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监护室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胸腔镜内固定治疗时机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超 胡春晖 +3 位作者 王存真 牛京京 秦秉玉 邵换璋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时机胸腔镜内固定对重症监护室(ICU)多发肋骨骨折(MRF)患者机体免疫因子、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并发症以及骨折愈合的影响,评估不同手术时机的利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1年2月该院105例行胸腔镜内固定治...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时机胸腔镜内固定对重症监护室(ICU)多发肋骨骨折(MRF)患者机体免疫因子、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并发症以及骨折愈合的影响,评估不同手术时机的利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1年2月该院105例行胸腔镜内固定治疗的MRF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发病72 h内进行手术)和对照组(发病≥72 h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术后短期恢复情况,记录术后7 d相关损伤指标、免疫因子、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因子水平,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床时间和拔管时间更早,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合并伤程度评分更高,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CD4^(+)、CD3^(+)和CD4^(+)/CD8^(+)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CD8^(+)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和丙二醛(MDA)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愈合率(87.27%)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发病72 h后行胸腔镜内固定术比较,更早治疗能使ICU中的MRF患者术后恢复更快,能更快缓解机体应激、疼痛和炎症反应,减少胸肺损伤,解除免疫抑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肋骨骨折 胸腔镜内固定术 机体免疫 炎症因子 应激因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气胸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胡春晖 陈超 孙振涛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9期9-16,共8页
目的分析人工气胸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在该院行人工气胸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通气模式,实验组... 目的分析人工气胸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在该院行人工气胸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通气模式,实验组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模式,比较不同通气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后10 min(T_(1))、单肺通气1 h(T_(2))、手术完毕时(T_(3))和术后24 h(T_(4))的pH和二氧化碳分压(P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1)、T_(2)、T_(3)和T_(4)时点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T_(1)、T_(2)和T_(3)时点的静态肺顺应性(Cs)、平台压(Pplat)和气道峰压(Ppeak)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T1时点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T_(2)、T_(3)和T_(4)时点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高于实验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潮气量(VT)6 mL/kg+100.00%吸入氧浓度+呼气末正压5 cmH_(2)O+肺复张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用于人工气胸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能够明显降低术中气道压力,减轻炎症反应,提高通气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胸 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肺复张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肺功能康复训练对ICU慢阻肺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谵妄及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亚珍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6期33-35,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肺功能康复训练对ICU慢阻肺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谵妄及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科ICU慢阻肺机械通气患者11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研究组(58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和对症... 目的研究早期肺功能康复训练对ICU慢阻肺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谵妄及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科ICU慢阻肺机械通气患者11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研究组(58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和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早期肺功能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指标、谵妄、呼吸力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谵妄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8.28%vs.68.42%,P<0.05)。入ICU 3d末期、出ICU时研究组平台压、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呼气阻力、吸气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动态顺应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90%vs.21.05%,P<0.05)。结论早期肺功能康复训练可改善ICU慢阻肺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和机械通气指标,促进肺功能恢复,降低谵妄及并发症,可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功能康复训练 ICU慢阻肺机械通气 谵妄 呼吸力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