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及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53
1
作者 王海波 郭志松 +3 位作者 李敏 代荣钦 朱文亮 秦秉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分析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感染、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入住某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B、C三组。A组行... 目的分析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感染、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入住某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B、C三组。A组行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B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C组行早期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感染情况、感染指标水平(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胃肠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治疗后第14天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值。结果 A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6.00%,B组为20.00%,C组为22.00%,三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P=0.01)。第7天、第14天A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均低于B、C组;第3天A、B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均较C组低;第7天、第14天A组患者的PCT较B、C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腹胀(8.00%)、腹泻(4.00%)、胃潴留(4.00%)的发生率均为三组最低。治疗后第14天A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最低。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ICU机械通气患者能有效降低感染及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促进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早期肠内营养 机械通气 重症患者 感染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内血容量指数和中心静脉压反映容量状态的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敏 刘建波 秦英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664-3666,共3页
目的:比较在机械通气时,随潮气量(Vt)的变化,中心静脉压(CVP)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与心脏指数(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例行有创机械通气和脉搏轮廓动脉压波形分析法(PiCCO)监测的患者,根据CI分为心功能正常组... 目的:比较在机械通气时,随潮气量(Vt)的变化,中心静脉压(CVP)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与心脏指数(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例行有创机械通气和脉搏轮廓动脉压波形分析法(PiCCO)监测的患者,根据CI分为心功能正常组[CI≥2.2L/(min·m2)]和心功能低下组[CI<2.2L/(min·m2)]。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下,调整Vt分别维持于6、10、15mL/kg体重水平,以上各种条件维持20min后测量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过程中以上支持条件随机选择进行。结果:(1)在所有患者,CI,ITBVI随潮气量升高而下降,平均气道压(Pmeans)随潮气量升高而升高,CVP在各组间无明显变化。(2)CVP在各实验组与CI均无相关性;在心功能低下组,ITBVI与CI有相关性(R为0.679,P<0.05)。结论:胸腔内血容量指数能更准确地反映机体容量状态和心脏前负荷,与心脏指数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前负荷 潮气量 心脏指数 平均气道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士基础护理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79
3
作者 付春华 夏明 +2 位作者 焦卫红 张俊红 裘小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1期19-22,39,共5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知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08年1-2月调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30名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知不全面;(2)不同文化程度、...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知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08年1-2月调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30名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知不全面;(2)不同文化程度、职称等级、就业状况和不同护龄的护士群体之间对基础护理认知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各影响因素对临床护士基础护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工作量大、基础护理是软指标、患者不配合、实施基础护理有服侍人的感觉、护士长的认同和赞许、专业知识欠缺、专业稳定性差。结论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缺乏全面的认识,其认知水平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提示有关部门应认清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不同护士群体采取不同措施,提高护士的基础护理认知水平,以保证基础护理质量稳步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护理 认知 临床护士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院准备计划在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志霞 徐惠丽 +3 位作者 王飞杰 沈云 卫晓静 侯梦晓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计划在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出院后实施电话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准备计划干预。出院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压...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计划在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出院后实施电话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准备计划干预。出院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照顾者照顾行为的差异。结果患者出院3个月后,干预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照顾者照顾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实施出院准备计划干预可改善照顾者的照顾行为,从而降低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出院准备计划 卧床患者 照顾者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护理质量量化管理的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黎明 智红晓 吕欢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3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的量化管理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2~9月的机械通气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将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实施机械通气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质量量化管理指标(14个过程指标与2个结...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的量化管理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2~9月的机械通气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将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实施机械通气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质量量化管理指标(14个过程指标与2个结果指标)进行评价,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质量指标评价,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拟定的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质量量化管理指标专家权威系数0.933、专家积极性100%,专家对指标的一致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械通气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有一定的科学性,其规范了机械通气的护理工作流程,有利于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护理质量量化指标 过程质量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hWAPL蛋白的特异性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鲁笑钦 崔金全 +4 位作者 胡滨 邓克红 张庆 付美洲 王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56-1159,共4页
目的:研究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以及其他8种癌组织中hWAPL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方法对27例正常宫颈、30例CINⅠ、33例CINⅡ、30例CINⅢ、47例宫颈癌及其他8种共计238例癌组织中hWAPL蛋白的表... 目的:研究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以及其他8种癌组织中hWAPL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方法对27例正常宫颈、30例CINⅠ、33例CINⅡ、30例CINⅢ、47例宫颈癌及其他8种共计238例癌组织中hWAPL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正常宫颈、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hWAPL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70%、40.00%、42.42%、89.47%、97.87%;免疫积分分别为(0.52±0.70)、(2.20±1.19)、(2.45±1.06)、(4.89±1.67)、(6.49±2.54);宫颈癌和CINⅢ组织中hWAPL蛋白的免疫积分和阳性率高于CINⅠ、CINⅡ和正常宫颈组织(P<0.001);宫颈癌组织中hWAPL蛋白的免疫积分高于CINⅢ组织(P<0.001)。胃癌、肝癌、子宫内膜癌、肾癌、直肠癌、肺癌组织中hWAPL蛋白阴性表达;膀胱癌和食管癌组织中hWA-PL蛋白阳性率仅为11.54%和14.28%,低于宫颈癌组织(P<0.001)。结论:hWAPL基因可能是一种宫颈癌特异性高表达基因,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WAPL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切开时机对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敏 刘建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43-944,共2页
目的:研究人工气道方式的选择以及气管切开的时机对并发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1月至2012年6月间转入中心ICU需机械通气的确诊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比较仅行气管插管组和气管切... 目的:研究人工气道方式的选择以及气管切开的时机对并发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1月至2012年6月间转入中心ICU需机械通气的确诊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比较仅行气管插管组和气管切开组在初始状况、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的不同。并将气管切开组分为早期(<2周)和延迟(>2周)气管切开组,比较两组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剔除死亡病例后,仅行气管插管组的APACH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均低于气管切开组(均P<0.05)。而早期气管切开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均<延迟气管切开组(P=0.04、0.03),APACHⅡ评分及ICU停留时间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首选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发病急性期行气管插管。若自主呼吸及咳痰能力短期内不能恢复,建议早期行气管切开,时机可考虑2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程序在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芦良花 蒋玲 冯海丽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11期865-866,共2页
对 35例机械通气病人在撤机过程中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撤机前评估 ,提出护理问题并制定撤机护理目标计划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评价撤机效果。结果撤机前 ,30例肺功能良好 ,3例经 2次复机后肺功能良好 ,2例因病情恶化死亡。
关键词 程序护理 机械通气 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评估与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9
作者 杨飒 蒋秋焕 +1 位作者 卫晓静 丁坤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5-17,65,共4页
对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评估与预防两方面进行总结。量化评估技术包括超声检测、皮肤水分含量测试、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及皮肤热成像检测4项;预防措施包括采用多种评估工具综合应用以提高评估准确性,预防性使用减压工具及辅助治疗等减少... 对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评估与预防两方面进行总结。量化评估技术包括超声检测、皮肤水分含量测试、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及皮肤热成像检测4项;预防措施包括采用多种评估工具综合应用以提高评估准确性,预防性使用减压工具及辅助治疗等减少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以期为临床护理早发现、早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 评估 预防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士开展学术期刊阅读的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葆云 黄文贞 景孟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9期1296-1299,共4页
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结合临床工作实践,阐述学术期刊对临床护士的积极作用,分析临床护士阅读学术期刊的难点,探索获取期刊文献的途径与方法,以期提升护士科学素养,推动护理学科创新发展。
关键词 学术期刊 临床护士 阅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