .6 3± 19.6 2 )mm-2 和 (2 6 .0 8± 15 .4 5 )mm-2 ,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挖空细胞是食管癌高低发区居民食管上皮常见的形态学变化 ,挖空细胞主要分布在上皮的下 1/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食管癌 低发区 高发区 无症状人群 食管上皮 挖空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地区多发性硬化病与眼部病变
15
作者 庞辰久 赵建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2-33,共2页
多发性硬化为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多累及视神经,部分病例以视神经病变为首发症状常先就诊于眼科。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我们复习了1987~1992年我院神经内科多发性硬化住院病例,并对其眼部病变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共23例... 多发性硬化为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多累及视神经,部分病例以视神经病变为首发症状常先就诊于眼科。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我们复习了1987~1992年我院神经内科多发性硬化住院病例,并对其眼部病变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共23例,男12例,女11例。男:女为1:1,年龄12~60岁,平均29岁. 二、诊断标准;1、临床确诊(1)症状和体征表示中枢神经系统内至少有两处不同病变存在(2)具有至少二次缓解与复发病史;(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症 眼部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中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和右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陈璐琳 孙猛 +7 位作者 杨廷杰 李清曼 郭一鸣 杨宇青 曹煜栋 李文哲 袁江淑 杨宏辉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5-702,共8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Ty G-BMI)和右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RCA-FAI)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8年4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接受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CTA)和冠状动脉造影...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Ty G-BMI)和右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RCA-FAI)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8年4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接受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CTA)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513例,收集和计算各参数数值。按TyG-BMI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T_(1)组(Ty G-BMI≤207.02,n=171)、T_(2)组(207.023组 Ty G-BMI≥243.64,n=171)。研究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需住院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力衰竭或恶性心律失常。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Ty G-BMI与RCA-FAI之间的相关性。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Ty G-BMI和RCA-FAI与MACE的相关性。通过中介分析评估RCA-FAI是否介导Ty G-BMI与MACE之间的关系。结果:513例冠心病患者的平均Ty G-BMI为227.36±41.80,平均RCA-FAI为(-83.27±10.07)HU。RCA-FAI与Ty GBMI呈正相关(r=0.184,P<0.001)。平均(2.45±0.87)年随访期间,有47例(9.2%)患者发生MACE。Ty G-BMI与MACE之间近似呈U形相关,而RCA-FAI与MACE呈线性相关,Ty G-BMI和RCA-FAI的截断值分别为217.19和-74.91 HU。在两段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中,调整混杂因素后,当Ty G-BMI≥217.19时,Ty G-BMI每增加10个单位,MACE风险增加20%(HR=1.20,95%CI:1.07~1.33,P=0.001);当RCA-FAI≥-74.91 HU时,RCA-FAI每增加1个单位,MACE风险增加7%(HR=1.07,95%CI:1.04~1.10,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RCA-FAI≥-74.91 HU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RCA-FAI<-74.91 HU的患者(log-rank P<0.001)。按截断值划分高、低Ty G-BMI和RCA-FAI患者,高Ty G-BMI和高RCA-FAI组合患者发生MACE的风险是低Ty G-BMI和低RCA-FAI组合患者的2.69倍(校正HR=2.692,95%CI:1.259~5.759,P=0.011)。中介分析表明,RCA-FAI介导了Ty G-BMI与MACE之间46.5%的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中Ty G-BMI与RCA-FAI呈正相关。高Ty G-BMI和高RCA-FAI的组合增加了MACE的发生风险,且RCA-FAI部分介导了Ty G-BMI与MACE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 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 胰岛素抵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雅病医疗机构感染防控专家共识
17
作者 葛天翔 荚杨洋 +33 位作者 李春辉 黄建荣 孟秀娟 高晓东 张静萍 乔甫 熊莉娟 梁辉 李玮 楼海燕 吴文娟 向天新 陈建森 朱彪 徐凯进 周志慧 蔡洪流 俞美红 张研 上官嬿婉 冯海婷 姚航平 郭蕾 干铁儿 张卫红 孙继民 陆烨 陆群 蔡虻 沈瑾 俞云松 吴安华 李六亿 瞿婷婷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7-450,共14页
克-雅病是由朊毒体引起的一种快速进展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医源性传播风险。随着新型诊断标志物和检测方法的快速进步及应用、监测报告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克-雅病患者在国内外的检出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 克-雅病是由朊毒体引起的一种快速进展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医源性传播风险。随着新型诊断标志物和检测方法的快速进步及应用、监测报告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克-雅病患者在国内外的检出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其潜伏期长,早期症状存在异质性,导致该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增加了其在医疗机构传播的风险。目前,对于克-雅病的感染防控尚缺乏相关共识。为在医疗机构及时识别诊断克-雅病并有效阻断其在医疗机构传播,本共识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及临床证据,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归纳了15个临床关注问题,形成24条具体推荐意见,旨在规范克-雅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降低其在医疗机构的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雅病 朊毒体 医院感染防控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网膜结构改变的机器学习对早期帕金森病诊断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可可 郭庆歌 +9 位作者 李晓欢 马建军 杨红旗 石小雪 范咏言 杨大伟 郭大帅 董琳瑞 古祺 李东升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02-1108,共7页
背景帕金森病(PD)的诊断主要以临床症状为主,缺乏正确诊断的客观方法。目前已有关于视网膜结构改变作为PD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的研究,但基于视网膜结构改变的机器学习对预测早期PD的研究尚少。目的基于视网膜结构改变的特征构建机器学习... 背景帕金森病(PD)的诊断主要以临床症状为主,缺乏正确诊断的客观方法。目前已有关于视网膜结构改变作为PD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的研究,但基于视网膜结构改变的机器学习对预测早期PD的研究尚少。目的基于视网膜结构改变的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探索其在早期PD诊断中的预测价值,及探讨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对PD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年龄40~70岁的PD患者49例(PD组),并选取来医院体检的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39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行扫频源光学相关断层扫描和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检查,并定量分析黄斑区视网膜的厚度和血管密度。将88例受试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62例和验证集26例,选择PD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纳入机器学习模型的特征变量,并在训练集中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LR)、K-近邻算法(KNN)、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基于视网膜改变的机器学习模型对早期PD诊断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D组患者浅层毛细血管的上方外圈(A6)、颞侧外圈(A7)、下方外圈(A8)以及鼻侧外圈(A9)密度减少,视网膜层的上方内圈(A2)、颞侧内圈(A3)、下方内圈(A4)、鼻侧内圈(A5)、A6~A9厚度,节细胞复合体层的A9厚度,神经纤维层的A7厚度,视网膜外层的A2和A4~A9厚度变薄(P<0.05)。视网膜层A2厚度(OR=0.781,95%CI=0.659~0.926)、视网膜层A3厚度(OR=1.190,95%CI=1.019~1.390)、视网膜外层A2厚度(OR=0.748,95%CI=0.603~0.929)、视网膜外层A6厚度(OR=2.264,95%CI=1.469~3.490)、视网膜外层A8厚度(OR=0.723,95%CI=0.576~0.906)以及神经纤维层A7厚度变薄(OR=0.592,95%CI=0.454~0.773)及浅层毛细血管A7密度减少(OR=1.966,95%CI=1.399~2.765)为早期P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变量纳入并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结果显示,构建的5个模型中,LR模型整体性能最高,其AUC为0.841,而DT模型的准确度最高,其准确度为0.846。结论基于视网膜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可准确的预测早期PD,其中,DT模型对早期PD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扫描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 机器学习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谷氨酰胺酶治疗组织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马晓丽 刘金颖 +5 位作者 郭旺 岳燕勤 杨星元 卢冰鑫 胡振兴 罗晓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906-1912,共7页
组织纤维化是多种慢性疾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它的预防及治疗也是医学界的主要难题。肌成纤维细胞是组织纤维化进展过程中的核心作用细胞。谷氨酰胺分解代谢可为肌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和增殖提供能量。谷氨酰胺酶是谷氨酰胺分解代... 组织纤维化是多种慢性疾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它的预防及治疗也是医学界的主要难题。肌成纤维细胞是组织纤维化进展过程中的核心作用细胞。谷氨酰胺分解代谢可为肌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和增殖提供能量。谷氨酰胺酶是谷氨酰胺分解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和起始酶,对谷氨酰胺功能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谷氨酰胺酶在组织纤维化中的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此外,分析了以谷氨酰胺酶为靶点的组织纤维化治疗策略。总之,谷氨酰胺酶有望成为治疗组织纤维化的关键靶点,本文旨在为组织纤维化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纤维化 谷氨酰胺酶 谷氨酰胺分解代谢 肌成纤维细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多巴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前瞻性记忆和情绪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马建军 李学 +4 位作者 杨红旗 祁亚伟 冯艳 袁丽品 徐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对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前瞻性记忆和情绪记忆的影响。方法选择PD患者32例(PD组),在未服药时和服用苄丝肼左旋多巴第8周时,分别进行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EBPM)和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TBPM)测试,利用标准的情绪图片(...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对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前瞻性记忆和情绪记忆的影响。方法选择PD患者32例(PD组),在未服药时和服用苄丝肼左旋多巴第8周时,分别进行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EBPM)和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TBPM)测试,利用标准的情绪图片(包括正性、负性和中性效价)进行情绪记忆测试,并与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2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组服药前EBPM、TBPM、负性情绪图片再认成绩明显降低[(3.6±1.3)分vs(6.4±2.1)分,(3.7±1.3)分vs(5.3±1.5)分,(8.4±1.2)分vs(14.1±1.9)分,P<0.01]。PD组服药后TBPM较服药前明显升高[(5.2±1.4)分vs(3.7±1.3)分,P<0.01]。结论早期未治疗PD患者存在EBPM、TBPM和负性效价情绪记忆损害;左旋多巴可改善PD患者的TBPM,而对EBPM和情绪记忆无影响,推测多巴胺耗竭在TBPM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多巴 帕金森病 记忆 额叶前皮质 纹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