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川芎嗪注射液促心梗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及对相关生长因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王振涛
韩丽华
+2 位作者
朱明军
张淑娟
曹生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88-890,共3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心肌梗死(MI)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死(AMl)模型,随机分为川芎嗪注射液组、麝香保心丸组(阳性对照)、模型组(阴性对照),并设假手术组。...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心肌梗死(MI)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死(AMl)模型,随机分为川芎嗪注射液组、麝香保心丸组(阳性对照)、模型组(阴性对照),并设假手术组。6周后处死动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中微血管数(MVC)、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β(PD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蛋白的表达,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灰度值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模型组、麝香保心丸组及川芎嗪组大鼠MI边缘区MVC和MVD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5);川芎嗪组大鼠缺血心肌MVC和MVD较模刑组明显增加(P<0.05),与麝香保心丸组作用相似(P>0.05)。模型组VEGF、bFGF、PDGF-β、IGF-1蛋白表达及其灰度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川芎嗪组四种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灰度值明显高于模刑组(P<0.05),但低于麝香保心丸组,bFGF、PDGF-β、IGF-1蛋白表达灰度值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VEGF蛋白表达灰度值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有促MI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VEGF、bFGF、PDGF-β、IGF-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注射液
心肌梗死
血管新生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72例
被引量:
6
2
作者
黄斌
王文霞
朱明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53-354,共2页
以黄连温胆汤为基础方治疗各种心律失常 72例 ,结果显效 3 9例 ,有效 2 7例 ,无效 6例 ,总有效率为 91.67%。认为七情内伤、气郁化火、湿热内蕴、脾胃损伤是该病的病因 ,并从心、肝、脾 3脏及气滞、痰凝、火炽等方面论述了该病的病理机...
以黄连温胆汤为基础方治疗各种心律失常 72例 ,结果显效 3 9例 ,有效 2 7例 ,无效 6例 ,总有效率为 91.67%。认为七情内伤、气郁化火、湿热内蕴、脾胃损伤是该病的病因 ,并从心、肝、脾 3脏及气滞、痰凝、火炽等方面论述了该病的病理机制 ,故以黄连温胆汤加味清热、化痰、降气、宁心安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黄连温胆汤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U波倒置与急性心肌梗死
3
作者
任建山
申品德
陈现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 探索U波倒置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及范围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对146例拟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进行连续性动态心电图观察。结果 在102例最终确诊为AMI病人的心电图中有74.5%在心电图上出现其它心电图改变之前发生了U波倒置...
目的 探索U波倒置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及范围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对146例拟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进行连续性动态心电图观察。结果 在102例最终确诊为AMI病人的心电图中有74.5%在心电图上出现其它心电图改变之前发生了U波倒置,其特异性为84.1%;U波倒置的出现时间与心电图上出现典型Q波之间的时间距离存在明显负相关(r=-O.97);倒置U波总深度(ΣU)与梗死的面积之间呈正相关(r=0.99)。结论 U波倒置对AMI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对估计梗死面积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波倒置
心肌梗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腔内留置细硅胶管引流治疗顽固性心包积液36例
4
作者
任建山
申品德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顽固性心包积液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用国产细硅胶管沿剑突下路穿刺针孔插入留置于心包腔进行定时抽液及注药治疗。结果36例病人中临床治愈21例(58%).好转7例(19%),无效8例(22%)。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疗效可靠,...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顽固性心包积液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用国产细硅胶管沿剑突下路穿刺针孔插入留置于心包腔进行定时抽液及注药治疗。结果36例病人中临床治愈21例(58%).好转7例(19%),无效8例(22%)。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并发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积液
引流术
硅胶管
安全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芎嗪注射液促心梗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及对相关生长因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王振涛
韩丽华
朱明军
张淑娟
曹生海
机构
河南省中医院心内科
河南
中医
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
心
脏中
心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88-890,共3页
基金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312002200)
文摘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心肌梗死(MI)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死(AMl)模型,随机分为川芎嗪注射液组、麝香保心丸组(阳性对照)、模型组(阴性对照),并设假手术组。6周后处死动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中微血管数(MVC)、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β(PD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蛋白的表达,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灰度值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模型组、麝香保心丸组及川芎嗪组大鼠MI边缘区MVC和MVD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5);川芎嗪组大鼠缺血心肌MVC和MVD较模刑组明显增加(P<0.05),与麝香保心丸组作用相似(P>0.05)。模型组VEGF、bFGF、PDGF-β、IGF-1蛋白表达及其灰度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川芎嗪组四种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灰度值明显高于模刑组(P<0.05),但低于麝香保心丸组,bFGF、PDGF-β、IGF-1蛋白表达灰度值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VEGF蛋白表达灰度值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有促MI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VEGF、bFGF、PDGF-β、IGF-1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
川芎嗪注射液
心肌梗死
血管新生
分子机制
Keywords
tetra methyl pyrazine injec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giogenesis
molecular mechanisms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72例
被引量:
6
2
作者
黄斌
王文霞
朱明军
机构
河南省中医院心内科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53-354,共2页
文摘
以黄连温胆汤为基础方治疗各种心律失常 72例 ,结果显效 3 9例 ,有效 2 7例 ,无效 6例 ,总有效率为 91.67%。认为七情内伤、气郁化火、湿热内蕴、脾胃损伤是该病的病因 ,并从心、肝、脾 3脏及气滞、痰凝、火炽等方面论述了该病的病理机制 ,故以黄连温胆汤加味清热、化痰、降气、宁心安神 。
关键词
心律失常
黄连温胆汤
中医药疗法
分类号
R259.417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U波倒置与急性心肌梗死
3
作者
任建山
申品德
陈现伟
机构
河南省
辉县市
中医院
心
内科
河南省
辉县市
中医院
急诊科
出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3期162-164,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索U波倒置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及范围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对146例拟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进行连续性动态心电图观察。结果 在102例最终确诊为AMI病人的心电图中有74.5%在心电图上出现其它心电图改变之前发生了U波倒置,其特异性为84.1%;U波倒置的出现时间与心电图上出现典型Q波之间的时间距离存在明显负相关(r=-O.97);倒置U波总深度(ΣU)与梗死的面积之间呈正相关(r=0.99)。结论 U波倒置对AMI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对估计梗死面积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U波倒置
心肌梗死
诊断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40.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腔内留置细硅胶管引流治疗顽固性心包积液36例
4
作者
任建山
申品德
机构
河南省
辉县市
中医院
心
内科
出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2期123-12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顽固性心包积液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用国产细硅胶管沿剑突下路穿刺针孔插入留置于心包腔进行定时抽液及注药治疗。结果36例病人中临床治愈21例(58%).好转7例(19%),无效8例(22%)。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并发症低。
关键词
心包积液
引流术
硅胶管
安全性
疗效
分类号
R542.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川芎嗪注射液促心梗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及对相关生长因子影响的研究
王振涛
韩丽华
朱明军
张淑娟
曹生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72例
黄斌
王文霞
朱明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U波倒置与急性心肌梗死
任建山
申品德
陈现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腔内留置细硅胶管引流治疗顽固性心包积液36例
任建山
申品德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