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电力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1
作者 郭飞 沙伟燕 苏海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29-132,160,共5页
针对宁夏电网及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结合宁夏电网实际情况,提出了宁夏电力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总体架构,成功实现了系统的上线运行。最后指出了系统建设运行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状态监测系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在线监测 输变电设备 状态监测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带电检测及定位技术综述 被引量:54
2
作者 刘嘉林 董明 +3 位作者 安珊 杨兰均 邝石 张伟政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共7页
局部放电是引起电力设备事故或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展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一直是电力变压器状态评估与故障诊断的有效手段。根据实验室模拟及变电站现场实际工况,从原理、准确性及可靠性等方面讨论了现有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的优缺点,... 局部放电是引起电力设备事故或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展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一直是电力变压器状态评估与故障诊断的有效手段。根据实验室模拟及变电站现场实际工况,从原理、准确性及可靠性等方面讨论了现有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对比分析不同检测技术的现场应用效果,讨论了局部放电联合检测定位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传统"电-声"联合定位法的不足,提出"特高频-超声"及"特高频-光"等联合定位方法的检测原理、步骤、效果及适用范围,为今后现场电力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检测能更快速准确地定位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局部放电 特高频 超声波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C与TCSC优化配置在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娟 许欣 +3 位作者 李壮 庄海军 齐永志 高松 《广东电力》 2016年第4期67-72,78,共7页
为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的稳定性,提出将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与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or,TCSC)相结合并作用于电力系统线路中,运用动态连续潮流法计算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裕... 为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的稳定性,提出将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与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or,TCSC)相结合并作用于电力系统线路中,运用动态连续潮流法计算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新方法。首先建立SVC与TCSC的稳态模型;然后引入节点参数因子和支路参数因子的概念,运用模态分析法确定系统母线和支路的薄弱点,并联SVC对母线薄弱点进行无功补偿,串联TCSC优化薄弱线路功率分配;最后运用动态连续潮流法求出静态电压稳定裕度。以IEEE-14节点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并对无灵活交流输电(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装置、单独安装SVC或TCSC、SVC和TCSC相结合情况下的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裕度值作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新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交流输电 静止无功补偿器 可控串联补偿装置 静态电压稳定裕度 动态连续潮流法 模态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燃爆故障模拟的金属丝电爆炸引弧实验研究
4
作者 李元琦 汪黎 +6 位作者 葛亦宁 汪可 李金忠 梁帆 刘轩东 李刚 李戈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7-186,共10页
针对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电弧故障对输电安全和稳定性构成重大威胁的现实,以及校核变压器安全性的燃爆实验所采用的金属丝引弧方式存在金属丝电爆炸产物对变压器电弧故障压力特性影响机制尚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金属丝爆炸实验与... 针对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电弧故障对输电安全和稳定性构成重大威胁的现实,以及校核变压器安全性的燃爆实验所采用的金属丝引弧方式存在金属丝电爆炸产物对变压器电弧故障压力特性影响机制尚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金属丝爆炸实验与特性分析的对比研究方法。通过搭建油中金属丝电爆炸实验平台,研究了油中金属丝电爆炸的典型发展过程及其放电特性和压力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金属丝电爆炸放电过程可以分为相爆前、相爆至电压峰值、电离以及击穿4个阶段;过程中,系统储能将显著影响金属丝电爆炸的放电模式以及后续压力特性,而金属丝尺寸则与引弧过程的能量损失具有直接联系,二者均会对放电通道的状态以及电弧通道的能量沉积过程产生影响,进而显著影响电弧初期的冲击波压力及其传播规律。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油中金属丝电爆炸过程,并为完善变压器燃爆模拟试验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载分接开关 燃爆实验 电弧故障 金属丝电爆炸 压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A技术的台区线损计量异常监控方法
5
作者 牛佳琪 王宁 《农村电工》 2025年第2期51-52,共2页
计量因素是影响台区线损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计量错误和计量误差,计量错误主要由接线错误、表计故障、互感器损坏,以及计量二次回路短路、断路或接地等情况造成。计量误差主要由表计超容运行、互感器配置不合理、表计二次接线截面积小... 计量因素是影响台区线损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计量错误和计量误差,计量错误主要由接线错误、表计故障、互感器损坏,以及计量二次回路短路、断路或接地等情况造成。计量误差主要由表计超容运行、互感器配置不合理、表计二次接线截面积小等情况造成。因此,对电能表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表计计量失准现象并开展故障除缺,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误差 台区线损 接线错误 二次回路 二次接线 电能表 互感器 计量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kV干式柔性电缆终端解剖流程及故障机理分析
6
作者 姚舜禹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6期38-42,共5页
文章研制了一款能够360°旋转并在任意角度固定电缆终端的专用解剖平台,并在利用该平台对多支故障终端进行解剖后,总结出了一套通用解剖流程,规定了每个环节需要获取的故障特征,并根据放电通道和击穿点位置特征,将110 kV干式柔性电... 文章研制了一款能够360°旋转并在任意角度固定电缆终端的专用解剖平台,并在利用该平台对多支故障终端进行解剖后,总结出了一套通用解剖流程,规定了每个环节需要获取的故障特征,并根据放电通道和击穿点位置特征,将110 kV干式柔性电缆终端故障分为5类,对每种故障形式的可能故障机理进行分析。文章为故障机理分析、故障预防与征兆检测以及终端更换策略制订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柔性电缆终端 解剖平台 解剖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混合粒子群算法在电力系统最优潮流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汪泳涛 汪琳红 罗松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4-37,共4页
根据风速的概率分布函数和给定风速下风机的输出功率,求出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分布函数,然后对含有异步风力发电机的节点采用无功-电压模型进行潮流分析,以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容量、支路功率和静态安全电压为约束条件,建立起常规机组发... 根据风速的概率分布函数和给定风速下风机的输出功率,求出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分布函数,然后对含有异步风力发电机的节点采用无功-电压模型进行潮流分析,以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容量、支路功率和静态安全电压为约束条件,建立起常规机组发电成本和风电机组惩罚成本的目标函数,提出一种新型混合粒子群算法,并结合IEEE3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通过与传统粒子群算法进行对比,验证新算法的优越性及模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有功功率分布函数 惩罚成本 最优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下低压电力线通信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邵昱 李晨 +2 位作者 王超 王珏 闫帅榜 《广东电力》 201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提出智能电网环境下的通信方式,并说明低压电力线通信的优点。研究分析了低压电力线通信的时变性、深衰减、多径性、电磁干扰等特点。在分析电力载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 提出智能电网环境下的通信方式,并说明低压电力线通信的优点。研究分析了低压电力线通信的时变性、深衰减、多径性、电磁干扰等特点。在分析电力载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来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对智能电网环境下低压电力线通信技术的应用进行展望,并列举低压电力线通信在超远程抄表、网络连接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电力线通信 传输信道 正交频分复用 智能电网 四网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机电电磁暂态稳定仿真系统 被引量:2
9
作者 董伟杰 黄民 +3 位作者 何国庆 鲍威 王义龙 刘泉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711-2719,共9页
为了提高交/直流电网的混合仿真速度,有必要使用分网并行的手段改进仿真方法。提出了一种交/直流混合电网机电暂态稳定仿真系统,交/直流子网模块用于将大交/直流电网划分为小交/直流子网,使每个子网可以并行仿真。同时对数值计算方法进... 为了提高交/直流电网的混合仿真速度,有必要使用分网并行的手段改进仿真方法。提出了一种交/直流混合电网机电暂态稳定仿真系统,交/直流子网模块用于将大交/直流电网划分为小交/直流子网,使每个子网可以并行仿真。同时对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仿真计算的效率和精度。以准新英格兰IEEE10机39总线为例,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Power Systems Computer Aided Design Software)环境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电磁 暂态稳定仿真系统 数值计算方法 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自动气象站集成网络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亚涛 赵红 +1 位作者 武红波 郭志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79-82,共4页
分析了自动气象站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构架,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集成方案,通过自动气象站的通信协议转换层,实现了自动气象站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无缝联接。研究了变电站自动气象站电磁干扰问题,提出了自动气象站抗干扰措施。实际系统建... 分析了自动气象站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构架,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集成方案,通过自动气象站的通信协议转换层,实现了自动气象站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无缝联接。研究了变电站自动气象站电磁干扰问题,提出了自动气象站抗干扰措施。实际系统建设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案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集成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浩 《湖北农机化》 2019年第21期87-87,共1页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电力系统也是实现电能输送的基础,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方面的管理和设备维护对我国的电网供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此,主要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以及设备维护进行简单的分析,...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电力系统也是实现电能输送的基础,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方面的管理和设备维护对我国的电网供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此,主要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以及设备维护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变电运行 安全管理 设备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宽频混合自积分的脉冲电流测量探头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永生 苏芳菲 +2 位作者 万臻博 张习文 丁卫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2-440,共9页
目前有很多针对脉冲功率装置的纳秒脉冲电流测量传感器的研究,但现有脉冲电流测量探头大多关注高频信号的采集特性,很少见到对高低频信号都有较好响应的宽频带纳秒脉冲电流测量探头。基于一种新的电路拓扑设计了一款采用混合积分器的宽... 目前有很多针对脉冲功率装置的纳秒脉冲电流测量传感器的研究,但现有脉冲电流测量探头大多关注高频信号的采集特性,很少见到对高低频信号都有较好响应的宽频带纳秒脉冲电流测量探头。基于一种新的电路拓扑设计了一款采用混合积分器的宽频电流传感器,并对其工作原理和电缆匹配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介绍了电流探头整体的结构设计,通过阶跃响应实验探究了不同参数对研制的电流探头输出波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积分电阻、采样电容对时间常数和低频灵敏度影响较大,积分电阻增加时探头输出幅值减小时间常数增大,采样电容减小时探头输出信号幅值增加时间常数减小;采样电阻对高频灵敏度影响较大,阻值过大会引起测量信号波头过冲畸变。在实际参数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测量需求调整以上高、低频灵敏度的相关参数来满足实际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ot LR积分器 RC积分器 测量 快脉冲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kV接地造成的开关柜过电压烧坏跳闸事件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乐 燕跃豪 +3 位作者 孙明浩 赵振山 郭星 李锐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文章分析一起10 kV接地造成开关柜过电压跳闸事件,某10 kV馈线线路A相接地,B、C相电压升高,15板(1号电容器)因弧光过电压,母线室内相间绝缘击穿,并迅速发展为三相短路,电弧漂移造成母线室背部挡板和下挡板烧蚀,因开关柜内触头严重发热,... 文章分析一起10 kV接地造成开关柜过电压跳闸事件,某10 kV馈线线路A相接地,B、C相电压升高,15板(1号电容器)因弧光过电压,母线室内相间绝缘击穿,并迅速发展为三相短路,电弧漂移造成母线室背部挡板和下挡板烧蚀,因开关柜内触头严重发热,导致绝缘件性能劣化,使柜内相间短路快速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 触指发热 过电压 绝缘击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不停电作业全过程数字化管控
14
作者 马鹏飞 高俊岭 王云龙 《农村电工》 2024年第1期38-39,共2页
配电网不停电作业全过程数字化管控在现场应用实践过程中,可有效解决市县一体(主产融合)管控手段欠缺、作业现场点多面广安全管控难度大、作业计划审核执行线下流转效率低下、“机械代人”智能化技术应用场景缺乏等问题,通过管控智能化... 配电网不停电作业全过程数字化管控在现场应用实践过程中,可有效解决市县一体(主产融合)管控手段欠缺、作业现场点多面广安全管控难度大、作业计划审核执行线下流转效率低下、“机械代人”智能化技术应用场景缺乏等问题,通过管控智能化、作业协同化、装备套装化等手段,全面提升配电网不停电作业的数字化水平。本文以某供电公司实际应用案例为依托介绍配电网不停电作业全过程数字化管控系统的现场应用,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停电作业 智能化技术应用 管控系统 作业现场 供电公司 数字化 安全管控 协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九开关变换器的双馈风电系统运行原理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梁宗泽 陈宇 +3 位作者 邹旭东 黄延润 文刚 康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21-1228,共8页
典型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通常采用背靠背双脉宽调制变流器,但该结构共需12个IGBT,所需开关器件多。为减小双馈风电变流器的体积,提高变流器的功率密度,提出利用新型九开关变换器代替背靠背变流器的方案。该方案节省了3个IGBT,通过合适的... 典型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通常采用背靠背双脉宽调制变流器,但该结构共需12个IGBT,所需开关器件多。为减小双馈风电变流器的体积,提高变流器的功率密度,提出利用新型九开关变换器代替背靠背变流器的方案。该方案节省了3个IGBT,通过合适的调制控制策略仍能保证与原系统具有同样的控制性能。结合九开关变换器特有的正弦脉宽调制方式,分析九开关变换器在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特点,把九开关变换器等效为网侧等效变换器和机侧等效变换器,给出系统的控制策略,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及实验验证该新型拓扑方案的可行性及控制策略的正确性。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均表明,这种新型拓扑结构在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开关变换器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网侧等效变换器 机侧等效变换器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盲源分离技术在振动法检测变压器故障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6
作者 郭俊 汲胜昌 +3 位作者 沈琪 祝令瑜 欧小波 杜利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8-78,共11页
变压器油箱表面的振动信号可以反映其内部绕组与铁心的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在油箱表面测得的信号都是绕组和铁心振动信号的混合,且两者相关程度很高,难以用普通分离算法进行分离,不利于分别对绕组及铁心的故障进行诊断。鉴... 变压器油箱表面的振动信号可以反映其内部绕组与铁心的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在油箱表面测得的信号都是绕组和铁心振动信号的混合,且两者相关程度很高,难以用普通分离算法进行分离,不利于分别对绕组及铁心的故障进行诊断。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子空间独立分量分离法(SDICA)的变压器绕组和铁心振动信号盲源分离方法。首先,对基于SDICA算法的盲源分离方法进行了说明,利用所构建的仿真信号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并与普通盲源分离算法—快速独立分量分离(fastICA)算法的分离结果进行了对比,证实了SDICA算法适用于变压器振动信号的分离;然后,运用SDICA算法对测得的一台试验变压器的振动信号进行了分离,并探讨了测量位置、电压等级以及负载大小对分离结果的影响;最后,将SDICA盲源分离算法在一台现场实际运行的、有一定故障隐患的变压器中进行应用,成功分离出了绕组和铁心振动信号,且绕组信号中包含有丰富的振动故障特征,与该变压器实际的运行情况相符合。本文提出的盲源分离算法可根据在油箱表面测得的多路振动信号直接分离出绕组和铁心振动信号,这对于振动法在变压器绕组及铁心故障诊断中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盲源分离 SDICA 源信号 绕组 铁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交联聚乙烯电缆30天负荷循环试验下的空间电荷特性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铮铮 赵健康 +3 位作者 蒙绍新 高峰 刘红武 章红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16-2425,共10页
为研究高压直流(HVDC)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在负荷循环试验中的空间电荷积聚特性,按照国际大电网组织CIGRE TB496的试验要求,对电压等级为30 k V的直流电缆开展了型式试验中的30 d负荷循环试验,采用脉冲电声法(PEA)测量了其空间电荷特性... 为研究高压直流(HVDC)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在负荷循环试验中的空间电荷积聚特性,按照国际大电网组织CIGRE TB496的试验要求,对电压等级为30 k V的直流电缆开展了型式试验中的30 d负荷循环试验,采用脉冲电声法(PEA)测量了其空间电荷特性,重点研究了温度和加压时间对直流电缆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直流电缆的空间电荷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在加热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电缆绝缘中主要表现为异极性空间电荷的注入(异极性空间电荷通常是由杂质在电场作用下被电离而造成的),且正极性电压作用下的异极性空间电荷注入比负极性电压作用下的要强;此外,随着加压时间的增加,电荷会逐渐由高温侧向低温侧迁移;在冷却过程中,电缆绝缘中会产生与电压极性相同的电荷积聚;48 h正极性负荷循环试验与24 h正极性负荷循环试验下的电荷积聚特性类似,不同的是随着加压时间的增加,相比于加热前,冷却24 h后电缆中积聚了少量的正极性空间电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缆 空间电荷 脉冲电声法 负荷循环试验 温度 异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毁性分析的中压配电网络拓扑结构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杨丽徙 曾新梅 +3 位作者 方强华 娄北 张鸿雁 李珂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5-69,共5页
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基于抗毁性分析对中压配电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了研究。定义了中压配电网络拓扑结构抗毁性量度指标;给出了抗毁性拓扑建模的基本假设条件,建立了抗毁性优化模型;通过逐步递减的方法,对不同网络结构的抗毁性指标进行了量... 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基于抗毁性分析对中压配电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了研究。定义了中压配电网络拓扑结构抗毁性量度指标;给出了抗毁性拓扑建模的基本假设条件,建立了抗毁性优化模型;通过逐步递减的方法,对不同网络结构的抗毁性指标进行了量化计算,为中压配电网络规划方案的选择提供了辅助决策依据。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从拓扑结构分析的角度为中压配电网络的安全可靠性分析开辟了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配电网络 拓扑结构 复杂网络理论 抗毁性 安全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500kV同塔混压四回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性能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杨庆 司马文霞 +2 位作者 孙义豪 袁涛 孙才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2-139,共8页
在线路走廊比较紧张的东部地区,特高压电网考虑架设同塔混压多回输电线路,开展特高压同塔混压线路反击耐雷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统计法计同时考虑工作电压的影响,在电磁暂态程序(PSCAD/EMT-DC)中建立了1000kV/500kV同塔混压四... 在线路走廊比较紧张的东部地区,特高压电网考虑架设同塔混压多回输电线路,开展特高压同塔混压线路反击耐雷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统计法计同时考虑工作电压的影响,在电磁暂态程序(PSCAD/EMT-DC)中建立了1000kV/500kV同塔混压四回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性能仿真模型。和常规线路对比,得出了特高压同塔混压线路反击耐雷性能的特点。针对其特点,分析了500kV上层横担外侧导线和一侧导线绝缘水平及500kV相序排列对线路反击耐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侧导线绝缘水平的增强,500kV线路的单、双回反击跳闸率降低;随着横担一侧导线绝缘水平的增强,500kV线路的双回反击跳闸率降低;当外侧导线为异名相导线时,500kV线路的单回反击跳闸率较高,双回反击跳闸率较低。为了改善500kV线路的反击耐雷性能,可以增强外侧导线的绝缘水平,为了改善500kV线路的双回反击耐雷性能,可以增强横担一侧导线的绝缘水平,采用不平衡绝缘,外侧导线应采用异名相导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同塔混压 反击 耐雷水平 跳闸率 PSCAD/EMT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动传递函数的电网扰动传播频率特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燕跃豪 鲍薇 +1 位作者 李晓方 林慧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11-117,共7页
从机电波的角度,研究不同频率的扰动在一维链式电网中的传播特性。借鉴连续体模型中偏微分形式机电波方程的推导思路,建立了离散惯量模型差分形式的机电波传播方程;提出了波动传递函数的概念,以定量刻画机电波波幅、相位在离散惯量模型... 从机电波的角度,研究不同频率的扰动在一维链式电网中的传播特性。借鉴连续体模型中偏微分形式机电波方程的推导思路,建立了离散惯量模型差分形式的机电波传播方程;提出了波动传递函数的概念,以定量刻画机电波波幅、相位在离散惯量模型中的变化规律;进一步通过分析不同频率扰动信号的传播特性,提出了扰动传播转折频率的概念,揭示了扰动传播中的频散效应和局部振荡现象及其与转折频率的关系。50机链式电网中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扰动传播特性及规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传播 离散惯量模型 波动传递函数 转折频率 频散效应 局部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