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河南段)耕地多功能时空格局演变及其权衡协同关系 被引量:16
1
作者 牛海鹏 赵晓鸣 +2 位作者 肖东洋 安冉 刘萌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23-236,共14页
科学测度耕地多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对于量化和表征耕地隐性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构建土地利用绿色转型调控路径、揭示人地关系演化过程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以黄河流域(河南段)为研究区域,利用1990-2020年时间序列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从... 科学测度耕地多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对于量化和表征耕地隐性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构建土地利用绿色转型调控路径、揭示人地关系演化过程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以黄河流域(河南段)为研究区域,利用1990-2020年时间序列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从耕地的生产、社会、生态以及文化功能4个维度系统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及土地系统功能权衡度(Land system Function Trade-off Degree,LFTD)模型,测算黄河流域(河南段)耕地多功能指数,解析耕地多功能之间权衡与协同关系时序演化特征,以此揭示耕地利用隐性形态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1990-2020年间黄河流域(河南段)耕地的生产、社会、生态和文化功能均呈增长态势,且生产与文化功能增长较为突出。2)按照功能层次性,将1990-2020年间耕地多功能的变化划分为6个阶段。在1990-2010年的前四个阶段中以生产与生态功能为主,在2010-2020年的后两个阶段中以生产与文化功能为主,并且功能间作用关系较为复杂。3)1990-2020年间,耕地生产、社会、生态和文化功能间相互作用关系呈现“权衡为主导-权衡协同持平-权衡为主导”的演化特征,黄河流域(河南段)耕地功能于2010年后呈现显著转型特征。4)耕地转型影响因素关联性随时间变化而不同。1990-2020年影响因素关联性变化显示:城镇化率、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总产量、第三产业占比是显著影响因素。耕地隐性形态变化可深层次显化耕地利用转型,为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耕地多功能 权衡/协同 隐性形态 土地系统功能权衡度模型 黄河流域(河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的干旱内流区生态质量评价--以阴山北麓塔布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浩斌 王婉 +2 位作者 宋妤婧 苗林光 马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3-543,共21页
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开展多要素、长时序生态质量动态变化研究,可为干旱-半干旱区生态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在遥感生态指数RSEI基础上,根据干旱-半干旱地区特点,耦合了绿度(NDVI)、湿度(WET)、热度(LST)、干度(... 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开展多要素、长时序生态质量动态变化研究,可为干旱-半干旱区生态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在遥感生态指数RSEI基础上,根据干旱-半干旱地区特点,耦合了绿度(NDVI)、湿度(WET)、热度(LST)、干度(SI)和盐度(SI-T)五个指标,提出适应干旱-半干旱区域生态质量评价的mRSEI模型,对1986—2022年间塔布河流域生态质量进行动态评价。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Theil-Sen(T-S)分析联合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探究生态质量时空变化;引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发布的第五代再分析数据集(ERA5)的气象数据,在逐像元层面探讨了气候因素与mRSEI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1)相较于RSEI而言,mRSEI能更好集成各生态分量包含的信息,且模型更加稳定可靠;(2)mRSEI受到的负面影响主要来自于盐度指标(SI-T),相关系数均值为-0.922,其影响力大于干度、热度指标,表明引入盐度指标对干旱-半干旱区生态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3)研究时序内mRSEI介于0.179—0.423,生态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Slope=-0.0014,P<0.05);(4)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塔布河流域84.37%的区域生态质量未发生变化,另外15.63%中,生态质量退化面积占比远高于生态质量变好的区域,研究区生态质量总体呈退化趋势。(5)气候因素与mRSEI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与mRSEI呈正相关(r=0.411—0.807),年均气温与mRSEI呈负相关(r=-0.824—-0.398);时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气温是研究区生态质量的主控因子。(6)人文因素虽然会对塔布河流域生态质量产生扰动,但并不起决定作用。基于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mRSEI,能够科学监测干旱-半干旱区生态质量空间分布、准确把握生态质量变化趋势,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遥感生态指数 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 趋势分析 气候因素 塔布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城市扩张对耕地流失的影响
3
作者 郑金婵 田静 +3 位作者 杨永菊 刘亮 王兵 乔旭宁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158,165,共8页
以淮河流域8个典型城市为研究区,基于30 m×30 m中国土地覆盖数据集,量化城市扩张和耕地流失的幅度、速度、模式和动态,探讨不同规模城市扩张对耕地流失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990—2021年研究区城市面积扩张了84.32%,扩张速率先... 以淮河流域8个典型城市为研究区,基于30 m×30 m中国土地覆盖数据集,量化城市扩张和耕地流失的幅度、速度、模式和动态,探讨不同规模城市扩张对耕地流失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990—2021年研究区城市面积扩张了84.32%,扩张速率先减小后增大;耕地流失了8.68%,流失速率先减小后增加。耕地大幅度转变为城市用地,占新增城市用地的98.97%,占总损失耕地的83.62%,耕地持续碎片化。城市扩张对耕地流失的依赖度下降、贡献度上升。特大城市耕地流失峰值比大城市出现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耕地流失 标准差椭圆 景观指数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不同主体功能区城镇扩张及其对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永菊 乔旭宁 +3 位作者 郭静 马腾 张合兵 牛海鹏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33,共7页
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河南省分为中原城市群地区、豫北地区、豫西南地区、黄淮地区4类区域,以MODIS17A3净初级生产力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测算不同类型区域城镇扩张程度、空间形态及其与净初级生产力的关系,分析城镇扩张... 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河南省分为中原城市群地区、豫北地区、豫西南地区、黄淮地区4类区域,以MODIS17A3净初级生产力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测算不同类型区域城镇扩张程度、空间形态及其与净初级生产力的关系,分析城镇扩张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河南省城镇扩张速度快,空间差异明显。2000—2019年城镇扩张水平指数增长了142.65%,空间上由高到低依次为中原城市群地区、豫北地区、黄淮地区、豫西南地区。伴随城镇快速扩张,紧凑度不断下降。(2)2000—2019年河南省年均净初级生产力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黄淮地区净初级生产力值最高,豫西南地区次之,中原城市群地区和豫北地区最低。净初级生产力显著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原城市群地区和豫北地区。(3)城镇扩张的生态效应明显,城镇扩张水平与净初级生产力呈负相关,紧凑度与净初级生产力呈正相关。位于重点开发区的中原城市群地区城镇扩张对净初级生产力影响最大,位于限制开发区的黄淮地区和豫西南地区城镇扩张对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较小。(4)基于不同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制定出城镇扩张与生态保护的方案,为新时期高质量城镇化和生态系统定向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扩张 净初级生产力 紧凑度 夜间灯光数据 主体功能区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重点城市NO_(2)排放规律与驱动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项晓铭 崔珍珍 +2 位作者 张浩 刘培 马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0-45,共16页
大气成分遥感是监测临近空间全球变化、保障生存空间永续发展的重要手段。NO_(2)被视为描述人类活动强度的直接指标。掌握中国NO_(2)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对区域大气污染精细管控和空气质量精准预报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S-5P卫星TROPOMI... 大气成分遥感是监测临近空间全球变化、保障生存空间永续发展的重要手段。NO_(2)被视为描述人类活动强度的直接指标。掌握中国NO_(2)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对区域大气污染精细管控和空气质量精准预报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S-5P卫星TROPOMI传感器的对流层NO_(2)柱浓度的校正数据,并结合地面站点NO_(2)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K均值聚类分析等方法,划分了中国重点城市NO_(2)排放类型,分析了城市对流层NO_(2)柱浓度的年变规律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TROPOMI NO_(2)对流层柱浓度数据与地面站点实测NO_(2)浓度显著相关,利用TROPOMI NO_(2)柱浓度数据进行城市排放研究可行;(2)基于聚类分析及机关性分析,结合中国气候带分布将重点城市划分为12个NO_(2)排放类型;(3)31个重点城市中有25个季节排序规律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NO_(2)柱浓度在11月-次年1月达到年最大值,大气污染以冬半年为主;(4)重点城市对流层NO_(2)柱浓度分布与气候因素、经济发展状况及常住人口数量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城市GDP和常住人口数与NO_(2)排放水平有部分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POMI NO_(2)柱浓度 站点NO_(2)浓度 城市排放类型 大气污染痕量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TROPOMI对流层NO_(2)柱浓度数据校正方法
6
作者 项晓铭 崔珍珍 +1 位作者 刘培 马超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4,共6页
数据质量是定量遥感研究的基础。最新型的大气环境卫星“哨兵-5P”搭载了对流层观测仪(tropospheric monitoring instrument,TROPOMI),目前TROPOMI的对流层NO_(2)数据尚缺乏有效校正方法。针对此问题,以中国大陆NO_(2)数据为例提出一种... 数据质量是定量遥感研究的基础。最新型的大气环境卫星“哨兵-5P”搭载了对流层观测仪(tropospheric monitoring instrument,TROPOMI),目前TROPOMI的对流层NO_(2)数据尚缺乏有效校正方法。针对此问题,以中国大陆NO_(2)数据为例提出一种校正方法。首先,利用数据质量值(qa_value)对数据进行检索过滤;其次,采用基于伪不变特征值(pseudo-invariant features,PIF)的相对辐射校正、最大值合成(maximum value composites,MVC)去云以及箱型图法(boxplot method,BPM)过滤处理异常值;最后,将校正结果与地面实测数据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通过一系列校正,“星-地”数据的相关性普遍提高,Pearson相关性提高了11%~70%,37.5%的样本显著性水平由P<0.05提高到P<0.01。该校正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对流层NO_(2)数据的可靠性,可为大气NO_(2)定量遥感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POMI qa-value 相对辐射校正 最大值合成 箱型图过滤器 地面站点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