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配方颗粒分类制备探讨
1
作者 张盼盼 苗妍 +4 位作者 李涵 范雪花 姚静 桂新景 刘瑞新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08-1316,共9页
中药配方颗粒是随着中医药发展而衍生出的对中药饮片的重要补充形式,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尝试。2021年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对中药配方颗粒制备中的原辅料、标准汤剂及生产工艺等... 中药配方颗粒是随着中医药发展而衍生出的对中药饮片的重要补充形式,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尝试。2021年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对中药配方颗粒制备中的原辅料、标准汤剂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同时也遵循与传统汤剂制备中以水为溶媒等相应的原则,为实现中药配方颗粒的全面监管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保障。然而,中药配方颗粒在制备过程中,由于中药饮片种类繁多,特点不尽相同,且其千药一罐、千篇一律的工艺较难得到与传统汤剂化学成分相一致或药效相近似的颗粒。因此,该文结合饮片自身特点和已发布的国家标准及各省级标准中各类饮片配方颗粒制备的特点、注意事项等,对其进行分类并分别获取各类品种最优的制备工艺,以期为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及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中药配方颗粒整体质量稳定性和均一性,促进中药配方颗粒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 中药饮片 传统汤剂 分类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体外实验验证的肾康注射液治疗肾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孟高全 张明亮 +9 位作者 陈小菲 王晓艳 李伟霞 张岱 蒋露 李明格 张小帅 孟伟亭 韩冰 唐进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53-1962,共10页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及体外实验探讨肾康注射液(Shenkang injection, SKI)治疗肾纤维化(renal fibrosis, RF)的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方法 利用GEO数据库筛选RF差异表达基因,借助CMAP数据库,基于基因表达谱相似性原理,重定位出具有调控R...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及体外实验探讨肾康注射液(Shenkang injection, SKI)治疗肾纤维化(renal fibrosis, RF)的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方法 利用GEO数据库筛选RF差异表达基因,借助CMAP数据库,基于基因表达谱相似性原理,重定位出具有调控RF作用的药物,然后通过分子指纹相似性分析筛选出SKI潜在治疗RF的成分;同时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SKI调控RF的核心靶点及通路;最后,通过分子对接和细胞实验进行验证。结果 基于GEO数据库筛选到2个RF相关的数据集,CMAP重定位到3个共同的RF治疗药物(saracatinib、dasatinib、PP-2),分子指纹相似性分析发现,RF治疗药物与salvianolic acid B、hydroxysafflor yellow A等5个SKI成分的结构相似性较高。分子对接结果发现,salvianolic acid B、hydroxysafflor yellow A等成分与SKI调控的潜在治疗RF的核心靶标MMP1、MMP13等均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网络药理学分析提示,SKI核心靶点主要富集在Relaxin和AGE-RAGE等信号通路。细胞实验表明,SKI可显著降低RF模型细胞AGE-RAGE信号通路中AGER、NFKB1、COL1A1、SERPINE1、VEGFC和Relaxin信号通路中MMP1、MMP13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RXFP1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 SKI可通过调控Relaxin和AGE-RAGE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RF的作用,其物质基础可能为salvianolic acid B、hydroxysafflor yellow A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注射液 肾纤维化 生物信息学 药物重定位 实验验证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HuR转录后调控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柳青 李伟霞 +4 位作者 王晓艳 张明亮 张辉 吴娅丽 唐进法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5年第8期1413-1418,共6页
癌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药物治疗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抗肿瘤治疗效果,但存在不良反应大,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等问题,迫切需要寻求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人类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作为RNA结合蛋白,通过转录后调控mRNA稳定性,促... 癌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药物治疗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抗肿瘤治疗效果,但存在不良反应大,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等问题,迫切需要寻求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人类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作为RNA结合蛋白,通过转录后调控mRNA稳定性,促进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的整个过程,且HuR在肿瘤组织中普遍高表达,使其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并作为疗效和预后评估的标准。中药复方及中药所含多种化学成分能够通过调控HuR功能活性,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抑制免疫逃逸以及逆转肿瘤耐药。该文总结了HuR在肿瘤进展中的调控作用,并分析中药活性成分调控HuR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以期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为靶向HuR的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人类抗原R 转录后调控 mRNA稳定性 中药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与AHP-熵权法优化佛手、香橼、陈皮、薄荷挥发油提取与包合工艺
4
作者 苏畅 耿阳丽 +3 位作者 牛晓静 吴延娆 徐立然 段晓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第9期42-49,I0014,I0015,共10页
目的优化佛手、香橼、陈皮、薄荷混合挥发油的提取与包合工艺。方法在质量源于设计理念的指导下使用鱼骨图和失效模型与效应分析法分别定性、定量的筛选挥发油提取的关键工艺参数,使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混合挥发... 目的优化佛手、香橼、陈皮、薄荷混合挥发油的提取与包合工艺。方法在质量源于设计理念的指导下使用鱼骨图和失效模型与效应分析法分别定性、定量的筛选挥发油提取的关键工艺参数,使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混合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并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熵权法对挥发油提取率、D-柠檬烯含量、γ-松油烯含量、L-薄荷醇含量进行综合评分,建立提取工艺设计空间。使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优化挥发油包合工艺并对其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以提取时间、加水倍数、浸泡时间为关键工艺参数建立的挥发油提取工艺设计空间为提取时间4.5~5 h、加水倍数8.8~10倍、浸泡时间44~60 min。该混合挥发油包合最优工艺为包合时间2.5 h、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12∶1 g/mL、包合温度30℃。结论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结合AHP-熵权法优化的佛手、香橼、陈皮、薄荷混合挥发油提取与包合工艺稳定可靠,为后续相关制剂的开发与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源于设计 AHP-熵权法 挥发油 提取工艺 包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