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MRI多模态成像联合血清miR‑378a‑5p水平对肝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贺楷飞 刘新爱 +3 位作者 陈鑫月 张宁博 陈菲菲 方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09,共6页
目的:术前MRI多模态成像联合血清微小RNA‑378a‑5p(miR‑378a‑5p)预测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4年3月期间本院确诊的140例肝癌患者的Child‑Pugh分级、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等临床资料,并分为微血管... 目的:术前MRI多模态成像联合血清微小RNA‑378a‑5p(miR‑378a‑5p)预测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4年3月期间本院确诊的140例肝癌患者的Child‑Pugh分级、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等临床资料,并分为微血管侵犯组(61例)和非微血管侵犯组(79例),所有患者行MRI检查。采用qRT‑PCR法检测血清miR‑378a‑5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肝癌微血管侵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术前MRI多模态成像参数联合血清miR‑378a‑5p水平对肝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结果:微血管侵犯组CEA、AFP及肿瘤包膜不完整、肿瘤直径≥3 cm比例高于非微血管侵犯组,miR‑378a‑5p、表观弥散系数(ADC)平均值(ADCmean)低于非微血管侵犯组(P<0.05)。miR‑378a‑5p降低、肿瘤直径≥3 cm、ADCmean降低是肝癌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miR‑378a‑5p、肿瘤直径、ADCmean单独及联合预测微血管侵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5、0.718、0.869、0.953。结论:肝癌微血管侵犯患者血清miR‑378a‑5p水平降低;血清miR‑378a‑5p联合术前MRI多模态成像参数对微血管侵犯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微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微小RNA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