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头翁合理中汤加减通过调控AMPK/mTOR/p70S6K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改善作用
1
作者 张亚粉 左振魁 +3 位作者 菅洪磊 王琳 刘天瑞 任兰鑫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98-2205,共8页
目的研究白头翁合理中汤加减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影响。方法3%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建立小鼠UC模型。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头翁合理中汤加减低、中、高剂量组(3、6、12 g/kg),柳氮磺吡啶组(300 mg/kg),每组10只,... 目的研究白头翁合理中汤加减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影响。方法3%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建立小鼠UC模型。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头翁合理中汤加减低、中、高剂量组(3、6、12 g/kg),柳氮磺吡啶组(300 mg/kg),每组10只,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7 d,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测量结肠长度和单位结肠质量,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和试剂盒检测结肠组织ROS、MDA水平及GSH-Px、SOD活性,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TNF-α、IL-6、IL-1β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组织LC3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AMPK、mTOR、p70S6K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评分,CMDI评分,单位结肠质量,病理学评分,ROS、MDA、TNF-α、IL-6、IL-1β水平,mTOR、p70S6K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肠长度,GSH-Px、SOD活性,LC3水平,AMPK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头翁合理中汤加减各剂量组和柳氮磺吡啶组小鼠DAI评分,CMDI评分,单位结肠质量,病理学评分、ROS、MDA、TNF-α、IL-6、IL-1β水平,mTOR、p70S6K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肠长度,GSH-Px、SOD活性,LC3水平,AMPK蛋白表达升高(P<0.01),且相关的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白头翁合理中汤加减可能通过调节AMPK/mTOR/p70S6K信号通路来减轻UC小鼠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合理中汤 溃疡性结肠炎 AMPK/mTOR/p70S6K信号通路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榆煎剂对肛肠手术后大鼠血清中TNF-α、IL-6和IL-10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雨燕 许向前 罗文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91-2094,共4页
目的:观察槐榆煎剂对肛肠手术后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以及槐榆煎剂低、高剂量组,每组1... 目的:观察槐榆煎剂对肛肠手术后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以及槐榆煎剂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和IL-10的含量;HE染色法检测肛周组织的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肛周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给予槐榆煎剂干预后,可抑制肛肠手术后大鼠血清中TNF-α、IL-6含量的升高与IL-10含量的降低,减轻大鼠肛周组织的水肿及充血程度,抑制肛肠手术后ICAM-1、VCAM-1和NF-κB蛋白表达的上调。结论:槐榆煎剂可调控血清中TNF-α、IL-6与IL-10的含量,并影响肛周组织中ICAM-1、VCAM-1和NF-κB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榆煎剂 肛肠手术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念珠菌属引起肛周阴囊部坏死性筋膜炎合并化脓性肌炎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徐雪丽 席作武 +2 位作者 王炎炎 周琼阁 邓珂欣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45-1449,共5页
患者男性,42岁,既往有乙型病毒性肝炎与膜性肾病病史,入院12 d前间断发热、寒战,入院近2 d加重伴左侧阴囊及会阴部红肿疼痛,立即给予手术清创,患者持续低热,血培养及脓液培养结果为近平滑念珠菌,确诊为真菌类坏死性筋膜炎及化脓性肌炎,... 患者男性,42岁,既往有乙型病毒性肝炎与膜性肾病病史,入院12 d前间断发热、寒战,入院近2 d加重伴左侧阴囊及会阴部红肿疼痛,立即给予手术清创,患者持续低热,血培养及脓液培养结果为近平滑念珠菌,确诊为真菌类坏死性筋膜炎及化脓性肌炎,选用棘白菌素类米卡芬净(150 mg,qd)抗真菌感染治疗,期间给予蚕食换药、高压氧疗、营养支持等,术后2个月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念珠菌属感染引起的坏死性筋膜炎及化脓性肌炎早期临床症状均缺乏特异性,易延误病情,对于合并免疫疾病的患者应注意复杂感染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前期恰当的经验性选用抗真菌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属 坏死性筋膜炎 化脓性肌炎 感染 假丝酵母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UBE2过表达通过Wnt/β-catenin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丽 张宁 +1 位作者 张龙江 席作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45-2250,共6页
目的:研究信号肽-CUB-EGF结构域蛋白2(SCUBE2)对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用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和正常人结直肠上皮FHC细胞SCUBE2的表达;HCT116细胞转染GV... 目的:研究信号肽-CUB-EGF结构域蛋白2(SCUBE2)对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用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和正常人结直肠上皮FHC细胞SCUBE2的表达;HCT116细胞转染GV144-SCUBE2质粒过表达SCUBE2后,MTT、Transwell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对细胞活力、迁移和凋亡的影响。转染GV144-SCUBE2质粒6 h后加入10μg/L重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蛋白继续培养48 h,real-time PCR或者Western blot法检测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Snail]、β-catenin、c-Myc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随后,在HCT116细胞中使用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氯化锂(Li Cl)或抑制剂XAV93920并加入TGF-β1且过表达SCUBE2,检测Wnt/β-catenin通路激活或阻断后对HCT116细胞EMT的影响。结果:HCT116细胞中SCUBE2的表达明显低于FHC细胞;过表达SCUBE2能够抑制HCT116细胞的活力与迁移,但是对其凋亡影响不大;SCUBE2增加了E-cadherin的表达,降低了TGF-β1诱导的vimentin、Snail、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XAV93920增强了SCUBE2对EMT的影响,而Li Cl阻碍SCUBE2对EMT的影响。结论:过表达SCUBE2能够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与迁移,抑制其EMT的发生,这一过程可能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UBE2 结直肠癌 上皮-间质转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左振魁 韩佳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347-1349,1353,共4页
目的:观察云南红药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云南红药胶囊联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口服及单独应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疗程4周。结果:云南红药... 目的:观察云南红药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云南红药胶囊联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口服及单独应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疗程4周。结果:云南红药胶囊可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大便常规红细胞及白细胞,减轻患者肠黏膜损伤,总有效率90%,与单独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云南红药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云南红药胶囊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脾酪氨酸激酶通过调控Fra-1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2
6
作者 席作武 梁伟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54-1659,共6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脾酪氨酸激酶(SYK)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利用pcDNA.3.1质粒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SYK,转染结直肠癌细胞,过表达SYK,分组情况如下。(1)pcDNA.3.1-SYK(HCT116):转染pcDNA.3.1-SYK到HCT116... 目的探讨过表达脾酪氨酸激酶(SYK)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利用pcDNA.3.1质粒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SYK,转染结直肠癌细胞,过表达SYK,分组情况如下。(1)pcDNA.3.1-SYK(HCT116):转染pcDNA.3.1-SYK到HCT116;(2)pcDNA.3.1(HCT116):转染pcDNA.3.1空载体到HCT116中;(3)Normal(HCT116):正常HCT116细胞。(1)pcDNA.3.1-SYK(Sw480):转染pcDNA.3.1-SYK到Sw480;(2)pcDNA.3.1(Sw480):转染pcDNA.3.1空载体到Sw480中;(3)Normal(Sw480):正常Sw480细胞。应用q RT-PCR法检测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SYK和Fra-1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SYK和Fra-1的蛋白表达量;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活力;Brd U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试剂盒方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Annexin-V 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SYK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量均降低(P<0.01);pcDNA.3.1-SYK转染结直肠癌细胞系,SYK的mRNA(P<0.01)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显示SYK过表达成功;SYK过表达后结直肠癌细胞生长活力和增值活性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增加(P<0.01);另外,SYK过表达后,Fra-1的表达量显著被抑制(P<0.01)。结论过表达SYK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且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其机制有可能与SYK对Fra-1的调控有关,为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价值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过表达脾酪氨酸激酶 过表达 Fr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在复方苦参汤抑制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氧化损伤和炎性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林子栋 席作武 刘洪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5-422,共8页
目的 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在复方苦参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复方苦参汤低、中、高剂量组(3、6、12 g/kg,灌肠),柳氮磺吡啶组(300 mg/kg,... 目的 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在复方苦参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复方苦参汤低、中、高剂量组(3、6、12 g/kg,灌肠),柳氮磺吡啶组(300 mg/kg,灌胃),复方苦参汤(12 g/kg,灌肠)+SIRT1抑制剂(5 mg/kg EX527,腹腔注射)组,造模当天开始连续给药7 d。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SIRT1表达,ELISA法检测结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DHE)和试剂盒分别检测结肠活性氧(ROS)水平和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乙酰化核因子κB(Acetyl NF-κB)、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和过氧化氢酶(CAT)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复方苦参汤各剂量组小鼠DAI评分和结肠病理损伤均得到改善(P<0.01),SIRT1、SOD2、CAT表达升高(P<0.05,P<0.01),而Acetyl NF-κB蛋白表达、TNF-α、IL-6、IL-1β、MDA水平和ROS、MPO活性则降低(P<0.05,P<0.01)。EX527减弱了复方苦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P<0.05,P<0.01)。结论 复方苦参汤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激活SIRT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汤 溃疡性结肠炎 SIRT1 氧化损伤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巢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相关知识知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8
作者 刘雨燕 高宗跃 王凯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空巢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相关知识知晓水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空巢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1-6月由郑州市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老年功能性便秘健康... 目的探讨空巢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相关知识知晓水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空巢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1-6月由郑州市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老年功能性便秘健康管理的空巢老年人592例,采用自行设计的空巢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健康教育知识调查问卷进行功能性便秘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查的592名空巢老年人中,文化程度高及家庭月收入高的空巢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水平较高(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和家庭月收入高的空巢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水平越高。结论文化程度低及家庭月收入低的空巢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水平有待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的空巢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巢老年人 功能性便秘 健康教育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奥司明片与聚乙二醇4000散预防混合痔术后并发症106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席作武 琚兴琴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0期1310-1311,共2页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片与聚乙二醇4000散对多切口混合痔术后肛门部疼痛水肿的防治作用。方法混合痔患者165例,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79例。治疗组于手术前1 d开始服用地奥司明片,每次2片,bid,连续服用6 d;术后第1天服用聚乙二醇4000散,每次...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片与聚乙二醇4000散对多切口混合痔术后肛门部疼痛水肿的防治作用。方法混合痔患者165例,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79例。治疗组于手术前1 d开始服用地奥司明片,每次2片,bid,连续服用6 d;术后第1天服用聚乙二醇4000散,每次10 g,bid;术后第2天用中药作肛门熏洗,组方:苦参、地丁、黄柏、金银花、地榆各20 g,鱼腥草30 g,煎汁1 500 mL,先用药液熏蒸局部,至药液温度适中后再坐浴15 min,每日便后与睡前各熏洗1次,连续熏洗12 d,每次坐浴后均予以创面消毒、呋喃西林纱条换药。对照组术后每次排便后用中药液熏洗坐浴(中药组成同上),坐浴后创面换药。结果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7.5,21.2 d;对照组分别为11.2,28.3 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平均积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奥司明与聚乙二醇4000散加中药局部熏洗防治多切口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出血等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奥司明 聚乙二醇4000 混合痔 疼痛 水肿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K信号通路探究中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10
作者 曹琳果 王炎炎 +4 位作者 邓珂欣 刘佳庆 席作武 高宗跃 王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5年第9期2624-2635,共12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具有病机复杂,病程较长,临床易反复的特点。近年来,UC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医疗负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具有病机复杂,病程较长,临床易反复的特点。近年来,UC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医疗负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在UC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参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自噬、细胞凋亡、细胞焦亡、肠道屏障的等多个方面的调控,因此MAPK可能是治疗UC的新靶点。中医药治疗UC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成分的优势。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单味中药及复方能够介导MAPK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调节细胞自噬、抑制细胞凋亡及细胞焦亡,修复肠道屏障等多方面治疗UC。本文对MAPK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调控UC的机制及中药基于MAPK信号通路治疗UC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UC提供理论支持,为相关新药研究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MAPK信号通路 中药 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