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王换换 石小雪 +1 位作者 尤琳浩 柳竹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5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多巴丝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PD患者共计280例,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研究组(n=140)与对照组(n=140),对照组采用多巴丝肼治疗,...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多巴丝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PD患者共计280例,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研究组(n=140)与对照组(n=140),对照组采用多巴丝肼治疗,研究组采用低频rTMS联合多巴丝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病情严重程度、不良反应。结果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95.00%)较对照组(87.86%)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双侧大脑中动脉的平均流速(Vm)、峰流速(Vp)加快(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快(P<0.05);两组治疗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评分量表(PD-CRS)评分升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简明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评分升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下降(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D患者采用低频rTMS联合多巴丝肼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多巴丝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薛俊尤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8期156-157,共2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对血脂和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03月至2012年03月本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和对照组(不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每组各40例,治...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对血脂和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03月至2012年03月本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和对照组(不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每组各40例,治疗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血脂水平和颈动脉超声变化情况。结果使用阿托伐他汀钙3个月时,观察组LDL、TG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6个月时,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TG、LDL均显著降低(P<0.05),而HDL-C显著上升(P<0.05);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颈动脉IMT及其斑块面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具有改善血脂代谢异常,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颈动脉粥样硬化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解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7期3176-3177,共2页
目的探讨丁苯肽注射液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电力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急性脑梗死处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丁... 目的探讨丁苯肽注射液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电力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急性脑梗死处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丁苯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急性脑梗死发作时常规处理联合丁苯肽注射液治疗可一定程度上增强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 丁苯肽注射液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曲酶治疗脑梗死9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蔡国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讨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92例6~72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接受巴曲酶治疗(治疗组),并与同期未接受巴曲酶治疗的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对比研究。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改良的爱... 目的探讨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92例6~72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接受巴曲酶治疗(治疗组),并与同期未接受巴曲酶治疗的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对比研究。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结果①治疗前治疗组的评分平均是(32.98±7.39)分,对照组的评分是(32.32±6.9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后两组的评分分别是(16.12±6.28)分和(23.19±6.42)分(<0.01);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②巴曲酶治疗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巴曲酶进行急性脑梗死规范化降纤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酶 降纤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