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对中药饮片处方审核的指导作用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麻利杰 张博 +6 位作者 侯富国 王小鹏 姚静 桂新景 杨国营 刘瑞新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6-370,共5页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是中药饮片调剂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中药饮片合理应用的重要手段。《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明确了处方审核的重要性,规范了中西药处方审核的基本依据,但相较于西药的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导原则等多样化的审核依据,中药...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是中药饮片调剂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中药饮片合理应用的重要手段。《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明确了处方审核的重要性,规范了中西药处方审核的基本依据,但相较于西药的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导原则等多样化的审核依据,中药饮片处方审核依据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学相关著作和部分法规等,无法满足临床需求。2021年6月30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团体标准《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为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增加了新的参考依据。该文梳理《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中有关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内容,总结该规范对中药饮片处方审核的指导作用,以期为进一步开展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临床应用规范 处方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饮片调剂复核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侯富国 刘瑞新 +6 位作者 王小鹏 麻利杰 路露 张博 杨国营 桂新景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3-356,共4页
复核是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现有中药饮片调剂模式下存在复核质量与效率均低下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药饮片调剂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亟需应用新的复核技术和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该文通过对中药饮片调剂复核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全... 复核是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现有中药饮片调剂模式下存在复核质量与效率均低下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药饮片调剂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亟需应用新的复核技术和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该文通过对中药饮片调剂复核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提出采用中药饮片智能调剂系统、3D结构和自主识别技术进行中药饮片调剂智能复核的新思路,有利于保障中药饮片调剂质量,提高调剂效率,有助于推动中药饮片调剂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调剂复核 新技术新方法 质量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作用转移 被引量:2
3
作者 马静 王盼盼 +3 位作者 温瀑 桂新景 刘瑞新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1-365,共5页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是传统中药调剂工作的重要环节,处方应付药品的正确与否对中药方剂的疗效有重要影响。处方应付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处方应付与实际给付之间存在不一致现象。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小包装中药饮片和单剂量...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是传统中药调剂工作的重要环节,处方应付药品的正确与否对中药方剂的疗效有重要影响。处方应付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处方应付与实际给付之间存在不一致现象。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小包装中药饮片和单剂量中药配方颗粒的推广应用,中药饮片处方应付已经成为历史,处方应付作用已经逐渐向处方应开转移。将“处方应付”转变成“处方应开”,使用规范的中药处方用名开具处方是彻底解决处方应付存在问题的根本办法,这样不仅可以使医师开具处方更准确,用药目的与实际给付之间不脱节,还可以促进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处方应付 处方应开 作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典人群口尝评价法的中药饮片水煎液味觉评价 被引量:13
4
作者 桂新景 张璐 +9 位作者 张璞 闫斌 陈洪燕 陈树和 谢梦迪 李海洋 侯富国 姚静 刘瑞新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44-1551,共8页
目的评价单味中药饮片水煎液酸、苦、甜、辛、咸5种味道,为建立中药饮片味觉信息数据库奠定基础。方法以236种常用中药饮片水煎液(DCMM)为研究载体,分别以一定浓度无水柠檬酸(酸)、盐酸小檗碱(苦)、蔗糖(甜)、生姜提取物(辛)、氯化钠(咸... 目的评价单味中药饮片水煎液酸、苦、甜、辛、咸5种味道,为建立中药饮片味觉信息数据库奠定基础。方法以236种常用中药饮片水煎液(DCMM)为研究载体,分别以一定浓度无水柠檬酸(酸)、盐酸小檗碱(苦)、蔗糖(甜)、生姜提取物(辛)、氯化钠(咸)水溶液作为5种味道参比溶液,采用经典人群口尝评价法(THTPM)对DCMM进行5种味道定性及等级评价。结果236种DCMM中,酸味23种,苦味89种,甜味61种,辛味47种,咸味9种,淡味38种。结论该研究采用THTPM评价了236种常用DCMM酸、苦、甜、辛、咸5种味道等级,为建立中药饮片味觉信息数据库及中药汤剂质量评价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中药饮片 水煎液 经典人群口尝评价法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中药饮片自动化调剂的关键物理性质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2
5
作者 任婷婷 王盼盼 +2 位作者 温瀑 桂新景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7-360,共4页
中药饮片物理性质对中药调剂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药饮片物理性质的应用亟需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该文通过论述中药饮片物理性质的定义与内容,分析梳理影响中药饮片自动化调剂的物理性质因素,创新性提出利用现代... 中药饮片物理性质对中药调剂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药饮片物理性质的应用亟需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该文通过论述中药饮片物理性质的定义与内容,分析梳理影响中药饮片自动化调剂的物理性质因素,创新性提出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改变、应用影响自动化调剂的中药饮片关键物理性质,为提高中药饮片调剂效率提供参考,以期促进中药饮片调剂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物理性质 中药饮片调剂 自动化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媛媛 王艳丽 +8 位作者 姚静 施钧瀚 桂新景 张璐 冯文豪 张璞 张慧杰 李学林 刘瑞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32-1539,共8页
目的探讨电子舌方法用于白及及其近似饮片快速辨识的可行性。方法收集45批白及饮片及其近似品天麻饮片30批、玉竹饮片30批、黄花白及饮片29批,分别进行药典与地方标准辨识(M1法)、HPLC指纹图谱辨识(M2法),并结合原始采购信息获取最终饮... 目的探讨电子舌方法用于白及及其近似饮片快速辨识的可行性。方法收集45批白及饮片及其近似品天麻饮片30批、玉竹饮片30批、黄花白及饮片29批,分别进行药典与地方标准辨识(M1法)、HPLC指纹图谱辨识(M2法),并结合原始采购信息获取最终饮片种类的标杆信息(Y),再采集电子舌味觉感官数据(X)并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分别建立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CA-D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的45批白及饮片与剩余89批饮片的二分类辨识模型和45批白及饮片、30批天麻饮片、30批玉竹饮片、29批黄花白及饮片的四分类辨识模型(Y=F(X),M3法)。结果经留一法交互验证,基于PCA-DA、PLS-DA二分类辨识模型的正判率分别为98.51%、100.00%,基于PCA-DA、PLS-DA四分类辨识模型的正判率分别为100.00%(无未分类样本)、100.00%(有4个未分类样本),模型判别良好,结合正判率与模型未分类样本数两项指标,最终选择二分类辨识以PLS-DA为最终辨识模型、四分类辨识以PCA-DA为最终辨识模型,两种模型正判率均为最高,且均未出现未分类样本。结论电子舌可快速准确辨识白及及其近似饮片,为未来研发智能化中药饮片快速辨识设备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电子舌 快速辨识 PCA-DA 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汤剂煎煮加水量与得液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小鹏 桂新景 +5 位作者 王艳丽 侯富国 郭晓帆 李海洋 刘瑞新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28-1533,共6页
目的优化中药汤剂加水量公式,优选一煎、二煎加水比例,探索汤剂煎煮加水量与得液量精准控制方法。方法以多功能养生壶为煎药容器,测定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蒸气蒸发系数;以当归四逆汤(DSD)、小青龙汤(XD)、补中益气汤(BYD)3个复方汤剂为... 目的优化中药汤剂加水量公式,优选一煎、二煎加水比例,探索汤剂煎煮加水量与得液量精准控制方法。方法以多功能养生壶为煎药容器,测定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蒸气蒸发系数;以当归四逆汤(DSD)、小青龙汤(XD)、补中益气汤(BYD)3个复方汤剂为研究载体,根据加水量公式确定总加水量,每个复方分别按一煎、二煎加水比例60:40,70:30,80:20加水煎煮,测定复方汤剂煎煮吸水量及一煎、二煎汤液得液量、相对密度和出膏率;根据复方汤剂煎煮吸水量与理论吸水量差异,分别对饮片吸水率、预期得液量和相对密度校正处理;以饮片吸水率校正系数为参数,优化加水量公式;以得液量偏离度、校正相对密度和出膏率为指标,优选一煎、二煎加水比例。结果不同条件下多功能养生壶水蒸气蒸发系数无明显差异,为3.9 mL·min^(-1);多功能养生壶煎煮时,复方汤剂煎煮吸水量为理论吸水量的0.67倍,以0.67为饮片吸水率校正系数;加水量公式优化为:加水量=理论吸水量×饮片吸水率校正系数+预期得液量+水蒸气蒸发量+煎药机损耗量;相比70:30和80:20的一煎、二煎加水比例,以60:40分配时,得液量平均偏离度最小(3.78%),药液平均校正相对密度(1.0273)和平均出膏率(19.81%)最高。结论该研究优化加水量公式及优选一煎、二煎加水比例,能够实现中药汤剂煎煮加水量与得液量科学、精准控制,且能保证汤液成分较高的煎出率,可为加水量公式应用于不同煎药设备和煎煮方法时的校正和优化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加水量 得液量 水蒸气蒸发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火与武火煎煮中药时沸腾液体温度与蒸发率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侯富国 桂新景 +5 位作者 王小鹏 李海洋 郭晓帆 王艳丽 刘瑞新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34-1537,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分析不同条件下文火和武火时沸腾液体的温度与蒸发率,为文火和武火的数字化及煎药过程中火候的精准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自来水和药液为研究对象,以天然气为热源,在不同测量位置、煎煮时间、液体体积、药液浓度和药液类型... 目的通过测定分析不同条件下文火和武火时沸腾液体的温度与蒸发率,为文火和武火的数字化及煎药过程中火候的精准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自来水和药液为研究对象,以天然气为热源,在不同测量位置、煎煮时间、液体体积、药液浓度和药液类型条件下测定文火和武火时沸腾液体的温度与蒸发率。结果文火和武火时沸腾液体的温度与蒸发率均存在明显差异。温度计插入液体的深度(测量位置)与文火和武火时沸腾液体的温度呈正相关;固定测量位置时,煎煮时间、液体体积和药液浓度对文火和武火时沸腾液体的温度与蒸发率基本无影响,药液类型对文火和武火时沸腾液体的温度与蒸发率略有影响。结论通过测定分析不同条件下文火和武火时沸腾液体的温度与蒸发率,对文火和武火进行初步量化,一定程度有利于文火和武火科学内涵的阐述,可为中药煎药设备中文火和武火的精准调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药液温度 文火 武火 蒸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舌用于川贝母真伪及商品规格快速辨识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慧杰 张璐 +8 位作者 冯文豪 桂新景 林兆洲 施钧瀚 田亮玉 王艳丽 姚静 李学林 刘瑞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31-1537,共7页
目的探究电子舌在川贝母真伪及商品规格辨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80批川贝母待测样品,首先进行传统经验辨识(M_1)和现代药典检测(M_(2)),再利用电子舌采集味觉信息并以M_1和M_(2)的综合结果为标杆信息建立适宜的辨识模型(M_(3)),分... 目的探究电子舌在川贝母真伪及商品规格辨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80批川贝母待测样品,首先进行传统经验辨识(M_1)和现代药典检测(M_(2)),再利用电子舌采集味觉信息并以M_1和M_(2)的综合结果为标杆信息建立适宜的辨识模型(M_(3)),分别建立判别分析(D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CA-DA)4种真伪及商品规格辨识模型。结果4种真伪辨识模型准确率分别为90.00%、90.00%%、90.00%、91.25%,商品规格辨识模型准确率分别为76.00%、81.69%、73.68%、76.00%。真伪辨识模型判别较好,以PCA-DA准确率最高,商品规格辨识模型中虽以LS-SVM模型辨识率最高,但其存在未分类样本,故最终以PCA-DA为判别模型。结论电子舌辨识法判别时间远较M_(2)短,准确率与M_1相近,可用于川贝母真伪快速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真伪辨识 辨识模型 电子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汤剂煎煮工艺标准化与个性化结合方法探索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海洋 桂新景 +6 位作者 岳佑凇 侯富国 王艳丽 王小鹏 郭晓帆 李学林 刘瑞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61-1567,共7页
中药汤剂是临床应用历史最久、应用最广范的剂型,具有可随证加减、起效快、易吸收等特点。汤剂煎煮作为中药进入人体发挥治疗作用前的最后环节,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中药临床疗效。传统煎药可根据不同处方的个性化需求调整煎药工艺,但... 中药汤剂是临床应用历史最久、应用最广范的剂型,具有可随证加减、起效快、易吸收等特点。汤剂煎煮作为中药进入人体发挥治疗作用前的最后环节,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中药临床疗效。传统煎药可根据不同处方的个性化需求调整煎药工艺,但煎药质量因个人经验而异;现代化煎药因规模化生产对特殊煎煮的要求有所降低,多表现为煎药同质化。中药汤剂煎煮工艺的标准化对于规范汤剂煎煮过程,减少主观因素所致煎药质量差异有重要意义,而个性化是中医药辨证论治特点的重要体现,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探索中药汤剂煎煮工艺标准化和个性化结合,实现两者有机融合,对推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煎煮工艺 标准化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剂量中药配方颗粒混合供应与调配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佳佳 李海洋 +5 位作者 杨允爱 侯莉伟 桂新景 刘瑞新 李学林 杨国营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7-298,I0001,共3页
中药配方颗粒试行期间,仅有6家企业先后获批试生产,在此过程中各医疗机构一般只选取一家作为供货企业。近年来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已发展至目前的60多家,中药配方颗粒独家供应模式已不适于时代的... 中药配方颗粒试行期间,仅有6家企业先后获批试生产,在此过程中各医疗机构一般只选取一家作为供货企业。近年来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已发展至目前的60多家,中药配方颗粒独家供应模式已不适于时代的发展。该文通过中药配方颗粒混合供应与调配模式的探索,对该方法进行探讨与分析,为医疗机构配方颗粒改变供应与调配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剂量中药配方颗粒 混合调配 调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汤剂成品质量控制方法回顾与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晓帆 桂新景 +6 位作者 王艳丽 张璞 侯富国 王小鹏 李海洋 李学林 刘瑞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56-1560,共5页
中药汤剂是中医药临床应用最常见的剂型,其成品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该文回顾了中药汤剂成品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如建立“中药汤剂煎煮规范”团体标准、中药煎药数据库以及中药煎药规则库,研发中药煎药软件,探索人工智能感官... 中药汤剂是中医药临床应用最常见的剂型,其成品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该文回顾了中药汤剂成品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如建立“中药汤剂煎煮规范”团体标准、中药煎药数据库以及中药煎药规则库,研发中药煎药软件,探索人工智能感官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等,认为利用中药煎药软件制定个性化质量标准是进行汤剂成品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可同时保障中药汤剂成品质量控制客观、及时、科学、专业和有效,对提高中药汤剂成品质量、保障中医药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质量控制 煎药软件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剂量中药配方颗粒调剂室房屋建设标准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允爱 王盼盼 +4 位作者 张佳佳 桂新景 刘瑞新 杨国营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3-296,共4页
多剂量中药配方颗粒是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的重要形式之一,调剂室布局、环境温湿度、粉尘等因素直接影响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该文通过对影响多剂量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的调剂室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测定,在此基础上提出调剂室房屋建设标准... 多剂量中药配方颗粒是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的重要形式之一,调剂室布局、环境温湿度、粉尘等因素直接影响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该文通过对影响多剂量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的调剂室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测定,在此基础上提出调剂室房屋建设标准,以期提升多剂量中药配方颗粒的调剂质量,提高调剂标准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 调剂室 环境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熵权TOPSIS混合加权法和均匀设计法优化何首乌九蒸九制炮制工艺 被引量:8
14
作者 鲁静 牛晓静 +2 位作者 王梦珂 王梦伟 陈天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0-74,共5页
目的 基于AHP-熵权TOPSIS混合加权法和均匀设计法优化何首乌九蒸九制炮制工艺。方法 以闷润时间、蒸制时间、蒸制次数为考察因素,以5-羟甲基糠醛、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何首乌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AHP-熵权TOPSIS混合加... 目的 基于AHP-熵权TOPSIS混合加权法和均匀设计法优化何首乌九蒸九制炮制工艺。方法 以闷润时间、蒸制时间、蒸制次数为考察因素,以5-羟甲基糠醛、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何首乌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AHP-熵权TOPSIS混合加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结合均匀设计法优选何首乌九蒸九制炮制工艺。结果 优化的何首乌九蒸九制工艺为闷润时间1 h、蒸制时间6 h、蒸制次数9次。验证试验的平均综合评分为94.85分(RSD=2.80%,n=3),与预测值(99.74分)的相对误差为-4.90%。结论 优化的炮制工艺稳定、可行,为九蒸九制何首乌的规范化生产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九蒸九制 AHP-熵权TOPSIS混合加权法 均匀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