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0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与实践——以河南理工大学导航实验室建设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杨金显 张颖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7-159,共3页
针对地方高校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搞好实验室建设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制定一个高起点、高标准,具有科学性、合理性、超前意识的建设规划。确定实验室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建设方向。最后,阐述保障措施的重要性,确保实验室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重点学科 导航实验室建设 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采放协调智能群组放煤工艺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东印 王祖洸 +5 位作者 王伸 李化敏 彭维平 李红斌 张国澎 张旭和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3,共12页
目的综放开采是特厚煤层安全高效的开采方法,放煤环境复杂多变、采放协调难度大、放煤工艺及参数受控因素多,导致智能化综放开采尤其是智能放煤控制技术发展较为缓慢。针对特厚煤层综放面群组放煤下的智能化放煤控制难题,方法采用理论... 目的综放开采是特厚煤层安全高效的开采方法,放煤环境复杂多变、采放协调难度大、放煤工艺及参数受控因素多,导致智能化综放开采尤其是智能放煤控制技术发展较为缓慢。针对特厚煤层综放面群组放煤下的智能化放煤控制难题,方法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仿真试验、计算机控制软件研发、现场试验与示范等方法,以“智能群组放煤机理-采放协调控制理论及方法-放煤工艺决策模型-放煤软件现场应用”为主线展开深入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提出多放煤口群组协同放煤方法,以连续群组放煤为例,揭示了多放煤口群组协同放煤下的顶煤放出体和煤岩分界面的空间关系;深入剖析综放工作面的采放协调关系及群组放煤逻辑,提出特厚煤层综放面采放协调智能放煤控制理论,构建了综放面采放时间、空间和运能协调控制模型和基于强化学习及隐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的群组放煤协同控制决策方法,为智能化放煤决策与精准控制提供可靠理论基础;深度融合地质信息与采放工艺参数,建立了综放面多源信息数据库,为智能决策及数字孪生提供数据基础。结论基于群组放煤条件下的采放协调特征,构建了智能放煤决策模型,自主研发智能放煤决策系统(软件),实现了智能放煤工作面年产1500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智能放煤 采放协调 群组放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管理策略对电池储能系统性能影响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吉鹏霄 郭丽娜 陶海军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5,共8页
深入分析电池储能系统(BESS)热管理策略的现状与挑战,旨在明确现有策略在保障系统性能、延长电池寿命与安全操作中的作用与局限。回顾空气冷却、液冷及相变冷却等主流热管理技术,总结各自的技术特点与实际应用案例,并详细论述电池在低... 深入分析电池储能系统(BESS)热管理策略的现状与挑战,旨在明确现有策略在保障系统性能、延长电池寿命与安全操作中的作用与局限。回顾空气冷却、液冷及相变冷却等主流热管理技术,总结各自的技术特点与实际应用案例,并详细论述电池在低温和热失控情况下的性能衰减机制。分析电池组设计改进、冷却通道优化等实际措施,强调在现有技术框架内挖掘创新潜力的具体路径,如通过优化现有电池组设计,结合相变材料(PCM)与其他冷却系统来增强散热效果。同时,探索智能控制算法、改进材料,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热管理效率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热管理 储能系统 空气冷却 液冷 相变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信息自注意力的综采工作面目标行为识别
4
作者 杨艺 杨艳磊 +1 位作者 王田 王科平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5-1442,共18页
综采工作面关键设备和人员的行为识别是开采环境信息智能感知的基础和核心。然而,综采工作面光照条件普遍较差,煤尘和水雾等干扰容易引起视频画面模糊,导致识别目标行为的关键特征难以提取,使得设备和人员的行为识别准确度无法达到实际... 综采工作面关键设备和人员的行为识别是开采环境信息智能感知的基础和核心。然而,综采工作面光照条件普遍较差,煤尘和水雾等干扰容易引起视频画面模糊,导致识别目标行为的关键特征难以提取,使得设备和人员的行为识别准确度无法达到实际工程应用的标准。为此,基于ResT网络架构,建立一种包含空间、时间、通道的多重信息自注意力模型和特征融合机制,扩展了模型特征提取的信息源,将其从单纯的空间信息扩展到空间、时间和通道的多重信息,提升了模型对目标行为的表征能力。其中,空间信息是对目标行为在空间上的深度解析,展现了目标的纹理、位置和形状等一系列深层特征;时间信息是从连续的视频帧中提取目标行为的时序特征,反映了行为发生的顺序以及演变关系;通道信息则是对空间和时间层面上的扩展与深入,从多角度挖掘空间和时间信息,并将原始数据表征在特征通道上,提供了目标行为的全局特征。算法的有效性在综采工作面行为识别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真实综采工作面环境下,行为识别的准确度可达到96.90%。相较于Swin-Transformer、Timesformer等主流的行为识别算法,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1.06%和10.62%。算法经过ONNX模型转换和TensorRT加速后,在GPU上实现了推理,具备工程应用价值。据此,研发了综采工作面行为识别系统,并将算法模型以插件的形式嵌入到行为识别系统的Pipeline中,实现在DeepStream框架下对综采工作面关键设备和人员行为的实时推理和准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 行为识别 空间−时间−通道信息 网络模型 工程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对讲系统非平稳噪声低功耗去噪方法
5
作者 杨艺 谭晓 +3 位作者 常亚军 王科平 刘斌斌 王田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92-3706,共15页
综采工作面语音对讲系统面临严重的非平稳噪声干扰。在功耗限制条件下,实现对讲系统的超低信噪比语音去噪,是确保工作面语音信息正确传输的核心技术之一。基于IMCRA算法,提出一种面向综采工作面语音特点的非平稳噪声去除方法 MIMCRA。其... 综采工作面语音对讲系统面临严重的非平稳噪声干扰。在功耗限制条件下,实现对讲系统的超低信噪比语音去噪,是确保工作面语音信息正确传输的核心技术之一。基于IMCRA算法,提出一种面向综采工作面语音特点的非平稳噪声去除方法 MIMCRA。其中,针对先验信噪比估计延迟导致的非平稳噪声估计不准的问题,引入改进2步噪声去除方法。即利用前一帧的先验信噪比和当前帧的纯净语音来滚动估计当前帧的先验信噪比和下一帧的纯净语音,实现了先验信噪比实时估计。针对固定平滑因子对含噪功率谱进行平滑处理容易引起噪声过估计,从而导致语音信息难以提取的问题,引入帧-频动态平滑因子调节机制。以平滑功率谱密度和噪声功率谱密度的最小均方差为依据,对含噪语音的功率谱实现动态平滑处理。针对信噪比过低,噪声去除不彻底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弱语音分量保护的噪声存在概率检测机制。根据2~4 kHz频率范围内,噪声与弱语音能量分布的统计特性差别,对去噪后的信号再进行噪声检测,并消除存在的残余噪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输入语音信噪比为-5~10 dB时,MIMCRA算法与IMCRA算法相比,分段信噪比提高约3 dB,分段误差降低约0.3,对数谱距离降低约0.2。特别当语音信噪比为-5 dB时,MIMCRA算法仍然能将分段信噪比提高到-2.799 5 dB,表明该算法对超低信噪比含噪语音有较强的去噪能力。MIMCRA算法在郑煤机最新研发的综采工作面对讲系统中实现了低功耗部署,芯片功耗为16.5~66.0 mW;处理32 ms帧长的语音帧耗时约16 ms,达到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语音降噪 非平稳噪声 语音活动检测 先验信噪比 帧-频动态平滑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下自动驾驶汽车伺服系统控制方法
6
作者 张磊 张卫东 +1 位作者 徐增勇 韦延方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6-173,共8页
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感知周围环境存在多样性、异步化,从而影响自动驾驶汽车伺服系统的正常控制。为此,提出了多传感器下自动驾驶汽车伺服系统控制方法。对自动驾驶汽车运行数据进行高频传感采样,采集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异步... 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感知周围环境存在多样性、异步化,从而影响自动驾驶汽车伺服系统的正常控制。为此,提出了多传感器下自动驾驶汽车伺服系统控制方法。对自动驾驶汽车运行数据进行高频传感采样,采集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异步控制数据。在采集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贝叶斯估计,得到似然函数,完成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异步控制数据融合。构建伺服系统控制模型,获得位置环响应,将融合后的数据发送到控制中心,实现自动驾驶汽车伺服系统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实际滤波曲线几乎相同,具有较好的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异步融合效果,能够提高自动驾驶汽车伺服系统融合控制精度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通信协议 传感器 异步融合控制 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 被引量:33
7
作者 郑征 李伟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5-198,共4页
对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以及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和探索进行了论述,通过逐步制定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实验为基础、科技竞赛为导向"的多层次... 对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以及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和探索进行了论述,通过逐步制定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实验为基础、科技竞赛为导向"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创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科技竞赛新模式,循序渐进地探索出一条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科技竞赛 校企联合 实践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隧道施工通风环境参数自动监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石磊 耿伟 +2 位作者 崔立志 王栋 卜旭辉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96-1403,共8页
为提高隧道施工通风系统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业以太网络的隧道施工通风监控系统结构框架。系统由上位工控机、下位1200系列PLC及相关模块和传感器组成。工控机中采用Win CC软件编写监控程序,实现隧道施工环境与工作参... 为提高隧道施工通风系统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业以太网络的隧道施工通风监控系统结构框架。系统由上位工控机、下位1200系列PLC及相关模块和传感器组成。工控机中采用Win CC软件编写监控程序,实现隧道施工环境与工作参数的实时监测;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对现场数据进行学习,得到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控制规律;1200PLC通过485电缆读取传感器数据;1200PLC和工控机之间通过以太网网线、光纤和无线局域网构成工业以太网络,实现系统环境参数和工作参数的共享。系统在天目山隧道施工通风项目部进行了调试与测试,结果表明:1)1200PLC可以采用485电缆和Modbus协议在掌子面施工环境下顺利读取多个传感器的数据;2)可以采用无线WIFI技术实现衬砌台车两端信息的稳定、可靠传输;3)可以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实现施工隧道环境参数与风机频率之间的非线性映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通风监控系统 Profinet网络 Modbus通信网络 1200PLC控制器 WinCC监控程序 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的乡村公共空间与集体行动--来自河南荥阳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农户合作参与行为的考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许增巍 姚顺波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49,共5页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改变了传统农村的熟人社会结构,乡村公共空间也正经历着转型与重塑。本文通过对河南荥阳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农户合作参与行为的研究,考察了社会转型期乡村公共空间与农户集体行动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乡村公共空间可...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改变了传统农村的熟人社会结构,乡村公共空间也正经历着转型与重塑。本文通过对河南荥阳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农户合作参与行为的研究,考察了社会转型期乡村公共空间与农户集体行动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乡村公共空间可以有效克服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具有催生社会资本的作用;同时提供了权威治理与自主治理对接的平台。转型期乡村公共空间具有弱质性,为促进农户的合作行为,政府应重视乡村公共空间的构建与发展,加大社会资本的培育,同时加强政府引导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公共空间 生活垃圾 社会资本 合作 集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区测速原理的工业两相流体流量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福忠 卢丹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1-73,共3页
通过对工业流体流速分布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分区测速原理的两相流体流量测量方法。该方法把整个流体的流通截面划分为若干个信息窗区域,根据超声波多普勒测速原理,采用一个换能器发射信号,多个换能器接收信号的方式测量各信息窗区域... 通过对工业流体流速分布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分区测速原理的两相流体流量测量方法。该方法把整个流体的流通截面划分为若干个信息窗区域,根据超声波多普勒测速原理,采用一个换能器发射信号,多个换能器接收信号的方式测量各信息窗区域内流体的流速值,然后利用"加权积分法"得到流体的流量。侧重论述了工业流体的流速分布规律,分区流速测量原理,以及加权积分法流量计算方程。试验证明,该方法有效减小了因流体流速分布不均而产生的测量误差,提高了多普勒流量计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速分布规律 分区流速测量 多普勒效应 加权积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案例推理的矿井提升机电气传动系统的维修决策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福忠 李媛媛 翟昊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5-140,共6页
为了提高矿井提升机电气传动系统的维修效率,确保其能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将案例推理技术应用到矿井提升机电气传动系统的维修决策中。首先,根据矿井提升机复杂的结构组成特点,使用基于特征表示的案例表示方法,建立多级案例检索模型,... 为了提高矿井提升机电气传动系统的维修效率,确保其能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将案例推理技术应用到矿井提升机电气传动系统的维修决策中。首先,根据矿井提升机复杂的结构组成特点,使用基于特征表示的案例表示方法,建立多级案例检索模型,采用加权KNN案例检索算法计算案例间的相似度;其次,采用熵权法计算案例特征属性权重值;最后以河南某矿型号为JKMD-44(Z)的提升机电气传动系统为例,对其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案例检索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提升机 电气传动系统 案例推理 维修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桥级联型静止同步补偿器容值减小产生的相间电压不平衡分析与抑制机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少通 李威 +2 位作者 周娟 朱军 何金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28-4637,I0052-I0054,I0051,共14页
采用小容值薄膜电容的H桥级联型静止同步补偿器(cascaded H-bridge 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CHB-STATCOM)直流侧电压控制以直流侧电压平方值为被控量,在补偿功率发生跃变时相间电压不平衡加剧,传统相间电压平衡控制动态效果不... 采用小容值薄膜电容的H桥级联型静止同步补偿器(cascaded H-bridge 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CHB-STATCOM)直流侧电压控制以直流侧电压平方值为被控量,在补偿功率发生跃变时相间电压不平衡加剧,传统相间电压平衡控制动态效果不佳。基于容值减小的CHB-STATCOM控制原理,推导各相直流侧电压平方值与跃变功率、电容容值的数学关系,揭示相间电压不平衡的原因,讨论直流侧电压峰值与电容电压纹波的关系。建立指令功率渐变的给定方法,分析指令功率渐变时间与相间电压不平衡的关系,揭示指令功率渐变时间对CHB-STATCOM补偿功率变化时相间电压不平衡的抑制机理。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与相间电压不平衡抑制机理的有效性。研究结论可为该类型的相间电压不平衡抑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桥级联型静止同步补偿器 相间电压不平衡 容值减小 纹波电压 功率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小极环形绕组实心转子感应电机工作机理及电磁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崔旭 司纪凯 +2 位作者 封海潮 高彩霞 程志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50-1856,共7页
为了拓宽感应电机的调速范围,提出一种大小极环形绕组实心转子感应电机(LSPTWSRIM)。介绍了LSP-TWSRIM的结构,研究了其工作机理,并给出了其设计参数。建立了二维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LSP-TWSRIM的电磁特性(包括定子电流、气隙... 为了拓宽感应电机的调速范围,提出一种大小极环形绕组实心转子感应电机(LSPTWSRIM)。介绍了LSP-TWSRIM的结构,研究了其工作机理,并给出了其设计参数。建立了二维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LSP-TWSRIM的电磁特性(包括定子电流、气隙磁通密度、转速和转矩)。设计并制造了一台LSP-TWSRIM样机,并进行了实验,通过对比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LSP-TWSRIM的工作机理和电磁特性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心转子感应电机 环形绕组 大小极磁场 工作机理 电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理模型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多目标优化
14
作者 许孝卓 郭国宾 +2 位作者 封海潮 杜宝玉 赵运基 《电机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9-150,共12页
针对传统值解析法、有限元等作为分析模型进行电机多目标优化设计,存在建模难度大、时间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电机优化设计框架,该框架由遗传算法优化的极限学习机(GA-ELM)以及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组成,并用于... 针对传统值解析法、有限元等作为分析模型进行电机多目标优化设计,存在建模难度大、时间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电机优化设计框架,该框架由遗传算法优化的极限学习机(GA-ELM)以及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组成,并用于一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的结构优化。基于单变量扫描、主效应分析以及试验设计(DOE)的方法建立了模型训练样本库,在保证样本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样本容量、节约了建模时间;采用GA-ELM搭建了电机的代理模型,进一步提高了原模型精度;基于MOPSO优化算法引入扰乱子完成对模型的多目标寻优,获得了三维Pareto最优前沿解集。最后依据优化结果加工样机,实验验证了该优化设计框架所得优化结果的正确性,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机平均推力提高了11.19%,推力波动降低了2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优化设计框架 多目标优化 代理模型 极限学习机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指标与深度学习融合的冲击地压风险等级预测
15
作者 乔美英 史有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3,共8页
为探究煤矿智能化开采背景下,冲击地压的预警问题。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以河南某矿21181工作面为背景,提出物理指标与深度学习融合的冲击地压预警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大能量事件发生之前,各项物理指标在最大值、趋势性以及相对变化率绝对... 为探究煤矿智能化开采背景下,冲击地压的预警问题。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以河南某矿21181工作面为背景,提出物理指标与深度学习融合的冲击地压预警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大能量事件发生之前,各项物理指标在最大值、趋势性以及相对变化率绝对值3方面特性,得到与之对应的综合物理特征,并分析震源的空间分布特性,根据其特性提出坐标注意力机制,对震源坐标进行加权,得到震源特征。对综合物理特征以及震源特征,加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对特征进行加权,并使用全连接层进行分类,达到风险等级预测的目的,最终将模型运用于实际工程。研究结果表明:物理指标与深度学习融合的冲击地压预警方法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率。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物理指标 数据分析 震源特征 深度学习 坐标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混合励磁导向装置工作机理与参数设计
16
作者 刘亚平 许孝卓 +1 位作者 封海潮 汪旭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42-48,共7页
提出一种非接触、低功耗的新型混合励磁导向装置,可广泛应用于电梯、水平运输系统的无接触导向。在阐述其结构与工作原理基础上,利用磁路法建立等效磁路分析模型,计算各支路的磁通量,结合能量虚位移法,推导出不同电流和位移时水平方向... 提出一种非接触、低功耗的新型混合励磁导向装置,可广泛应用于电梯、水平运输系统的无接触导向。在阐述其结构与工作原理基础上,利用磁路法建立等效磁路分析模型,计算各支路的磁通量,结合能量虚位移法,推导出不同电流和位移时水平方向电磁力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以最大水平力所需要的永磁磁通量和控制磁通量为目标,参照水平磁力的数学表达式,开展电磁参数和结构参数设计。建立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比分析电磁力-电流、电磁力-位移特性,并研制实验样机,验证电磁力解析表达式的正确性和参数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导向装置 混合励磁 等效磁路 电磁力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Cl溶液的射流电解微铣削加工Ti-6Al-4V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牛屾 于长洋 +3 位作者 明平美 王思儒 李沙沙 秦歌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43,共7页
钛合金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精密仪器等领域的微小构件制造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基于电化学阳极溶解原理去除材料的射流电解微铣削加工技术在钛合金微细加工方面具有原理优势。然而,在电化学作用下,钛合金表面极易生成致密的钝化膜,导... 钛合金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精密仪器等领域的微小构件制造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基于电化学阳极溶解原理去除材料的射流电解微铣削加工技术在钛合金微细加工方面具有原理优势。然而,在电化学作用下,钛合金表面极易生成致密的钝化膜,导致材料溶解过程难以持续稳定进行。对此,试验测试了Ti-6Al-4V在不同组分和不同浓度电解液中的极化曲线,发现质量分数10%NaCl溶液对钝化膜的破除能力强,且钝化-溶解过程相对稳定。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金属喷嘴内径、加工电压、扫描速度对射流电解微铣削加工微槽深宽比和杂散腐蚀范围的影响规律。最后,采用金属喷嘴内径300μm、加工电压35 V、扫描速度75μm/s的优选工艺参数,在Ti-6Al-4V表面加工出平均槽宽为823.1μm(标准差为10.42μm),平均槽深为157.26μm(标准差为5.89μm),表面粗糙度为2.006μm(标准差为0.088μm)的方形螺旋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 射流电解微铣削(JEMM) 极化曲线 工艺参数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S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李景兆 王福忠 +1 位作者 叶继明 胡前南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1,共3页
通过对传统的光纤以太网通信方式的分析,根据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特点,设计出用以太网设备服务器或交换机EDS代替光纤收发器或光端机的新型通信方案。侧重介绍了EDS的特点以及基于EDS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光纤以太网的组网方法。研制的嵌入该... 通过对传统的光纤以太网通信方式的分析,根据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特点,设计出用以太网设备服务器或交换机EDS代替光纤收发器或光端机的新型通信方案。侧重介绍了EDS的特点以及基于EDS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光纤以太网的组网方法。研制的嵌入该新型通信方式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产品已投入现场运行。实践证明,其性能优越,技术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 自动化系统 光纤环网 EDS 以太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19
作者 张猛 《农村电工》 2019年第1期39-39,共1页
县级配电自动化分为简易配电自动化和集中型配电自动化。简易配电自动化虽然造价低廉,维护方便,但随着县级配电网近些年建设和改造升级,网架结构日趋复杂,对操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已不能满足当下电网发展的需求。笔者现对集中型配电自动... 县级配电自动化分为简易配电自动化和集中型配电自动化。简易配电自动化虽然造价低廉,维护方便,但随着县级配电网近些年建设和改造升级,网架结构日趋复杂,对操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已不能满足当下电网发展的需求。笔者现对集中型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县级配电网的应用进行探讨,供参考。1系统结构集中型配电自动化系统由主站系统、通信系统和配电终端(子站)系统三层子系统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系统 维护工作站 前置机 配电网 服务器 配置方案 主站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级PNN的直驱永磁同步电机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彩霞 冯凌云 党建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7,共12页
目的早期故障的精准定位对于预防电机系统故障恶化和制定故障后运行维护策略至关重要。针对多支路并联直驱永磁同步电机(MB-DDPMSM)匝间短路故障诊断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双级PNN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与短路线圈自动定位的新方法。首先,... 目的早期故障的精准定位对于预防电机系统故障恶化和制定故障后运行维护策略至关重要。针对多支路并联直驱永磁同步电机(MB-DDPMSM)匝间短路故障诊断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双级PNN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与短路线圈自动定位的新方法。首先,根据MBDDPMSM特殊的结构特点,选择支路差值电流(BDC)作为故障支路定位特征信号,支路电流残差(BRC)作为短路线圈定位特征信号;其次,建立MB-DDPMSM匝间短路故障状态的有限元模型,利用MB-DDPMSM有限元模型分析短路线圈位置对特征信号的影响规律,并建立BDC与故障支路位置的映射关系以及BRC与短路线圈位置的映射关系,为了消除故障程度对特征信号的影响并增强故障特征,对提取的BDC幅值进行L2范数归一化处理,得到故障支路定位特征向量,对提取的BRC幅值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得到短路线圈定位特征向量;最后,建立基于双级PNN的故障诊断模型,利用第一级PNN实现匝间短路故障检测与故障支路定位,利用第二级PNN实现短路线圈自动定位。结果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及时检测出电机早期匝间短路故障并实现短路线圈精准定位,识别正确率达100%。结论基于双级PNN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模型具有建模简单、收敛速度快、故障诊断精准度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永磁同步电机 匝间短路故障 支路差值电流 支路电流残差 双级PNN 短路线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