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通则痛”探讨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李亚欣 傅金英 +3 位作者 李东东 王晶烁 黄晓宇 黄娟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96-2703,共8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一种慢性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痛经作为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女性的生命质量。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是EMT痛经的主要发病机制。现代医学发现,EMT发生与血管新生、上皮间质转化和免疫炎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一种慢性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痛经作为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女性的生命质量。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是EMT痛经的主要发病机制。现代医学发现,EMT发生与血管新生、上皮间质转化和免疫炎症等相关。最新研究文献发现,中医药可以从调节细胞自噬,发挥免疫、抗炎、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改善子宫血液流变学、降低患者疼痛敏感性,抑制异位组织细胞的植入、粘连、黏附与侵袭而改善EMT痛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中西医结合出发,总结现代医学理论中中医药治疗EMT痛经的作用机制,开拓中医药治疗EMT痛经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中医药 瘀血阻滞 不通则痛 辨证论治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虚标实探析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洋 王春霞 +3 位作者 李鹏超 程晓艺 蔡亚静 余文彩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44,共3页
排卵障碍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病因,该病虽然通过辅助生殖能够解决,但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而中医药治疗该病历史悠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认识与治疗经验,历代医家对该病的认识在不断继承发展,皆普遍认为该病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 排卵障碍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病因,该病虽然通过辅助生殖能够解决,但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而中医药治疗该病历史悠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认识与治疗经验,历代医家对该病的认识在不断继承发展,皆普遍认为该病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责之于肾,标实则责之于肝郁、血瘀及痰湿等因素,故临床论治之际,常以补虚泻实为大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多样,且疗效确切,这些经验及方法为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排卵障碍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炎常见病原体、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其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楷沅 郭彩鸽 陈团营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常见病原体、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其关系。方法以2022年4月-2023年3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统计患儿发病年龄、季节及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中医证型,分析不同发病年龄、季节小儿肺炎感染病原体分...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常见病原体、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其关系。方法以2022年4月-2023年3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统计患儿发病年龄、季节及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中医证型,分析不同发病年龄、季节小儿肺炎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不同中医证型小儿肺炎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及小儿肺炎中医证型与发病年龄、季节的关系。结果细菌和肺炎支原体为各年龄段、各季节肺炎患儿主要感染病原菌;不同中医证型肺炎患儿主要感染病原菌种类包括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及混合感染;不同中医证型肺炎患儿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均存在差异。结论小儿肺炎主要感染病原体为细菌,其次为肺炎支原体,中医证型与病原体分布及年龄、季节均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儿童 病原体 中医证型 年龄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实验研究述评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央娣 孙自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33,共6页
男性不育症(male infertility,MI)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当今世界第三大疑难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手段有限,且疗效不理想,采用体外受精成本高昂,还可能会... 男性不育症(male infertility,MI)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当今世界第三大疑难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手段有限,且疗效不理想,采用体外受精成本高昂,还可能会增加出生缺陷和儿童癌症的风险。中医药,对于不育男性来说,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疗效确切,但其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故建立有效的动物模型,特别是病证结合模型,并利用其进行不育症相关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以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主的不育症造模方法以及中医药对模型动物或特定细胞干预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述评,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并开拓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中医药疗法 基础实验研究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观遗传学调控的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央娣 孙自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88-1694,共7页
表观遗传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后基因时代的研究热点,应用表观遗传修饰研究方法是男性不育症发病机制研究的前沿领域,亦是探索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靶点并阐释其作用机制的新途径。目前,男性不育症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尚无较好... 表观遗传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后基因时代的研究热点,应用表观遗传修饰研究方法是男性不育症发病机制研究的前沿领域,亦是探索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靶点并阐释其作用机制的新途径。目前,男性不育症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尚无较好疗法,而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新近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参与调控异常表观遗传修饰而治疗男性不育症。本文主要从男性不育症中医理论的表观遗传学基础以及从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三个方面在男性不育症治疗及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入手,多学科交叉,评述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表观遗传作用,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男性不育症 中药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监测报告 被引量:8
6
作者 文细毛 任南 +12 位作者 李福琴 战榕 方旭 孟庆兰 杨怀 李卫光 刘丁 郭凤玲 鲜于舒铭 赖晓全 逄崇杰 黄勋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HCV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0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HCV感染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HCV阳性为血清抗-HCV阳性或HCV RNA阳...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HCV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0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HCV感染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HCV阳性为血清抗-HCV阳性或HCV RNA阳性,并与2003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20年1573所医院调查住院患者1071368例,其中738535例患者进行了HCV相关检测,4014例存在HCV感染,检测率为68.93%,HCV阳性率为0.54%。男性患者HCV阳性率为0.60%,女性患者为0.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8,P<0.001)。年龄段以50~<60岁组HCV阳性率最高(0.76%),其次为40~<50岁组,HCV阳性率为0.71%,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74,P<0.001)。2003年调查住院患者91113例,35145例进行HCV相关检测,检测率为38.57%,775例存在HCV感染,HCV阳性率为2.21%。2020年不同规模医院HCV阳性率为0.46%~0.63%,以医院床位数600~899张者最高,不同规模医院患者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4,P<0.001)。2020年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HCV相关检测患者人数>10000例,HCV阳性率为0.19%~0.81%,以海南省最高;不同科室HCV阳性率为0.06%~0.82%,以儿科HCV阳性率最低,内科HCV阳性率最高。2003、2020年HCV阳性率均以感染病科最高,分别为7.95%、3.48%,2003年其次为整形科(7.72%)、消化科(3.77%)、肾病科(3.57%)、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3.10%),2020年其次为消化科(1.35%)、肾病科(1.18%)、内分泌科(0.91%)、综合ICU(0.79%)。结论与2003年相比,2020年HCV阳性率明显下降。HCV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感染病科,其次为消化科、肾病科及综合ICU,HCV感染阳性率存在性别、年龄、地域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丙型 丙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住院患者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体质类型与糖尿病前期相关性研究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雪可 李天星 +2 位作者 方旖旎 王琦 李玲孺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19-1427,共9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确定该病常见的高危体质类型,为今后的临床和科学研究提供循证证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确定该病常见的高危体质类型,为今后的临床和科学研究提供循证证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纳入所有评价糖尿病前期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Strata 14.0软件进行横断面研究的单个率的Meta分析,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用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CI)描述效应值。2位独立的评价者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41项研究,样本量总计9611例。痰湿质、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分别占糖尿病前期人群的22%(18%~25%)、17%(13%~20%)、16%(13%~19%)和11%(11%~15%)。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痰湿质、阴虚质人群糖尿病前期发病风险的OR值分别是2.86(1.84~4.45)和2.33(1.48~3.68)。糖尿病前期人群在不同地区、年龄、性别方面,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湿质、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是糖尿病前期人群最常见的体质,其中痰湿质、阴虚质可能是糖尿病前期发病的危险因素,平和质可能是糖尿病前期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中医体质类型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诊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余文彩 王春霞 +5 位作者 李鹏超 翟新苗 姜玉婷 程晓艺 王洋 蔡亚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7-199,共3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因其病机复杂,且对患者在不同年龄阶段均会造成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比较棘手,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独特优势,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中医学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多以脾肾亏虚为本,痰湿...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因其病机复杂,且对患者在不同年龄阶段均会造成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比较棘手,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独特优势,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中医学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多以脾肾亏虚为本,痰湿、瘀血为标,病机的核心在于本虚标实。女子以肝为先天,肝郁气滞会加重痰湿、瘀血。文章梳理了古今医家从“脾肾亏虚”“痰湿蕴结”“肝郁气滞”“瘀血阻滞”角度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整理归纳了中医药从此角度论治该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有益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病因病机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微观辨证法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组织发生癌变的风险 被引量:28
9
作者 赵长普 尹金磊 +4 位作者 党中勤 李波 王红霞 席玉红 许戈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81-1183,共3页
目的:采用中医微观辨证法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组织发生癌变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中医微观辨证证型分布规律,比较不同证型萎缩性胃炎患者肠... 目的:采用中医微观辨证法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组织发生癌变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中医微观辨证证型分布规律,比较不同证型萎缩性胃炎患者肠上皮化生率、上皮瘤变率和Ki67阳性表达率的差异。结果: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肝郁气滞型占14.0%、肝胃郁热型占13.0%、脾胃湿热型占9.0%、胃络瘀阻型占15.0%、脾胃虚寒型占17.0%、胃阴不足型占32.0%;不同证型萎缩性胃炎患者肠上皮化生率最高者为脾胃湿热型(88.9%)、其次为肝郁气滞型(85.7%),最低为胃阴不足型(40.6%),脾胃湿热型、肝郁气滞型与胃阴不足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证型萎缩性胃炎患者上皮瘤变率最高为肝郁气滞型(71.4%)、其次为脾胃湿热型(66.7%),最低为胃阴不足型(25.0%),肝郁气滞型、脾胃湿热型与胃阴不足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证型萎缩性胃炎患者Ki67阳性表达率最高者为肝郁气滞型(78.6%)、其次为脾胃湿热型(77.8%),最低者为胃阴不足型,肝郁气滞型、脾胃湿热型与胃阴不足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脾胃湿热型、肝郁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肠上皮化生率和上皮瘤变率均高于其他证型,可作为临床指导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 萎缩性胃炎 黏膜 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邱月清 王振涛 +5 位作者 王冰 郭宗耀 边汝涛 孙乾 李习婉 刘庆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249-2255,共7页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复杂的生物物理现象,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受到质疑,微创的侵入式治疗方案术后疗效也不理想。而中药可以多离子通道阻滞、非离子通道调节、多途径、多靶点的整合机...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复杂的生物物理现象,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受到质疑,微创的侵入式治疗方案术后疗效也不理想。而中药可以多离子通道阻滞、非离子通道调节、多途径、多靶点的整合机制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增多。现以经典方研究为切入点,包括以酸枣仁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安神定志丸为代表的安神剂;以炙甘草汤、归脾汤、生脉散、小建中汤为代表的补益剂;以黄连温胆汤、泻心汤为代表的清热剂;以血府逐瘀汤为代表的活血化瘀剂;以小柴胡汤、逍遥散为代表的疏肝剂;以及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2味中成药;还有回心草、甘松、人参、莲子心4味中药进行综述。另基于不同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类型对当今时方研究作简单回顾,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悸 安神剂 补益剂 清热剂 活血化瘀剂 疏肝剂 单味中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皂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SDF-1/CXCR4通路治疗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
11
作者 赵莉娜 张宸铭 +1 位作者 孙自学 陈建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8-1265,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皂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调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路治疗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POF)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POF组、黄芪总皂苷组、BMSCs组、联合组、联合+SDF-1... 目的探讨黄芪总皂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调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路治疗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POF)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POF组、黄芪总皂苷组、BMSCs组、联合组、联合+SDF-1/CXCR4通路抑制剂(AMD3100)组、对照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需构建POF模型,建模成功后,开始处理,尾静脉注射的药物每周处理1次,腹腔注射的药物每天处理1次,持续4周。ELISA检测血清中抗卵巢抗体(AOAB)、β-内啡肽(β-E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水平;检测卵巢指数的变化;HE染色检测卵巢中成熟卵泡数、发育卵泡数、闭锁卵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卵巢中BMSCs数占比;qRT-PCR检测卵巢组织中细胞间质上皮转换因子(cMET)、肝细胞生长因子(HGF)、SDF-1、CXCR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卵巢组织中SDF-1、CXCR4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OF组血清中AOAB、TNF-α、INF-γ水平、卵巢中闭锁卵泡数升高,β-EP、VEGF水平、卵巢指数、卵巢中成熟卵泡数、发育卵泡数、SDF-1、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POF组比较,黄芪总皂苷组、BMSCs组、联合组血清中AOAB、TNF-α、INF-γ水平、卵巢中闭锁卵泡数降低,β-EP、VEGF水平、卵巢指数、卵巢中成熟卵泡数、发育卵泡数、BMSCs数占比、cMET、HGF、SDF-1、CXCR4 mRNA及SDF-1、CXCR4蛋白表达升高,且联合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最明显(P<0.05);AMD3100逆转了黄芪总皂苷联合BMSCs对POF大鼠的影响。结论黄芪总皂苷联合BMSCs可能通过激活SDF-1/CXCR4通路抑制POF大鼠炎症、促进卵泡发育、提高卵巢中BMSCs数占比、促进BMSCs归巢,进而改善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皂苷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 卵泡 归巢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黄固肾通络方调控脂代谢和自噬保护足细胞治疗糖尿病肾病
12
作者 韩佳瑞 王学艺 +4 位作者 朱清 李新宝 李冰 石锦涛 庞欣欣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62-1873,共12页
目的:探究芪黄固肾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DKD)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其通过过氧化酶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调控脂代谢和自噬对肾脏纤维化和足细胞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芪黄固肾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用链脲佐... 目的:探究芪黄固肾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DKD)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其通过过氧化酶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调控脂代谢和自噬对肾脏纤维化和足细胞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芪黄固肾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KD模型。检测血糖、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24 h pro)等指标,观察肾脏超微结构和病理变化,检测PPAR-γ、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p62蛋白(SQSTM-1/p62)等蛋白表达。体外培养小鼠肾足细胞(MPC-5),用含药血清干预,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和脂质积累。结果:模型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肾脏损伤,足突蛋白(Podocin)、肾病蛋白(Nephrin)表达下降,血糖、尿蛋白、Scr、BUN上升,PPAR-γ、p62等蛋白表达增加,LC3、苄氯素1(Beclin-1)下降,脂质沉积增多。芪黄固肾通络方能显著改善上述指标,降低PPAR-γ、p62表达,增加LC-3、Beclin-1表达,减少脂质沉积。体外实验显示,芪黄固肾通络方含药血清上调Beclin-1、LC3表达,下调p62、PPAR-γ表达,减轻脂质积累。结论:芪黄固肾通络方可能通过下调PPAR-γ,增强自噬,减轻DKD小鼠肾脏纤维化,保护足细胞,对DKD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黄固肾通络方 自噬 过氧化酶增殖激活受体γ 脂质积累 脂代谢 足突细胞 高糖 糖尿病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汤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抗炎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朋良 许二平 +4 位作者 张楠 张明远 康丽杰 刘贺轩 孟富山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9-143,共5页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该系统疾病具有症状复杂且关联性强的特点。中医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以及不良反应小等优势。黄芩汤源于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具...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该系统疾病具有症状复杂且关联性强的特点。中医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以及不良反应小等优势。黄芩汤源于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具有清热止痢、和中止痛之功,因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而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当中。通过查阅黄芩汤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文献总结发现黄芩汤可通过调节多条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抗炎的效果。黄芩汤可以通过调控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transcription,JAK/STAT)相关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相关信号通路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相关信号通路等炎症相关信号以及调节巨噬细胞的表型转变以发挥抗炎作用,利用上述途径可有效减少血清中促炎因子含量。黄芩汤独特的抗炎优势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因人体炎症环境对疾病发展过程中“炎-癌转化”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该方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腹泻、溃疡性结肠炎和急性肠炎等炎性疾病以及原发性肝癌、胃癌等癌症。就黄芩汤的抗炎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该方在临床的扩展应用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汤 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应用 抗炎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髎穴定位联合C形臂引导对骶神经穿刺效率的影响
14
作者 马迎存 高飞 +5 位作者 张家禧 胡耐翀 王伟 孟庆良 刘波涛 司马蕾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7-230,235,共5页
射频消融术在慢性疼痛疾病中已广泛应用[1,2],骶神经射频治疗技术可治疗多种形式的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3,4]、带状疱疹后神经痛[5]等骶神经受累的神经病理性疼痛[6],骶神经背根神经节是其神经调控的靶点。解剖上骶神经从同序列骶前后孔... 射频消融术在慢性疼痛疾病中已广泛应用[1,2],骶神经射频治疗技术可治疗多种形式的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3,4]、带状疱疹后神经痛[5]等骶神经受累的神经病理性疼痛[6],骶神经背根神经节是其神经调控的靶点。解剖上骶神经从同序列骶前后孔穿出,穿刺入路多从骶后孔进入骶管来接近骶神经背根神经节,将穿刺针精准的穿刺到骶后孔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临床上可采用X线或超声引导穿刺,C形臂引导下的穿刺方法直观简便,目前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骶骨前后孔解剖的特殊性,骶前孔口径较骶后孔大,影像上易把骶前孔误认为骶后孔致穿刺失败,同时还受肠道积气的影响,极易混淆骶后孔影像,困惑很多初学者,精准识别骶后孔影像是骶神经射频技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后孔 骶神经 射频消融术 C形臂 神经病理性疼痛 骶管 背根神经节 骶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15
作者 王振涛 王佑华 +3 位作者 陆曙 何丽云 徐惠梅 《扩张型心肌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项目组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8-258,共11页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以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降低为特征的异质性心肌病,易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国内≥35岁成人患病人数约177万,病死率高。指南的制订遵循中华中医药学会指南制定规范,整合中西医...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以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降低为特征的异质性心肌病,易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国内≥35岁成人患病人数约177万,病死率高。指南的制订遵循中华中医药学会指南制定规范,整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循证证据,并初步拟定推荐方药,经多轮专家名义组会议投票最终确定是否推荐及其推荐方向和强度。中医病名上,将本病统一为“心胀病”,病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为主,兼夹水饮。中医辨证包括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及阳虚水停证3种主要证型,可兼血瘀、水停证。治疗目标以控制症状、改善预后为主。治疗方案上,西医治疗方案主要参考现行DCM相关指南。中医辨证论治按照证型不同推荐相应的中药汤剂、中成药及中药静脉制剂。此外,伴低血压者推荐递增益气升陷药物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中西医结合 指南 气虚血瘀证 气阴两虚证 阳虚水停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通络方辅助手术治疗VC伴AST不育的效果观察
16
作者 吕水林 孙自学 +4 位作者 王春霞 陈建设 陈国芹 郝高利 陈央娣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3-77,共5页
目的 研究精索静脉曲张(VC)伴弱精子症(AST)不育患者应用益肾通络方联合显微手术治疗对其中医证候积分、精子活性、精浆细胞因子水平、睾丸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经纳入、排除标准排除后纳入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 目的 研究精索静脉曲张(VC)伴弱精子症(AST)不育患者应用益肾通络方联合显微手术治疗对其中医证候积分、精子活性、精浆细胞因子水平、睾丸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经纳入、排除标准排除后纳入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120例VC伴AST不育患者,并将其分为进行采用益肾通络方治疗的A组、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B组及两者联合治疗的A+B组,分组方法为随机抽签法,每组40例,由于存在期间更换治疗方案、中途退出该研究等情况最终纳入例数分别为38例、39例、39例。所有患者均治疗12周。统计3组治疗12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精子活性[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正常形态精子率、精子直线运动速度、精子脱氧核糖核酸(DNA)完整率]、精浆细胞因子水平[精浆一氧化氮(NO)、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睾丸微循环[左侧睾丸包膜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 治疗12周后,A+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P<0.05)。3组治疗12周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精浆NO、ROS水平、左侧睾丸包膜动脉PSV、PI、RI与治疗前比较,降低,A+B组低于A组、B组(P<0.05);精子DNA完整性、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直线运动速度、正常形态精子率及与精浆SOD水平治疗前比较,升高,A+B组高于A组、B组(P<0.05)。结论 益肾通络方联合显微手术治疗VC伴AST不育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中医证候,提高精子活性,改善精浆细胞因子水平及睾丸微循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弱精子症 不育 益肾通络方 显微手术 精子活性 睾丸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通络方对肾虚络阻型少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睾丸代谢组学的影响
17
作者 陈央娣 孙自学 +4 位作者 陈建设 陈翔 吕水林 华众 张芳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4-191,I0012,I0013,共10页
目的探讨益肾通络方(Yishen Tongluo Formula,YSTLF)治疗肾虚络阻型少弱精子症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组)、模型对照组[雷公藤多苷(glucoside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 目的探讨益肾通络方(Yishen Tongluo Formula,YSTLF)治疗肾虚络阻型少弱精子症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组)、模型对照组[雷公藤多苷(glucoside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GTW)+肾上腺素(adrenaline hydrochloride,A)组]、益肾通络方低剂量治疗组(GTW+A+YSTLF-L组)、益肾通络方中剂量治疗组(GTW+A+YSTLF-M组)、益肾通络方高剂量治疗组(GTW+A+YSTLF-H组)、左卡尼汀治疗组[GTW+A+左卡尼汀(L-carnitine,LEV)组],每组12只。除NC组外,其余各组在实验第1~4周每日10时给予GTW悬液[40 mg/(kg·d)]灌胃,实验第4周灌胃GTW后进行皮下注射A注射液[0.3 mg/(kg·d)],隔日注射A 2 h后再将大鼠置于冰水环境10 min,建立肾虚络阻型少弱精子症模型;实验第5-8周期间于每日10时,GTW+A+YSTLF-L组、GTW+A+YSTLF-M组、GTW+A+YSTLF-H组大鼠分别予0.52、1.044、2.088 g/mL YSTLF混悬液灌胃,GTW+A+LEV组大鼠予18 mg/mL LEV悬液灌胃。实验8周后腹主动脉取血及摘取双侧睾丸、附睾组织。观察指标包括一般状态、精子质量、凝血功能、切片苏木素-伊红(Harris and Eosin,H&E)染色后附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睾丸组织采用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筛选差异代谢物,富集相关代谢通路。结果与GTW+A组比较,益肾通络方各剂量组均可改善模型大鼠中医证候相关症状;GTW+A+YSTLF-M组、GTW+A+YSTLF-H组大鼠在提高前向运动精子活力、精子总活力方面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TW+A+YSTLF-H组大鼠精子浓度亦提高(P<0.01);益肾通络方各组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均显著延长(P<0.001),纤维蛋白原含量(fibrinogen,FIB)均降低(P<0.05),GTW+A+YSTLF-M组、GTW+A+YSTLF-H组大鼠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延长(P<0.05);YSTLF各剂量组亦能改善附睾组织病理损伤,微血管内瘀血减少等。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YSTLF发挥治疗肾虚络阻型少弱精子症的睾丸组织潜在生物标志物有25个,主要涉及丁酸甲酯代谢、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鞘磷脂代谢、氨酰基tRNA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等代谢通路。结论YSTLF能够改善肾虚络阻型少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的相关症状及指标,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能量代谢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通络方 少弱精子症 肾虚络阻 代谢组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炎外周血活化蛋白C、血栓素B2、可溶性B7-H3水平与病情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
18
作者 郑富霞 苗丽君 +4 位作者 黄凤祥 黄仕夫 高增艳 张瑞霞 孟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6-1061,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外周血活化蛋白C(APC)、血栓素B2(TXB2)、可溶性B7-H3(sB7-H3)水平与病情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研...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外周血活化蛋白C(APC)、血栓素B2(TXB2)、可溶性B7-H3(sB7-H3)水平与病情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研究组根据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65评分)判定病情程度,分为低危患者、中危患者和高危患者。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对研究组随访30 d,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亚组与预后不良亚组,比较研究组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偏相关性分析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外周血APC水平低于对照组,TXB2、sB7-H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根据CURB-65评分判定病情程度,其中轻度患者33例,中度患者39例,重度患者28例。重度患者外周血APC水平低于中度患者、轻度患者,中度患者低于轻度患者,重度患者TXB2、sB7-H3水平高于中度患者、轻度患者,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APC与CURB-65评分呈负相关,TXB2、sB7-H3与CURB-65评分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随访30 d,预后不良亚组外周血APC水平低于预后良好亚组,TXB2、sB7-H3水平高于预后良好亚组(P<0.05);偏相关性分析,外周血APC、TXB2、sB7-H3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外周血APC、TXB2、sB7-H3预测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AUC为0.752、0.738、0.761,敏感度为66.67%、76.19%、66.67%,特异度为78.48%、67.09%、78.48%;三者联合预测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AUC为0.918,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87.34%,较各指标单独预测价值显著提升(Z=2.207、2.666、2.109,P=0.027、0.008、0.035)。结论老年肺炎外周血APC、TXB2、sB7-H3与病情程度和预后显著相关,联合检测时能较为可靠地预测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活化蛋白C 血栓素B2 可溶性B7-H3 病情程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D调控HIF-2α/NF-κB p65通路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的影响
19
作者 王赛 张克克 +1 位作者 冯保荣 蒋士卿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15-2225,共11页
目的 探讨柴胡皂苷D(SSD)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Eca109细胞生长和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通路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SSD(0、3、6、9、12、15、18、21、24μmol... 目的 探讨柴胡皂苷D(SSD)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Eca109细胞生长和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通路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SSD(0、3、6、9、12、15、18、21、24μmol·L^(-1))处理人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Het-1a和ESCC细胞Eca109筛选SSD的实验浓度。将Eca109细胞分为对照(NC)组、HIF-2α抑制剂(PT2385)组、SSD低、高浓度(SSDL、SSD-H)组、SSD-H+空载慢病毒(LV-NC)组、SSD-H+HIF-2α重组慢病毒(LV-HIF-2α)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1)β、IL-8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和HIF-2α/NF-κB p65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建立Eca109细胞荷瘤裸鼠模型验证SSD对Eca109细胞体内生长的影响。结果 选择6、12μmol·L^(-1)SSD为实验浓度。与NC组比较,PT2385组、SSD-L、SSDH组细胞活力、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1)β、IL-8水平、PCNA、Bcl-2、HIF-2α、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水平、裸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和肿瘤重量、血清TNF-α、IL^(-1)β、IL-8水平以及HIF-2α、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P<0.05或P<0.01);过表达HIF-2α可显著削弱SSD对Eca109细胞增殖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结论 SSD可抑制Eca10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Eca109细胞荷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其作用可能与抑制HIF-2α/NF-κB p65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D 食管鳞状细胞癌 增殖 凋亡 缺氧诱导因子2α 核转录因子-ΚB 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葫芦素B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20
作者 石慧慧 苏雅静 +7 位作者 刘景文 张曼 郭家缘 刘洺欣 韦润红 王河春 刘现辉 马秋玲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467-3472,共6页
目的探讨葫芦素B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网络药理学预测葫芦素B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分子机制。CCK-8法筛选葫芦素B质量浓度。25 nmol/L葫芦素B分别与80 ng/mL柔红霉素、40 ng/mL阿糖胞苷和40 ng/mL高三尖杉酯... 目的探讨葫芦素B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网络药理学预测葫芦素B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分子机制。CCK-8法筛选葫芦素B质量浓度。25 nmol/L葫芦素B分别与80 ng/mL柔红霉素、40 ng/mL阿糖胞苷和40 ng/mL高三尖杉酯碱联合,探究其作用。细胞分为对照组、葫芦素B组、化疗药物组、葫芦素B+化疗药物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以0、25、50、100 nmol/L葫芦素B处理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Caspase-3、PARP、P21、cyclin B1、CDK1、P13K110、Akt蛋白表达。结果关键靶点为Akt1、EGFR,均能与葫芦素B稳定结合。葫芦素B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呈时间、浓度依赖性;与葫芦素B(25 nmol/L)组比较,葫芦素B+化疗药物组可增强对U937、THP-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01);与对照组比较,葫芦素B(25、50、100 nmol/L)组U937、THP-1细胞出现萎缩、核碎裂,细胞凋亡率、G_(2)/M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P<0.01),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P21蛋白表达升高(P<0.01),cyclin B1、CDK1、P13K110、p-Akt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葫芦素B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和G_(2)/M期周期阻滞,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增强临床化疗药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素B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PI3K/AKT信号通路 网络药理学 细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