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养生学浅议 被引量:3
1
作者 侯江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6-278,共3页
中医养生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受其形成过程中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尚未尽善尽美,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使其更加完整、更加科学化,尚需作深入的探讨。此外,还有很多散在民间的养生经验方法和措施,有待进一步收集、整理和提... 中医养生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受其形成过程中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尚未尽善尽美,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使其更加完整、更加科学化,尚需作深入的探讨。此外,还有很多散在民间的养生经验方法和措施,有待进一步收集、整理和提高。要让包括中医养生学在内的中医药事业薪尽火传,我们不仅要继承先人养生的宝贵遗产,更应与时俱进,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充实、丰富、发展、完善中医养生学。具体应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系统发掘、整理、研究、总结、提高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二是对现存的养生方法进行甄别分类,对其有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探究其实质;三是结合当今医学倾向,以个体化养生为切入点,探索确立适用于不同群体及个体化的养生保健体系,并初步确定相应的评价测量体系,以不断推动中医养生学向科学化,可持续化良性发展,首当其冲的是科学全面地认识中医养生学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养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运、清、消”调治小儿病 被引量:7
2
作者 侯江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2071-2073,共3页
健、运、清、消四法之健为益气健脾,温中暖胃之义,健法同中医八法之补、温二法;运为助、行、理之义,运法同八法之和法;清为清热泻火、清热利湿、清泻导下、清热凉血、清热解表、清热解毒、清热利尿之义,清法同八法之清、下二法;消为消... 健、运、清、消四法之健为益气健脾,温中暖胃之义,健法同中医八法之补、温二法;运为助、行、理之义,运法同八法之和法;清为清热泻火、清热利湿、清泻导下、清热凉血、清热解表、清热解毒、清热利尿之义,清法同八法之清、下二法;消为消食导滞、消痰利水之义,消法同八法之吐、消、下三法。四法合参可用于小儿滞、疳、吐、泻诸多脾系疾病,久咳、哮喘、乳蛾、易感冒诸多肺系疾病,小儿迟软、生长缓慢、夜啼诸疾和非疾非健康之小儿亚健康诸症,为小儿常见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法 运法 清法 消法 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吴瑭治疳九法 被引量:5
3
作者 侯江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0,共3页
整理了吴瑭治疗疳证的经验,包括疏补中焦;升降胃气;升陷下之脾阳;甘淡养胃;调和营卫;鼓动脾阳;调其饮食;苦寒酸辛以驱虫;缓运脾阳,缓宣胃气。认为其治疳九法从小儿"脾常不足"之体质特点及疳证本虚标实的病理特点出发,立足脾胃... 整理了吴瑭治疗疳证的经验,包括疏补中焦;升降胃气;升陷下之脾阳;甘淡养胃;调和营卫;鼓动脾阳;调其饮食;苦寒酸辛以驱虫;缓运脾阳,缓宣胃气。认为其治疳九法从小儿"脾常不足"之体质特点及疳证本虚标实的病理特点出发,立足脾胃,综合施治,对小儿疳证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疳证 治疳九法 吴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