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七情配伍理论的补骨脂药对配伍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艳 陈小菲 +5 位作者 张辉 张明亮 吴娅丽 杨柳青 唐进法 李伟霞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5期594-600,共7页
目的 基于中药七情配伍理论归纳补骨脂药对配伍规律,为补骨脂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古籍与现代文献检索与分析,从相须相使、协同增效、相畏相杀、减毒降副,配伍禁忌三方面总结补骨脂配伍规律。结果 基于七情配伍理论探析补骨... 目的 基于中药七情配伍理论归纳补骨脂药对配伍规律,为补骨脂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古籍与现代文献检索与分析,从相须相使、协同增效、相畏相杀、减毒降副,配伍禁忌三方面总结补骨脂配伍规律。结果 基于七情配伍理论探析补骨脂药对的配伍规律,补骨脂常用相须相使药对为肉豆蔻、蛇床子、小茴香、益智仁、肉桂、吴茱萸、巴戟天、杜仲、骨碎补、仙茅,常用相畏相杀药对为胡桃仁、生地黄、五味子、赤芍,相恶、相反禁忌药对有甘草、淫羊藿。结论 总结了常与补骨脂配伍的药对,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七情 配伍 药对 补骨脂 增效 减毒 整体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痰热清注射液对其抑菌作用考察
2
作者 吴娅丽 秦玺 +7 位作者 汪彬 李伟霞 王晓艳 陈小菲 张明亮 张辉 杨柳青 唐进法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5期804-812,共9页
目的:了解不同耐药表型的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全基因组基本特征,并考察痰热清注射液(TRQ)对其抑菌作用,以分析CRPA的基因组多态性及其与临床药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株不同耐药表型的CRPA,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其... 目的:了解不同耐药表型的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全基因组基本特征,并考察痰热清注射液(TRQ)对其抑菌作用,以分析CRPA的基因组多态性及其与临床药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株不同耐药表型的CRPA,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其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及可移动元件,考察TRQ单用及与亚胺培南(IPM)联用对6株CRPA的药效作用,进一步分析各菌株基因组相关致病系统、比较分析核心基因与特有基因,并分析与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6株CRPA的基因组大小差异较大(6.5~6.9 Mbp),分属于5种序列分型(ST),有3株归属于高危克隆型ST111(PA68、PA94)和ST235(PA115),各菌株的可移动元件在种类、数量及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TRQ对高危克隆型菌株PA68、PA115仅为抑菌作用,与IPM联用对非高危克隆型菌株具有协同或部分协同抑菌作用;6株CRPA的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间无明显差异,耐药基因主要与增加抗生素外排、产生钝化酶、修饰抗生素主要结合靶点等相关,毒力基因多为攻击型毒力因子,主要与黏附、分泌、铁摄取相关;每株菌均含有特有基因,多与分泌系统、多药转运体及多药外排等基因相关;通过分析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代谢通路,可见6株CRPA的耐药性主要与外膜孔蛋白减少、外排泵、产生水解酶等相关。结论:CRPA携带大量的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TRQ与IPM联用对非高危克隆型CRPA具有较好的协同抑菌作用,菌株的MLST及耐药表型或为TRQ临床药效差异的原因之一,为后续的分子流行病学、临床用药、致病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 全基因组测序 痰热清注射液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