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中式馈线自动化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根永 高翔宇 +1 位作者 谭超 范旭光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1,共8页
计及集中式馈线自动化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尚存在较多研究空白,且多数研究仅计及故障停电的影响,在考虑预安排检修容量约束的情况下,计及负荷转供影响,结合馈线自动化的类型及运行逻辑,依据馈线自动化相关技术指标,对恢复供电过程中出现... 计及集中式馈线自动化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尚存在较多研究空白,且多数研究仅计及故障停电的影响,在考虑预安排检修容量约束的情况下,计及负荷转供影响,结合馈线自动化的类型及运行逻辑,依据馈线自动化相关技术指标,对恢复供电过程中出现的负荷点进行详细分类,推导出不同类型负荷期望恢复供电时间和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计算公式。结合算例进行分析可知,不同终端配置下馈线系统平均停电持续时间SAIDI可减少0.95~1.08 h/(用户·a),说明了优化终端配置可有效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证明了所提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并比较了不同终端配置对可靠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式馈线自动化 配电网 供电可靠性 预安排检修 负荷转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供电所管理评价结果应用
2
作者 莫建波 陈超 《农村电工》 2024年第3期19-19,共1页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公司”)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年度重点工作要点,建立健全供电所管理综合评价体系,深化评价结果应用,推动专业管理在供电所落地落实,供电所综合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1建立健全评价体系1.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公司”)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年度重点工作要点,建立健全供电所管理综合评价体系,深化评价结果应用,推动专业管理在供电所落地落实,供电所综合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1建立健全评价体系1.1优化供电所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动态优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锚定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工作,聚焦供电所数字化转型升级及推动专业管理在供电所落地,协同各专业部门,丰富及增加基础性、结果性、数字化、工单化数据评价内容,经过多次研讨协商,并征求市县公司意见,动态优化供电所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所管理 国家电网公司 数据评价 评价结果应用 动态优化 工作要点 综合管理能力 综合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的联邦学习居民负荷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嵩阳 张歌 +1 位作者 贾愉靖 白晓清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居民生活用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到15%以上,且用户数量巨大、分布广。对居民负荷进行准确预测有助于需求侧资源整合,满足需求侧响应的要求。现有居民负荷预测方法多为集中式,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需要进行大量数据交换,导致通信... 居民生活用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到15%以上,且用户数量巨大、分布广。对居民负荷进行准确预测有助于需求侧资源整合,满足需求侧响应的要求。现有居民负荷预测方法多为集中式,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需要进行大量数据交换,导致通信成本增加,并引发信息安全问题。基于联邦学习框架,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对居民负荷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利用真实居民负荷数据进行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联邦学习的居民负荷预测准确率和计算效率优于集中式。此外,将FedAvg、FedAdagrad、FedYogi三种联邦学习策略进行比较,采用具有自适应优化功能的FedAdagrad联邦学习策略对居民负荷预测的准确率更高,收敛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用户 集中式 联邦学习 负荷预测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高压分界开关与计量一体化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史辛琳 卞飞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8-224,共7页
针对供电公司与专变电力用户之间的设备产权不清晰,容易出现窃电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智能高压分界开关与计量一体化装置,将分界开关和计量装置集中设计并一体化安装。首先对设备结构重新设计,将户外高压分界电能计量箱分成开关室、计量室... 针对供电公司与专变电力用户之间的设备产权不清晰,容易出现窃电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智能高压分界开关与计量一体化装置,将分界开关和计量装置集中设计并一体化安装。首先对设备结构重新设计,将户外高压分界电能计量箱分成开关室、计量室、出线室和进线室四个独立的功能隔室。设备采用全密封、全绝缘结构设计,机构仓防护等级达到IP55。计量互感器全绝缘、插拔式结构设计,便于更换。构建了防窃电结构化模型,通过数据预处理、用户异常监测模型和机器学习实现防窃电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分界开关 一体化设计 机器学习 窃电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建设与变电站运维管理的协同发展
5
作者 冯威 王雨露 王海威 《农电管理》 2024年第12期78-79,共2页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加速推进,变电站作为电网的核心节点,其运维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以新乡市变电站智能电网建设与运维管理实际为例,深入探讨变电站运维管理与智能电网建设的协同发展路径。通过翔实的数据分析...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加速推进,变电站作为电网的核心节点,其运维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以新乡市变电站智能电网建设与运维管理实际为例,深入探讨变电站运维管理与智能电网建设的协同发展路径。通过翔实的数据分析、严谨的案例研究以及透彻的策略分析,本文旨在提出一套适用于新乡市乃至更广泛区域的变电站运维管理优化方案,以推动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运维管理 智能电网建设 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协同发展 数据分析 发展路径 核心节点 策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负荷预测的集成改进极端学习机方法 被引量:22
6
作者 程松 闫建伟 +2 位作者 赵登福 王圈 王海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6-110,共5页
首次将极端学习机(ELM)理论引入短期负荷预测领域,并以BFGS拟牛顿法对ELM网络左侧权值进行优化训练调整,形成基于迭代-解析的改进ELM预测模型.同时,采用集成技术Boosting算法,生成多个差异度大的改进ELM子网络,对其进行加权组合,构建了... 首次将极端学习机(ELM)理论引入短期负荷预测领域,并以BFGS拟牛顿法对ELM网络左侧权值进行优化训练调整,形成基于迭代-解析的改进ELM预测模型.同时,采用集成技术Boosting算法,生成多个差异度大的改进ELM子网络,对其进行加权组合,构建了集成改进极端学习机预测模型.该模型不仅有效避免了极端学习机左侧权值随机给定的输出稳定性问题,而且克服了单一网络预测模型泛化能力较差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学习机 短期负荷预测 训练 集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识别的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新原理 被引量:21
7
作者 索南加乐 杨铖 +2 位作者 杨忠礼 沈黎明 焦在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30-3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识别的线路纵联保护新原理,将外部故障状态等效为电容电路模型,内部故障状态等效为电感电路模型。内部故障时,电容模型误差大,识别出的电容参数所对应的阻抗ZC等效于系统阻抗,数值在100Ω以下;外部故障时,电感模型误...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识别的线路纵联保护新原理,将外部故障状态等效为电容电路模型,内部故障状态等效为电感电路模型。内部故障时,电容模型误差大,识别出的电容参数所对应的阻抗ZC等效于系统阻抗,数值在100Ω以下;外部故障时,电感模型误差大,ZC等效于线路容抗,数值在500Ω以上。通过比较模型误差和识别容抗ZC的大小,即可区分线路内外部故障。理论分析和EMTP仿真实验表明,新原理无需补偿电容电流,原理上不受暂态分量的影响,具有很好的抗过渡电阻能力,能够可靠地快速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联保护 模型识别 参数识别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同杆双回线保护的时域电容电流的分相补偿方法 被引量:20
8
作者 索南加乐 杨铖 +1 位作者 杨忠礼 宋国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1,共5页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常作为同杆双回线的主保护配置,但对于超高压及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分布电容电流将大到影响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度。现有的电容电流补偿方法,都只补偿了单回线相间电容电流,没有考虑双回线线间电容电流的补偿,补偿效...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常作为同杆双回线的主保护配置,但对于超高压及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分布电容电流将大到影响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度。现有的电容电流补偿方法,都只补偿了单回线相间电容电流,没有考虑双回线线间电容电流的补偿,补偿效果有限。考虑了同杆双回线相间与线间的静电耦合,建立了相应∏模型等效电路,提出在时域中分相补偿电容电流的方法,不仅可以补偿相间电容电流,还可很好地补偿线间电容电流。EMTP仿真实验表明,新补偿法比原单回线的相量及时域补偿法具有更好的补偿效果,有效提高了同杆双回线上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且新方法计算量小、不要求高采样率,无需引入另回线电流,适用于现有采样率不高、通道传输速率有限的继保装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杆双回线 分布电容电流 时域补偿 电流差动保护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不对称故障下PWM整流器输入输出功率谐振控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萌 施艳艳 沈明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7-603,共7页
为提高三相脉冲宽度调制(PWM)整流器在电压不对称时的运行性能,分析了电网电压不对称故障下三相PWM整流器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中的瞬时输入无功、输出有功功率模型,采用基于比例谐振(PR)控制器的功率补偿环节对整流器输入无功功率和输出有... 为提高三相脉冲宽度调制(PWM)整流器在电压不对称时的运行性能,分析了电网电压不对称故障下三相PWM整流器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中的瞬时输入无功、输出有功功率模型,采用基于比例谐振(PR)控制器的功率补偿环节对整流器输入无功功率和输出有功功率波动进行补偿。比例谐振控制器能够对波动变量进行直接控制,因此,控制系统不包含对电流、电压的正、负相序分解过程,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提出的控制系统能够在电压单相30%跌落条件下,有效消除整流器输入无功功率及输出有功功率的2倍频波动,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和单位功率因数运行。与输入功率谐振补偿策略进行的仿真与实验研究对比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整流器 功率谐振控制 电网电压不对称故障 比例谐振控制器 输入无功功率 输出有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系统对距离保护暂态超越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13
10
作者 索南加乐 张健康 +2 位作者 刘林林 谈树峰 杨忠礼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61,共5页
针对传统的距离保护应用于交直流混联系统,特别是当直流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时存在暂态超越的问题,分析发现交直流混联系统直流侧发生换相失败时,故障暂态信号中含有大量衰减缓慢的低频分量、非周期分量及高频分量,这是引起距离保护暂态超... 针对传统的距离保护应用于交直流混联系统,特别是当直流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时存在暂态超越的问题,分析发现交直流混联系统直流侧发生换相失败时,故障暂态信号中含有大量衰减缓慢的低频分量、非周期分量及高频分量,这是引起距离保护暂态超越的根本原因.同时,给出一种先利用分布参数模型将保护安装处的电压、电流补偿至整定点,再采用R-L线路模型建立微分方程,识别出整定点与故障点之间距离的保护方案.动模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特高压、长线路末端故障时能够有效地防止暂态超越,不受线路分布电容、低频分量以及非周期分量的影响,提高了长线距离保护的动作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 距离保护 换相失败 暂态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的光伏功率预测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立影 刘智昱 +1 位作者 孟令甲 王泽忠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76,共6页
提出了一种小波分解(Wavelet Transform,WT)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并引入理论太阳辐照量、温度和相对湿度数据来预测未来24 h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小波分解能有效地表征光伏电站输出功率时间序列的局部特征,人... 提出了一种小波分解(Wavelet Transform,WT)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并引入理论太阳辐照量、温度和相对湿度数据来预测未来24 h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小波分解能有效地表征光伏电站输出功率时间序列的局部特征,人工智能方法可以捕捉到光伏发电中的非线性特性。预测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预测光伏电站输出功率,能有效地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小波变换 光伏发电 功率预测 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kV降压变压器保护整定计算的探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庞素红 张丽 唐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28-130,共3页
结合新乡电网介绍220kV降压变压器后备保护的整定原则,主要是复合电压闭锁相间过流保护和零序过流保护;目前220kV变电站多为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且在变压器低压侧和低压侧母线之间都加装了限流电抗器,这样就存在高压侧失灵相电流启动值... 结合新乡电网介绍220kV降压变压器后备保护的整定原则,主要是复合电压闭锁相间过流保护和零序过流保护;目前220kV变电站多为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且在变压器低压侧和低压侧母线之间都加装了限流电抗器,这样就存在高压侧失灵相电流启动值难整定和电抗器与母线之间短路高后备无灵敏度的问题,通过分析对此提出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0 kV降压变压器 整定计算 后备保护 失灵相电流启动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轴双转轮混流式水轮机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郑源 杨春霞 +2 位作者 周大庆 沈明辉 李效旭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1-345,共5页
采用CFD计算分析了国外某电站的卧轴双转轮混流式水轮机组效率较低、空化性能较差的原因:主要是流道复杂,水流不畅,导致水力损失较大.由于不允许对流道进行调整,因而只能对转轮部分进行优化研究.转轮优化从3个方面进行:采用不同的叶片... 采用CFD计算分析了国外某电站的卧轴双转轮混流式水轮机组效率较低、空化性能较差的原因:主要是流道复杂,水流不畅,导致水力损失较大.由于不允许对流道进行调整,因而只能对转轮部分进行优化研究.转轮优化从3个方面进行:采用不同的叶片翼型、调整转轮上冠线的曲度和左右转轮叶片位置.基于N-S方程和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采用SIMPLIC算法,对优化后水轮机的全流道进行了三维定常湍流计算,获得了各过流部件的流动细节,预估了水轮机的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采用Ⅲ型叶片转轮、B形上冠线,并且当左右2个转轮叶片位置不同这一方案时,水轮机过流量增大到28.55 m3/s,左转轮效率达92.24%,右转轮效率达91.78%.同时分析了计算转轮上的绝对压力值,得到了分别采用Ⅰ,Ⅱ,Ⅲ型叶片转轮的空化情况,结果表明:Ⅲ型叶片转轮的空化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转轮混流式水轮机 三维湍流计算 卧轴 空化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故障对距离保护影响的新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索南加乐 谢雯洁 +2 位作者 沈黎明 姚永峰 田宏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56-61,共6页
分析了电压互感器(TV)二次侧两点接地故障对电压的影响,得出TV二次侧两点接地只影响零序电压,从而影响接地距离保护的正确动作。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识别的距离保护原理。该原理基于输电线路R-L模型,采用准确测量的零序电流在系统阻抗上... 分析了电压互感器(TV)二次侧两点接地故障对电压的影响,得出TV二次侧两点接地只影响零序电压,从而影响接地距离保护的正确动作。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识别的距离保护原理。该原理基于输电线路R-L模型,采用准确测量的零序电流在系统阻抗上的电压降代替受影响的零序电压,有效地解决了TV两点接地故障对接地距离保护的影响。ATP仿真和现场数据验证了该原理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识别 零序参数 距离保护 TV两点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机组组合 被引量:15
15
作者 常文平 于海 华大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5-18,共4页
机组组合是一个大规模、非线性混合整数优化问题,求解比较困难,为了提高粒子群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提出一种惯性权值自适应调整的粒子群算法。该算法按照适应度的大小将粒子群分成两个子群,然后根据适应度的进化速度和进化停滞系... 机组组合是一个大规模、非线性混合整数优化问题,求解比较困难,为了提高粒子群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提出一种惯性权值自适应调整的粒子群算法。该算法按照适应度的大小将粒子群分成两个子群,然后根据适应度的进化速度和进化停滞系数动态调整惯性权值。通过对典型函数的测试以及10台机组24小时的优化调度,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惯性权值 自适应 机组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网络结构的配电网健康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孙黎霞 王中一 +2 位作者 戴洪 田屹昀 陈欣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74,共11页
现阶段随着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的逐渐增加,配电网的运行工况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为了准确地判断配电网实时运行状况及健康状态,及时地发现配电网运行中的缺陷问题并制定合理的安全管控措施,提出一种计及网络结构的配... 现阶段随着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的逐渐增加,配电网的运行工况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为了准确地判断配电网实时运行状况及健康状态,及时地发现配电网运行中的缺陷问题并制定合理的安全管控措施,提出一种计及网络结构的配电网健康状态评估方法。首先,基于配电设备运行的电气量和非电气量参数进行配电设备健康指数计算,利用成功流法对同一网络中的配电设备健康指数进行等价简化,评估配电设备层的健康状态。然后,从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四个维度实时监测配电网的运行数据建立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证据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运行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得到网络结构层的健康指数和健康状态。结合配电设备层健康状态和网络结构层健康状态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得到配电网的健康指数,判断配电网所处的健康状态。最后,以某10 kV配电网为例进行算例分析,证明所提出的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配电设备层 网络结构层 健康状态评估 模糊层次分析法 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机顶盖部分螺栓断裂后剩余螺栓的强度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葛新峰 徐旭 +3 位作者 沈明辉 檀林杰 钱巨林 张昌振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00-605,共6页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由于顶盖连接螺栓断裂而导致水淹厂房等严重事故的问题,建立了某电站实际顶盖及螺栓的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基于ANSYS,采用有限单元法求解静力学基本方程,计算得到各种工况下螺栓的应力分布;研究了某混流式水轮机顶盖...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由于顶盖连接螺栓断裂而导致水淹厂房等严重事故的问题,建立了某电站实际顶盖及螺栓的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基于ANSYS,采用有限单元法求解静力学基本方程,计算得到各种工况下螺栓的应力分布;研究了某混流式水轮机顶盖全部螺栓正常工作时的强度,对部分螺栓断裂后剩余螺栓的强度进行了分析,对比了螺栓在断裂数量为1,2,4,8根以及断裂位置为90°对称分布、邻近分布、180°分布时的应力情况.计算结果表明:部分螺栓断裂后,由于偏载和突变,其余螺栓的最大应力值都会升高;螺栓断裂个数越多,断裂螺栓的分布位置越邻近,则其余螺栓强度越不足.当断裂螺栓数量为4根且处于邻近分布位置时,剩余螺栓的最大应力为744.03MPa,十分接近螺栓材料的极限容许应力744MPa;当断裂螺栓处于邻近分布位置且数量达到8根时,剩余螺栓的最大应力达776.21MPa,增幅达19.69%,已远远超过材料极限容许应力,威胁电站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 顶盖螺栓 断裂分布 应力 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im和dijkstra组合算法的配电网新增容量规划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艺文 崔勇 +1 位作者 姬德森 陈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9-182,共4页
在城镇或农村配网用电增容的环境下,需要增容接入配电变压器,传统就近接入的简单方法有可能会导致配电网电能损耗增加,影响电网电压质量;由此研究了一种基于prim和dijkstra组合算法的配电网负荷接入方法。首先利用prim算法构造拟接入网... 在城镇或农村配网用电增容的环境下,需要增容接入配电变压器,传统就近接入的简单方法有可能会导致配电网电能损耗增加,影响电网电压质量;由此研究了一种基于prim和dijkstra组合算法的配电网负荷接入方法。首先利用prim算法构造拟接入网络的最小生成树,再运用改进的dijkstra算法得到拟接入负荷的次短路径和渐次短路径,同时统筹建设成本综合选出最优路径,用潮流计算验证网络节点电压是否合格;当电压不满足要求时,通过无功二次精确矩计算确定无功补偿点的位置和容量,以实现对电压偏差的修正,且保证配网运行的经济性。以IEEE57节点为实例计算及经济效果评价,验证了本方案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算法 DIJKSTRA算法 配网增容 无功二次精确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印刷电路板技术的窄带型空心电流互感器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晓军 陈庆 李红斌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7-98,103,共3页
空心电流互感器响应快、不存在磁饱和、成本低廉,是近年来广泛关注的一种电子式互感器。传统手工绕制的空心线圈无法完全满足理想空心线圈的基本假设,在准确度和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基于印刷电路板技术的空心线圈的出现有效解决了... 空心电流互感器响应快、不存在磁饱和、成本低廉,是近年来广泛关注的一种电子式互感器。传统手工绕制的空心线圈无法完全满足理想空心线圈的基本假设,在准确度和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基于印刷电路板技术的空心线圈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先后有组合型和平板型两种结构被提出。笔者提出了一种印刷电路板空心线圈的窄带型结构,该结构作为上述两种结构的有效补充,适合应用于制作外形不规则的大尺寸空心线圈。相关试验表明,窄带型空心线圈测量准确度较高,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线圈 电流互感器 印刷电路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形化低压电网线损计算与负荷优化配置软件开发 被引量:1
20
作者 章健 马旭冰 +1 位作者 程晓晓 贺芳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47,共4页
提出并研究了一种以Microsoft Visio2003图形软件为平台,利用VBA进行二次开发的图形化电力系统低压电网线损计算与负荷优化配置软件编制的新技术和新的实现方法.为解决低压电网负荷三相平衡优化配置问题,研究了负荷配置组合优化问题的... 提出并研究了一种以Microsoft Visio2003图形软件为平台,利用VBA进行二次开发的图形化电力系统低压电网线损计算与负荷优化配置软件编制的新技术和新的实现方法.为解决低压电网负荷三相平衡优化配置问题,研究了负荷配置组合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开发实践表明,Visio的二次开发技术为图形化低压电网计算软件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ioVBA 图形化开发 低压电网线损 三相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