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柠条塔煤矿110工法采空区漏风规律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杨军
周开放
+3 位作者
陈向军
王亚军
朱珍
周鹏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2期145-148,共4页
长壁开采110工法是基于"切顶短臂梁理论"提出的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技术。以柠条塔煤矿S12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对110工法工作面漏风情况的现场监测,研究了110工法采空区的漏风特性及其规律,并分析了采空区产生漏风的原因。...
长壁开采110工法是基于"切顶短臂梁理论"提出的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技术。以柠条塔煤矿S12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对110工法工作面漏风情况的现场监测,研究了110工法采空区的漏风特性及其规律,并分析了采空区产生漏风的原因。结果表明:工作面后方的采空区存在漏风通道、采空区与工作面存在风压差是产生漏风的2个基本条件,而留巷区碎石帮矸石间的空隙、留巷内与工作面回风口间的压力差分别为采空区漏风提供了漏风通道和动力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风压、堵通道"的防漏风措施,以控制110工法采空区的漏风现象,为110工法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工法
采空区
漏风规律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层瓦斯强化抽采工程试验与多过程耦合渗流数值解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志强
成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4-78,共5页
为提高低渗透煤层的瓦斯抽采能力,采取了多种工程强化抽采煤层瓦斯,措施包括:高压水射流割缝卸压增渗、强化预抽、注气增压驱气、注水增湿抑制瓦斯解吸。首先在煤层底板岩巷中利用穿层钻孔实施高压水射流割缝,以提高煤体的渗透性,之后...
为提高低渗透煤层的瓦斯抽采能力,采取了多种工程强化抽采煤层瓦斯,措施包括:高压水射流割缝卸压增渗、强化预抽、注气增压驱气、注水增湿抑制瓦斯解吸。首先在煤层底板岩巷中利用穿层钻孔实施高压水射流割缝,以提高煤体的渗透性,之后进行预抽煤层高压瓦斯;达到抽采极限时间后,采用注空气增压的方法提高瓦斯的流动能力,以增加瓦斯的抽采能力;达到注气极限时间后,采用高压注水的方式湿润煤体,达到增加煤体水分,抑制残余瓦斯解吸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实施强化抽采措施后,煤层渗透性提高了100倍以上,瓦斯抽采率从措施前的16. 4%提高到了58. 6%。多个工程实施过程中,瓦斯—注入气—水等流体的流动具有前后继承性,即后一个工程流体的渗流是在前一个工程流体渗流的终态基础上进行的。为此,提出了多过程渗流的新概念,据此建立了多过程耦合渗流力学方程,将前一个流体的渗流压力——距离终态作为后一个渗流过程的初始条件,代入后一个渗流方程进行耦合数值计算,得到了符合实际的多过程、多流体的耦合渗流数值解。计算表明:第一过程的抽采压降曲线终态为抛物线形态,可用幂函数描述,第二过程注气压力曲线初态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波谷曲线形态,末态可用幂函数描述,第三过程的注水压力曲线为幂函数下降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煤层气
水力割缝
注气
多过程
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端氏煤矿3107回采工作面区域预抽效果检验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向军
刘洋
李建兵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2-134,共3页
针对端氏煤矿3107回采工作面倾向长度大,单侧施工检验钻孔易发生飘移,检验结果可靠性差的难题,理论分析与现场考察结果表明,在工作面单侧施工检验钻孔比两侧施工检测钻孔的残余瓦斯含量测值降低9.71%,倾向长度大的工作面进行预抽效果检...
针对端氏煤矿3107回采工作面倾向长度大,单侧施工检验钻孔易发生飘移,检验结果可靠性差的难题,理论分析与现场考察结果表明,在工作面单侧施工检验钻孔比两侧施工检测钻孔的残余瓦斯含量测值降低9.71%,倾向长度大的工作面进行预抽效果检验时应采取两侧顺槽布孔方式。开采过程中测试的区域验证指标未出现超标现象,瓦斯涌出亦未出现异常现象,验证了两侧布孔的方式,其检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防突措施
钻孔轨迹偏移
区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层瓦斯微纳米串联多尺度动态扩散渗透率实验-模型-机理及意义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志强
陈金生
+1 位作者
李林
彭建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51-1566,共16页
多尺度科学问题作为当前世界科学前沿的热点问题之一,已拓展到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众多领域,作为多尺度科学的一个分支,煤岩渗流力学亦存在自身的多尺度科学问题。煤体中存在从毫米到微纳米的多尺度孔裂隙,孔径量级可达百万倍之巨,这...
多尺度科学问题作为当前世界科学前沿的热点问题之一,已拓展到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众多领域,作为多尺度科学的一个分支,煤岩渗流力学亦存在自身的多尺度科学问题。煤体中存在从毫米到微纳米的多尺度孔裂隙,孔径量级可达百万倍之巨,这使得煤体渗透率也呈现出百万量级的空间与时间多尺度特征。因而,煤体多尺度渗透率研究既是煤岩渗流力学的学科内涵问题,亦是瓦斯抽采亟需的工程外延问题。采用柱状原煤煤心开展了无应力和三轴应力下CH4/He的非稳态扩散-渗流实验和三轴应力下稳态渗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柱状煤心的表观扩散系数随时间延长而动态衰减,并呈现出2类时间多尺度特征,一种为连续光滑的动态衰减特征,一种为两阶段阶跃式动态衰减特征。导出了动态表观扩散数学模型,该模型能较准确描述柱状煤心中气体(CH4/He)非稳态流动全过程。提出了多管串联多尺度孔隙结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采用压汞孔径数据验证了串联多尺度孔径模型,并据此给出了串联多尺度渗透率的数学证明。以努森数(Kn)为标准,划分了连续流-滑移流-过渡流-自由分子流等流域,以串联多尺度孔径为关联纽带,建立了考虑有效应力和流态的多尺度渗透率模型。研究结果揭示了煤层瓦斯串联多尺度渗流机理,即煤体微纳米孔径及其串联级数是影响多尺度渗透率的决定性因素,可测孔径范围内多尺度效应影响程度可达数万量级。流动初期,气体首先从外层大孔裂隙中流出,流动后期,逐渐从微小孔隙中流出,直至深达纳米级孔隙。随着时间延长,串联孔隙级数逐渐增长,等效孔径逐渐减小,其量级接近于最小孔径,进而使得等效渗透率随时间延长而急速衰减,渗透率的时间多尺度动态衰减特征是空间多尺度的外在反映。气体流动后期,努森数增大,滑移-过渡流态效应超过有效应力效应,并占据主导作用。瓦斯串联多尺度渗透率的实验发现和模型构建,解决了当前多尺度渗流缺乏实验的问题,弥补了单管理论的缺陷,表观意义上实现了扩散与渗流的统一,实现了多尺度渗透率的微观区分与宏观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动态
渗透率
扩散
微纳米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动扩散模型多尺度粒煤瓦斯进扩散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段正鹏
张书金
+2 位作者
李志强
李国红
李青松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7-121,共5页
为了考察多尺度低渗煤瓦斯吸附进扩散特性及瓦斯在粒煤多孔介质内质量浓度分布规律,以典型低渗煤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微米级和毫米级共5种粒径粒煤的扩散实验,采用动扩散系数模型计算了不同条件下的初始扩散系数D0值和有效扩散系数D0e,获得...
为了考察多尺度低渗煤瓦斯吸附进扩散特性及瓦斯在粒煤多孔介质内质量浓度分布规律,以典型低渗煤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微米级和毫米级共5种粒径粒煤的扩散实验,采用动扩散系数模型计算了不同条件下的初始扩散系数D0值和有效扩散系数D0e,获得了5种尺度的粒煤在0.5、3.0 MPa条件下的CH4质量浓度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动扩散系数模型可准确描述CH4在不同尺度粒煤内的扩散规律,最大误差为3.8%;初始扩散系数D0值随粒度增大最大扩大了47.7倍,有效扩散系数D0e值随粒径增大最大减小了97%;为保证扩散实验精度,建议高压下微米级(0.18~1 mm)粒煤吸附时长应达到10 h,毫米级(1~10 mm)粒煤吸附时长应达到46 h,更大尺度粒煤应进一步延长吸附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质量浓度分布
动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尺度煤块中煤层气多尺度扩散系数随时间依赖的实验及模型
6
作者
李志强
彭建松
成墙
《煤炭技术》
CAS
2019年第1期86-88,共3页
为探究煤层气含气量(和储量)测定过程中混有中尺度(厘米级)煤块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煤种的毫米-厘米级中等尺度煤块在不同压力下的煤层气扩散实验。实验发现,扩散前期实验扩散率大于经典模型的理论扩散率,扩散后期实验扩散率小于经典模型...
为探究煤层气含气量(和储量)测定过程中混有中尺度(厘米级)煤块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煤种的毫米-厘米级中等尺度煤块在不同压力下的煤层气扩散实验。实验发现,扩散前期实验扩散率大于经典模型的理论扩散率,扩散后期实验扩散率小于经典模型的理论值。全时扩散过程中扩散系数并非一个常数,而是随时间延长而衰减的函数。提出了能精确描述不同气压下不同煤种中尺度煤块的煤层气扩散全过程的动扩散系数新模型。与以往实验相比,中尺度煤块的初始扩散系数比粉煤大1~2个数量级,而扩散系数衰减系数比粉煤小1~2个数量级,原因是中尺度煤块包含了更大的孔裂隙,而其孔径级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扩散
扩散系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柠条塔煤矿110工法采空区漏风规律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杨军
周开放
陈向军
王亚军
朱珍
周鹏
机构
中国矿业
大学
(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
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南理工大学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2期145-14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4265)
文摘
长壁开采110工法是基于"切顶短臂梁理论"提出的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技术。以柠条塔煤矿S12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对110工法工作面漏风情况的现场监测,研究了110工法采空区的漏风特性及其规律,并分析了采空区产生漏风的原因。结果表明:工作面后方的采空区存在漏风通道、采空区与工作面存在风压差是产生漏风的2个基本条件,而留巷区碎石帮矸石间的空隙、留巷内与工作面回风口间的压力差分别为采空区漏风提供了漏风通道和动力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风压、堵通道"的防漏风措施,以控制110工法采空区的漏风现象,为110工法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关键词
110工法
采空区
漏风规律
防治对策
Keywords
110 method
goal
air leakage law
control measures
分类号
TD728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层瓦斯强化抽采工程试验与多过程耦合渗流数值解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志强
成墙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河南
理
工
大学
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
河南
省协同创新
中心
重庆
大学
煤矿
灾害
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4-7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04041)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17IRTSTHN030)
+1 种基金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PCSIRT1235)
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1DA105287-KF201313)
文摘
为提高低渗透煤层的瓦斯抽采能力,采取了多种工程强化抽采煤层瓦斯,措施包括:高压水射流割缝卸压增渗、强化预抽、注气增压驱气、注水增湿抑制瓦斯解吸。首先在煤层底板岩巷中利用穿层钻孔实施高压水射流割缝,以提高煤体的渗透性,之后进行预抽煤层高压瓦斯;达到抽采极限时间后,采用注空气增压的方法提高瓦斯的流动能力,以增加瓦斯的抽采能力;达到注气极限时间后,采用高压注水的方式湿润煤体,达到增加煤体水分,抑制残余瓦斯解吸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实施强化抽采措施后,煤层渗透性提高了100倍以上,瓦斯抽采率从措施前的16. 4%提高到了58. 6%。多个工程实施过程中,瓦斯—注入气—水等流体的流动具有前后继承性,即后一个工程流体的渗流是在前一个工程流体渗流的终态基础上进行的。为此,提出了多过程渗流的新概念,据此建立了多过程耦合渗流力学方程,将前一个流体的渗流压力——距离终态作为后一个渗流过程的初始条件,代入后一个渗流方程进行耦合数值计算,得到了符合实际的多过程、多流体的耦合渗流数值解。计算表明:第一过程的抽采压降曲线终态为抛物线形态,可用幂函数描述,第二过程注气压力曲线初态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波谷曲线形态,末态可用幂函数描述,第三过程的注水压力曲线为幂函数下降形态。
关键词
瓦斯
煤层气
水力割缝
注气
多过程
渗流
Keywords
gas
coal mine methane (CMM)
hydraulic cutting
air injection
multi-processes
seepage
分类号
TD713.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端氏煤矿3107回采工作面区域预抽效果检验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向军
刘洋
李建兵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煤炭安全生产
河南
省协同创新
中心
河南
理
工
大学
河南
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
理
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2-134,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4065)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72103/001/002)
河南理工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72105/149)
文摘
针对端氏煤矿3107回采工作面倾向长度大,单侧施工检验钻孔易发生飘移,检验结果可靠性差的难题,理论分析与现场考察结果表明,在工作面单侧施工检验钻孔比两侧施工检测钻孔的残余瓦斯含量测值降低9.71%,倾向长度大的工作面进行预抽效果检验时应采取两侧顺槽布孔方式。开采过程中测试的区域验证指标未出现超标现象,瓦斯涌出亦未出现异常现象,验证了两侧布孔的方式,其检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关键词
区域防突措施
钻孔轨迹偏移
区域验证
Keywords
regional outburst prevention measure
drill-hole tracing migration
regional verification
分类号
TD713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层瓦斯微纳米串联多尺度动态扩散渗透率实验-模型-机理及意义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志强
陈金生
李林
彭建松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河南
理
工
大学
煤矿
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
中心
河南
理
工
大学
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
河南
省协同创新
中心
河南
理
工
大学
河南
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
理
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51-1566,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74173)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B2018b258,B2021b27)。
文摘
多尺度科学问题作为当前世界科学前沿的热点问题之一,已拓展到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众多领域,作为多尺度科学的一个分支,煤岩渗流力学亦存在自身的多尺度科学问题。煤体中存在从毫米到微纳米的多尺度孔裂隙,孔径量级可达百万倍之巨,这使得煤体渗透率也呈现出百万量级的空间与时间多尺度特征。因而,煤体多尺度渗透率研究既是煤岩渗流力学的学科内涵问题,亦是瓦斯抽采亟需的工程外延问题。采用柱状原煤煤心开展了无应力和三轴应力下CH4/He的非稳态扩散-渗流实验和三轴应力下稳态渗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柱状煤心的表观扩散系数随时间延长而动态衰减,并呈现出2类时间多尺度特征,一种为连续光滑的动态衰减特征,一种为两阶段阶跃式动态衰减特征。导出了动态表观扩散数学模型,该模型能较准确描述柱状煤心中气体(CH4/He)非稳态流动全过程。提出了多管串联多尺度孔隙结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采用压汞孔径数据验证了串联多尺度孔径模型,并据此给出了串联多尺度渗透率的数学证明。以努森数(Kn)为标准,划分了连续流-滑移流-过渡流-自由分子流等流域,以串联多尺度孔径为关联纽带,建立了考虑有效应力和流态的多尺度渗透率模型。研究结果揭示了煤层瓦斯串联多尺度渗流机理,即煤体微纳米孔径及其串联级数是影响多尺度渗透率的决定性因素,可测孔径范围内多尺度效应影响程度可达数万量级。流动初期,气体首先从外层大孔裂隙中流出,流动后期,逐渐从微小孔隙中流出,直至深达纳米级孔隙。随着时间延长,串联孔隙级数逐渐增长,等效孔径逐渐减小,其量级接近于最小孔径,进而使得等效渗透率随时间延长而急速衰减,渗透率的时间多尺度动态衰减特征是空间多尺度的外在反映。气体流动后期,努森数增大,滑移-过渡流态效应超过有效应力效应,并占据主导作用。瓦斯串联多尺度渗透率的实验发现和模型构建,解决了当前多尺度渗流缺乏实验的问题,弥补了单管理论的缺陷,表观意义上实现了扩散与渗流的统一,实现了多尺度渗透率的微观区分与宏观联合。
关键词
多尺度
动态
渗透率
扩散
微纳米孔
Keywords
multiscale
dynamic
permeability
diffusion
micro-nano pore
分类号
TD713.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动扩散模型多尺度粒煤瓦斯进扩散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段正鹏
张书金
李志强
李国红
李青松
机构
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
研究
院有限公司
贵州省
煤矿
安全高效开采技术支撑与服务人才基地
河南理工大学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7-121,共5页
基金
贵州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资助(黔科合支撑[2021]一般348,[2022]一般005,[2020]2Y056)。
文摘
为了考察多尺度低渗煤瓦斯吸附进扩散特性及瓦斯在粒煤多孔介质内质量浓度分布规律,以典型低渗煤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微米级和毫米级共5种粒径粒煤的扩散实验,采用动扩散系数模型计算了不同条件下的初始扩散系数D0值和有效扩散系数D0e,获得了5种尺度的粒煤在0.5、3.0 MPa条件下的CH4质量浓度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动扩散系数模型可准确描述CH4在不同尺度粒煤内的扩散规律,最大误差为3.8%;初始扩散系数D0值随粒度增大最大扩大了47.7倍,有效扩散系数D0e值随粒径增大最大减小了97%;为保证扩散实验精度,建议高压下微米级(0.18~1 mm)粒煤吸附时长应达到10 h,毫米级(1~10 mm)粒煤吸附时长应达到46 h,更大尺度粒煤应进一步延长吸附时长。
关键词
吸附
质量浓度分布
动扩散模型
Keywords
adsorb
mass concentration distribute
dynamic diffuse model
分类号
TD712.3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尺度煤块中煤层气多尺度扩散系数随时间依赖的实验及模型
6
作者
李志强
彭建松
成墙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河南
理
工
大学
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
河南
省协同创新
中心
重庆
大学
煤矿
灾害
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2019年第1期86-88,共3页
基金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17IRTSTHN030)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PCSIRT1235)
+1 种基金
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1DA105287-KF2013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04041)
文摘
为探究煤层气含气量(和储量)测定过程中混有中尺度(厘米级)煤块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煤种的毫米-厘米级中等尺度煤块在不同压力下的煤层气扩散实验。实验发现,扩散前期实验扩散率大于经典模型的理论扩散率,扩散后期实验扩散率小于经典模型的理论值。全时扩散过程中扩散系数并非一个常数,而是随时间延长而衰减的函数。提出了能精确描述不同气压下不同煤种中尺度煤块的煤层气扩散全过程的动扩散系数新模型。与以往实验相比,中尺度煤块的初始扩散系数比粉煤大1~2个数量级,而扩散系数衰减系数比粉煤小1~2个数量级,原因是中尺度煤块包含了更大的孔裂隙,而其孔径级差较小。
关键词
煤层气
扩散
扩散系数
模型
Keywords
coal bed methane
diffus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
model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柠条塔煤矿110工法采空区漏风规律及防治对策
杨军
周开放
陈向军
王亚军
朱珍
周鹏
《煤炭技术》
CAS
2018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层瓦斯强化抽采工程试验与多过程耦合渗流数值解
李志强
成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端氏煤矿3107回采工作面区域预抽效果检验
陈向军
刘洋
李建兵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煤层瓦斯微纳米串联多尺度动态扩散渗透率实验-模型-机理及意义
李志强
陈金生
李林
彭建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动扩散模型多尺度粒煤瓦斯进扩散特性研究
段正鹏
张书金
李志强
李国红
李青松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尺度煤块中煤层气多尺度扩散系数随时间依赖的实验及模型
李志强
彭建松
成墙
《煤炭技术》
CAS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