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直流升压汇集系统中,DC/DC换流器内部LC电路与开关电路因阻抗匹配而产生谐振问题,从而导致系统稳定性变差甚至崩溃。针对换流器因阻抗匹配产生的谐振问题,提出了有源和无源阻尼协同控制以消除谐振的方法。首先,建立了在不同工况下...光伏直流升压汇集系统中,DC/DC换流器内部LC电路与开关电路因阻抗匹配而产生谐振问题,从而导致系统稳定性变差甚至崩溃。针对换流器因阻抗匹配产生的谐振问题,提出了有源和无源阻尼协同控制以消除谐振的方法。首先,建立了在不同工况下的换流器运行小信号阻抗模型。其次,利用阻抗比判据对比分析系统稳定性差异,并讨论了不同虚拟电阻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将产生谐振峰值处的角频率点与其相邻正常角频率点的等效阻抗幅值之比限定为[0.95,1.15],将阻尼电阻值在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控制下换流器的闭环输出阻抗幅值提高了约1.5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仅采用有源或无源阻尼法,所提协同控制策略使得产生谐振处的幅值由–15 dB增加到40.5 dB,提高约4倍,且系统具有较大的幅值和相角裕度,可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展开更多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需要灵活性调节资源的支撑,而市场化交易发展不足限制了需求响应灵活调节能力的充分发挥,为此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在端对端(peer-to-peer,P2P)能源共享市场中,明确需求侧响应意愿...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需要灵活性调节资源的支撑,而市场化交易发展不足限制了需求响应灵活调节能力的充分发挥,为此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在端对端(peer-to-peer,P2P)能源共享市场中,明确需求侧响应意愿与可调度容量,厘清意愿、行为和市场的交互关系,对市场的需求响应策略实施和分布式能量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提出P2P能源市场下考虑响应意愿动态调整的电动汽车群需求响应策略,基于充放电行为建立了响应意愿量化模型,以表征充放电价格和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影响。采用三角隶属度函数描述意愿的不确定程度。P2P市场交易决策分为定量和定价两阶段,定量阶段在考虑响应意愿影响的基础上,建立市场利益最大化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定价阶段根据价格对意愿的影响,提出改进市场中间价(mid-market rate,MMR)定价方法确定市场收益分配机制。考虑光伏出力波动的影响,利用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建立需求响应策略鲁棒模型。算例分析表明,考虑意愿动态调整的需求响应策略能够合理调用电动汽车群响应能力,提高可调度容量利用率和市场参与者经济利益,促进光伏就近消纳。展开更多
文摘光伏直流升压汇集系统中,DC/DC换流器内部LC电路与开关电路因阻抗匹配而产生谐振问题,从而导致系统稳定性变差甚至崩溃。针对换流器因阻抗匹配产生的谐振问题,提出了有源和无源阻尼协同控制以消除谐振的方法。首先,建立了在不同工况下的换流器运行小信号阻抗模型。其次,利用阻抗比判据对比分析系统稳定性差异,并讨论了不同虚拟电阻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将产生谐振峰值处的角频率点与其相邻正常角频率点的等效阻抗幅值之比限定为[0.95,1.15],将阻尼电阻值在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控制下换流器的闭环输出阻抗幅值提高了约1.5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仅采用有源或无源阻尼法,所提协同控制策略使得产生谐振处的幅值由–15 dB增加到40.5 dB,提高约4倍,且系统具有较大的幅值和相角裕度,可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文摘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需要灵活性调节资源的支撑,而市场化交易发展不足限制了需求响应灵活调节能力的充分发挥,为此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在端对端(peer-to-peer,P2P)能源共享市场中,明确需求侧响应意愿与可调度容量,厘清意愿、行为和市场的交互关系,对市场的需求响应策略实施和分布式能量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提出P2P能源市场下考虑响应意愿动态调整的电动汽车群需求响应策略,基于充放电行为建立了响应意愿量化模型,以表征充放电价格和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影响。采用三角隶属度函数描述意愿的不确定程度。P2P市场交易决策分为定量和定价两阶段,定量阶段在考虑响应意愿影响的基础上,建立市场利益最大化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定价阶段根据价格对意愿的影响,提出改进市场中间价(mid-market rate,MMR)定价方法确定市场收益分配机制。考虑光伏出力波动的影响,利用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建立需求响应策略鲁棒模型。算例分析表明,考虑意愿动态调整的需求响应策略能够合理调用电动汽车群响应能力,提高可调度容量利用率和市场参与者经济利益,促进光伏就近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