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祛风消癜方成分分析及其干预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制预测和实验验证
1
作者 许爽 李伟霞 +6 位作者 席乐迎 蔡明阳 唐进法 宋纯东 王晓艳 邢琼琼 任献青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9-891,905,共14页
目的:快速分析祛风消癜方(QFXDF)的活性成分,探讨其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并验证。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E))技术结合UNIFI软件快速定性分析QFXDF中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 目的:快速分析祛风消癜方(QFXDF)的活性成分,探讨其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并验证。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E))技术结合UNIFI软件快速定性分析QFXDF中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OMIM、PharmGkb等数据库筛选QFXDF成分靶点和HSP疾病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法分析QFXDF中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作用,进一步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QFXDF对HSP模型大鼠关键通路及关键靶点的影响。结果:从QFXDF中鉴定成分41个,与HSP疾病共同作用靶点149个,关键靶点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胱天蛋白酶3(CASP3)、白细胞介素-2(IL-2)等;富集的主要信号通路有PI3K/AKT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VEGF信号通路等;QFXDF中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蛋白具有较强结合能力;动物实验证明,QFXDF可显著改善HSP模型大鼠皮肤及肾脏病理损伤,抑制皮肤、肾脏组织中EGFR和CASP3的高表达,抑制PI3K/AKT通路激活。结论:初步证实QFXDF可通过对EGFR、CASP3等靶点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治疗HSP,为深入阐明该方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消癜方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过敏性紫癜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实验验证 PI3K/AKT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苦度感官评价技术规范》解读
2
作者 王青晓 任延娜 +4 位作者 桂新景 姚静 王盼盼 王艳丽 刘瑞新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0-365,共6页
口感是影响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应用和发展的重要方面,而苦味是该类制剂的主要不良口感。2024年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全国22家单位共同参与研制的《中... 口感是影响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应用和发展的重要方面,而苦味是该类制剂的主要不良口感。2024年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全国22家单位共同参与研制的《中药口服液体制剂苦度感官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标准编号:T/CACM 1574-2024),为该类制剂的苦度评价提供了科学标准和良好工具,也为后续实施口感改进奠定了技术基础。该文对该团体标准编制的背景和意义、制订过程、主要内容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以利于中药药剂学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应用、推广和改进该团体标准,从而促进该类制剂口感品质和患者接受度的提升,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 苦度感官评价 团体标准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配方颗粒分类制备探讨
3
作者 张盼盼 苗妍 +4 位作者 李涵 范雪花 姚静 桂新景 刘瑞新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08-1316,共9页
中药配方颗粒是随着中医药发展而衍生出的对中药饮片的重要补充形式,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尝试。2021年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对中药配方颗粒制备中的原辅料、标准汤剂及生产工艺等... 中药配方颗粒是随着中医药发展而衍生出的对中药饮片的重要补充形式,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尝试。2021年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对中药配方颗粒制备中的原辅料、标准汤剂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同时也遵循与传统汤剂制备中以水为溶媒等相应的原则,为实现中药配方颗粒的全面监管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保障。然而,中药配方颗粒在制备过程中,由于中药饮片种类繁多,特点不尽相同,且其千药一罐、千篇一律的工艺较难得到与传统汤剂化学成分相一致或药效相近似的颗粒。因此,该文结合饮片自身特点和已发布的国家标准及各省级标准中各类饮片配方颗粒制备的特点、注意事项等,对其进行分类并分别获取各类品种最优的制备工艺,以期为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及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中药配方颗粒整体质量稳定性和均一性,促进中药配方颗粒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 中药饮片 传统汤剂 分类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解读 被引量:5
4
作者 孟菲 唐进法 +3 位作者 刘瑞新 桂新景 李学林 曹俊岭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52-1657,共6页
目前,中药饮片临床不合理使用现象较普遍,其主要因素是缺乏规范中药饮片临床应用的指导性文件,制定一套科学、能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势在必行。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联合全国28... 目前,中药饮片临床不合理使用现象较普遍,其主要因素是缺乏规范中药饮片临床应用的指导性文件,制定一套科学、能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势在必行。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联合全国28家中医医疗机构共同起草的《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已于2021年6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作为团体标准(T/CACM1362-2021)发布。该文对该团体标准进行详细解读,以期规范中药饮片处方开具,促进中药饮片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提高中药饮片临床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临床应用 团体标准 规范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饮片临方炮制规范》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彦江 桂新景 +5 位作者 董峰宇 鲁静 姚静 刘瑞新 陈天朝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6-1049,共4页
为推进中药饮片临方炮制规范发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组织,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江苏省中医院牵头,会同全国28家医疗机构共同起草了《中药饮片临方炮制规范》。2021年6月,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发布该团体标准(T/CACM 13... 为推进中药饮片临方炮制规范发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组织,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江苏省中医院牵头,会同全国28家医疗机构共同起草了《中药饮片临方炮制规范》。2021年6月,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发布该团体标准(T/CACM 1367-2021)。该文对该规范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促进《中药饮片临方炮制规范》的落地实施,推动传统中药炮制的传承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临方炮制 团体标准 规范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对中药饮片处方审核的指导作用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麻利杰 张博 +6 位作者 侯富国 王小鹏 姚静 桂新景 杨国营 刘瑞新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6-370,共5页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是中药饮片调剂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中药饮片合理应用的重要手段。《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明确了处方审核的重要性,规范了中西药处方审核的基本依据,但相较于西药的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导原则等多样化的审核依据,中药...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是中药饮片调剂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中药饮片合理应用的重要手段。《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明确了处方审核的重要性,规范了中西药处方审核的基本依据,但相较于西药的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导原则等多样化的审核依据,中药饮片处方审核依据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学相关著作和部分法规等,无法满足临床需求。2021年6月30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团体标准《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为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增加了新的参考依据。该文梳理《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中有关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内容,总结该规范对中药饮片处方审核的指导作用,以期为进一步开展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临床应用规范 处方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中医血瘀证研究概述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琨 李伟霞 +5 位作者 王晓艳 张书琦 陈毓龙 冯科冉 泥文娟 唐进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654-4660,共7页
血瘀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型,活血化瘀法是其主要治法。本文对活血化瘀类中药在血瘀证及其病证结合状态下的药动学、药物代谢和组织分布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活血化瘀中药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提供参考,为其药效物质的揭示、配伍和组... 血瘀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型,活血化瘀法是其主要治法。本文对活血化瘀类中药在血瘀证及其病证结合状态下的药动学、药物代谢和组织分布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活血化瘀中药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提供参考,为其药效物质的揭示、配伍和组方规律的阐明提供可能,为中医血瘀证的有效治疗及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但目前相关研究多为动物体上的研究,且存在研究碎片化、不系统的问题,尚需更多的顶层设计,助力中医血瘀证的靶向和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中药 药动学 代谢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2021年度中药饮片处方中配伍禁忌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屈红丽 李伟霞 +4 位作者 王晓艳 张辉 吴娅丽 杨柳青 唐进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57-1760,共4页
目的分析周口市中医院2021年度中药饮片处方中配伍禁忌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57066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对含有“十八反”“十九畏”者中患者年龄、性别、科室、诊断分布情况、禁忌药对使用及配伍情况进行统计。结... 目的分析周口市中医院2021年度中药饮片处方中配伍禁忌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57066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对含有“十八反”“十九畏”者中患者年龄、性别、科室、诊断分布情况、禁忌药对使用及配伍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含配伍禁忌处方共1005张,男性占比44.68%,女性占比55.32%,年龄主要分布在36~60岁;半夏配伍乌头应用最多,其次为瓜蒌配伍乌头;禁忌处方中大多配伍炙甘草,而且乌头主要为附子,两者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胃脘痛病、胃痞病及恶性肿瘤。结论若辨证准确、合理配伍、煎煮得当,临床应用半夏、瓜蒌与附子配伍“相反”不是绝对禁忌,在治疗慢性胃炎、恶性肿瘤中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必须小心谨慎,密切观察病情,中病即止,不能长期大量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配伍禁忌 临床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水通道蛋白对肠道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凌霄 王盼盼 +2 位作者 李春晓 唐进法 李学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55-4061,共7页
水通道蛋白是人体内重要的一个跨膜蛋白家族,在多种细胞及器官中均有表达,深度参与人体水分代谢。水通道蛋白在多类肠道疾病如结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便秘和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 水通道蛋白是人体内重要的一个跨膜蛋白家族,在多种细胞及器官中均有表达,深度参与人体水分代谢。水通道蛋白在多类肠道疾病如结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便秘和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中医药调控水通道蛋白治疗各类肠道疾病,研究发现,水通道蛋白做为中药治疗肠道疾病的潜在新靶点,极具研究价值。本文对肠道疾病过程中水通道蛋白的变化及中药对其干预作用及机制进行概述,以期对中药治疗肠道疾病作用机制研究和靶向药物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水通道蛋白 肠道疾病 cAMP-PKA信号通路 NF-κB Na^(+)-K^(+)-ATP酶 MAPK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体外实验验证的肾康注射液治疗肾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高全 张明亮 +9 位作者 陈小菲 王晓艳 李伟霞 张岱 蒋露 李明格 张小帅 孟伟亭 韩冰 唐进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53-1962,共10页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及体外实验探讨肾康注射液(Shenkang injection, SKI)治疗肾纤维化(renal fibrosis, RF)的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方法 利用GEO数据库筛选RF差异表达基因,借助CMAP数据库,基于基因表达谱相似性原理,重定位出具有调控R...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及体外实验探讨肾康注射液(Shenkang injection, SKI)治疗肾纤维化(renal fibrosis, RF)的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方法 利用GEO数据库筛选RF差异表达基因,借助CMAP数据库,基于基因表达谱相似性原理,重定位出具有调控RF作用的药物,然后通过分子指纹相似性分析筛选出SKI潜在治疗RF的成分;同时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SKI调控RF的核心靶点及通路;最后,通过分子对接和细胞实验进行验证。结果 基于GEO数据库筛选到2个RF相关的数据集,CMAP重定位到3个共同的RF治疗药物(saracatinib、dasatinib、PP-2),分子指纹相似性分析发现,RF治疗药物与salvianolic acid B、hydroxysafflor yellow A等5个SKI成分的结构相似性较高。分子对接结果发现,salvianolic acid B、hydroxysafflor yellow A等成分与SKI调控的潜在治疗RF的核心靶标MMP1、MMP13等均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网络药理学分析提示,SKI核心靶点主要富集在Relaxin和AGE-RAGE等信号通路。细胞实验表明,SKI可显著降低RF模型细胞AGE-RAGE信号通路中AGER、NFKB1、COL1A1、SERPINE1、VEGFC和Relaxin信号通路中MMP1、MMP13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RXFP1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 SKI可通过调控Relaxin和AGE-RAGE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RF的作用,其物质基础可能为salvianolic acid B、hydroxysafflor yellow A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注射液 肾纤维化 生物信息学 药物重定位 实验验证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降维判别分析方法在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等效性对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苗妍 路露 +9 位作者 谢梦迪 岳佑凇 桂新景 宋明坤 王艳丽 姚静 施钧瀚 张璐 李学林 刘瑞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72,共12页
针对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等效性评价方法不直观,未从多维度指标综合评价等问题,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多指标(化学成分、药效作用)降维判别分析二者等效性关系的评价方法。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将A、B、C厂炙甘草,D、E厂白芍,F、G、H... 针对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等效性评价方法不直观,未从多维度指标综合评价等问题,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多指标(化学成分、药效作用)降维判别分析二者等效性关系的评价方法。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将A、B、C厂炙甘草,D、E厂白芍,F、G、H厂砂仁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化学成分等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判别方法可快速、直观判别两者之间的关系,A、B、C三厂的炙甘草配方颗粒在当量比校正前均不能判定与其传统汤剂等效,经当量比校正后,代表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的两个置信椭圆部分相交或包含,表明二者可部分或完全替代;D、E厂白芍,F、G、H厂砂仁的配方颗粒在当量比校正前和校正后均不能判定与传统汤剂等效,二者无法相互替代。所建立的方法通过图形化形式快速直观综合判断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之间的关系,可用于二者之间的等效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汤剂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 多指标降维判别分析 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模拟在中药汤剂掩味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晨旭 姚静 +7 位作者 张璞 戴幸星 侯富国 施钧瀚 桂新景 张璐 刘瑞新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7-1111,共5页
目前中药汤剂掩味研究多集中于通过口尝或智能感官设备进行宏观研究,难以阐释其微观内在机制。计算机模拟(CS)可从介观或微观视角描述物质作用机制,在材料科学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汤剂是由多种类型的苦味或非苦味小分子组成的复杂体系... 目前中药汤剂掩味研究多集中于通过口尝或智能感官设备进行宏观研究,难以阐释其微观内在机制。计算机模拟(CS)可从介观或微观视角描述物质作用机制,在材料科学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汤剂是由多种类型的苦味或非苦味小分子组成的复杂体系,直接应用CS虽难度较大,但在当前汤剂掩味技术的基础上,仍可利用CS对掩味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该文介绍汤剂掩味概况和CS技术,借鉴CS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从苦味分子与掩味剂分子、苦味分子与苦味受体、掩味剂分子与苦味受体、苦味分子/掩味剂复合物与苦味受体等两元、三元甚至多元体系的相互作用角度入手,对CS在中药汤剂呈苦机制及掩味机制研究领域具有的优势和未来应用的方向进行探讨,可为探索中药汤剂掩味新方法提供思路,丰富中药掩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计算机模拟 掩味机制 微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法在中药制剂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被引量:1
13
作者 雷卉艳 牛晓静 +2 位作者 吴延娆 于明明 段晓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48-3351,共4页
熵权法作为一种客观综合评价方法,反映每个指标提供的信息的变化,用熵值表示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客观评估权重,是一种科学的决策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工程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对于多指标、多对象的中药及复方制剂来说,属性权... 熵权法作为一种客观综合评价方法,反映每个指标提供的信息的变化,用熵值表示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客观评估权重,是一种科学的决策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工程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对于多指标、多对象的中药及复方制剂来说,属性权重确定是制剂核心问题之一,熵权法根据不同评价指标的熵值确定不同指标权重,根据所得的综合评分来评价制剂的工艺,使得评价结果更科学客观。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主要介绍了熵权法的评价步骤;概述了熵权法在中药制剂中的中药提取、浸膏干燥、成型工艺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分析熵权法在中药学科发表文章的情况,发现近几年熵权法在中药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讨论了熵权法的优缺点及在中药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熵权法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剂 熵权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HuR转录后调控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柳青 李伟霞 +4 位作者 王晓艳 张明亮 张辉 吴娅丽 唐进法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5年第8期1413-1418,共6页
癌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药物治疗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抗肿瘤治疗效果,但存在不良反应大,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等问题,迫切需要寻求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人类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作为RNA结合蛋白,通过转录后调控mRNA稳定性,促... 癌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药物治疗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抗肿瘤治疗效果,但存在不良反应大,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等问题,迫切需要寻求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人类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作为RNA结合蛋白,通过转录后调控mRNA稳定性,促进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的整个过程,且HuR在肿瘤组织中普遍高表达,使其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并作为疗效和预后评估的标准。中药复方及中药所含多种化学成分能够通过调控HuR功能活性,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抑制免疫逃逸以及逆转肿瘤耐药。该文总结了HuR在肿瘤进展中的调控作用,并分析中药活性成分调控HuR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以期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为靶向HuR的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人类抗原R 转录后调控 mRNA稳定性 中药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胆汤传统汤剂、配方颗粒汤剂中化学成分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潭 许曼文 +7 位作者 范雪花 董峰宇 苗妍 孙嘉宁 施钧瀚 张璐 姚静 刘瑞新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394,共11页
目的比较经典名方温胆汤传统汤剂、配方颗粒汤剂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腺苷、辛弗林、甘草苷、柚皮苷、橙皮苷、6-姜酚、环磷酸腺苷的含量,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多维标度分析考察成分差异,校正配方颗粒当量。结果1... 目的比较经典名方温胆汤传统汤剂、配方颗粒汤剂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腺苷、辛弗林、甘草苷、柚皮苷、橙皮苷、6-姜酚、环磷酸腺苷的含量,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多维标度分析考察成分差异,校正配方颗粒当量。结果10批传统汤剂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高于9批配方颗粒汤剂HPLC指纹图谱的(P<0.01)。传统汤剂中腺苷、辛弗林、甘草苷、橙皮苷、环磷酸腺苷含量高于配方颗粒汤剂中(P<0.05);6-姜酚含量低于厂家A、C所产后者中(P<0.05),高于厂家B所产后者中(P<0.01)。各批传统汤剂、配方颗粒汤剂可明显区分开,腺苷、辛弗林、橙皮苷对主成分分析分类的影响较大,厂家C所产配方颗粒汤剂质量与传统汤剂更接近。当量校正后,厂家A、C所产配方颗粒汤剂中各成分含量与传统汤剂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厂家温胆汤配方颗粒质量存在差异,故应优化该制剂制备、提取工艺以提高质量,并根据实际需求校正当量比以保证其临床应用的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传统汤剂 配方颗粒 化学成分 HPLC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多维标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元补气方提取工艺设计空间优化
16
作者 苏畅 耿阳丽 +3 位作者 牛晓静 吴延娆 徐立然 段晓颖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04-1810,共7页
目的 优化益元补气方提取工艺设计空间。方法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甘草苷、甘草酸、橙皮苷含量及出膏率为关键质量属性(CQAs),采用鱼骨图和失效效应模型确定关键工艺参数(CPPs),单因素试验确定考察范... 目的 优化益元补气方提取工艺设计空间。方法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甘草苷、甘草酸、橙皮苷含量及出膏率为关键质量属性(CQAs),采用鱼骨图和失效效应模型确定关键工艺参数(CPPs),单因素试验确定考察范围,Box-Behnken设计结合AHP-熵权法优化提取工艺,建立CQAs和CPPs之间的数学模型,构建设计空间,蒙特卡洛模拟法和抽样试验进行验证。结果 最佳设计空间为加水量8~9倍,提取时间120~150 min,浸泡时间10~32 min,提取次数2次。空间内外抽样试验符合要求。结论 益元补气方提取工艺设计空间稳定可靠,可为该方进一步成型工艺、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元补气方 提取工艺 设计空间 BOX-BEHNKEN设计 AHP-熵权法 质量源于设计(Q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薷挥发油提取、包合工艺优化
17
作者 于明明 牛晓静 +2 位作者 吴延娆 雷卉艳 段晓颖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38,共7页
目的优化香薷挥发油提取、包合工艺。方法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以麝香草酚、香荆芥酚含量及挥发油得率为关键质量属性(CQAs),加水量、提取时间、浸泡时间为关键工艺参数(CPPs),AHP-熵权法结合Box-Behnken试验优化提取工艺设计空... 目的优化香薷挥发油提取、包合工艺。方法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以麝香草酚、香荆芥酚含量及挥发油得率为关键质量属性(CQAs),加水量、提取时间、浸泡时间为关键工艺参数(CPPs),AHP-熵权法结合Box-Behnken试验优化提取工艺设计空间。以包合物得率、包合率、含油率为CQAs,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CPPs,AHP-熵权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包合工艺,再对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最优提取工艺设计空间为加水量9.3~11.1倍,提取时间4~5 h,浸泡时间0.7~1 h;最优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8∶1,包合温度35℃,包合时间1 h,包合物得率、包合率、含油率分别为74.95%、84.50%、11.51%,包合物以一种新物相(不规则黑色团状物)存在,包合前后挥发油未发生变化。结论该方法稳定可控,可为香薷挥发油相关制剂开发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薷 挥发油 提取工艺 包合工艺 质量源于设计(QbD) AHP-熵权法 Box-Behnken试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作用转移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静 王盼盼 +3 位作者 温瀑 桂新景 刘瑞新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1-365,共5页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是传统中药调剂工作的重要环节,处方应付药品的正确与否对中药方剂的疗效有重要影响。处方应付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处方应付与实际给付之间存在不一致现象。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小包装中药饮片和单剂量...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是传统中药调剂工作的重要环节,处方应付药品的正确与否对中药方剂的疗效有重要影响。处方应付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处方应付与实际给付之间存在不一致现象。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小包装中药饮片和单剂量中药配方颗粒的推广应用,中药饮片处方应付已经成为历史,处方应付作用已经逐渐向处方应开转移。将“处方应付”转变成“处方应开”,使用规范的中药处方用名开具处方是彻底解决处方应付存在问题的根本办法,这样不仅可以使医师开具处方更准确,用药目的与实际给付之间不脱节,还可以促进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处方应付 处方应开 作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饮片处方用名规范》解读
19
作者 孟菲 李学林 +2 位作者 刘瑞新 桂新景 唐进法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58-1664,共7页
中药饮片名称混乱已严重影响中药饮片管理、处方调剂质量、用药安全。为规范、统一中药饮片处方用名,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牵头,联合全国28家中医医疗机构共同起草了《中药饮片处方用名规范》。2021年6... 中药饮片名称混乱已严重影响中药饮片管理、处方调剂质量、用药安全。为规范、统一中药饮片处方用名,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牵头,联合全国28家中医医疗机构共同起草了《中药饮片处方用名规范》。2021年6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该团体标准(T/CACM 1361-2021)。该文对该团体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以期促进该规范落地实施,推动中医药学术交流及标准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处方用名 团体标准 规范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挖掘的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三病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江程 凌霄 +4 位作者 李春晓 张莹莹 金艳涛 陈玉欢 陈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2-323,共12页
目的分析总结文献中对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三病的中医证型和治则治法情况,挖掘三病中医辨证论治的关联性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自1990年1月-2020年6月收载的临床研究文献,将三病... 目的分析总结文献中对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三病的中医证型和治则治法情况,挖掘三病中医辨证论治的关联性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自1990年1月-2020年6月收载的临床研究文献,将三病辨证论治的相关信息录入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Statistics 22与SPSS Modeler 14.1进行频次、频率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计纳入文献346篇,其中乳腺增生151篇,子宫肌瘤100篇,甲状腺结节95篇。三病共有的中医证型为11种,其在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的占比分别为72.9%、35.07%、51.42%;三病共有的中医治法为18种,其在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的占比分别为73.91%、53.67%、56.21%。三病病位多在肝、脾、肾三脏及冲任二脉,主要证候要素为气滞、痰凝、血瘀;主要治疗八法为消法,其在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的占比分别为50.74%、56.25%、48.63%。关联规则显示三病证型均有肝郁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证的强关联组合;治法均有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的强关联组合。结论三病在中医辨证论治上存在共性规律,符合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为进一步研究临床预防、诊断、治疗三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子宫肌瘤 甲状腺结节 证型 治则治法 关联规则 异病同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