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过渡期监测队伍建设的困境及出路
1
作者 张洪侥 《河南农业》 2025年第5期93-94,共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是通过对全体农户(包括脱贫人口)进行排查,按照明确的认定条件和规范的识别程序,把监测对象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是通过对全体农户(包括脱贫人口)进行排查,按照明确的认定条件和规范的识别程序,把监测对象识别出来,因户因人实施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及时化解返贫致贫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基层监测队伍作为离农户最近的人,是农户生产生活情况的“听诊器”和“晴雨表”,是监测工作最有力的抓手和重要基础,对做好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监测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监测工作的质量,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帮扶措施 识别程序 认定条件 帮扶工作 规模性 返贫 分层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特色农业赋能共同富裕——基于河南省的实践
2
作者 孙平 兰梦圆 +1 位作者 何泽军 赵银仓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8期5-9,共5页
特色农业基于区域的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显著特征,成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河南省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禀赋和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在以特色农业赋能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积极探索,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 特色农业基于区域的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显著特征,成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河南省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禀赋和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在以特色农业赋能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积极探索,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及乡村休闲农业等多元产业形态,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阶段,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着特色优势挖掘不足、产业链不完善、转型升级进程较慢、品牌建设滞后等困境。为此,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势,完善特色农业产业链,加强科技支撑,加快转型升级,强化品牌建设,加速推进共同富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业 共同富裕 实践探索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灿辉 刘玉昕 +1 位作者 王倩 王戈 《河南农业》 2024年第15期37-38,共2页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各省陆续出台支持预制菜发展政策措施,加快培育壮大预制菜产业。2023年全国现存与预制菜相关的企业6.4万多家,河南省预制菜生产企业5...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各省陆续出台支持预制菜发展政策措施,加快培育壮大预制菜产业。2023年全国现存与预制菜相关的企业6.4万多家,河南省预制菜生产企业5900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厨房 政策措施 预制 河南省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脱贫成果的巩固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雷风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21期135-137,共3页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农村发展是党中央和国家制定的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长远使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小康的期盼。要实现农村的发展,必须要先脱贫,然后再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农村发展是党中央和国家制定的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长远使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小康的期盼。要实现农村的发展,必须要先脱贫,然后再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要使我们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得以真正地实现,必须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衔接策略 脱贫攻坚 成果 农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